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二十四”心想还得事能成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卖身葬父”“扼虎救父”“弃官寻母”“尝粪忧心”……元代郭居敬辑录的24个孝子故事,在数百年后终于迎来了“继承者”——国家有关机构日前发布了新版“二十四孝”行动标准,昭示着中国传统“孝文化”下的亲子关系,正由重视伦理纲常和愚忠的“孝”转向关注父母内心需求、强调和谐与沟通的“孝”。
  这份“二十四孝”新标准,包括:经常带着爱人、子女回家,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教会父母上网,支持单身父母再婚,为父母购买合适的保险,带父母一起出席重要的活动,和父母一起锻炼身体,陪父母看一场老电影……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现代气息,透露出对“精神赡养”的重视。
  对照一下,13亿国人估计99%达不到新标准如此之高的要求。“百善孝为先”,孝为百行首。何况,中国人的“孝”往往与“忠”连在一起,也因此,“举孝悌”是历朝历代难得的官民共倡的价值操守。
  一面是“重孝”情结,一面是“不孝”或“难孝”的现实,种种失衡与断裂常常在某些公共事件上发酵或升腾——譬如今年6月,《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首次提交全国人大常委来审议,修订草案中新增一条“常回家看看”,引起社会巨大争论;其后,北大校长跪母祝寿事件再次将现代“孝道”之争升格为公共话题。眼下,孝道已然是社会的一抹隐痛。
  与传统的“二十四孝”相比,新版“二十四孝”简洁易懂,朗朗上口;不仅包括“教父母学会上网”“为父母购买合适的保险”等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的行动准则,还包括“支持单身父母再婚”“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这些对于弘扬孝道、构建新式家庭道德关系确有裨益。
  但这份用心良苦的新“二十四孝”标准,仍然难逃两层追问:一者,这样的“孝道”果真是全国老人心向往之的乐享天年图景?譬如其中提到要“带父母一起出席重要的活动”、“教父母学会上网”“经常为父母拍照”“为父母建立关爱卡”“为父母举办生日宴会”等,此类占据新标准四分之一的要求,对于最广大的农村父母来说,显然无异于天方夜谭,即便对于城市父母,恐怕也未必是他们最想要的。老人们要的关心,更多的是细节是细水长流,而不是宏大的形式与热烈的仪式。拍照也好、宴会也罢,或者一起出席重要活动,老人们真的觉得这是最“孝”的事情吗?
  二者,要实现这些孝道新标准,最重要的是要给儿女留下“看风景”的时间和心情。在房子、教育、医疗的高压大道上,有的是“低头赶路”的匆忙,有的是近乡情怯的慌张,有的是看淡未来的迷茫……“经常带着爱人、子女回家”“节假日尽量与父母共度”“亲自给父母做饭”等要求,无疑奢侈而残酷。别说“经常”,就是领着爱人、子女偶尔回家转一转——无偿加班的劳资关系会“放行”吗?单位的带薪假肯“点头”吗?层层设卡的高速公路肯“优惠”吗?在户籍制度尚未及时转身之际,“家”动辄就是千百公里外的一个港湾,路程辗转、成本高企,如果城市的这头不能让我们的父母顺利“进城”,而老家的那头又不能以广阔的发展空间吸引子女“返乡”,那要想实现新“二十四孝”标准中的大多数条款,基本上仍是“难于上青天”。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们常反思新时期社会道德的重整与建构,其实,眼下诸多社会道德症结,何尝不是因为家庭道德层面“氧气稀薄”所致?当公民不能尽心尽孝,体恤老人、关爱弱者的传统心理就会日渐麻木,而别人的父母不过就是马路上跌倒的老太太或迷路在都市的老大爷,于己何干?新“二十四孝”标准有了,心想还得事能成,给子女们一份尽孝的心情与能力,这是社会鼓励子女尽孝的当务之急。
  不过,没有人否认新“二十四孝”的价值。处于转型期的现代中国,面临着西方个人本位主义价值观念与伦理文化的冲击,新标准对于在现代化进程中逐渐冷落了“孝道”、缺失了道德教育的社会而言是一种警醒,提醒人们重拾“孝文化”,重塑孝道。
  其实,“新”也好,“旧”也罢,“二十四”也涵盖不了所有的“孝行”。新版“二十四孝”标准最大的价值,是呼吁人们把“偶尔关爱”化为“日常关怀”,不仅在物质上,更要从精神上尽早行孝,别让“老无所依”成为父母的晚年写照。
  编辑/王洪丽
其他文献
我们都曾有过美丽的梦想,只是,在茫茫人海中,在漫漫征途中,我们太容易将它们放弃或遗忘,当我们幡然悔悟时,梦想已被我们遗落在人生的旅途中。  从前有两兄弟,住在80层楼上,一天两人旅游回来,发现大楼电梯停电了。无奈,两人只好爬楼上去。一路气喘吁吁,到了20层。一合计,觉得背包实在太重,于是就把行李扔在了地上。  放下行李,顿觉轻松许多。轻装爬到40层,两人又开始累了,于是就互相指责对方为什么没注意到
期刊
王阳明,公元1472年出生于浙江余姚,但后来举家迁徙至浙江绍兴,因此他童年和少年的大部分时光是在绍兴度过的。他初名王云,5岁时改名叫王守仁,31岁时自京师告病回绍兴养病,在会稽山阳明洞中研习道术,号“阳明子”,因此人们称其为阳明先生,乃至于后来,王阳明之名竟盖过了本名王守仁,他的学说也被人称为“阳明学”。  ◎立志做圣贤  王阳明从小的志向,就是做圣贤。17岁的时候,他开始研究朱熹的“格物致知”,
期刊
胡雪岩是个敢于突破陈规旧矩,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本事开创局面的人,他创业之初的资金几乎全是借来的。  做生丝生意由大家集股,药店可以打官府的主意,而典当业他则看中了苏州的富家公子,其实也是抓住了一次借助别人的资金开创自己事业的机会。  胡雪岩因生丝销洋庄,去了一趟苏州,在苏州结识了苏州富家公子潘叔雅、吴季重、陆芝香等人,当时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迅猛,由广西进湖南,经湖北,沿长江直线而下,定都金陵,清
期刊
孟昶是五代时期后蜀的皇帝,以七宝溺器而闻名天下。其实,孟昶还有着令人惊叹的另一面,甚至说他是个“明星”皇帝也不为过。  ◎强悍的驾驭能力  孟昶继位后蜀帝位时,年仅16岁。手下的大臣都是和他故去的父亲一起出生入死打天下的铁哥们,仗着功劳大,个个骄横得不得了。大将军李仁罕霸占大量民田,还挖人祖坟,并野心勃勃地向他伸手要权。孟昶迫于形势,就让他做了中书令,可他不知收敛,小孟昶不动声色,只是暗暗准备,不
期刊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也曾断言:“21世纪将是王阳明的世纪。”  当今经济飞速发展,但人心却越来越浮躁,如何强大自己的内心,如何安放我们的心灵,如何能够走出人生的困局,明朝时的王阳明已经给出了答案。他的心学理论会使我们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树立自信心,找到心灵的寄托,走出一条人生的光明之路。  “心”学的思想实质就是心即理也,理即礼也,说到这里大家明白了,这不和孔夫子的思想一致了吗?是的,比如说孝顺
期刊
按照祖国传统医学的理论,冬季是匿藏精气的时节,此时由于气候寒冷,人体对能量与营养的要求较高,而且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相对较强,适当进补不但能提高肌体的抗病能力,还可把滋补品中的有效成分储存在体内,为明年开春乃至全年的健康打下基础,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便源于此。  ◎食疗、药补两相宜  中医认为,冬令进补以立冬后至立春前这段期间最为适宜。冬令进补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食补,二是药补。  俗
期刊
编者按:心灵成长需要文化沃土,人生攀登需要智慧奠基,而在知识的海洋中,学习我们传统的国学文化,就是捡起了滋养心灵的明珠。  本刊有幸在一年之初采访到国学的传承者与躬行者金海峰教授。金教授是长春大学国学研究发展中心主任,长春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东北师范大学特聘硕士生导师,“国学大讲堂”电视讲座主讲嘉宾。与金教授的一番对话,留给我的是久久的思考与回味。相信你同样可以通过阅读本文,重新审视祖先留下的文化遗
期刊
即使你不是一个对城市改造十分敏感的人,蔓延各地的拆旧和仿古热潮也足以令你侧目。据学者的最新统计,全国有不少于30座城市欲斥巨资重建古城,如我们风闻过的开封千亿元重塑汴梁城、昆明220亿元打造古滇王国……  某种意义上,“拆旧”与“仿古”构成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看似矛盾却又并存的两大典型现象。拆旧,是因为旧的文化遗存“挡”住了城市发展脚步;仿古,则是希望从传统文化资源中寻求发展契机。破与立之间,折射出
期刊
凡中国传统文化之种种情感,必可在乡土中寻得根基,那么,最直观的自然是民俗节日。  腊八节所处的位置,正是旧年行将结束,新年即将开启。然而它的温情,却是混杂了太多情感的。  农历十二月即腊月。自先秦开始,这一日就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民俗节日。许慎《说文》载:“冬至后三戍日腊祭百神。” 又《风俗通》记载:“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腊,汉改曰腊。腊者,猎也,田猎取兽祭先祖也。”对神灵的祭拜实际上就是对祖先
期刊
农历十二月初八,我国古代称为“腊日”,是传统的“腊八”。这是春节前的第一个节,此后“年味”便日渐浓郁起来。腊八节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传统和历史,它的饮食文化更是源远流长,色彩纷呈。历史上有许多文人墨客争相咏颂腊八节,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作为节日主角的“腊八粥”,则用它的温暖顺滑的口感和芬芳馥郁的香味,哺育了中华民族一千多年。时至今日,仍有许多地区在沿袭这一习俗。  ◎祭祀与祈福  腊八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