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探析胃神经内分泌癌的病理特征及影响诊疗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太原市各大醫院于2008年1月至2010年11月收治的54例胃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Log-rank检验法行单因素分析,Cox 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以确定诊疗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54例胃神经内分泌癌患者,其中男性45例,女性9例,诊断中位年龄为63岁。所有患者的病理组织切片细胞在高倍镜下均呈腺样或玫瑰花样。54例患者随访时间为6~72﹙中位随访时间为27个月﹚个月,其中6例患者中途失访,随访率为88.9℅;50例患者死于癌症复发或转移,中位生存时间为29月, 其中1、3、6年生存率分别为 72.9%、27.6%、15.9%。Log-rank检验结果表明:Ki-67水平、肿瘤最大直径、淋巴管侵润以及肿瘤侵犯深度是影响患者诊疗预后的因素(χ2分别为3.459、4.635、5.436、7.209,P<0.05)。Cox 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表明:Ki-67水平、肿瘤最大直径大小以及肿瘤侵犯深度均是影响胃神经内分泌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胃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Ki-67水平越低、肿瘤最大直径越小或肿瘤侵犯深度越浅,患者就越具有生存优势。
【关键词】 胃神经内分泌癌 病理特征 肿瘤最大直径 Ki-67 肿瘤侵犯深度
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位居我国各种恶性肿瘤之首。目前,依据WHO 分类标准,胃癌可分为神经内分泌瘤和神经内分泌癌两大类。神经内分泌癌是一种临床少见的异质性恶性肿瘤,主要来源于神经内分泌系统[1]。神经内分泌癌可发生于全身各个组织器官,最常见消化系统。其中,胃神经内分泌癌是胃癌的一种特殊类型,并不多见,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胃神经内分泌癌发病率明显增高[2-3]。然而,目前对于胃神经内分泌癌仍无确切的临床治疗方案。本研究对太原市各大医院于2008年1月至2010年11月收治的54例胃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综合分析胃神经内分泌癌的病理特征及其诊疗预后因素,探讨Ki-67水平以及肿瘤侵犯深度是否是影响患者诊疗预后的因素或是否是其独立影响因素,从而为胃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诊疗预后评估提供强有力的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太原市各大医院于2008年1月至2010年11月收治的54例胃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为研究对象。54例胃神经内分泌癌患者为自愿受试者,其中男45例,女9例;年龄范围为:18~72岁,诊断中位年龄为63岁。
1.2 诊断标准
所有入选患者术前综合胃镜检查结果以及其它辅助检查(如CT、MRI及B超等)结果诊断为胃癌;术后所有患者的病理组织切片及其免疫组织化学的结果确诊为胃神经内分泌癌。
1.3 排除标准
不符合所有诊断标准者;未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患者合并严重心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或肾功能不全者;围手术期因大出血、腹腔严重感染等其他原因死亡的患者。
1.4 病理诊断标准
病理诊断的主要依据是苏木精-伊红染色以及免疫组织化学量大实验技术。其中前者主要用于观察肿瘤形态特点,而后者用以检测神经内分泌的特异性标记(包括嗜铬粒蛋白,突触素以及CD56等)。
1.5 方法
1.5.1 随访方法
通过获得患者定期来太原市各大医院门诊复查的资料或病历室的资料以及通过电话或其他通信手段获得的信息资料进行随访,末次随访时间为 2015年3月。其中,将生存时间定义为确诊之日至末次随访日或死亡所经历的时间。
1.5.2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16.0对所得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绘制出生存曲线,采用 Kaplan-Meier 法计算随访的54 例胃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及其随访5年。采用 Log-rank 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其研究因素包括性别、年龄、手术方式、肿瘤侵犯深度、Ki-67等。将在单因素分析统计结果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统计变量进行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统计结果均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病理诊断及免疫组织化学
显微镜镜下观察患者术后病理组织切片的结果表明:肿瘤细胞多伴有坏死,呈巢状排列,大多处于增殖期且增殖活跃,细胞体积较小,细胞质稀少。免疫组织化学的结果表明:在胃神经内分泌癌患者中的肿瘤原发部位其中有51例突触素呈阳性,其阳性率为94.4%,21例患者肿瘤原发部位的嗜铬粒蛋白呈阳性,阳性率为 38.8%,24例患者肿瘤原发部位的CD56呈阳性,阳性率为44.4%。此外, Ki-67的阳性率为100%,一般将Ki-67﹥20%者视为Ki67阳性。
2.2 胃神经内分泌癌的预后分析
2.2.1 随访结果
54例患者随访时间为6~72﹙中位随访时间为27个月﹚个月,其中6例患者中途失访,随访率为88.9℅;50例患者死于癌症复发或转移,中位生存时间为29月, 其中1、3、6年生存率分别为 72.9%、27.6%、15.9%。
2.2.2 临床病理因素与生存率之间关系
单因素分析Log-rank 检验结果表明,肿瘤侵犯深度(T1/2 vs T3/4;P=0.002),肿瘤最大直径﹙<4 vs 4~8 vs >8; P=0.001﹚,淋巴管侵润(是vs否; P = 0.003), Ki-67水平(20%~50 % vs 51 %~ 90%;P=0.001),上述各单因素均与生存状况有关,而性别(男 vs.女;P=0.261)及脉管侵润(是vs否; P = 0.276),则与其生存状况无关。(见表1)
【关键词】 胃神经内分泌癌 病理特征 肿瘤最大直径 Ki-67 肿瘤侵犯深度
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位居我国各种恶性肿瘤之首。目前,依据WHO 分类标准,胃癌可分为神经内分泌瘤和神经内分泌癌两大类。神经内分泌癌是一种临床少见的异质性恶性肿瘤,主要来源于神经内分泌系统[1]。神经内分泌癌可发生于全身各个组织器官,最常见消化系统。其中,胃神经内分泌癌是胃癌的一种特殊类型,并不多见,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胃神经内分泌癌发病率明显增高[2-3]。然而,目前对于胃神经内分泌癌仍无确切的临床治疗方案。本研究对太原市各大医院于2008年1月至2010年11月收治的54例胃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综合分析胃神经内分泌癌的病理特征及其诊疗预后因素,探讨Ki-67水平以及肿瘤侵犯深度是否是影响患者诊疗预后的因素或是否是其独立影响因素,从而为胃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诊疗预后评估提供强有力的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太原市各大医院于2008年1月至2010年11月收治的54例胃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为研究对象。54例胃神经内分泌癌患者为自愿受试者,其中男45例,女9例;年龄范围为:18~72岁,诊断中位年龄为63岁。
1.2 诊断标准
所有入选患者术前综合胃镜检查结果以及其它辅助检查(如CT、MRI及B超等)结果诊断为胃癌;术后所有患者的病理组织切片及其免疫组织化学的结果确诊为胃神经内分泌癌。
1.3 排除标准
不符合所有诊断标准者;未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患者合并严重心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或肾功能不全者;围手术期因大出血、腹腔严重感染等其他原因死亡的患者。
1.4 病理诊断标准
病理诊断的主要依据是苏木精-伊红染色以及免疫组织化学量大实验技术。其中前者主要用于观察肿瘤形态特点,而后者用以检测神经内分泌的特异性标记(包括嗜铬粒蛋白,突触素以及CD56等)。
1.5 方法
1.5.1 随访方法
通过获得患者定期来太原市各大医院门诊复查的资料或病历室的资料以及通过电话或其他通信手段获得的信息资料进行随访,末次随访时间为 2015年3月。其中,将生存时间定义为确诊之日至末次随访日或死亡所经历的时间。
1.5.2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16.0对所得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绘制出生存曲线,采用 Kaplan-Meier 法计算随访的54 例胃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及其随访5年。采用 Log-rank 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其研究因素包括性别、年龄、手术方式、肿瘤侵犯深度、Ki-67等。将在单因素分析统计结果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统计变量进行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统计结果均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病理诊断及免疫组织化学
显微镜镜下观察患者术后病理组织切片的结果表明:肿瘤细胞多伴有坏死,呈巢状排列,大多处于增殖期且增殖活跃,细胞体积较小,细胞质稀少。免疫组织化学的结果表明:在胃神经内分泌癌患者中的肿瘤原发部位其中有51例突触素呈阳性,其阳性率为94.4%,21例患者肿瘤原发部位的嗜铬粒蛋白呈阳性,阳性率为 38.8%,24例患者肿瘤原发部位的CD56呈阳性,阳性率为44.4%。此外, Ki-67的阳性率为100%,一般将Ki-67﹥20%者视为Ki67阳性。
2.2 胃神经内分泌癌的预后分析
2.2.1 随访结果
54例患者随访时间为6~72﹙中位随访时间为27个月﹚个月,其中6例患者中途失访,随访率为88.9℅;50例患者死于癌症复发或转移,中位生存时间为29月, 其中1、3、6年生存率分别为 72.9%、27.6%、15.9%。
2.2.2 临床病理因素与生存率之间关系
单因素分析Log-rank 检验结果表明,肿瘤侵犯深度(T1/2 vs T3/4;P=0.002),肿瘤最大直径﹙<4 vs 4~8 vs >8; P=0.001﹚,淋巴管侵润(是vs否; P = 0.003), Ki-67水平(20%~50 % vs 51 %~ 90%;P=0.001),上述各单因素均与生存状况有关,而性别(男 vs.女;P=0.261)及脉管侵润(是vs否; P = 0.276),则与其生存状况无关。(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