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好素材、好思路和好技巧是好作文"必杀技",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应从这"三好"着手引导,于生活中取材,让学生有话可说;在鼓励中突破,让学生有话敢说;向技巧要质量,让学生有话会说。
关键词:小学;写作;水平;提高
【中图分类号】G623.24
作文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高危阵地",学生因作文的难度望而却步,教师进行作文教学也乏有良策。综合来看,小学生作文写不好的原因大致是因他们的阅历有限,写不出声情并茂的文章。而文章不精彩又很难得到老师的表扬,也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乃至自尊心。从写作技巧上看,小学生写作技巧较为简单,绝大部分内容是平铺直叙,缺乏变化的美感。笔者认为,好素材、好思路和好技巧是好作文"必杀技",应从这"三好"着手引导,让小学生作文演绎更多精彩。下面,笔者围绕这三点,就如何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谈谈看法。
一、于生活中取材,让学生有话可说
小学作文的要求较为简单,涉及的体裁也很少。但是大部份孩子不能把握主要内容,通常在写作时整篇平铺直叙下来,讲述一段不分主次、毫无内涵的小事。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能清楚地描述一件事情已经不容易,但是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如果写作仍然停留在不痛不痒的讲述上,那么写作的意义也就无法体现了。很多学生反映自己在写作的时候不知道该写些什么,感觉写什么都文不对题。于是,他们的文章中就有很多不知所云的插曲,常常出现画蛇添足的语句。这样的情况,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生不会从生活中取材,不会把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写到文章中。
小学生虽然缺乏生活阅历,但是生活终究是丰富多彩的,他们的生活、学习、课余活动中的事例,也是举不胜举,都可以点化为写作素材。这个"点化"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平时注意观察和认真思考,同时教会他们下笔前梳理选取典型事例。问题在于,很多老师多次告诉同学们要在生活中积累材料,同学们也知道"观察是习作的起点"之类的教导,可写起文章来还是抓耳挠腮呢?关键在于,要引导孩子勤于记录。"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长期以来,我都在训练学生做一个生活的"记者",通过日记、随身记录本等形式,将那些有情趣的、有思想的、有疑问的事情作原生态的记录。通过长期记录,孩子们就拥有一个丰富的生活档案馆。在作文中,用到一个素材,他们就有十个的生活材料可供选择、加工和描摹,这样写起文章来,就会得心应手,左右逢源,而不会出现捉襟见肘的情形了。
二、在鼓励中突破,让学生有话敢说
小学教师是许许多多孩子生命中的"重要他人",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而我们常常在不知无觉中忽略这一点。很多学生有自己独特的思路,但遭到老师轻易否定之后,便不敢再造次。这其实是现在很多小学教育的"顽疾"。但是,如果我们不指出学生的错误,甚至把他们错误的思想当做正确的想法给予表扬,那么学生就会一错再错。我们必须正视这一矛盾,在作文教学中尽量鼓励学生突破常规思维,哪怕只有一点闪光的地方,都要给予一定的表扬,然后再指出他们的不足之处并且为他们加油打气。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鼓励中认识自己的不足并创新思路,突破自我。
筆者在一节作文课上,要求学生写一篇亲身经历的,与月饼有关的文章。题目中很明确要求学生写"亲身经历"的事,而有一名学生写看到自己邻居家是个"当官的",中秋节前进进出出都是送月饼的人。整篇思路还是不错的,但是已经离题。这时我先肯定他的观察能力,并说,"如果这里没有'亲身经历'这个条件,这篇文章确实是一篇不错的文章。所以审题应该再认真一些,不然好文章拿不到好分数就太可惜了。"这么一来,那名学生得到鼓励的同时,也明白自己的问题所在,接下来突发奇思,写出一篇妙文。在作文中,他把自己想成月饼,从送礼的人手中,送到"当官"的家中,收礼的人吃不完,过节后丢进垃圾堆。他没有被常规思路所束缚,不能不说得益于教师的悉心点拨和温情鼓励。
三、向技巧要质量,让学生有话会说
我们在看小学生作文时会发现,很多学生的文章几乎是清一色的平淡的描述。没有写作技巧的辅助,学生的作文让人看上去没学生感觉,甚至产生视觉疲劳。小学生要求的写作技巧并不多,多是一些简单的修辞手法之类的。不过事实上写作技巧是个很广泛的概念,只要是对文章有增色作用的方法都应该认为是写作技巧。例如深刻的主题、灵活多变的入题角度、情感的到位表达等等。因此我们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慢慢传授给学生一些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写作技巧,让他们的文章脱离一成不变的平铺直叙,对写作内容进行包装,从而提升了写作题材的质量。
例如,要写"秋天的故事"这个主题,很多学生只会简单地写一件发生在秋天的故事,然后结尾处没有任何升华主题的意思。文章是应该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但是没有一些辅助增色的技巧就会失去写作的意义,甚至连自己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都让人无法理解。例如有一名学生写的内容是:放学了,自己和好朋友小萨刚要回家,小萨被人叫过去玩游戏,小萨也请作者一起去玩,可是别人因为人数的问题不让作者参加,于是小萨也决定不参加。这本身是一个体现友情的好素材,可是小作者并没有利用好它。事实上,写发生在秋天里的故事,可以找一个可以代表秋天的事物来充当全文的线索。比如落叶。文章的开头可以写景,描述一下秋天的落叶。中间叙事的时候也可以插入写景,衬托看别人玩游戏时落寞的心情,最后再以操场上翻卷的落叶,来渲染自己被友情感动时愉快心情等等。
总之,一篇好文章离不开好素材、好思路和好技巧。学生在习作过程中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鼓励。我们要耐心引导孩子把感情融入到写作当中,教导他们融入生活,大胆思索,勤奋练习,掌握创作技巧,这样一来,写作就如同生活一样精彩。
参考文献
[1]杨雪;多样性的作文评价[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5年05期
[2]张伟忠;新课程环境下的写作教学刍论[J];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06期
[3]吴守恒;赵丽新;小学作文教学的失落与重建[J];教育探索;2006年08期
关键词:小学;写作;水平;提高
【中图分类号】G623.24
作文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高危阵地",学生因作文的难度望而却步,教师进行作文教学也乏有良策。综合来看,小学生作文写不好的原因大致是因他们的阅历有限,写不出声情并茂的文章。而文章不精彩又很难得到老师的表扬,也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乃至自尊心。从写作技巧上看,小学生写作技巧较为简单,绝大部分内容是平铺直叙,缺乏变化的美感。笔者认为,好素材、好思路和好技巧是好作文"必杀技",应从这"三好"着手引导,让小学生作文演绎更多精彩。下面,笔者围绕这三点,就如何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谈谈看法。
一、于生活中取材,让学生有话可说
小学作文的要求较为简单,涉及的体裁也很少。但是大部份孩子不能把握主要内容,通常在写作时整篇平铺直叙下来,讲述一段不分主次、毫无内涵的小事。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能清楚地描述一件事情已经不容易,但是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如果写作仍然停留在不痛不痒的讲述上,那么写作的意义也就无法体现了。很多学生反映自己在写作的时候不知道该写些什么,感觉写什么都文不对题。于是,他们的文章中就有很多不知所云的插曲,常常出现画蛇添足的语句。这样的情况,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生不会从生活中取材,不会把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写到文章中。
小学生虽然缺乏生活阅历,但是生活终究是丰富多彩的,他们的生活、学习、课余活动中的事例,也是举不胜举,都可以点化为写作素材。这个"点化"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平时注意观察和认真思考,同时教会他们下笔前梳理选取典型事例。问题在于,很多老师多次告诉同学们要在生活中积累材料,同学们也知道"观察是习作的起点"之类的教导,可写起文章来还是抓耳挠腮呢?关键在于,要引导孩子勤于记录。"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长期以来,我都在训练学生做一个生活的"记者",通过日记、随身记录本等形式,将那些有情趣的、有思想的、有疑问的事情作原生态的记录。通过长期记录,孩子们就拥有一个丰富的生活档案馆。在作文中,用到一个素材,他们就有十个的生活材料可供选择、加工和描摹,这样写起文章来,就会得心应手,左右逢源,而不会出现捉襟见肘的情形了。
二、在鼓励中突破,让学生有话敢说
小学教师是许许多多孩子生命中的"重要他人",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而我们常常在不知无觉中忽略这一点。很多学生有自己独特的思路,但遭到老师轻易否定之后,便不敢再造次。这其实是现在很多小学教育的"顽疾"。但是,如果我们不指出学生的错误,甚至把他们错误的思想当做正确的想法给予表扬,那么学生就会一错再错。我们必须正视这一矛盾,在作文教学中尽量鼓励学生突破常规思维,哪怕只有一点闪光的地方,都要给予一定的表扬,然后再指出他们的不足之处并且为他们加油打气。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鼓励中认识自己的不足并创新思路,突破自我。
筆者在一节作文课上,要求学生写一篇亲身经历的,与月饼有关的文章。题目中很明确要求学生写"亲身经历"的事,而有一名学生写看到自己邻居家是个"当官的",中秋节前进进出出都是送月饼的人。整篇思路还是不错的,但是已经离题。这时我先肯定他的观察能力,并说,"如果这里没有'亲身经历'这个条件,这篇文章确实是一篇不错的文章。所以审题应该再认真一些,不然好文章拿不到好分数就太可惜了。"这么一来,那名学生得到鼓励的同时,也明白自己的问题所在,接下来突发奇思,写出一篇妙文。在作文中,他把自己想成月饼,从送礼的人手中,送到"当官"的家中,收礼的人吃不完,过节后丢进垃圾堆。他没有被常规思路所束缚,不能不说得益于教师的悉心点拨和温情鼓励。
三、向技巧要质量,让学生有话会说
我们在看小学生作文时会发现,很多学生的文章几乎是清一色的平淡的描述。没有写作技巧的辅助,学生的作文让人看上去没学生感觉,甚至产生视觉疲劳。小学生要求的写作技巧并不多,多是一些简单的修辞手法之类的。不过事实上写作技巧是个很广泛的概念,只要是对文章有增色作用的方法都应该认为是写作技巧。例如深刻的主题、灵活多变的入题角度、情感的到位表达等等。因此我们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慢慢传授给学生一些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写作技巧,让他们的文章脱离一成不变的平铺直叙,对写作内容进行包装,从而提升了写作题材的质量。
例如,要写"秋天的故事"这个主题,很多学生只会简单地写一件发生在秋天的故事,然后结尾处没有任何升华主题的意思。文章是应该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但是没有一些辅助增色的技巧就会失去写作的意义,甚至连自己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都让人无法理解。例如有一名学生写的内容是:放学了,自己和好朋友小萨刚要回家,小萨被人叫过去玩游戏,小萨也请作者一起去玩,可是别人因为人数的问题不让作者参加,于是小萨也决定不参加。这本身是一个体现友情的好素材,可是小作者并没有利用好它。事实上,写发生在秋天里的故事,可以找一个可以代表秋天的事物来充当全文的线索。比如落叶。文章的开头可以写景,描述一下秋天的落叶。中间叙事的时候也可以插入写景,衬托看别人玩游戏时落寞的心情,最后再以操场上翻卷的落叶,来渲染自己被友情感动时愉快心情等等。
总之,一篇好文章离不开好素材、好思路和好技巧。学生在习作过程中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鼓励。我们要耐心引导孩子把感情融入到写作当中,教导他们融入生活,大胆思索,勤奋练习,掌握创作技巧,这样一来,写作就如同生活一样精彩。
参考文献
[1]杨雪;多样性的作文评价[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5年05期
[2]张伟忠;新课程环境下的写作教学刍论[J];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06期
[3]吴守恒;赵丽新;小学作文教学的失落与重建[J];教育探索;2006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