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昉 我只知道未来的那个我在看着现在的我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wei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图/本刊记者 姜晓明

舞臺


  距离上台演出还有半个多小时,舞者尹昉和搭档吴孟珂已经来到舞台侧台。
  “你还有什么要试的吗?”吴孟珂小声问。
  “没有,交给舞台了。”尹昉说。
  从小跳舞,这是尹昉进入舞台的方式:提前候场,拼命吸收舞台的能量,融到自己的呼吸里。“空调声、别人说话的声音、各种光、观众,包括紧张,腿的酸痛、疲劳,把这些都变成我的一个感受,我在这个场里,这些都属于这个场,也都是我作品的一部分。”
  这是7月13日在国家大剧院举行的第五届北京国际芭蕾舞暨编舞比赛的开幕式,尹昉受比赛发起人、中央芭蕾舞团前团长赵汝蘅之邀担任主持并演出。
  这之前,他已经四年没有上台跳过舞了。
  与舞者相比,尹昉更为大众所知的身份是演员。2010年,24岁的他还是北京当代芭蕾舞团的一名职业舞者,偶然被崔健看中,在崔健自编自导的长片处女作《蓝色骨头》中出演地下摇滚歌手。四年后,电影上映,片约纷至沓来,尹昉成了《火锅英雄》中的劫匪、《红海行动》中的狙击手观察员、《路过未来》中的打工者……待播作品列表里还有电影《少年的你》《第一炉香》和电视剧处女作《新世界》。
  今年3月,赵汝蘅在为比赛开幕式寻找合适的主持人,作为97级中央芭蕾舞团五年制舞蹈学校的学生、该比赛曾经的获奖者、青年演员,尹昉进入了备选名单。“我觉得现在他都是明星了,也不太敢接触。但是我一请他,他就说可以;我说,我还想请你跳一段,也可以。我最吃惊的是他还要为这个比赛编一段舞,不要钱,什么都不要。”赵汝蘅回忆。
《蓝色骨头》剧照
《火锅英雄》剧照
《红海行动》剧照
《新世界》剧照

  模拟风声的背景音乐、暗场、两束追光,尹昉和舞伴着灰色紧身衣出现在舞台上。当晚演出的12个作品中,尹昉的这支双人舞《混沌》(where two ends meet)作者性最强。八分钟里,音乐、服装、灯光、色彩的修饰性都被尽可能降低,也没有花哨、大幅度的肢体表演,整套动作依靠的是对身体重量的使用、连接和转换。
  在尹昉的叙事里,这是一个关于云的故事:经过风,两朵云交错、相融、变异,变成雨落下来,又上升变成云。没有强烈的宣泄和表达,观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体会找到相呼应的情感和关系。
  “内心异常平静。”吴孟珂这样形容那晚的台上状态。
  离开舞蹈四年,运动机能的退化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这期间,尹昉也很少看舞蹈演出。曾经在学习、表演中吸收的东西逐渐从身体里流失,“但留下的就是我体验最深的。”演出后的第二天,我在前门附近一间胡同里的小咖啡厅见到尹昉。他素颜,戴一顶黑色棒球帽,穿白T恤、黑短裤、运动鞋,这里是他摸了三四个地方才找到的理想聊天环境。
  “刚排练的时候,会觉得我的可能性变小了,我就想在这个很窄的限制里我能做什么,腿能抬到这就用能抬到这的东西,不受任何其他的干扰。”尹昉比划着说。
  演出之后,尹昉发信息问赵汝蘅对作品的评价。“我跟他讲,我还没看够。”赵汝蘅说,“中国的舞蹈者,身体条件好的特别多,脚能绷得特别直,腿能掰得特别开,有各种各样像体操、杂技的动作,但是编舞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比较差。一个好的编舞者,除了掌握编舞的技术以外,心里还应该有一个文学结构,有音乐的选择,有整个舞台的色彩。”她觉得尹昉具备这样的素质。


  今年4月的一个晚上,十一二点钟,荷兰舞蹈剧场NDT演员吴孟珂演出完回家,看见坐在自己家楼梯上的尹昉。进门后,两个人坐在餐桌边,从即将到来的合作聊到各自的表演经历,结束已是深夜。那是他们第一次见面。两个人都被对方过往的舞蹈视频吸引,决定一起做一个作品参加7月国家大剧院的演出。
  在吴孟珂原本的工作节奏里,10分钟以内的一段舞蹈,两天就可以排完。结果,尹昉在荷兰待了二十多天,每天跟着NDT一起上75分钟的芭蕾舞课,赶着吴孟珂工作前后的时间和她排练;之后又跟着她的行程,去了台湾和日本。
  “有的编导是,什么都行,先搞出来再去收拾,包容度很大,或者方式特别固定和清楚,很容易出动作。我是大概能感觉到我要什么,但我一般不会选择直接冒出来的那个东西,老是那样的话我又会觉得无聊。所以我要去实验,看是不是我要的。”尹昉说。
  起初,吴孟珂会沉不住气。“有时候下班已经很累了,又要再排练,又耗了很久,两个小时里面可能只有一个动作是可以用的,其他都觉得在干嘛?难免会有这种(情绪)。但是他非常有耐心,会很平静地看着你。”吴孟珂的身体能力很强,可以做漂亮、多元的动作,每当她提出一个动作不好看,尹昉都不说话,安静地等她去改、去试,大概到第十次,才会跟她讨论要怎样调整。尹昉想要更多可能性。   相处久了,吴孟珂接受了尹昉的工作方式,“他需要时间思考,需要消化,那个当下我就觉得慢点没有不好,看到跟你工作的这个人非常稳,也会被感染到。”四个月,两个人不断地“再一次”,“再一次”;直到上台前两天,尹昉才最终完成所有编排;上台前一两个小时,还在解决动作上的技术问题。
  “我也会急,当发现急不来的时候,我就不管了。我太需要自己的节奏了。”尹昉说,“就还是回到我的方式里,一点一点,在那个里面逼自己。”
  找到自己的方式,尹昉用了二十多年。
  1997年,尹昉11岁,从老家长沙来到北京,进入设在北京戏曲学校的中央芭蕾舞团舞蹈学校学习。当时的团长赵汝蘅说,那个年代很单纯。“现在一说到北京跳舞,大家都挺有目的的,特别家长目的恨不能比孩子还多,就是为了当明星。那个时候没有到这个地步,学校老师也没有顶着各种学位,就是舞团的演员,踏踏实实地教孩子跳舞。”
  但尹昉没能爱上跳舞。当年的芭蕾训练中,“手放在这就是放在这,动作到这就是到这;不能转那么开,非得转那么开,这个事情才对。”他抵触这种美和正确的唯一性。
  五年后,尹昉考进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院。班主任、舞蹈编导老师常肖妮说,“芭蕾对身体的要求比较高,他相对来说比较硬,有那个气质和状态在,但条件上我觉得还是受了一些限制。”她记得:尹昉在大学四年一直是不太开窍的状态,没有清晰的方向,“但他没有混日子,他的思想解放出来了”,拿了工商管理的双学位,也对心理学有所涉猎。毕业晚会上,尹昉跳的还是搞笑芭蕾,“完全没有能成为舞蹈编导的样子。”他找了个演艺管理的工作。
  2007年,德国现代舞编导家皮娜·鲍什来北京演出,尹昉看了,潜藏两年的舞蹈种子冒出芽来。“现代舞打开了他身体的一个别的门。”常肖妮说。
  那时的尹昉有一颗特别“实验”的心,觉得皮娜·鲍什的剧场可以在舞台上做任何事情,自己也可以在舞台上做任何事情。他做了一个名叫“上路,路上”的作品参加北京现代舞周,“不用灯光,把手电筒发给观众,让观众自由去照,还在台上吃西红柿,扔卫生纸,摔来摔去的。”
  实际上,那个时候,他连动作都编不出来。2008年9月,尹昉进入北京当代芭蕾舞团。考试的时候,他想给自己编一段舞,“真的是一个动作一个动作拼起来的,死编,当然我带着自己很强烈的感受。”
  舞团的工作规律严格,每天下午6點下班之后,尹昉就赶忙进入“地下艺术工作者的状态”:自己贴钱做作品,参加各种艺术节,“吭哧吭哧的,觉得好有意义”。
  现在反观当时得到的肯定,尹昉清楚,“那是别人基于觉得你是年轻人才有的认可,能看到闪光点就好。我去做这个事情的能量,我非常激情的、突破的心,还是有闪光点的。”
  慢慢地,通过创作,他对动作有了新的认识。在传统的芭蕾之外,他开始创造自己的动作语汇。“在对运动的连接、过渡和结构把握上,有了原理性比较清楚的一种方式。”他说,“我现在的动作很简练,但我对动作是有认识的。”
  2013年,第二届北京国际芭蕾舞暨编舞比赛的闭幕式颁奖晚会上,当年在舞蹈学校的同学坐在观众席,突然听到尹昉的名字——他凭借编舞作品《债》和《声声慢·叶落》获得铜奖。
  在从小到大的每一个环境里,尹昉都不是最优秀的。跳舞这条路,目前他走得最长。观众席里的同学当年是班上专业最好的一个,现在也没有在跳了。

消逝


  荷兰的天气变化很多,一天里可以看到不同的风、雨、云。今年4月在荷兰创作《混沌》期间,尹昉常常站在街头看天,用延时拍摄记录下云的变化。
  “不是云给我带来了创作动机,而是我把对很多事情的想法,把生命、我的生活、我现在的状态,放到云里去理解。”云坠落再升腾,帮他接受了很多生命的无常和变化。“曾经陪伴在我们身边的人,将会以不同的生命形态继续陪伴在我们身边。”
  2012年,为了获得更多的时间和更大的编创自由,尹昉从北京当代芭蕾舞团离职,成为自由舞者、编舞。之后创作了《底片》《褪》等受到国内外专业人士认可的作品。
  “你所有的作品,有没有一贯表达的母题?”我问他。
  尹昉思索片刻。“消逝感吧。”他说。
  2015年,尹昉编创的舞蹈《斗拱》在国家大剧院演出,一个小时的作品,光线很暗很闷,七名舞者在尖锐的银色金属装置间沉着机械地舞动、穿行。“斗拱”是中国古建筑中特有的一个构件,尹昉用肢体和舞美还原了这个立柱与横梁间的勾连支撑装置,在他的表意中,“斗拱”指代的是“家”。
  11岁到北京上学,尹昉一直很想家,小时候他所有未来的蓝图都跟家有关:挣很多钱,买又大又漂亮的房子,让所有亲戚住在一起,热热闹闹的。18岁的暑假,妈妈告诉他,这个家没有一点家的感觉,想离婚;尹昉无法接受,自己画图纸、跑装修,以为房子好了,家就好了;结果还是在冬天接到了“破裂”的电话。从那年开始,他变得不想回家了。
  在《斗拱》中,尹昉用建筑环节间的相互关联牵制,探讨“家”与自由、理想、情欲之间的关系。作品的宣传册版权页上写着:献给我的母亲彭月红。那一年,他的母亲去世了。
  “一个人的作品就是这个人的孩子,跟这个人一模一样。尹昉的作品就跟他本人一样,闷着,稳着,淡淡的。”常肖妮说。尹昉毕业后,依然和她亲近;尹昉的所有作品中,她对《斗拱》印象最深,“他不像别人急于把情感直接地表达出来,他不是那种把烟火气直接放在舞台上的人,他很隐晦,但每一处都存着心思。”
  当成长伴随着被迫跟残缺相处,尹昉找到了化解的渠道和方式。这直接影响了他的作品表达。“我不想直接去创作现实,那样的话,我会觉得特别无力,我更想创造另外一个时空去理解这个东西。不是无中生有地创造,而是提供一个视角、一种方式。”
  今年3月份,电视剧《新世界》杀青,尹昉在微博上写道,“演戏对于我最大的满足在于角色把我带到一个新世界里,去重新体会人世的冷暖,用角色的悲去化解自己的悲。”   “你在用你的人生跟另一个人的人生碰撞、对话。”尹昉说。“戏里的东西可能更惨、更激烈,但是演完了也就结束了,会更加觉得可以把人生也当作戏,可以很开放:会结束,又会有新的。也可以把生命看得很宽广,不去计较生活中的琐碎和无常。”

当下


  去年,《新世界》的剧本递到尹昉手上。他喜欢小警察“徐天”这个角色,“他更果敢,我更思辨,他更冲动,我更犹豫,但是骨子里的东西是相通的。”虽然导演看好尹昉,片方却明确说,根据他现在的“江湖地位”,这个角色很难真的到他手里,要跟孙红雷、张鲁一搭戏,平台认不认、别的演员认不认都是未知数。
图/本刊记者 姜晓明

  尽管如此,尹昉还是尽量为“徐天”做准备:按照角色要求专门找了北京人学说北京话;跟着剧组一起围读剧本。“我这么做其实没有特别说要去争取这个角色,我就想即使最后没有定下我演,去经历一遍这个角色,我也很愿意。”直到开机进组拍了一周多之后,尹昉才得到认可。
  非表演专业出身,尹昉一直在用自己的方法靠近角色。受舞蹈的启发,每次开机之前,他会让自己提前进入到这场戏的生理状态,比如情绪激动的戏,他就先大强度运动,让自己的呼吸是赶着的;比如要表现角色的孤立和未知,他就从当天起床开始让自己绝对安静。拍《新世界》的时候,有一次他为了找到某种极端状态,提前屏住呼吸,结果晕倒了都不知道,磕到下巴,缝了针。
  有时候聊天,常肖妮問尹昉,这个戏难不难?“他会怎么说呢?就还好吧。尹昉不会有那种怎么办?这个东西这么难,我不会。再难他都会自己去找一条路,反正就是会辛苦一点。”
  拍戏到今天,尹昉知道自己依然没有完全克服台词的问题。“一句词,我会先在脑子里说一遍再说,特别紧张的时候,要先在脑子里重复很多遍,特别害怕说出来。所以就不会说得那么肯定,是虚的。”“我知道自己在这个阶段,就找方法慢慢去克服。”
  无论在舞蹈还是演戏中,尹昉都体会过“永远不在当下”的感觉:无时无刻不在注视着自己,审判上一个动作,担心下一个动作。现在,这种瞬间依然时而出现,但他能够不掉在里面了,有一个机制能够回到当下。“这是我觉得表演对我来说,特别有瘾的一点,我能让每时每刻都是新的,这一刻能感受到重量、呼吸、情绪、环境、时空,这些东西都在同步进行着。”
  在北京生活了22年,尹昉搬过至少八次家,穷的时候也问朋友借过钱,至今没有买房安定下来……尹昉说,漂泊感一直都在,“但我好像怎么着都行,什么样的生活我都可以接受。”
  有一段时间,常肖妮对未来很焦虑,她问尹昉,“如果没有方向,你会不会焦虑?”尹昉说,“我只知道未来的那个我在看着现在的我,就够了。我慢慢靠近那个我就行,至于未来有没有这个有没有那个,这些不重要。”
  不久前,尹昉刚拒绝了一个知名制作人的男主角邀约,因为角色太完美了,他不知道该怎么呈现那种完美。“我喜欢看到角色的脆弱和缺陷。”合作五年,经纪人已经从不理解到逐渐接受了尹昉的工作方式:只接想接的工作,只回想回的信息。“我做任何事情,都避免让它变得像一个工作任务一样。”尹昉说。
  闲暇时,尹昉会离开北京,长时间待在“杂事”里让他麻木。他需要旅行中的“旁观”视角,“所有事情都是新的,自己也是新的。”
  2016年,尹昉和装置艺术家梁绍基有过一次合作,七十多岁的老人家一个人住在天台山下的天台博物馆,老式招待所的那种房间,特别小,两张床,一张上面堆的全是书。尹昉刚到的时候还在笑,笑完就开始流泪,“他是个真正的艺术家,艺术是他的所有。”
  “通常人觉得的机会,趋之若鹜的东西,我本身就会去怀疑。成功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没有标准的事情。那样的成功、机会是永远争取不完的,当你那样去做的时候,还是会迷失:到底是什么成就的你?”尹昉说。
  八分钟的演出结束了,尹昉从舞台上走下来,这一次他更确定舞蹈这件事永远不会离开他了。“不管哪个阶段,我都可以用我的方式去创作、去跳。”这是对他来说更重要的事。
其他文献
2018年4月,多伦多的第一民族原住民在一场追思活动中表演传统吟唱。图/钟嘉栋  “吾等承认,脚下乃某某土著民族之传统领地。其族人数千年来生洐于斯,并看顾此地……”  在加拿大一些较正式的活动中,经常可以听到主持人或主讲者作诸如这般的开场。  这样的内容称为“土地确认”。各地“土地确认”的具体表述不同,大体结构相似。它以一种颇具仪式感的方式,提醒加拿大人他们的国家从何而来。  这一政治正确的仪式感
2月17日,一名出门买菜的武汉市民戴着口罩从地标光谷广场 “星河” 雕塑前走过。图/任勇  人群忽然就变了脸。多了口罩。  男女老幼,方脸尖脸,丑的俊的,都隐退到一小块人造材料后面,鼓鼓的。区别只是医用外科、N95、KF94,带不带呼吸阀,或者白、灰、粉、蓝、绿。退了休的老记者雍和戴上口罩,背上摄影包,往人流越来越稀的地方去。从除夕到2月14日,他拍下近万张口罩脸,在医院、地铁、超市里,在大街上,
在家泡澡时,编剧坂元裕二灵感突至,一口气构思好了《四重奏》从第八集到最后一集大家一起唱歌的情节。他在浴缸里给监制发去了想法,对方立刻赶到他家,约他在附近的居酒屋吃烤鸡串,一边吃一边问“你究竟在说什么?”在这次谈话中,他们决定让剧中的四位主角去度假,他们在剧中居住的轻井泽在山里,度假选择了热海。  在热海市内的沿海道路上,真纪开着车,小雀坐在副驾驶座上,司与谕高在后座,大海出现在眼前。音乐响起,注视
部分嘉宾合影  2019年12月29日下午,由《南方人物周刊》主办、别克战略支持的第15届“魅力人物致敬盛典”在清华大学蒙民伟音乐厅圆满落幕。10位不同领域的出众人物,凭借他们的韧性与睿智,内心恒定的精神价值,赢得了广泛尊重与现场观众的掌声。  南方周末报系总裁黄灿在致辞中表示,“韧”是一种至柔至刚的弹性智慧。保持顽强持久的柔韧,学会适应新的情况、新的命题,同时,依然坚持内心对理想的追求,正是《南
近日,美国新冠疫情大暴发,全国50个州均出现感染人员,确诊人数迅速增加,累计超过2.6万。纽约州确诊数字更是突破1万大关,成为美国最严重的感染地区。美国已进入紧急状态,美国军队也正在动员,准备应对这场百年不遇的危机。那么美军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能够在这场危机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呢?  美国军队在白宫要求下迅速出动海军医院船,为民众提供医疗支持,这是最直观的支持行动。美国海军总共装备了两艘医院船—
年逾古稀的张艺谋创作力着实惊人,前作《一秒钟》的讨论余波尚在,最新电影《悬崖之上》就已经定档上映了。尽管这次依然启用了《一秒钟》里的主演张译和刘浩存,这部新电影却几乎看不到独属于张艺谋的作者性,不论在视觉风格还是故事内核上都不具有其一贯的强烈辨识度,反而更像一部工业流水线出来的“高概念”商业电影。  所谓高概念(high concept),一般指的是好莱坞电影的一种典型的程式化的电影制作模式,本质
交通茶馆是重庆仅存的保持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风格的茶馆  交通茶馆是重庆仅存的保持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风格的茶馆,老式的木框架结构,顶棚上嵌着几片大的玻璃亮瓦,几根柱子入顶,墙体斑驳,标语褪色。在四川美术学院新校区搬到大学城之前,一代代川美人在这里喝过茶、画过画,甚至学校老师也把课堂搬到这里。  茶馆位于重庆九龙坡黄桷坪,这里紧临长江,铁路贯穿,同时还遗留了老码头和小港口。交通茶馆建于上世纪60年代,
1999年,我刚上大学,大概是因为班上要参加学校的演出,我们的班主任冯欣老师提出把穆旦的诗歌《森林之魅》排演成诗剧。这首诗是我认识穆旦的开始。  大四下学期,准备写毕业论文,我去找冯欣老师,商讨论文选题。冯老师说,比较一下穆旦和里尔克的诗歌吧。我答应下来,着手准备。彼时是2003年,恰逢“非典”时期,那个春天实在太特别了,万物怒长,可是大家却被困于校园内,不能到外边随意走动。读到穆旦的《春》,感触
高艳津子  贵阳人,土家族。北京现代舞团艺术总监、编导、舞者,富有瑰丽的想象,善于从东方文化与自我经验中汲取创作营养。2004年与刘索拉合作表现母女两代情感的《觉》,并与母亲同台演出。2006年,接受威尼斯双年展委约创作现代舞剧《三更雨·愿》,成为欧洲极受欢迎的现代舞作品,也成为此后北京现代舞团屡演不衰的经典之作。近年代表作有《水·问》《谈·香·形》《花间十二声·二十四节气》《十月·春之祭》(与崔
教堂内部繁复的装饰  我去的名叫萨尔瓦多的地方,不是那个中美洲的内陆国,而是同名的巴西旧都,一座充满风情的彩色小镇。  那时我刚结束一趟四天三夜的沙漠徒步,又在全世界治安排名倒数的小城(巴西东北部的谋杀抢劫犯罪率非常高)绷紧神经转了一晚。来到游客聚集的萨尔瓦多老城后,才终于能放松吃顿饭喝点冰饮。还记得下午3点半餐厅里坐满了喝着小酒吃着小食的人,吉他手演奏,唱到一首葡语民谣,整个餐厅都跟着一起唱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