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这就需要学校重视艺术课程,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和创新思维。音乐是小学生的必修课,音乐教育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感受力、理解力、鉴赏力,还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艺术审美和价值观念,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小学音乐教学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小学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策略,以更好地凸显音乐教育的价值。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创新;音乐价值
受我国应试教育政策的影响,很多学校都相对侧重文化教育,而忽视学生的艺术培养,这虽然有利于提高学校的升学率,但是却不符合素质教育对培养人的要求。原本音乐课程的课时就比较少,很多班主任还会将音乐课的时间占领开班会,或将其分给其他学科教师,或让学生自习,这会逐渐地使学生放弃音乐学习,产生音乐不重要的想法。另外,还有学校的音乐教师不是音乐专业,在开展音乐教学时教学方法比较落后,教学专业性不强,所以造成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理想。音乐是非常重要的学科,学校应该聘请专业的音乐教师,为学生安排充足的音乐课时,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提升想象能力、创新能力,道德素养。笔者认为,在教育的新时期,采取“创设情境,音乐表演”、“唱画结合,激发想象”、“音乐创编,驱动创新”、“渗透德育,全面提升”等方式,能够有效地增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凸显音乐价值。
一、创设情境,音乐表演
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音乐内容,创设情境组织学生开展音乐表演活动,这既能够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感受音乐学习的乐趣,也能促进学生对音乐内容的理解和想象,从而提升音乐教学效果。
比如:在学习《彼得与狼》这首音乐时,笔者在导入环节便创设情境:“同学们,我们剧组接到了一个新的演出任务,表演《彼得与狼》童话剧,我们需要演员能够认识小提琴、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圆号、小号等交响乐器,还需要演员的音色符合剧中人物形象,同时具有较强的节奏感。在一轮学习培训后,我们会对演员进行表演面试。”在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后,笔者播放了彼得与狼的音频,并为学生讲述了音乐故事以及音乐所涉及的乐器,促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然后,出示表演题目:根据播放的人物音乐主题及旋律的特点,通过一个动作或多个动作、表情等将人物的性格和特征大胆的表现出来,这样既体现了自主学习的理念,也能鼓励学生勇敢地通过动作和表情表现音乐主题和人物特征。
二、唱画结合,激发想象
音乐和美术都是小学必修课程,二者同属于艺术范畴,具有相通性。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将音乐内容经过头脑加工画出来,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比如:在学习《江南好》这首乐曲时,笔者为学生播放音频,初步使学生感受《江南好》的美好意境。其次,组织学生讨论音乐的旋律是怎样的?给你一种怎样的感觉。这时,很多学生都表达了这首乐曲的细腻婉转、紧凑流畅、欢快活泼,感受的非常准确。当学生对音乐旋律有了一定的认知后,笔者要求学生再次聆听,感受音乐呈现的美好画面,并在纸上用画笔呈现出来,与同学交流。这样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感受音乐内容,体会音乐情感,理解音乐主题,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最后,笔者会根据学生的美术作品,分析学生对音乐的感悟,从而针对学生的不足详细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提升学生艺术审美的有效途径。
三、音乐创编,驱动创新
创造美是美的最高层次,小学时期,学生虽然还没有达到很高的音乐造诣,但是教师也不能放弃对学生艺术培养的高要求。音乐创编是一个非常宽泛的代名词,其包括作曲、编曲、后期创编等一系列的工作,小学生的能力还不足以完成创编的一些列过程,但是教师可以培养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编写歌词的能力,这也是促进学生抒发情感的有效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才能有很大的帮助。
比如:在一节音乐课上,笔者为学生播放了一段音乐旋律,要求学生结合旋律的意境,写一写自己对音乐的体会和感悟。然后笔者会为学生介绍音乐的创作背景以及作者的经历,帮助学生深入地体会音乐情感。之后,再次要求学生将已经写好的感悟根据旋律、节奏以及音乐背景进行修改形成属于自己的歌词。这样做,一方面能够使学生感受音乐的通俗性,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另一方面也能达到培養学生情感态度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四、渗透德育,全面提升
素质教育德育为先,德育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没有德的人,艺术文化成就再高,也无法体现其对社会的价值。德育虽然非常重要,但是却没有专门的课程。新课改要求各学科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德育,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落实学生的道德行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音乐教学中,教师也要做到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的德育因素,一边进行音乐教育一边渗透德育理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小学生年龄小,社会经验少,思维不成熟,对人和事物缺乏正确的判断能力,不懂得明辨是非。在执教《东郭先生与狼》这个音乐剧时,教师不仅仅要完成音乐知识技能教学,还要让学生懂得不能把“兼爱”施于恶狼,要明辨是非善恶。在考察学生对善恶的判断时,笔者在多媒体上出示了5个情境要求学生进行判断。1.小学生帮助出逃的犯人躲避警察的追捕。2.小学生遇到被车撞到的孕妇,自觉地拨打了急救电话。3.小学生看到超市中有小偷,默默地用手机拍了下来,交给警察叔叔。4.小学生遇到在公共场合打架的人群,自觉地躲避。5.小学生遇到身无分文的陌生人求助,表示自己没有钱。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回答问题,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和理由,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是非观教育。
综上所述,音乐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能够促进学生形成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美好的心灵和良好的道德修养。小学音乐教师作为学生音乐道路的领路人,一定要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魏晓丽.浅谈如何实现小学音乐有效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7(15):157.
[2] 张晓旭.小学音乐有效教学策略的几点尝试与思考[J].学周刊,2017(14):233-234.
[3] 张春明.用音乐启迪心灵,用音乐陶冶情操[J].北方音乐,2017,37(02):115.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创新;音乐价值
受我国应试教育政策的影响,很多学校都相对侧重文化教育,而忽视学生的艺术培养,这虽然有利于提高学校的升学率,但是却不符合素质教育对培养人的要求。原本音乐课程的课时就比较少,很多班主任还会将音乐课的时间占领开班会,或将其分给其他学科教师,或让学生自习,这会逐渐地使学生放弃音乐学习,产生音乐不重要的想法。另外,还有学校的音乐教师不是音乐专业,在开展音乐教学时教学方法比较落后,教学专业性不强,所以造成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理想。音乐是非常重要的学科,学校应该聘请专业的音乐教师,为学生安排充足的音乐课时,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提升想象能力、创新能力,道德素养。笔者认为,在教育的新时期,采取“创设情境,音乐表演”、“唱画结合,激发想象”、“音乐创编,驱动创新”、“渗透德育,全面提升”等方式,能够有效地增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凸显音乐价值。
一、创设情境,音乐表演
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音乐内容,创设情境组织学生开展音乐表演活动,这既能够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感受音乐学习的乐趣,也能促进学生对音乐内容的理解和想象,从而提升音乐教学效果。
比如:在学习《彼得与狼》这首音乐时,笔者在导入环节便创设情境:“同学们,我们剧组接到了一个新的演出任务,表演《彼得与狼》童话剧,我们需要演员能够认识小提琴、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圆号、小号等交响乐器,还需要演员的音色符合剧中人物形象,同时具有较强的节奏感。在一轮学习培训后,我们会对演员进行表演面试。”在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后,笔者播放了彼得与狼的音频,并为学生讲述了音乐故事以及音乐所涉及的乐器,促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然后,出示表演题目:根据播放的人物音乐主题及旋律的特点,通过一个动作或多个动作、表情等将人物的性格和特征大胆的表现出来,这样既体现了自主学习的理念,也能鼓励学生勇敢地通过动作和表情表现音乐主题和人物特征。
二、唱画结合,激发想象
音乐和美术都是小学必修课程,二者同属于艺术范畴,具有相通性。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将音乐内容经过头脑加工画出来,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比如:在学习《江南好》这首乐曲时,笔者为学生播放音频,初步使学生感受《江南好》的美好意境。其次,组织学生讨论音乐的旋律是怎样的?给你一种怎样的感觉。这时,很多学生都表达了这首乐曲的细腻婉转、紧凑流畅、欢快活泼,感受的非常准确。当学生对音乐旋律有了一定的认知后,笔者要求学生再次聆听,感受音乐呈现的美好画面,并在纸上用画笔呈现出来,与同学交流。这样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感受音乐内容,体会音乐情感,理解音乐主题,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最后,笔者会根据学生的美术作品,分析学生对音乐的感悟,从而针对学生的不足详细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提升学生艺术审美的有效途径。
三、音乐创编,驱动创新
创造美是美的最高层次,小学时期,学生虽然还没有达到很高的音乐造诣,但是教师也不能放弃对学生艺术培养的高要求。音乐创编是一个非常宽泛的代名词,其包括作曲、编曲、后期创编等一系列的工作,小学生的能力还不足以完成创编的一些列过程,但是教师可以培养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编写歌词的能力,这也是促进学生抒发情感的有效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才能有很大的帮助。
比如:在一节音乐课上,笔者为学生播放了一段音乐旋律,要求学生结合旋律的意境,写一写自己对音乐的体会和感悟。然后笔者会为学生介绍音乐的创作背景以及作者的经历,帮助学生深入地体会音乐情感。之后,再次要求学生将已经写好的感悟根据旋律、节奏以及音乐背景进行修改形成属于自己的歌词。这样做,一方面能够使学生感受音乐的通俗性,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另一方面也能达到培養学生情感态度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四、渗透德育,全面提升
素质教育德育为先,德育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没有德的人,艺术文化成就再高,也无法体现其对社会的价值。德育虽然非常重要,但是却没有专门的课程。新课改要求各学科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德育,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落实学生的道德行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音乐教学中,教师也要做到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的德育因素,一边进行音乐教育一边渗透德育理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小学生年龄小,社会经验少,思维不成熟,对人和事物缺乏正确的判断能力,不懂得明辨是非。在执教《东郭先生与狼》这个音乐剧时,教师不仅仅要完成音乐知识技能教学,还要让学生懂得不能把“兼爱”施于恶狼,要明辨是非善恶。在考察学生对善恶的判断时,笔者在多媒体上出示了5个情境要求学生进行判断。1.小学生帮助出逃的犯人躲避警察的追捕。2.小学生遇到被车撞到的孕妇,自觉地拨打了急救电话。3.小学生看到超市中有小偷,默默地用手机拍了下来,交给警察叔叔。4.小学生遇到在公共场合打架的人群,自觉地躲避。5.小学生遇到身无分文的陌生人求助,表示自己没有钱。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回答问题,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和理由,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是非观教育。
综上所述,音乐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能够促进学生形成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美好的心灵和良好的道德修养。小学音乐教师作为学生音乐道路的领路人,一定要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魏晓丽.浅谈如何实现小学音乐有效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7(15):157.
[2] 张晓旭.小学音乐有效教学策略的几点尝试与思考[J].学周刊,2017(14):233-234.
[3] 张春明.用音乐启迪心灵,用音乐陶冶情操[J].北方音乐,2017,37(0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