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DEFGHIJKLMN1000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意识,就是人们对于文化的一种自觉的、能动的认识活动,是人们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同时领悟文化的内涵和接受文化的熏陶,并潜移默化地内化为一种追求文化的情感。
  跨文化意识是指跨文化交际中参与者对文化因素的敏感性认识,即对异同文化与共同文化的异同的敏感度和在使用外语时根据目标语文化来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出的自觉性。跨文化意识主要是对文化差异的意识,加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是进行有效跨文化交际的前提。根据我国《英语课程标准》及其解读,跨文化意识不仅指对异国文化与本国文化的异同的敏感度,还包括在使用外语时根据目标语文化来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出的自觉性。
  培养文化意识,就是要培养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文化传统,积极吸收各界文化优秀成果的意识,促进学生自觉地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创新精神,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康人格。在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文化知识的传授,一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词汇是文化信息的浓缩。对外语词义的准确理解,需要对外族文化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外族文化知识的获得,一是通过对该族历史文化的研究和学习,二是通过对该族语言文学作品的研读,三是通过对该族文化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等的了解。而通过读原版英文经典著作,是达到这三条的捷径。
  凡是学习过许国章英语的人决不会忘记,在传统外语教学中,文学占有相当的比重。60年代至70年代,ESP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 特殊用途英语)兴起并很快成为一种普遍趋势。有人曾责问,学习Dickens 和Shelley等人的作品,对阅读科技文献何用之有?70年代后期,文学内容几乎从外语课中消失。80年代,人们对文学又有了新的兴趣。文学在外语教学进程中的作用和地位与传统外语教学有了根本的不同。传统外语教学中的文学教学本身就是一种目的,现在人们更加注重文学教学的作为一种达到某一目的的方法的功能。这一目的就是掌握某一语言的使用技能,然而却缺少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考虑。学习人文科学可以使人对社会和人生能有正确的认识。
  文学教学对外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至少有这样三个方面的作用:(1)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可以为学习者提供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语言输入;(2)文学作品中集中反映了一个民族文化历史发展的轨迹,通过大量阅读文学作品,可以使学习者对目的语社团文化有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3)经典文学作品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可以从更高层次上提升人的文化素质,乃至整体素质。日本从1985年开始,就筹划实施了一项“四合一”人才培养计划,即在赤胆忠心,报效国家具有健康体魄的前提下,集科技、文学、经贸、外语于一身。十年来,日本已在培养“四合一”人才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目前在“丰田”、“东芝”、“三菱”、“松下”、“三洋”等这些驰名全球的跨国公司里,都拥有半数的“四合一”人才,他们个个以通才的能力和风貌,打入各个领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跨文化意识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有利于消除因文化差异而带来的语言文化学习中的屏障,有助于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正确地运用英语,使学生进行成功的跨文化交际;对目標语(英语)文化的了解与理解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本国文化的认识,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提高人文素养,同时有利于了解世界文化,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还能增强不同文化的认同感和包容性,从而更好地促进语言和文化的发展,以及不同语言、文化间的交流和沟通,社会发展也必将使跨越不同文化的人类交流愈加频繁。
  总之,我们应该认识到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不是空泛的,而是必要的和可操作的。通过加强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在外语教学中培养高素质、有着较深厚文化修养的外语人才,首先需要我们教师自身学习有效的教学理念,具备丰富的英语文化知识,与时俱进,加强自身文化修养。其次,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具体的实践方式是动态的和不确定的,需要我们每位教师在实践中作出有弹性的设计,组成开放的结构,并在实施过程中采取灵活的策略。
其他文献
本教学案例所展示的是笔者在高中新课改中尝试高中阅读教学的课改课。教学流程为:学生自主阅读感悟——检索阅读——自我发现——小组讨论——小组展示——教师点拨——分层训练——拓展延伸——教师评价——当堂总结。  一、案例背景  本案例是在笔者本着提升教师专业化的原则,精心设计,充分准备,为本年级老师们做的一堂示范课。  二、案例内容分析及处理  本节课是高二选修8模块4以“Which English”为
期刊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方法与形式,同时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阅读是学生很个性化的行为,不是老师的分析能够代替的行为,因此,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加大学生个体的阅读实践以及学生对文本的自我感悟,是我们阅读教学的重点,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我认为不妨从以下几点尝试:  一、拓宽生活面,加深生活体验  新知识的感悟和吸收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
期刊
诗歌是美的化身,美的结晶,能陶冶情操,滋养人性。诗歌教学如果能将诗歌中的美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营养,诗歌教学的目标能够实现。因此,我认为诗歌教学是一种对于美的教学。诗歌就是一种感受美、接受美、创造美的过程。将诗歌的美转化为学生个人审美结果和审美能力,使之变成自己的审美体验与感受,进一步转化为自己的美德形态。基于此,在诗歌教学中我尝试用以下三个过程层层深入,读出诗意美。  一、初读:感知美  这是诗歌阅
期刊
摘要: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启用,是对语文教育科学化的追求,也是提高、增强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长期以来,学生所习惯的学习过程就是教师把“已有”的知识进行传授,跟着教师设定的模式一步步接近现成的答案。所以,学生习惯了这种被动性的学习方式,一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学生表现出来的不是积极主动,而是一脸茫然。在自主探究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有的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 具。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迅速的计算能力,这对进一步学习和今后参加生产劳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見,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应该作为一项重点。但是目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尚且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进行解决。  一、计算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作用  小学数学是从最简单的数字、加减法、四则运算等入手对小学生进行数学能力的
期刊
内容摘要:传统地理教学教师侧重对知识传授,而忽视对学生情感教育培养。本文主要研究中学地理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策略,将情感教育渗透在教学中,渗透在教学内容中。  关键词:中学地理教学 情感教育 策略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播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发和鼓舞。教学是师生双方围绕着教学内容所发生的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活动。因此,教学既可看成是一个涉及教师和学生在理性与情绪两方面的动态的人际
期刊
《诗经》是我国诗歌的源头,它就像滔滔不绝的黄河之水,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它又像一朵盛开的奇葩,闪耀着跨越千年的美丽,它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根!  从幼儿园开始,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背诵:“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他们是把《诗经》当做儿歌来吟诵的,虽然他们不一定理解其中的含义,童音里却全是清脆与清纯。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当孩子们真正接触《
期刊
近年来,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语音教学一直是困扰着老师学生的一大难题。语音教学枯燥无味,学生学起来毫无兴趣,甚至对学习英语都丧失了信心。在教学中,我经常会发现有些学生会背音标,却不认识音标,从而也不会拼读单词或句子,单词或句子的音形对不上号。因此,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必须对语音教学进行创新,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好这一部分,为学好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如何进行英语语音的创新教学呢?  一、思想认识上的创
期刊
小学生学习需要兴趣,学习数学更需要兴趣。有些学生认为学习数学是一件非常枯燥的事情,其实不然,学习数学就像挖掘宝藏,只要坚持下去,学生就会发现学习数学的乐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增强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发展方向。那么,我们应如何运用趣味性教学,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一、课堂教学要具有趣味性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
期刊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工作本质上来说就是用人格来培育人格,用灵魂来塑造灵魂。唯有真心热爱自己的学生,特别是尊重和信任,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来自老师的温暖和呵护,教育才富有实效。尤其是对于那些在学习、思想、行为等方面存在一定偏差的学生。回想前几年我遇到的一位学生,我更加认同马卡连柯说的这句话。  他叫小元,一个高高瘦瘦的男孩。初二开学伊始,他初一时的班主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