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歌是美的化身,美的结晶,能陶冶情操,滋养人性。诗歌教学如果能将诗歌中的美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营养,诗歌教学的目标能够实现。因此,我认为诗歌教学是一种对于美的教学。诗歌就是一种感受美、接受美、创造美的过程。将诗歌的美转化为学生个人审美结果和审美能力,使之变成自己的审美体验与感受,进一步转化为自己的美德形态。基于此,在诗歌教学中我尝试用以下三个过程层层深入,读出诗意美。
一、 初读:感知美
这是诗歌阅读的第一步,也是鉴赏的基础。一般来讲,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出以下要求:1、借助阅读资料了解背景和作者的基本情况;2、 读准字音,读清句读;3、 能初步传情达意,总体感知诗歌意境。这一过程实际让学生独立去发现问题。这是学习美的起点。在诗歌中,读出问题是鉴赏中最基本的意识和能力。“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一眼能看透的诗歌,没有任何发现,没有问题,鉴赏就没有意义。有了问题,学生就去思考;有了思考,便会有收获。当然,问题的发现是学生自己去实现的,老师不能包办代替。
学生初读诗歌中发现什么问题呢?首先,疑难之处。学生自己不懂的,这是必须要问的,必须要发现的问题。另外教会学生于无疑处见疑,似知似解处见疑,已知已解学会质疑,多疑多思。疑的范围可以是针对诗词中的一字一词、诗歌感情、诗歌的技巧等。大凡学生自己觉得有价值的都可以思考,有思考就有疑问;有疑问进而思考。从而形成以疑促思,用思生疑,最后疑促学。
对于学生发现的问题不求整齐划一,只求有思考。尊重低层次的学生,鼓励高层次的学生。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养成问题习惯,提高思考能力。
發现之后是梳理。学生问题多,思考之后疑团丛生。此时学生就需要实行拿来主义,自认为没有价值的东西可以不需要掌握。有些问题不求当下深刻理解,只求攫住一些知识。梳理的方式,灵活多样,不求一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只要能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能在读写实践中起作用,就算达到了目标。梳理过程就像一个筛子,不同学生选择疏密不一的筛子。这主要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不同层次的起点,让他们充分自由地表现他们的个性和起点。
在这一个过程中,老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诗歌提出不同的要求。如学习《蒹葭》,初读阶段除了学生自己发现一些深浅不一的问题,教室可以提出:“请用一个比喻句说说读这首诗的感受”。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有人说像听一曲凄婉哀怨的琵琶曲;有人说像看一幅清新迷蒙的水墨画。这样,学生便从整体上初步把握了诗歌意境,为进一步鉴赏奠定了基础。
二、 赏读:品味美
从认知过程来看,美的过程只停留在感知层面是不足的。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品味美。教师使学生从作者描写的自然美和作品蕴含的精神美中受到美的感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情才能使学生体味到寻幽览胜的乐趣,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作品之美才能转化为学生自身的审美能力。对于初读环节发现的问题,采取小组探究或全班讨论相结合的办法,灵活处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着参与、组织、引导和点拨的作用,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助学者和平等的首席的角色。学生始终是活动的主角,他们的思维相互启发,思想火花相互撞击,方法智慧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在学生充分朗读、扫除障碍的基础上,让学生从语言、修辞、表现手法、意境、情感基调和思想内涵几个方面充分开展交流讨论,先小组后班级。学情不同,对同一首诗歌的感受会大不相同。交流的过程就是提高的过程。在交流和讨论中,教师适时点拨和板书,一般来说,在学生发言结束后,一首诗歌各方面的特点就概括出来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问题不断的被解决。同时鼓励学生对于别人的问题可以进行评价。学生与文本对话,除此之外,他们之间借鉴自己的经验和积累可以进行对话,商讨。在这种对话、商讨、评价过程中同学们之间又进行了平等的个性的交流。新的问题可能又会产生,同样也在交流过程中被不断地解决。
三、 美读:升华美
美读是在初读、赏读的基础上的外化。学生能否在朗读诗歌时传情达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诗歌的理解程度。美读其实就是学生阅读诗歌的再创作。这是一个用声音来诠释美的方式。学生用声音来传递的内容是他人生命的旋律,当然学生也会被感染。使美升华的形式可以是读,可以是写。如把诗歌改写成散文,就某一句诗展开联想写一段抒情文字,也可以让学生就诗歌思想感情等写评价鉴赏类的文章,甚至可以让学生尝试写一些小诗。
教师也可以参与这一过程。教师在示范朗读时,节奏的把握、重音的控制、停顿的长短、声调的抑扬,都表现出对诗歌的深刻理解。通过这些朗读技巧学生能感受到教师传递的重要信息。示范作用仍是鼓励学生朗读,知道学生朗读,让学生明白在朗读实践中提高朗读能力。因此这个过程重点让学生去升华美,从而转化为自己的语文素养。
诗歌鉴赏这几个过程并不是诗歌鉴赏的必由之路。在具体的鉴赏过程中,安排几个步骤和环节,每个环节需要多长时间,完全依据具体情况而定。这就需要教师的教学设定好明确的目标。在课堂上审时度势,随机应变。教师针对具体的学情,或示范,或答疑,或点拨,或讲解,或引发,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指导学生学什么,怎么学。这就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要吃透文本,尽可能准确地把握诗歌的内容、主旨、意境,融会贯通,成竹在胸。学生在第一个过程,认知的起点,遇到什么问题或提出什么问题,教师应该能预测到,并想好恰当的方法指导。
在诗歌教学整个过程中,教师设计好的各个环节必须“放”得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实现“教是为了达到不教”。
一、 初读:感知美
这是诗歌阅读的第一步,也是鉴赏的基础。一般来讲,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出以下要求:1、借助阅读资料了解背景和作者的基本情况;2、 读准字音,读清句读;3、 能初步传情达意,总体感知诗歌意境。这一过程实际让学生独立去发现问题。这是学习美的起点。在诗歌中,读出问题是鉴赏中最基本的意识和能力。“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一眼能看透的诗歌,没有任何发现,没有问题,鉴赏就没有意义。有了问题,学生就去思考;有了思考,便会有收获。当然,问题的发现是学生自己去实现的,老师不能包办代替。
学生初读诗歌中发现什么问题呢?首先,疑难之处。学生自己不懂的,这是必须要问的,必须要发现的问题。另外教会学生于无疑处见疑,似知似解处见疑,已知已解学会质疑,多疑多思。疑的范围可以是针对诗词中的一字一词、诗歌感情、诗歌的技巧等。大凡学生自己觉得有价值的都可以思考,有思考就有疑问;有疑问进而思考。从而形成以疑促思,用思生疑,最后疑促学。
对于学生发现的问题不求整齐划一,只求有思考。尊重低层次的学生,鼓励高层次的学生。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养成问题习惯,提高思考能力。
發现之后是梳理。学生问题多,思考之后疑团丛生。此时学生就需要实行拿来主义,自认为没有价值的东西可以不需要掌握。有些问题不求当下深刻理解,只求攫住一些知识。梳理的方式,灵活多样,不求一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只要能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能在读写实践中起作用,就算达到了目标。梳理过程就像一个筛子,不同学生选择疏密不一的筛子。这主要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不同层次的起点,让他们充分自由地表现他们的个性和起点。
在这一个过程中,老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诗歌提出不同的要求。如学习《蒹葭》,初读阶段除了学生自己发现一些深浅不一的问题,教室可以提出:“请用一个比喻句说说读这首诗的感受”。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有人说像听一曲凄婉哀怨的琵琶曲;有人说像看一幅清新迷蒙的水墨画。这样,学生便从整体上初步把握了诗歌意境,为进一步鉴赏奠定了基础。
二、 赏读:品味美
从认知过程来看,美的过程只停留在感知层面是不足的。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品味美。教师使学生从作者描写的自然美和作品蕴含的精神美中受到美的感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情才能使学生体味到寻幽览胜的乐趣,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作品之美才能转化为学生自身的审美能力。对于初读环节发现的问题,采取小组探究或全班讨论相结合的办法,灵活处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着参与、组织、引导和点拨的作用,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助学者和平等的首席的角色。学生始终是活动的主角,他们的思维相互启发,思想火花相互撞击,方法智慧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在学生充分朗读、扫除障碍的基础上,让学生从语言、修辞、表现手法、意境、情感基调和思想内涵几个方面充分开展交流讨论,先小组后班级。学情不同,对同一首诗歌的感受会大不相同。交流的过程就是提高的过程。在交流和讨论中,教师适时点拨和板书,一般来说,在学生发言结束后,一首诗歌各方面的特点就概括出来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问题不断的被解决。同时鼓励学生对于别人的问题可以进行评价。学生与文本对话,除此之外,他们之间借鉴自己的经验和积累可以进行对话,商讨。在这种对话、商讨、评价过程中同学们之间又进行了平等的个性的交流。新的问题可能又会产生,同样也在交流过程中被不断地解决。
三、 美读:升华美
美读是在初读、赏读的基础上的外化。学生能否在朗读诗歌时传情达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诗歌的理解程度。美读其实就是学生阅读诗歌的再创作。这是一个用声音来诠释美的方式。学生用声音来传递的内容是他人生命的旋律,当然学生也会被感染。使美升华的形式可以是读,可以是写。如把诗歌改写成散文,就某一句诗展开联想写一段抒情文字,也可以让学生就诗歌思想感情等写评价鉴赏类的文章,甚至可以让学生尝试写一些小诗。
教师也可以参与这一过程。教师在示范朗读时,节奏的把握、重音的控制、停顿的长短、声调的抑扬,都表现出对诗歌的深刻理解。通过这些朗读技巧学生能感受到教师传递的重要信息。示范作用仍是鼓励学生朗读,知道学生朗读,让学生明白在朗读实践中提高朗读能力。因此这个过程重点让学生去升华美,从而转化为自己的语文素养。
诗歌鉴赏这几个过程并不是诗歌鉴赏的必由之路。在具体的鉴赏过程中,安排几个步骤和环节,每个环节需要多长时间,完全依据具体情况而定。这就需要教师的教学设定好明确的目标。在课堂上审时度势,随机应变。教师针对具体的学情,或示范,或答疑,或点拨,或讲解,或引发,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指导学生学什么,怎么学。这就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要吃透文本,尽可能准确地把握诗歌的内容、主旨、意境,融会贯通,成竹在胸。学生在第一个过程,认知的起点,遇到什么问题或提出什么问题,教师应该能预测到,并想好恰当的方法指导。
在诗歌教学整个过程中,教师设计好的各个环节必须“放”得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实现“教是为了达到不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