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计算能力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200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施新课标以来,我们看到了数学课堂内产生了一个很普通的问题:由于课改后对计算教学的目标进行了调整,降低了计算教学的要求,因此计算的正确率下降、简便运算方法不够灵活、口算速度变慢等。计算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数学能力,培养小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因而学生计算能力的强弱将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起到很大的影响。计算在生活中随时都可以用到,在小学,计算教学更是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由此可见,计算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小学生在做计算题时,往往表现出注意力不够集中、抄错题、运算粗心、不进行验算等问题。所以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势在必行。那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的计算能力呢?通过尝试,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基本算理是根基,算法指导不可缺
  掌握计算能力的关键是理解算理、掌握法则,所以大量进行计算练习可能会掌握计算方法,但是这种“照猫画虎”式的掌握,其迁移范围是非常有限的,更谈不上灵活应用。所以,我们必须处理好算理和算法的关系,引导学生循“理”入“法”,以“理”驭“法”,并通过智力活动,促进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如“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一课中,在教学84÷4时,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教师教授的重中之重是指点学生用竖式计算,知道“4”应该写在商的十位上,从而使他们真正理解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计算方法,这样学生就能举一反三,顺利地解决“85÷3”和“87÷6”这样有余数的计算题。因此,我们在强调算理的同时,不能忽视计算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算理、算法、技能这三方面得到和谐发展。
  二、算法应多样化,但优化不可缺
  算法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标准》关于计算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旨在改变传统计算教学中“计算方法过于单一、技能培养过于侧重”的现状。要真正落实好算法多样化这一教学理念,首先必须消除对算法多样化的片面理解。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能为了算法多样化而多样化,同时也要避免只强调算法多样化,而不及时引导算法优化的做法。我们看到,在多样化的算法中,很大一部分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是混乱的,有些方法是适得其反的,这就需要进行“算法的优化”。笔者认为:我们要把优化的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充分的体验与感悟下自觉进行优化,并且这种优化是每个个体的优化,教师不能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学生,而应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来促成。同时强调指出的是:“算法优化”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的,并不一定在某一节课内就能做到优化,优化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习并理解的过程、发展的过程。其实有时所谓“最好”或“最简便”的方法是相对的,而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思维,以人为本,才是对传统的突破。
  在10以内加法教学中,如在教授“9加几”的教学中,计算9 5时学生想出了很多种算法:(1)从9往后数,再数5个是14;(2)9 1=10,10 4=14;(3)把9分成5和4,5 5=10,10 4=14;(4)9 4=13,13 1=14;(5)9 2=11,1l 3=14……其中(1)是通过数数来计算,(2)、(3)是利用“凑10法”计算,而运用算法(4)、(5)的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凑10法”,而是为了迎合教师,为多样化而多样化,看到算法(2)中的5可以分成1和4,算法(3)中的9可以分成5和4,就得出5可以分成4和l,5可以分成2和3来计算。如果这时教师不加以引导,可以想象会有很大一般部分学生对到底如何进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计算感到迷惘。所以,我们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他们的方法进行反思与比较。大部分学生都会选择“凑10法”这种高效的算法进行进位加法的计算,并在不断用自己的算法和别人的算法进行比较中,认识到差距,形成迫切要将算法最优化的内驱力。所以,算法的多样化和最优化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都是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的过程。
  三、繁难计算没价值,基本训练不可停
  新课程标准对计算的要求进行了大幅度调整,降低了要求,删去了繁难的计算题。因为这些计算是没有价值的,在学生以后的生活中很少用到这样复杂的计算。虽然在6年级教材中,圆柱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圆锥的体积及利息等计算比较复杂,但这样的计算是允许学生用计算器的。现在,复杂多样的笔算可以说少了很多,但由于高年级的计算内容广泛全面和综合性强,因此必须强化基本的计算训练。但我们发现,由于教师在平时教学中不注重基本计算的训练,随之带来了学生计算正确率不断降低的事实。
  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第一,要激励学生,帮助他们消除浮躁心理,从而养成踏实认真的良好计算习惯。第二,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计算,避免学生急于求成,让学生学会一定的验算方法。第三,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强化口算训练。基本的口算训练要每天进行,每堂课都用2至4分钟的时间进行口算练习,做到基本的口算结果能脱口而出。第四,要通过学生错例的反馈,寻找错误的具体原因。第五,要熟记一些常用的计算结果。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在计算练习中训练发散思维、培养计算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自主探索、不断反思、不断创新,这样学生的计算能力就会得到提高。所以,在计算教学中,我们应遵循教材的特点,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特点,联系生活实际、游戏活动,设计多样化的练习,为学生创设充满童趣、富有活力,让学生乐学、爱学的学习环境,使枯燥的计算教学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让计算的课堂变得让学生有所期待。
其他文献
最近有一则报道:英国国家数学能力中心表示,数学差导致工资水平降低、公司利润减少、政府税收削减,每年给英国政府带来200亿英镑的经济损失,这相当于GDP的1.3%。近年来,随着课改和计算器的广泛运用,学生的运算训练被忽视,学生的运算技能严重退化,每年中考平均分都远低于出卷老师的估分,中考成绩的第一杀手是学生计算准确率低下的问题。2011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在知识技能中,明确提出学生要掌握必要的运算
沟通、理解和创新是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改革过程的核心理念。  现代社会包容着千变万化的信息,迫使学习者不仅仅把知识装进的头脑中,尤其重要的是要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和思考。要学会把知识变成自己的学识,把认知变成自己的才智,把别人的见解变成自己的思想。现代社会生活要求教学方式走向开放,走进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特别是传统的模式要去粗取精分析整合,要能实现师生双方的相互交流和沟通;课堂教学要能提高学生
摘 要: 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已进入我国的教育领域,并得到迅速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进行直观教学,而且能使全体学生得到发展,提高了数学教学效率。但是它并不是万能的,在实际运用中应做到以学生为主,与板书相结合,勿滥用,防止播放速度过快和分散学生的注意。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教学 数学教学 教学应用  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te
摘 要: 在我国人口不断增长的新形势下,“大班额”成为教育界出现的新现象,特别是建设落后的城市及农村地区,“大班额”相对比较普遍。“大班额”对于教学质量、学生的发展都有着比较严重的制约作用,带来一系列教育问题。特别是在数学教学中,“大班额”教学对于学生知识的掌握、思维的拓宽、能力的培养都产生着不利的影响。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应当积极寻找应对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分层教学
摘 要: 差异教学专注于找到学生的差异,照顾学生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差异教学能够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差异教学常常在分列小组、设置练习、对待弱势群体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主要讨论小学数学差异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差异教学 教学策略  引言  开展用差异教学,可以在班集体教学中找到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
传统的企业经营理论强调竞争。在信息和通讯技术迅速发展以及这些技术在经营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的形势下,一个全球性的电子工商业正在出现,跨企业信息系统等新技术正在对传统的
摘 要: 教学中“冷处理”并不是说不处理,而是把这一热点内容暂时先放一放,等到学生的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再引导学生探究这个问题,使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使学生能主动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更喜欢自主学习与探究,这不仅能掌握所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学习方法,提高了对知识的思维和运用能力。作者根据两次教学实录,结合自己对《数学课程标准》的解读,阐述适时使用“冷处理”的妙处。  关键词:
商务英语在国际贸易中占主导地位,它是沟通的纽带,因此把贸易往来的信函、商务谈判的内容、接待国际合伙人的礼仪等环节处理的精准有细致,对贸易的稳定发展会如虎添翼,而在这
在日常教学中,我不断实践着这一理论,渐渐的,数学课堂变得有活力了,实效提高了。我认为老师要成为学习的引路人,必须做到精心备课,全心上课,潜心反思。学生要成为学习的小主人,必须做到静心前置,专心探究,慧心反思,细心练习。下面以《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的教学实践为例,从四个方面阐述如何“教学做合一,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在前置作业中自主唤醒相关的旧知和技能  《2011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