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方志敏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ssml1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就听说过弋阳,还是因为方志敏。
  两杆半枪闹革命。在方志敏纪念馆内,两杆半枪静静地站列成一组雕塑,守望着历史,幻化成不屈不挠的象征。穿越历史的时空,我们仿佛依然可以倾听到清脆的枪声和万众齐声的呐喊,革命的烽火照亮了暗夜。方志敏发动和带领家乡农民举行弋横起义,建立了人民武装,建立了赣东北革命根据地,一个红色政权宣告诞生。这是一个思想进步、不屈不挠、一呼百应、揭竿而起的方志敏,面对屠杀和镇压,他选择了武装反抗,义无反顾地高擎起红旗。历史永远不会遗忘英雄,他的名字已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之上,他的高度鲜有人企及,让我们以及我们的后人永远怀念和仰望。
  家被烧了十七次。方志敏的老家是弋阳县漆工镇湖塘村,当年敌人的残暴没能让方志敏屈服和动摇,他的家被烧了十七次,烧了建,建了烧,一次又一次重生,今天它依然屹立在我们面前。现在供人们参观的故居重建于解放初,听说要为方志敏修建故居,乡亲们纷纷捐献出自家的材料,为他们敬佩的英雄重建新家。也正是有方志敏和弋阳人民的牺牲,中国革命之火才能熊熊不息,从胜利走向胜利。当年全县只有十万人口的弋阳,有名有姓的烈士就有近万人,这种牺牲是何等的壮烈与伟大啊!弋阳的革命烈士耸立成一块巨幅历史纪念碑,方志敏就是他们的代表,方志敏是他们共同的名字。在方志敏简朴的故居里,我读到了他的豪言壮语,聆听到了他的慷慨陈词,也见证到了英雄的不凡。那一件件简陋的物件,那一张张斑驳的报纸,虽然与我们相视无语,但我们却从中找寻到了当年,读懂了当年。
  一腔热血写清贫。怀着敬仰之心,我们追寻方志敏的足迹,聆听他的故事,感受了他的崇高与伟大。方志敏精神富足,却恪守清贫,经手的款项达数百万元之多,但在他被俘之时,除了身上的衣物,只有一支钢笔、一块怀表。国民党兵说什么也不信,拿出手榴弹威吓他,但收获的除了失望还是失望。这一幕在小学课本上曾读过,至今仍印象深刻,他也成为我最早记住的一位英雄。在方志敏的老家漆工镇,我们观看了这一幕话剧,由本地农民表演,方志敏的扮演者便是他堂弟的孙子。演员从家里或者田间赶来,脸上流着大汗,穿着厚厚的演出服装,虽不专业却有股真诚劲。虽然他们讲的是带有浓重地方口音的普通话,音响的效果也不好,但他们却表演得很入戏。在英雄大义凛然、义正词严中又一次读懂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品格,它拥有无形的正能量,就是一块石头也会为之动容。他的人格魅力感动了后来人,也感化身边的敌人,他们心甘情愿地冒着生命危险为他传送书稿,今天我们才有机会读到了《清贫》,也读到了《可爱的中国》。明知信仰不可改,明知必死无疑,但他却是那么的平静与从容,就好像将做一次远行。在方志敏的纪念馆里,我看到《清贫》的复制手稿,字体工整、俊秀,少有涂改,一副慷慨赴死的模樣。这种从容早已把死置之度外,为了一个新的国家,为了一个美好的理想,死又算得了什么?
  敌人的镣铐,困住了他的手脚,却禁锢不了他的心;敌人毁灭了他的身体,却毁灭不了他的精神。他一直向往自由,但绝没有因为自由而出卖信仰。信仰最宝贵,信仰也最坚定,方志敏用生命做了最好的诠释。他的信仰足以毁灭了一个旧世界,也可以开创一个新世界。
  当地剧种弋阳腔天下闻名,为高腔戏曲鼻祖。我猜想,他一定是唱着弋阳腔走上刑场的,一曲弋阳腔唱得行云流水,慷慨悲壮,惊天动地。丧心病狂的敌人害怕他,秘密将他枪杀,就义时他还戴着镣铐。
  方志敏,是一个有品位、有格局的革命家,极具浪漫主义情怀。他无师自通,积极探索,积累了丰富经验,把根据地作为一个国家来治理和运行,机构健全,运转有序,构建了国家的雏形。这完全颠覆了旧有印象,他建设了列宁公园、游泳池,组建了演出队,丰富了军民业余生活。革命者不是冷血,都拥有一颗浪漫之心,因为他们的目标是建立一个人人向往美好的世界,方志敏先行了一步。我们今天的生活不正是方志敏等英烈的奋斗目标吗?除了敬仰之情,还应有感恩之心。他奋斗是有价值的,他的牺牲是伟大的。
  在弋阳,我认识了一个爱憎分明的方志敏。他亲五叔破坏革命、残害父老乡亲,被他捉住判了死刑,祖父母和母亲代为求情,他不为所动,五叔受到应有惩罚。爱憎分明是原则,也是底线,方志敏做到了,正是这样才有那么多的人信服他,跟随他以命相许闹革命。
  方志敏出身农家,却有超凡的经营天分,他鼓励苏区人民到白区做生意,也鼓励白区人民到苏区做生意,开创了几条商贸线路,并发行了红区第一张股票。他把根据地打造得经济繁荣、财政富裕,军队官兵不仅每周可以吃上一顿肉,还支援了中央苏区一批黄金和白银。
  方志敏有火一样的革命热情,他亲自编演革命剧,向群众宣传革命道理。当我伫立于弋阳乡间古戏台前时,仿佛看到了方志敏的身影,浮现出台上台下热烈互动的场景。早在南昌上学时,方志敏就自学了英语,能借助词典阅读英文版《共产党员宣言》和《资本论》。这在当时是少有的,即使现在也少有人读过英文版的《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他的刻苦精神,至今仍值得我们学习。
  在闽浙赣军区司令部旧址的院子里,我们还看到了一簇生长旺盛的芭蕉树,高大挺拔,越过屋顶,这是我见过的最为高大的芭蕉树,叶子宽大、翠绿,生机勃勃。这是方志敏亲手栽植的,当年他栽下的是希望,如今这树成了纪念树,它在告诉我们,方志敏的精神不死。一个真正的英雄是不会倒下的,他的身躯已化作座座青山,片片竹海,凝固为万古流芳的丰碑。
  责任编辑:秀 丽
其他文献
2018年6月8日,下午,各地作家陆续来到江西弋阳。晚饭时,黄老师对每一道菜都赞不绝口,叫我们多吃。特别是地方风味年糕,入口不腻,很有嚼劲儿。我也贪嘴,吃了个撑。  晚饭后回到酒店,不久肚子就隐隐作痛。我吃了几粒自带的腹可安就躺在床上,以为是一般的水土不服,很快就会好的。哪知道到了九点,疼痛还是没有减轻,又起来吐了一遭,喝了一杯开水继续躺。但疼痛依然难忍,如潮水般漫过全身,冷汗冒了一身。根据以往的
期刊
一  红彤彤的弋阳,呈现在世人眼前的,首先是红彤彤的龟峰。在遍地都是红壤的弋阳县,其南部,滚滚西流的信江边上,耸立着一簇簇不算太高的峰林。每座峰峦都是红色的,有些山峦经年累月风侵雨蚀,表层氧化变成了黑色,就像一位美丽的女子轻笼着一帘薄薄的面纱。有些山峦的表层经过亿万年的风化,堆积了一层浅浅的土壤,上面长出一些灌木,有马尾松、山茶树之类的硬质树木,也有山楂、刺莓、荆棘和杂草,这让山峦增添了不少生气,
期刊
与龟峰相遇,爱上它,只在一刹那。  龟峰的岩土很特别,红彤彤的一片。导游告诉我们,江西弋阳山区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它们或赤或黄,或丹或朱,如霞似锦。第一次看到这种地貌,对于生活在海边、看惯黄土地的我们,很有点儿吃惊。那绿树映着红岩,鲜亮耀眼,一点儿也不俗艳,反而有一种喜气和谐的美。俗话说“红配绿看不足”,意思是红与绿搭配是看不厌的。就像新过门的小媳妇,红袄绿裤,水葱似的明艳动人,哪有看够的道理?  
期刊
一次次回老家,一次次令我揪心。村里的人愈来愈少,那整日围着村人转悠的家畜、家禽乃至猫狗也稀稀落落,有的几近绝迹。村子里异常寂静,一片荒凉,大有“人去楼空”之感。我情不自禁地走到一尊石磨前停下脚步,目不转睛地端详着,往事犹如决堤的洪水顷刻间漫过我的心头。  上世纪80年代前,对于偏远落后的我的家乡来讲,电,这个现代文明还是个天方夜谭,更是个未知数。照明用的是煤油灯,耕地依靠的是老黄牛,碾米磨面只能使
期刊
我很喜欢福建的榕树,山坡上、马路边、寺庙里、村口旁,它虬枝盘旋,根深沉地扎进大地,守护着八方百姓,成了乡土的象征。省会福州的别称就叫“榕城”,省树就是榕树。榕树作为福建人精神的体现,作为福建地域特性得到了肯定。  冬日暖阳下,我又一次走进泉州西街的开元寺,它建于唐朝初年。拜庭的广场上,站立着几棵大榕树,它们历经风雨沧桑,树龄都在300年以上,其中有一棵超过800年,是我见过的最年长的榕树,它伸出无
期刊
刚当“回乡知青”那几年,在队里最乐意做的是拉板车,拉的最多的是毛竹。  从我所在的南阳队到公社所在地郭村有20多里板车路,地处皖南太(平)黟(县)边界的高山峡谷间,依山傍河,路面陡峭,稍不慎就会连人带车翻下悬崖。一辆竹车要两人拉,一般是一男带一女或一强带一弱。上坡要两车搭伙,四人推一车,上下两回,身上的背心要湿透两回;下坡奇险,但蔚为壮观,一百多辆竹车一辆接一辆,延亘四五里,犹如一只只长长的绿色的
期刊
嫁到岳阳这边,才知道有一种又酸又甜,味道不错的水果叫胡柚,才领教一种极有个性的茶叫作椒子茶。  第一次与椒子茶打交道,是因为婆婆。仔仔出生后的一个月,年近八十的婆婆来家里住。一次午饭后,婆婆要前来看望她的仔仔小姑妈泡茶。“记得给我放几粒椒哩!”婆婆冲着在厨房的仔仔小姑妈喊了一句。当时,我正在拖地板,听到“椒哩”这个称呼,很是好奇。只见仔仔小姑妈从婆婆卧室里拿出一个小矿泉水瓶,里面装着一个个像小球状
期刊
走到江边,雨说来就来了,迷迷瞪瞪,细密,好像一副没有睡醒的样子。  坡上有书院,而坡下,正在破土施工,红土里纵横着一道道车辙,盛满了一捧一捧的水。我们高一脚低一脚走在烂泥地里,吴朋友向上指了指说:“叠山书院到了。”  周遭一片泥泞,我们用鞋子寻找路,顾不上回應他。雨水和着红土,一片泥泞连着一片泥泞,抬脚之间,好像踩上了海绵,海绵喝饱了水,“扑哧扑哧”,泥水乱溅,想找到一块稍稍硬一点的红土疙瘩,然后
期刊
即将毕业的那一年初春,学校组织了一次春游活动。  南山被雨水洗得清澈翠绿,小草露出了笑脸,山花涂抹了胭脂,鸟儿鸣叫,溪水欢歌,空气中散发着阵阵泥土的芬芳。  梅子,我的同班同学,一个阳光、清秀、很爱干净的女孩。一双凤眼,一头乌黑的头发,皮肤很白,一笑起来,连牙齿都是那么洁白可爱。因为嘴唇天生特别的红,男生们喜欢她,悄悄叫她“小辣椒”,而我却是出了名的调皮男生。  第二天早上,崎岖的山道上回荡着欢歌
期刊
母亲节那天,远嫁的我照例给千里之外的母亲发了条祝福短信,原以为会和往年一样收到她那煽情的回复,可这一次她的回信却让我一阵揪心,只见狭小的手机屏幕上赫然呈现着一行大字:“我也想发,却不知该往哪里发,昨晚我梦见娘了,我喊她,叫她别走,可她还是走了……”  心底猛然传来一阵锥心的疼痛,我仿佛听见母亲那子规啼血般的悲啼,子规悲啼是不信东风唤不回。娘没了,孩子也就当到头了。  母亲节,我想娘了,她也想娘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