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口算能力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基础.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要提高口算能力,而小学阶段培养学生数学口算能力是基本的数学技能之一。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口算,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关键词】提高口算能力; 灵活多样; 针对性地
1 创设情境,激发口算兴趣
数学情境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在生活、活动和游戏的情境中,容易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起学生更多的联想,容易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解决问题的相关策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年龄特征,选择现实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内容,从学生喜闻乐见的情景、事物入手,组织教学: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数学情境中进行口算教学。在教学“9加几”时,我借助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物形象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出示情境图:一天,企鹅博士邀请小狗、小猫和小熊到它家做客。三只小动物来到企鹅博士家,却发现大门紧闭,门上还挂着一把锁,锁上还有一张纸条写着:“欢迎你们的到来,为了考考你们的口算能力,请你们先想办法把这把密码锁打开,锁的密码提示是:9+1、9+2、9+3、9+4、9+5、9+6、9+7、9+8、9+9,每个算式的和按由大到小的顺序连起来就是锁的密码。”学生在这富有童趣的故事情境激发下,进而开展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在全班同学的参与和计算中得到了密码,这个情境的创设,不仅让学生在故事情境中学习了口算,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带着问题乐意、自觉地参与学习过程,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合作研讨,感悟口算算理
合作交流,是新课程倡导的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在课堂上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分享自己的想法、倾听他人的见解、解除心中的疑惑,直至感到豁然开朗。
注意,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鼓励、引导学生学会抓住探究问题的核心,根据操作探究过程、体验、感悟等进行交流。交流强调师生间、生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这是教学相长的真谛。耐心地倾听了学生的交流,给予有效的点拨、梳理、引导。如:在教学“9加几”的课堂中,由于学生思维方式的不同,探索的方式也可能是不同的,例如:“9+5”求和的算法多种多样:有的是在9的基础上往后1个1个地数;有的是先数上1个和9凑成10再接着数;有的从9里面拿出5和另外的5凑成10;有的将“9+5”看成10加5,然后再去掉1;有的用学过的“8+5=13”,8添1是9,13添1是14;……通过合作研讨、交流、展示,学生们形象地感受到口算“9+5”的算理及不同的思维方法,从而找到捷径。
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明白了算理,感悟到相关的数学思想,增强了成就感,培养了探索的兴趣,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对“9+5”及“9+几”的多种思路的争论,使学生通过思维碰撞“悟”出道理、规律和方法,形成科学的结论,发展了思维能力,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合作研讨。培养了合作精神,增强了集体荣誉感。
3 科学训练,提高口算能力
按照新大纲提出的目的要求,做出长计划、短安排,有计划、有步骤的组织教学与训练,把口算教学贯穿于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坚持长期训练口算,逐步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1)在每天的数学课开始用2~4分钟的时间进行口算听算训练:采用教师报算式、学生在本子上写答案的方法,要求学生合理选择算法,在短时间内正确地计算出结果,逐步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和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2)坚持口算与笔算相结合,沟通口算与笔算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口算能力的发展。(3)开展口算练习形式的多样化,增强学生对口算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口算的积极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的灵活性,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如:“口算抢答”、“开火车”、“夺红旗”、“口算接龙”、“对口令”、“找朋友”、“小蝌蚪找妈妈”、“手拉手找朋友”、“龟兔赛跑”、“抽签答题”等,让学生在玩中促练、练中提高。(4)定期开展口算竞赛,检验学生的口算能力,提高学生口算的积极性和口算能力。
总之,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和训练方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口算习惯,才能达到培养低年级学生过硬口算能力之目的。
【关键词】提高口算能力; 灵活多样; 针对性地
1 创设情境,激发口算兴趣
数学情境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在生活、活动和游戏的情境中,容易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起学生更多的联想,容易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解决问题的相关策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年龄特征,选择现实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内容,从学生喜闻乐见的情景、事物入手,组织教学: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数学情境中进行口算教学。在教学“9加几”时,我借助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物形象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出示情境图:一天,企鹅博士邀请小狗、小猫和小熊到它家做客。三只小动物来到企鹅博士家,却发现大门紧闭,门上还挂着一把锁,锁上还有一张纸条写着:“欢迎你们的到来,为了考考你们的口算能力,请你们先想办法把这把密码锁打开,锁的密码提示是:9+1、9+2、9+3、9+4、9+5、9+6、9+7、9+8、9+9,每个算式的和按由大到小的顺序连起来就是锁的密码。”学生在这富有童趣的故事情境激发下,进而开展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在全班同学的参与和计算中得到了密码,这个情境的创设,不仅让学生在故事情境中学习了口算,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带着问题乐意、自觉地参与学习过程,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合作研讨,感悟口算算理
合作交流,是新课程倡导的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在课堂上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分享自己的想法、倾听他人的见解、解除心中的疑惑,直至感到豁然开朗。
注意,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鼓励、引导学生学会抓住探究问题的核心,根据操作探究过程、体验、感悟等进行交流。交流强调师生间、生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这是教学相长的真谛。耐心地倾听了学生的交流,给予有效的点拨、梳理、引导。如:在教学“9加几”的课堂中,由于学生思维方式的不同,探索的方式也可能是不同的,例如:“9+5”求和的算法多种多样:有的是在9的基础上往后1个1个地数;有的是先数上1个和9凑成10再接着数;有的从9里面拿出5和另外的5凑成10;有的将“9+5”看成10加5,然后再去掉1;有的用学过的“8+5=13”,8添1是9,13添1是14;……通过合作研讨、交流、展示,学生们形象地感受到口算“9+5”的算理及不同的思维方法,从而找到捷径。
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明白了算理,感悟到相关的数学思想,增强了成就感,培养了探索的兴趣,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对“9+5”及“9+几”的多种思路的争论,使学生通过思维碰撞“悟”出道理、规律和方法,形成科学的结论,发展了思维能力,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合作研讨。培养了合作精神,增强了集体荣誉感。
3 科学训练,提高口算能力
按照新大纲提出的目的要求,做出长计划、短安排,有计划、有步骤的组织教学与训练,把口算教学贯穿于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坚持长期训练口算,逐步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1)在每天的数学课开始用2~4分钟的时间进行口算听算训练:采用教师报算式、学生在本子上写答案的方法,要求学生合理选择算法,在短时间内正确地计算出结果,逐步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和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2)坚持口算与笔算相结合,沟通口算与笔算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口算能力的发展。(3)开展口算练习形式的多样化,增强学生对口算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口算的积极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的灵活性,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如:“口算抢答”、“开火车”、“夺红旗”、“口算接龙”、“对口令”、“找朋友”、“小蝌蚪找妈妈”、“手拉手找朋友”、“龟兔赛跑”、“抽签答题”等,让学生在玩中促练、练中提高。(4)定期开展口算竞赛,检验学生的口算能力,提高学生口算的积极性和口算能力。
总之,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和训练方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口算习惯,才能达到培养低年级学生过硬口算能力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