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地理教学中情感教育策略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zhufeng5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传统地理教学教师侧重对知识传授,而忽视对学生情感教育培养。本文主要研究中学地理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策略,将情感教育渗透在教学中,渗透在教学内容中。
  关键词:中学地理教学 情感教育 策略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播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发和鼓舞。教学是师生双方围绕着教学内容所发生的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活动。因此,教学既可看成是一个涉及教师和学生在理性与情绪两方面的动态的人际过程。
  而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可能大部分教师更多地注重学生学到了什么,有没有理解,会不会做,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填鸭式”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思维发展受阻,在学习中缺少快乐,缺少与教师之间的情感沟通。这不仅影响了学生情感发展,也影响了学生认知发展。因此,在中学地理中将情感教育融合在生活中,融合在案例中,创造积极、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对情感教育在中学地理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学地理教学情感教育策略
  笔者认为情感教育的实质是教师充分利用课堂中所蕴含的情感因素,熏染震撼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使其认知过程与情感过程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结合教学经验及咨询相关教师,总结出了以下几条教学策略。
  (1)创设矛盾,设置悬念。创设导入情境,教师先熟悉教材、深入研究、搜集相关教学资料,精心备课,设计情景,做到每节课都有一个好的开头。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营造课堂气氛。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将教学内容问题化,创设认知过程中矛盾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学生地理学习兴趣、态度、价值观等地理情感,培养其自主探索的能力。先创设问题,留一定时间给学生思考、讨论,让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2)联系生活,融会贯通。在地理教学中,充分挖掘生活中的地理资源,让地理教学与学生生活实践相结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所见所闻入手,引导、启发学生去思考,加强地理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学习对学生终生有用的地理,体验地理在生活中的价值。在教学中,教师重视学生对地理学习的个人体验和态度,把积极的情感投入到学生中,创设生动活泼、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能够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使学生活动能达到最佳状态并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多进行情感投入能使学生尽可能感到轻松愉悦,在自由轻松的气氛下开动脑筋,有效学习,发展创造力。
  (3)幽默对待,胜于批评。在教学过程中,创造宽松氛围,靠威严和批评不会得到真正的信任,教师不是因为“说”通了道理就达到了教育的效果,学生是否“听”得进才是主要的。教师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把地理素养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感受、热爱地理学科,当学生在探究问题出现困惑时,教师应循循善诱,以激励为主,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在曲径通幽中获得学习快乐,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师生关系的和谐,是增强学生自觉性、主动性的重要条件。教师对学生尊重,以平等态度对待学生,学生也会尊重敬爱老师,并将这种情感迁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上,无形中形成一种学习的热情与动力。
  (4)引用诗词,激发兴趣。发挥诗词、歌曲、趣闻的激发兴趣作用,形象的描绘、丰富的想象、恰当的比喻、鲜明的对比、严密的推理,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使其情感变得持续稳定。引导学生自己获取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如在说明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时,引用诗词,如苏轼: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讲热力环流时可以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夏天去海边沙石路烫脚而海水凉快,从而引申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由浅入深,地理就在我们身边。
  二、结论
  地理作为中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既培养中学生的地理知识素养,同时对其身心发展有重要作用,因此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能够便于教师引导学生更有效的学习、理解、掌握地理知识,培养地理思维能力,发展智力。本文旨在强调将情感教育更好的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中,并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卢家楣.以情优教[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9(10):28,88-92.
  [2]朱其山.略论地理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地理教育,2002,(3):9-10.
  [3]张志勇.《情感教育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黄雍容.中學地理课堂情感教育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2006.
  [5]纪伟丽.生活中的地理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M].辽宁师范大学,2010.
其他文献
一、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  (1)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①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②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③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④原子团:在许多化学反应里,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如同一个原子一样的原子集团。  (2)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總称。①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一般少于4个。②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
期刊
随着我校语文课堂“五步教学模式”的全面实施,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我们在备课、上课以及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所存在的一些形式,代之以全新的方式方法。笔者在此就 “五步教学模式”下我们年级备课组教师这几年来的备课组活动谈谈个人的浅见。  在传统教学活动中,我们教师往往把教师备课狭义的理解为写教案,而这样的备课往往是以教师的阅读感受代替学生的阅读感受,
期刊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合理、灵活地运用信息技术成为当今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教师不懂得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就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信息技术的运用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富有感染力,它集图像、动画、声音为一体,为课堂教学展现生动逼真的学习情境,能刺激学生的感官和思维的活跃,更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 融合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日趋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合理、灵活地运用信息技术成为
期刊
数学交流能力是一项重要的学习能力。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可以判定一个学生是否真正地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也是判断一个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指标。小学阶段的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直接关系到学生在接下来的数学学习中交流能力的发展。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呢?  一、转变教学观念 强调交流作用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已经少见老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了,取而代之的多是老师的讲解与学生的练习相
期刊
摘要: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描述、实物演示、音乐渲染等手段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的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目的,学生的主体地位往往被忽视,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不到发展,这是与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相矛盾的。本文拟对体育课教学中如何运用情境教学法,如何利用这一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问题进行论述。  关键词:
期刊
本教学案例所展示的是笔者在高中新课改中尝试高中阅读教学的课改课。教学流程为:学生自主阅读感悟——检索阅读——自我发现——小组讨论——小组展示——教师点拨——分层训练——拓展延伸——教师评价——当堂总结。  一、案例背景  本案例是在笔者本着提升教师专业化的原则,精心设计,充分准备,为本年级老师们做的一堂示范课。  二、案例内容分析及处理  本节课是高二选修8模块4以“Which English”为
期刊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方法与形式,同时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阅读是学生很个性化的行为,不是老师的分析能够代替的行为,因此,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加大学生个体的阅读实践以及学生对文本的自我感悟,是我们阅读教学的重点,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我认为不妨从以下几点尝试:  一、拓宽生活面,加深生活体验  新知识的感悟和吸收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
期刊
诗歌是美的化身,美的结晶,能陶冶情操,滋养人性。诗歌教学如果能将诗歌中的美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营养,诗歌教学的目标能够实现。因此,我认为诗歌教学是一种对于美的教学。诗歌就是一种感受美、接受美、创造美的过程。将诗歌的美转化为学生个人审美结果和审美能力,使之变成自己的审美体验与感受,进一步转化为自己的美德形态。基于此,在诗歌教学中我尝试用以下三个过程层层深入,读出诗意美。  一、初读:感知美  这是诗歌阅
期刊
摘要: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启用,是对语文教育科学化的追求,也是提高、增强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长期以来,学生所习惯的学习过程就是教师把“已有”的知识进行传授,跟着教师设定的模式一步步接近现成的答案。所以,学生习惯了这种被动性的学习方式,一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学生表现出来的不是积极主动,而是一脸茫然。在自主探究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有的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 具。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迅速的计算能力,这对进一步学习和今后参加生产劳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見,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应该作为一项重点。但是目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尚且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进行解决。  一、计算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作用  小学数学是从最简单的数字、加减法、四则运算等入手对小学生进行数学能力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