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师的阵地在课堂,而课堂教学是开放的,是在动态中生成的,具有诸多不确定因素,课堂中老师的教学水平和效果更多取决于他的教学实践智慧。让问课成为我们反思教学的习惯,让我们从问课这一细节开始,对今天的课问一问,把明天的课想一想,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翻一翻问课所得的只言片语,串起一个个教学故事,理一理自己纷繁的思绪,理出个所以然。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学亦然!课贵有问,问则思,思则得,得则行,行则成。作为问课中的资源,无论是一份精彩的记录,还是一丝遗憾的感慨,或是一点灵感和触动,它们的珍贵之处是都来自教师自己的教学经历,来自课堂、来自学生,来自于课堂现场的学情反馈。不断地问课,就会让教师更好地尊重学情,更好的关注学生。当一个老师心中装满学生的时候,就不会因为教学活动的周而复始而忘记了每堂课都是学生生命的一个旅程,不会为追求课堂的唯美而忽略了学生的感受,不会为个人的作秀而淡忘了学生是主体,不会为课堂的表面精彩而忽视学生的习得效果。谁都能在不断的问课中盘点成败得失,总结教学经验;在不断的问课中反复实践调控课堂,锻炼教学机智,久而久之,熟能生巧;谁都能在不断的问课中获得属于自己的实践智慧而更好的站立在课堂上。
一、课前问,精心预设课堂
课前问,不仅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设计的再次查漏补缺、吸收和内化,更是教师关注学生,体现教学“以学生为本”这一理念的过程。
我们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师,要吃透新课标的基本理念;认真领悟新时期作为一名好教师的必备条件;在着手写教案之前我们应该系统梳理教材编写的序列关系。一单元或一部分的内容乃至一课或一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已有的哪些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又为以后学习哪些知识奠定基础。这样才能更好地“懂”教材,才能准确确定全面、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上课前,我都认真地对教学思路、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学手段的运用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课上可能有的反应做了充分的反思。
例如,在教学《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课前,我备课时想到了这样一个问题:肖邦为什么一定要离开祖国到国外去搞创作呢?他的老师和同学们为什么没离开呢?课上我让学生质疑时果然有人提出这一疑问,于是我让同学们讨论。在热烈的讨论中,他们得到了答案,更理解了肖邦的爱国之情。这样,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二、课中问,捕抓课堂亮点
教学中老师有时突然开阔了思路,对教材、教法有了新的认识,灵光一闪将课上得相当优秀。这可以是教学中学生的认知给教师提供了启示,也可以是教师教学实践中的厚积薄发。这样的问课其实非常宝贵,它是应时的产物,是珍贵的教学“珍珠”,我们要善于灵光突现,对这些灵光还要善于积累。
例如,在教学《船长》一课时,一个学生突然发问:船上一共61人,60个人得救了,为什么只有船长一人救不了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争得面红耳赤,我也乘机来了一句:船长最后真的就没有办法逃生吗?同学们在讨论中更深刻地体会到了船长忠于职守的崇高品质。
教学有不可预知性, 教学中经常遇到意外情况,这就要求教师有一定的应变能力,能机智的抓住课堂生成,让课堂变得更精彩。
三、课后问,优化课堂教学
课后问能让教师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使课堂教学不断优化成熟,能极大的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课后问是我们每个教师都应该重视和坚持的。课后问应注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即把教学中的成功的方法和失败的例子与教育学和心理学等理论知识相结合。问教学中成功做法,将教学中能使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知识和概念,启发学生思维的方法记录下来。
曾读过这样一则有趣的故事:
有两个美国科学家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在两个玻璃瓶里各装进5只苍蝇和5只蜜蜂。然后将玻璃瓶的底部对着有亮光的一方,而将开口朝向暗的一方,过了几个小时之后,科学家发现,5只蜜蜂全部撞死在玻璃瓶底部的光亮处;而那5只苍蝇则全都在玻璃瓶后端找到了出路,爬了出来。蜜蜂为什么找不到出口?观察发现它们一味地朝光源飞,被撞后仍不回头。而苍蝇为什么找到了出口呢?它们在被撞后知道回头,知道另外想办法,甚至不惜向后看。
说白了——一言以敝之——就是蜜蜂不善于“反思”,而苍蝇善于“反思”。蜜蜂因不善于“反思”而丢掉了性命——虽然它们向往光明,然而它们始终都没能明白:通向光明之路,有时是不光明的(听到“不光明”三个字,有的人可能会想到诸如:旁门左道、歪门斜道这类的——我当时就是这么想的。不是的,之所以用“不光明”这三个字,完全是因为:一是对应前面的“光明”二字;二是对应“玻璃瓶开口的暗处”);而苍蝇善于“反思”,明白了这个道理,不但保全了性命,而且还寻找到了光明。当然,我们教师如果不注重反思还不至于像蜜蜂那样有生命危险,然而,不善于反思则会窒息我们的创新,阻碍我们的专业持续发展。
“成功源于习惯”,“细节决定成败”。当“问课”成为教师的习惯,它将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条“绿色通道”,使教师在不断的“问课”中提升教学的智慧,促进学生的成长;当“问课”这一细节成为我们老师的习惯,课堂必将会因学生的发展而生动,因师生生命活力的焕发而精彩。
(江苏省响水县实验小学)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学亦然!课贵有问,问则思,思则得,得则行,行则成。作为问课中的资源,无论是一份精彩的记录,还是一丝遗憾的感慨,或是一点灵感和触动,它们的珍贵之处是都来自教师自己的教学经历,来自课堂、来自学生,来自于课堂现场的学情反馈。不断地问课,就会让教师更好地尊重学情,更好的关注学生。当一个老师心中装满学生的时候,就不会因为教学活动的周而复始而忘记了每堂课都是学生生命的一个旅程,不会为追求课堂的唯美而忽略了学生的感受,不会为个人的作秀而淡忘了学生是主体,不会为课堂的表面精彩而忽视学生的习得效果。谁都能在不断的问课中盘点成败得失,总结教学经验;在不断的问课中反复实践调控课堂,锻炼教学机智,久而久之,熟能生巧;谁都能在不断的问课中获得属于自己的实践智慧而更好的站立在课堂上。
一、课前问,精心预设课堂
课前问,不仅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设计的再次查漏补缺、吸收和内化,更是教师关注学生,体现教学“以学生为本”这一理念的过程。
我们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师,要吃透新课标的基本理念;认真领悟新时期作为一名好教师的必备条件;在着手写教案之前我们应该系统梳理教材编写的序列关系。一单元或一部分的内容乃至一课或一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已有的哪些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又为以后学习哪些知识奠定基础。这样才能更好地“懂”教材,才能准确确定全面、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上课前,我都认真地对教学思路、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学手段的运用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课上可能有的反应做了充分的反思。
例如,在教学《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课前,我备课时想到了这样一个问题:肖邦为什么一定要离开祖国到国外去搞创作呢?他的老师和同学们为什么没离开呢?课上我让学生质疑时果然有人提出这一疑问,于是我让同学们讨论。在热烈的讨论中,他们得到了答案,更理解了肖邦的爱国之情。这样,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二、课中问,捕抓课堂亮点
教学中老师有时突然开阔了思路,对教材、教法有了新的认识,灵光一闪将课上得相当优秀。这可以是教学中学生的认知给教师提供了启示,也可以是教师教学实践中的厚积薄发。这样的问课其实非常宝贵,它是应时的产物,是珍贵的教学“珍珠”,我们要善于灵光突现,对这些灵光还要善于积累。
例如,在教学《船长》一课时,一个学生突然发问:船上一共61人,60个人得救了,为什么只有船长一人救不了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争得面红耳赤,我也乘机来了一句:船长最后真的就没有办法逃生吗?同学们在讨论中更深刻地体会到了船长忠于职守的崇高品质。
教学有不可预知性, 教学中经常遇到意外情况,这就要求教师有一定的应变能力,能机智的抓住课堂生成,让课堂变得更精彩。
三、课后问,优化课堂教学
课后问能让教师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使课堂教学不断优化成熟,能极大的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课后问是我们每个教师都应该重视和坚持的。课后问应注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即把教学中的成功的方法和失败的例子与教育学和心理学等理论知识相结合。问教学中成功做法,将教学中能使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知识和概念,启发学生思维的方法记录下来。
曾读过这样一则有趣的故事:
有两个美国科学家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在两个玻璃瓶里各装进5只苍蝇和5只蜜蜂。然后将玻璃瓶的底部对着有亮光的一方,而将开口朝向暗的一方,过了几个小时之后,科学家发现,5只蜜蜂全部撞死在玻璃瓶底部的光亮处;而那5只苍蝇则全都在玻璃瓶后端找到了出路,爬了出来。蜜蜂为什么找不到出口?观察发现它们一味地朝光源飞,被撞后仍不回头。而苍蝇为什么找到了出口呢?它们在被撞后知道回头,知道另外想办法,甚至不惜向后看。
说白了——一言以敝之——就是蜜蜂不善于“反思”,而苍蝇善于“反思”。蜜蜂因不善于“反思”而丢掉了性命——虽然它们向往光明,然而它们始终都没能明白:通向光明之路,有时是不光明的(听到“不光明”三个字,有的人可能会想到诸如:旁门左道、歪门斜道这类的——我当时就是这么想的。不是的,之所以用“不光明”这三个字,完全是因为:一是对应前面的“光明”二字;二是对应“玻璃瓶开口的暗处”);而苍蝇善于“反思”,明白了这个道理,不但保全了性命,而且还寻找到了光明。当然,我们教师如果不注重反思还不至于像蜜蜂那样有生命危险,然而,不善于反思则会窒息我们的创新,阻碍我们的专业持续发展。
“成功源于习惯”,“细节决定成败”。当“问课”成为教师的习惯,它将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条“绿色通道”,使教师在不断的“问课”中提升教学的智慧,促进学生的成长;当“问课”这一细节成为我们老师的习惯,课堂必将会因学生的发展而生动,因师生生命活力的焕发而精彩。
(江苏省响水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