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角色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的引导者,是课堂教学的促进者。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听懂课,每一节课都有收获,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得到技能上的提高,是我们每一个数学教师所希望的事情。然而怎样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让高中数学成为每一个学生都喜欢的学科,很多专家都有各自的看法。通过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作为一线教师,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实施:
1.首先要明确一节课所要达到的目标。无论是传统的课堂教学,还是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學,都涉及一个教学目标问题。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目标分为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当明白一节课所要达到的各项目标,更应当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积极体验和科学方法的掌握与内化。有些学校在教师安排上往往是大循环,即带完高三的老师又回到高一任教,所以这些教师很容易在高一、高二日常的教学中,把教学要求拔高到高考要求,过分地重视知识技能目标的达成。教学如果只重视解题,而对知识结果产生的过程以及在过程中所内含的数学观点和思想方法的揭示视而不见,就不能很好地把握我们的教学目标。所以,教学目标作为每一节课的灵魂,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出发点,我们要始终以教学目标为中心,让课堂教学达到我们预期的结果。
2.要做好数学概念及其数学原理的讲解 。数学概念是客观事物中数和形的本质属性的反映,是构建数学理论大厦的基石,是导出数学定理和数学法则的逻辑基础,是提高解题能力的前提。要做好数学概念的教学,首先,可从实际出发,从问题入手,通过与本概念有明显联系、直观性强的生活中的具体实例,使学生在对直观、具体问题的体验中感知概念。其次,可通过对具体的教学模型的观察,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从而提炼出数学概念。
有了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便有了对数学原理和性质的认识基础。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当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所以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自己应有的引领作用,让更多的学生能通过具体例子,自己去发现数学原理,总结数学性质。
3.重视例题的变式讲解。在数学教学中,对例题和练习题的讲解不能只停留在课本内容,而应当对所讲例题作适当的变式,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比如在基本不等式(高中《数学》必修五)的教学中,对于基本不等式“a2+b2≥2ab(当且仅当a=b时取“=”号)”,学生很容易忽略应用此不等式的前提,还有取最值时成立的条件:当且仅当a=b时。
4.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唱主角的应该是学生自己,只有让学生自己在探求、发现中掌握所学内容,才能真正内化为自己的能力。新课程理念也提出: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有经验的教师都会让数学学习变为一种在教师引导下的由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比如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适当点题,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同学之间讨论交流,最后由学生自己形成对问题的解决方案,然后让学生来展示自己的结果。通过这些活动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表现欲,让学生获得一种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发学生们学习数学的热情。
5.加强师生的互动。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活动,包括师生之间的讨论与交流。当教师带着一种平等、民主心态进入课堂时,学生就会感受到一种轻松、融洽的课堂氛围,这时学生思维才能真正地在课堂中活跃起来。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会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之中,会尽可能地表现自我、展示自己。这时学生已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学习,这种学生角色的转变必然会给课堂教学带来良好的效果。
总之,要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必须树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辩证观点,形成热烈的学习气氛,凭借数学思维性强、灵活性强、运用性强的特点,精心设计教案,摆正讲与练的关系,注重学生优秀思维品质的培养,变被动为主动,变学会为会学,这样就一定能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者单位:江西省瑞金市第二中学 )
□责任编辑:周瑜芽
1.首先要明确一节课所要达到的目标。无论是传统的课堂教学,还是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學,都涉及一个教学目标问题。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目标分为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当明白一节课所要达到的各项目标,更应当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积极体验和科学方法的掌握与内化。有些学校在教师安排上往往是大循环,即带完高三的老师又回到高一任教,所以这些教师很容易在高一、高二日常的教学中,把教学要求拔高到高考要求,过分地重视知识技能目标的达成。教学如果只重视解题,而对知识结果产生的过程以及在过程中所内含的数学观点和思想方法的揭示视而不见,就不能很好地把握我们的教学目标。所以,教学目标作为每一节课的灵魂,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出发点,我们要始终以教学目标为中心,让课堂教学达到我们预期的结果。
2.要做好数学概念及其数学原理的讲解 。数学概念是客观事物中数和形的本质属性的反映,是构建数学理论大厦的基石,是导出数学定理和数学法则的逻辑基础,是提高解题能力的前提。要做好数学概念的教学,首先,可从实际出发,从问题入手,通过与本概念有明显联系、直观性强的生活中的具体实例,使学生在对直观、具体问题的体验中感知概念。其次,可通过对具体的教学模型的观察,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从而提炼出数学概念。
有了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便有了对数学原理和性质的认识基础。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当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所以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自己应有的引领作用,让更多的学生能通过具体例子,自己去发现数学原理,总结数学性质。
3.重视例题的变式讲解。在数学教学中,对例题和练习题的讲解不能只停留在课本内容,而应当对所讲例题作适当的变式,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比如在基本不等式(高中《数学》必修五)的教学中,对于基本不等式“a2+b2≥2ab(当且仅当a=b时取“=”号)”,学生很容易忽略应用此不等式的前提,还有取最值时成立的条件:当且仅当a=b时。
4.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唱主角的应该是学生自己,只有让学生自己在探求、发现中掌握所学内容,才能真正内化为自己的能力。新课程理念也提出: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有经验的教师都会让数学学习变为一种在教师引导下的由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比如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适当点题,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同学之间讨论交流,最后由学生自己形成对问题的解决方案,然后让学生来展示自己的结果。通过这些活动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表现欲,让学生获得一种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发学生们学习数学的热情。
5.加强师生的互动。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活动,包括师生之间的讨论与交流。当教师带着一种平等、民主心态进入课堂时,学生就会感受到一种轻松、融洽的课堂氛围,这时学生思维才能真正地在课堂中活跃起来。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会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之中,会尽可能地表现自我、展示自己。这时学生已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学习,这种学生角色的转变必然会给课堂教学带来良好的效果。
总之,要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必须树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辩证观点,形成热烈的学习气氛,凭借数学思维性强、灵活性强、运用性强的特点,精心设计教案,摆正讲与练的关系,注重学生优秀思维品质的培养,变被动为主动,变学会为会学,这样就一定能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者单位:江西省瑞金市第二中学 )
□责任编辑:周瑜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