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其词作被推为“词采第一”,“婉约之宗”。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限,分为前后两期,生活状态在词作中也可见其风格迥异。本文从文化环境浅析李清照词作的风格变化。
【关键词】:李清照;文化背景;南渡;风格变化
诗词是华夏的生活侧面,几乎包含了生活各个方面,如祭祀、劳作、射猎、婚嫁、卜卦等等,中华文化也是诗词的文化。乃至从世界各地看,诗歌也是历史文化最好的载体。法国有《罗兰之歌》、德国有《尼伯龙根之歌》、印度有《罗摩衍那》……无一不是以歌载史。而中国是唯一一个,把写诗作为选拔官员手段的民族。“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句话是文人志士最好的写照,忧国忧民几乎是所有诗人的共同点。在这群文豪英杰中,也不乏巾帼须眉之辈,其中以李清照最为出名。
李清照留世的诗词约五十阙,其中以温婉居多,但也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杰”等慷慨激昂的豪气之作。与其初期的“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文风有着明显的区别。追究其诗词的两极化,从李清照的文化背景可管窥一豹。
第一,李清照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 父亲李格非,精通经史、擅长诗文,与苏门四学士交往甚密,是当时著名的学者和作家。李清照的亲生母亲是北宋初年汉国公王准的孙女,当朝宰相、齐国公王眭的长女,皇族贵胄,可见文化水平非平凡人可及。虽然母亲过早去世,李清照由爷爷带大,可他爷爷作为她的启蒙老师,可以说是锦上添花。李清照的爷爷是知名宰相韩琦的学生,他的才华造诣可以说是一道光亮,点燃了李清照的创作之路。李清照的继母,是北宋初期著名的状元王拱辰的孙女,性格温柔贤淑,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史称:“工文章”,文章写得极其漂亮。这位继母视李清照为己出,亲自解惑授业,照顾她的生活起居。有这几位长辈的栽培和栽培,李清照自小耳濡目染,加上本身天资聪颖, 很快就一词惊天下。
第二,宋朝的宽松政治环境也成为了李清照早期创作的温床。宋朝开国之君建立起一套不同于汉唐的体制,取“以强内需、沉潜向内”为特点的文治靖国策略。与之前的“开拓向外、宣武播文”大相庭径。宋朝的名臣不乏文学深厚之辈,如王安石、司马光、苏轼、范仲淹等,士大夫阶层找到了发挥才能的途径。李清照家里当朝为官,正是这样的家族背景得以让她沉淀在诗词曲赋、古董铭文的研究中。
第三,再者,宋朝的经济发展水平也给李清照提供了稳定生活和创作源泉。从古代社会的耕作技术和农业发展水平看,毋庸置疑,中国古代的经济水平一直处于世界的前端。宋朝的繁荣亦可从李清照的《醉花阴》可见一斑:“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瑞脑”既龙涎香,取自鲸鱼,非从外商不可得,可想而知当时的经济水平。
结合以上三点再来看南渡之前李清照的词作,可知当时其工笔之淡,无非青春正好,又或强赋新愁。如《如梦令 》——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引起一滩鸥鹭。”寥寥数笔,便将无忧无虑的少女时代跃然纸上。一群深阁的小姐,喝得脸颊粉扑扑,嬉笑着上了船,摇摇晃晃中,划入了荷花群,欢声笑语一片。此阙最妙在“争渡、争渡”四字。两词重叠,表达出了少女们急于从迷途中寻找出路的焦灼心情。(重叠也一直是李清照习惯的写法,如晚期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亦是旧日工笔的升华。)
另外一首《如梦令》作于李清照19岁之时——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有书著,此词表达了女主人对海棠花惋惜的心情。但李清照与赵明诚正值新婚燕尔,如胶似漆,何来“惜花怜草”的惆怅?王国维道,一切景语皆情语。笔者愚见,赵明诚为官常要外出公干,这首词正是李清照寄托“相思”之意的佳作。若从这层来看,“知否?知否?”这连续的两句,将妻子对未归之人的微愠之情描写得十分生动。
靖康之变后,李清照的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以《声声慢》最为后世推崇。又有《武陵春》《夏日绝句》等,无一不叫人拍案叫绝。她的词风不再是单薄的个人情感,上升到了国仇家恨、命途多舛的愤慨。文笔的升华,究其原因,无非三点。
其一,李清照个人的生活发生了一系列的不幸:家人被卷入政治斗争,感情至深的丈夫离世,改嫁遭遇士大夫阶层的诟病,接着被人污蔑通奸,她被迫背井离乡,不断漂泊。其二,金兵的横行霸道,民族的屈辱,生灵涂炭,激起她强烈的爱国情怀,她积极地主张北伐收复中原,可是南宋王朝的腐败和无能使得李清照的希望终成幻影。其三,往日餍足温饱的生活不再,李清照无依无靠,穷困潦倒,物质基础的匮乏,她不得不直面生活的惨淡,期间她不停地拷问灵魂,期以得到一个答案。
其变化可从《武陵春》一词可见:“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这首词写于宋高宗绍兴五年,在金华避难的春天。此刻宋朝内忧外患,金兵来犯,民不聊生。所以这首词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一种悲剧的力量。“风住尘香花已尽”,寥寥七个字,勾勒出一派萧瑟的春景,明明该是“新春正好”,在这里有了极大的反差,词人内心的愁苦可想而知。“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泪先流” 这里不仅仅是失去伴侣的空虚寂寞,也是国不将国的衰败之境,直观地表达了词人满腔愁苦。最后以“载不动,许多愁”,前面还用了“只恐”二字,若不是愁到断肠,只怕很难写出这样的词作。又如《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愁字了得?”句首三句话十四个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叠字用双声叠韵的声情效果,音律上回环往复,耐人寻味,读来颇是震撼。“怎么一个、愁自了得”,将词人的愤慨和无可奈何缓缓道来,李清照的亡国之痛、沦落之苦,在这首词里,显得无比厚重。
再有《夏日绝句》和《渔家傲》——“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九万里风鹏正举,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这两阙词,品来只觉豪气冲天,慷慨激昂。后世反抗外来侵略者时,这几句诗词,不知鼓舞了多少英雄豪杰。
在男权当权的时代,李清照作为一个女人能在浩瀚的历史长河里脱颖而出,可以说是历史创造的她,也可以说是她创造的历史。
参考文献:
[1]杨慎.词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2]郑振铎.文学大纲[M].广西: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史仲文.中国全史[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1.
[4]胡云翼.宋词研究[M].湖南:岳麓书社,2010.
[5]荣宪宾.李清照资料汇编[M].北京: 中华书局,2005.
[6]王幡.李清照研究丛稿[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86.
【关键词】:李清照;文化背景;南渡;风格变化
诗词是华夏的生活侧面,几乎包含了生活各个方面,如祭祀、劳作、射猎、婚嫁、卜卦等等,中华文化也是诗词的文化。乃至从世界各地看,诗歌也是历史文化最好的载体。法国有《罗兰之歌》、德国有《尼伯龙根之歌》、印度有《罗摩衍那》……无一不是以歌载史。而中国是唯一一个,把写诗作为选拔官员手段的民族。“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句话是文人志士最好的写照,忧国忧民几乎是所有诗人的共同点。在这群文豪英杰中,也不乏巾帼须眉之辈,其中以李清照最为出名。
李清照留世的诗词约五十阙,其中以温婉居多,但也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杰”等慷慨激昂的豪气之作。与其初期的“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文风有着明显的区别。追究其诗词的两极化,从李清照的文化背景可管窥一豹。
第一,李清照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 父亲李格非,精通经史、擅长诗文,与苏门四学士交往甚密,是当时著名的学者和作家。李清照的亲生母亲是北宋初年汉国公王准的孙女,当朝宰相、齐国公王眭的长女,皇族贵胄,可见文化水平非平凡人可及。虽然母亲过早去世,李清照由爷爷带大,可他爷爷作为她的启蒙老师,可以说是锦上添花。李清照的爷爷是知名宰相韩琦的学生,他的才华造诣可以说是一道光亮,点燃了李清照的创作之路。李清照的继母,是北宋初期著名的状元王拱辰的孙女,性格温柔贤淑,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史称:“工文章”,文章写得极其漂亮。这位继母视李清照为己出,亲自解惑授业,照顾她的生活起居。有这几位长辈的栽培和栽培,李清照自小耳濡目染,加上本身天资聪颖, 很快就一词惊天下。
第二,宋朝的宽松政治环境也成为了李清照早期创作的温床。宋朝开国之君建立起一套不同于汉唐的体制,取“以强内需、沉潜向内”为特点的文治靖国策略。与之前的“开拓向外、宣武播文”大相庭径。宋朝的名臣不乏文学深厚之辈,如王安石、司马光、苏轼、范仲淹等,士大夫阶层找到了发挥才能的途径。李清照家里当朝为官,正是这样的家族背景得以让她沉淀在诗词曲赋、古董铭文的研究中。
第三,再者,宋朝的经济发展水平也给李清照提供了稳定生活和创作源泉。从古代社会的耕作技术和农业发展水平看,毋庸置疑,中国古代的经济水平一直处于世界的前端。宋朝的繁荣亦可从李清照的《醉花阴》可见一斑:“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瑞脑”既龙涎香,取自鲸鱼,非从外商不可得,可想而知当时的经济水平。
结合以上三点再来看南渡之前李清照的词作,可知当时其工笔之淡,无非青春正好,又或强赋新愁。如《如梦令 》——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引起一滩鸥鹭。”寥寥数笔,便将无忧无虑的少女时代跃然纸上。一群深阁的小姐,喝得脸颊粉扑扑,嬉笑着上了船,摇摇晃晃中,划入了荷花群,欢声笑语一片。此阙最妙在“争渡、争渡”四字。两词重叠,表达出了少女们急于从迷途中寻找出路的焦灼心情。(重叠也一直是李清照习惯的写法,如晚期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亦是旧日工笔的升华。)
另外一首《如梦令》作于李清照19岁之时——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有书著,此词表达了女主人对海棠花惋惜的心情。但李清照与赵明诚正值新婚燕尔,如胶似漆,何来“惜花怜草”的惆怅?王国维道,一切景语皆情语。笔者愚见,赵明诚为官常要外出公干,这首词正是李清照寄托“相思”之意的佳作。若从这层来看,“知否?知否?”这连续的两句,将妻子对未归之人的微愠之情描写得十分生动。
靖康之变后,李清照的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以《声声慢》最为后世推崇。又有《武陵春》《夏日绝句》等,无一不叫人拍案叫绝。她的词风不再是单薄的个人情感,上升到了国仇家恨、命途多舛的愤慨。文笔的升华,究其原因,无非三点。
其一,李清照个人的生活发生了一系列的不幸:家人被卷入政治斗争,感情至深的丈夫离世,改嫁遭遇士大夫阶层的诟病,接着被人污蔑通奸,她被迫背井离乡,不断漂泊。其二,金兵的横行霸道,民族的屈辱,生灵涂炭,激起她强烈的爱国情怀,她积极地主张北伐收复中原,可是南宋王朝的腐败和无能使得李清照的希望终成幻影。其三,往日餍足温饱的生活不再,李清照无依无靠,穷困潦倒,物质基础的匮乏,她不得不直面生活的惨淡,期间她不停地拷问灵魂,期以得到一个答案。
其变化可从《武陵春》一词可见:“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这首词写于宋高宗绍兴五年,在金华避难的春天。此刻宋朝内忧外患,金兵来犯,民不聊生。所以这首词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一种悲剧的力量。“风住尘香花已尽”,寥寥七个字,勾勒出一派萧瑟的春景,明明该是“新春正好”,在这里有了极大的反差,词人内心的愁苦可想而知。“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泪先流” 这里不仅仅是失去伴侣的空虚寂寞,也是国不将国的衰败之境,直观地表达了词人满腔愁苦。最后以“载不动,许多愁”,前面还用了“只恐”二字,若不是愁到断肠,只怕很难写出这样的词作。又如《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愁字了得?”句首三句话十四个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叠字用双声叠韵的声情效果,音律上回环往复,耐人寻味,读来颇是震撼。“怎么一个、愁自了得”,将词人的愤慨和无可奈何缓缓道来,李清照的亡国之痛、沦落之苦,在这首词里,显得无比厚重。
再有《夏日绝句》和《渔家傲》——“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九万里风鹏正举,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这两阙词,品来只觉豪气冲天,慷慨激昂。后世反抗外来侵略者时,这几句诗词,不知鼓舞了多少英雄豪杰。
在男权当权的时代,李清照作为一个女人能在浩瀚的历史长河里脱颖而出,可以说是历史创造的她,也可以说是她创造的历史。
参考文献:
[1]杨慎.词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2]郑振铎.文学大纲[M].广西: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史仲文.中国全史[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1.
[4]胡云翼.宋词研究[M].湖南:岳麓书社,2010.
[5]荣宪宾.李清照资料汇编[M].北京: 中华书局,2005.
[6]王幡.李清照研究丛稿[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