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越阳明子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ver033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阳明,公元1472年出生于浙江余姚,但后来举家迁徙至浙江绍兴,因此他童年和少年的大部分时光是在绍兴度过的。他初名王云,5岁时改名叫王守仁,31岁时自京师告病回绍兴养病,在会稽山阳明洞中研习道术,号“阳明子”,因此人们称其为阳明先生,乃至于后来,王阳明之名竟盖过了本名王守仁,他的学说也被人称为“阳明学”。
  ◎立志做圣贤
  王阳明从小的志向,就是做圣贤。17岁的时候,他开始研究朱熹的“格物致知”,思考其所说的“一草一木,皆含至理”的话,并兴致勃勃地对着自家院子里的竹子认真“格”了起来,结果几天过去了,不但没“格”出什么道理来,反倒把自己给弄病了。这件事情自然是幼稚可笑的,但也反映出他想到什么就执拗地做到底的性格特征,同时这件事也让他从此开始怀疑朱熹等人代表的学说,最终对儒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年轻时代的王阳明还曾尝试道家的静坐导引修仙,对佛家也热爱过一段时间,总想着抛却烦恼,归隐山林。此时,他还未经人生坎坷,身上还颇有些小资情调。不过,后来发生了一件事,对王阳明产生了不小的影响。32岁的时候,王阳明有一段时间在杭州西湖养病,经常来往于虎跑寺等寺庙之间。在虎跑寺,他了解到有一位禅师长期参佛,修行高深,而且已经悟透生死,看破红尘,是各方僧人争相请教的对象。王阳明即刻拜见了禅师,他希望得到更多的启示。可是他失望了,这位禅师似乎没有什么特别,只是与他谈论一些他早已熟知的佛经禅理,他慢慢地失去了兴趣。而禅师也渐渐无言,双方陷入了沉默。在这漫长的沉默之中,王阳明突然有了一个念头。他问禅师:“有家吗?”禅师睁开了眼睛,答:“有。”他又问:“家中尚有何人?”禅师说:“母亲尚在。”王阳明再问:“你想她吗?”一室寂静。良久之后,一声感叹终于响起:“怎能不想啊!”然后禅师缓缓地低下了头,在他看来,自己的这个回答并不符合出家人的身份。王阳明站了起来,看着眼前这个惭愧的人,严肃地说道:“想念自己的母亲,没有什么好羞愧的,这是人的本性啊!”听到这句话的禅师并没有回应,却默默地流下了眼泪。他庄重地向王阳明行礼,告辞而去,第二天,他收拾行装,舍弃禅师的身份,还俗回家去探望自己的母亲。从这一天起,王阳明意识到:“存天理,灭人欲”可能是错的。他领悟了一条人世间的真理:无论何时,何地,有何种理由,人性都是不能,也不会被泯灭的。它将永远屹立于天地之间。
  ◎龙场悟道
  王阳明在官场上得罪了权奸刘瑾,被发配到贵州龙场。一下子从一个六品官贬为小小的驿丞,从繁华的京城到达一个贫困落后的地方,王阳明却依然保持着乐观精神。王阳明刚到时,没有地方住,和百姓语言又不通,随从们情绪低落,他就打着手势和少数民族交流,亲自动手和群众一起搭木屋,办学教他们识字明理,还常常安慰鼓励思乡的同事们。除此之外,他的大部分时间就放在了做乡俗调查、散步、静坐、思考等方面。他在想一个很直接的问题:圣人处在我这种情况下,会怎么办?他每天为此夜不能寐,终于有一天晚上,他从床上坐起来,大喊道:“我明白了,明白了!”他明白了什么呢?——“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也就是说,像孔子即使处于逆境,颜回哪怕居于陋巷,他们也会忠诚于自己内心的召唤,不为外界环境所动。圣贤之道,不在他处,就在自己的心里。关于王阳明的龙场悟道,阐释者甚众,结论也有很多,但笔者认为,最根本的一点却是王阳明发现了自我,并用一生的行为坚持了自我。在龙场那个昏暗的山洞中,他确认了自己身上与生俱来的优秀的生命品质,从此他终于能够平静地以自己的内心来面对整个世界了。如果说他在12岁时随口说出的“读书是为了做圣贤”还是一种本能的话,那么此时此刻,他却是在进行一种非常理性的思考并获得了答案。这种确认让他坚定了起来,同时也意识到了一种使命感。从此,王阳明不再对生活的坎坷感到愤愤不平,也不再动不动就萌发出归隐山林的思想,而是随遇而安,心如止水。他在等待机会,后来他果然等到了机会。
  然而,这就是王阳明龙场悟道的全部内容吗?当然不是!他一定还反思了自己之前的人生道路,其中最重要的是为官之道和以后政治选择的问题。他意识到了自己过去在政治上的幼稚,变得成熟了起来。从此他选择了支持王道,哪怕坐在龙椅上的那位皇帝是那么的荒唐。在镇压农民起义、平定宁王朱宸濠造反的过程中,他雷厉风行,毫不手软,其手段之运用,完全可以用无所不用其极来形容;他懂得了如何老练地周旋于官场,和内阁大臣李东阳及兵部尚书王琼等人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同盟关系,他去赣西平定农民起义的差使,就是王琼推荐的;他还注意和过去敌对阵营里面的一些人达成了和解甚至合作,比如在平定朱宸濠之后,发生了一些不利于他的事情和言论,这时他笼络了过去宫中“八虎”中的太监张永,利用武宗宠信张永的条件,把事情处理得妥妥当当。这时候的王阳明,浮现在我们脑海中的形象,不再是那个有点贪玩,爱闹出点与众不同的“段子”的另类少年,也不再是那个遇事就激动,随便发表议论的青年,他已经从一个文人,变成了一个老练的政治家,深沉、不苟言笑,甚至还有些阴郁。从此之后,他在官场上平步青云,先后做过江西巡抚、南京兵部尚书等,去世时,还任总督两广军务。当然,这一切,是和他的圣贤理想不冲突的,他已经建立起了手段与目的间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平衡,在他的心中,这就是他该做的一切,他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
  ◎功成自会
  “龙场悟道”之后,找到了精神力量的王阳明重新开始了讲学。早在34岁、还在京城做官的时候,他就开始了收徒讲学的生涯,无非是对儒家经典的解释,这种讲学可能为他博得了一些名声。但在龙场的讲学与以往不同,一方面他是在给当地老百姓的孩子做一些文化普及教育工作,以报答当地人对他的帮助,另一方面,他对儒学有了自己从生活实践中悟到的心得,有了自己的一套“教案”。远近的读书人听说王阳明在龙场讲学,纷纷过来求学,于是他便在龙岗山办起了龙岗书院,这些学生中,近的有贵州的陈宗鲁,远的有湖南的冀元亨、蒋信等人。这时候,他的物质生活条件也有所改善,还是在当地老百姓的帮助下,建起了木屋数间,一名“何陋轩”,一名“宾阳堂”,一名“君子亭”,从此不再住在山洞中了。王阳明在龙场弄出的动静,引起了当地官员的注意,1509年3月,当时的贵州提学副使,也就是贵州省主管文教工作的官员席书,听说了此事,也来向王阳明请教学问,一听之下,大为折服,于是,他力邀王阳明到贵阳去讲学,并修葺了文明书院,亲自率领贵阳的学生,以师礼待王阳明。也就是在文明书院,王阳明系统地阐释了他的“知行合一”学说。   ◎圣学即心学
  为了叙述的方便,在这里先做一个说明,“知行合一”被认为是王阳明“心学”的一个构成部分,另外两个构成部分是“心即理”和“致良知”,但实际上,这三者说的是一回事儿,只不过叫法不同而已。那么,什么是“心学”呢?就是强调人的良知来自他本人的内心世界,而不是外在的环境和教育,一个人只要心里怀着做圣贤的理想,并努力去实践,就能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意义的人。围绕这个核心,在不同的场合,就同一个意思,通过不同的举例,王阳明说过很多不同的话,比如“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良知在人心,不在圣贤”等等,后来他更是将其总结成了四句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为恶是格物。”人们普遍认为,王阳明的心学是对宋儒陆九渊学说的继承和发展,同时又是对陆九渊的“对手”朱熹所说的“格物致知”的批判和革命,因为朱熹认为外部环境里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着道理,一个人通过探究这些事物的道理,日积月累,就能成为圣贤。但事实上,王阳明和朱熹说的还都是同一个道德问题,区别在于王阳明更注重人内在的主观因素,而朱熹更偏重外在的客观因素,两者在论题及逻辑性质上,是没有根本差别的。后来有一个阶段,王阳明的学说被朝廷认定为是伪学,理由是他反对朱子的理学,其实那只是一种政治借口,与学术思想的逻辑性质无关。
  集心学之大成者的著作,非《传习录》莫属。此书是王阳明的语录、论学书信的简集,为明代阳明学派的启蒙典籍。当明代中叶政治腐败、社会动荡、学术凋敝之际,王阳明像一个布道的诗人牧师,高高举起一面知行合一的旗帜,重新设定了人生的出发点和归宿。“传习”一辞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因此此书强调“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传习录》包括了王学所有重要观点。上卷阐述了知行合一、心即理、心外无理、心外无物、意之所在即是物、格物是诚意的功夫等观点,强调圣人之学为身心之学,要领在于体悟实行,切不可把它当作纯知识,仅仅讲论于口耳之间。中卷有书信八篇。回答了对于知行合一、格物说的问题之外,还谈了王学的根本内容、意义与创立王学的良苦用心;讲解致良知大意的同时,也精彩地解释了王学宗旨;回答了他们关于本体的质疑并且针对各人具体情况指点功夫切要。另有两篇短文,阐发阳明的教育思想。下卷的主要内容是致良知,阳明结合自己纯熟的修养功夫,提出本体功夫合一、满街都是圣人等观点,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四句教,它使王学体系齐备。“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王阳明先知般窥破芸芸众生心中之“贼”,他要让人心回到“无善无恶”的纯真地段,走入健全的感性生活,享受天理的荣耀、完美和永恒。如康德所言“在我上者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王阳明的句句箴言足以让熙熙攘攘的众生驻足聆听。
  ◎治学
  王阳明为什么如此热衷于讲学呢?一生当中,他讲学的足迹遍布北京、南京、绍兴等地,即使在戎马倥偬之余,他也要抽出一点时间和弟子们唠叨几句。像他这样一个天赋超群智力的人,难道真的不知道这些道理是几句话就能讲明白的吗,为什么还要反复不厌其烦地絮叨呢?他宣扬人人都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成为圣人,实际上就是肯定了人本来就是天生的,不是依靠后天的教育才成就自己的,那他为什么还要那么去诲人不倦呢?他难道不明白外在的教育培养不出圣贤吗?他是非要通过这种方式来“立言”,把自己量身打造成一个标准的圣人吗?当然不是,他怎么会这样侮辱自己呢!他是想在世俗层面扩大自己的影响吗?似乎也不是,他并不是一个在世俗方面有太多欲望的人。
  答案是:他太寂寞了!
  如果说他最初的讲学,还是有一些功利想法的话,那么,龙场悟道后的讲学,实际上大多数时候只不过是自己讲给自己听,是不断坚定自我的一种方式!在龙场,他认识到了自己的生命价值,确立了自我,但他毕竟生活在一个社会群体之中,需要被他人所理解,谁又能不需要知音呢!从此后的行事结果来看,他的确做到了不为外界所动,但这种结果的产生,却是经过了许多次心灵的不断斗争才得以实现的,尤其是在不被外人所理解的情况之下。没错,在他的周围,是聚集起了一批追随者,但从《传习录》的内容来看,这些追随者都没有真正理解他。这是一个没有办法的事实,每个人的天赋、智力、生命状态和生活经历本来就不一样,一个人要想真正理解另一个人,两人在天赋和智力方面一定要对等才行。很遗憾,在这方面,他的那些追随者没有一个是和他一样的人。更悲哀的是,在他的敌人中间,也没有和他一样的人,他们攻击他的手段是那么的低劣,要么说他的学说是伪学,要么干脆诬陷他和朱宸濠一样存在着谋反之心。至于他所致力维护的王道的代言人,更是不靠谱,根本认识不到他的价值。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优秀的人当然只能自己说话给自己听了,就像一个人行走在无人的旷野之中,情不自禁就要大声唱歌一样,唯其如此,他才能克服那种巨大的空旷与压抑带给他的孤独与恐惧,唯其如此,他才能重拾信念、勇气,大踏步地走下去并将这种行走赋予非凡的意义!
  ◎立功
  在龙场谪居三年期限满了之后,也就是在1510年,王阳明升任江西庐陵知县,这一年他39岁,从此官道坦途,开始了他争议丛生的后半生。
  他的后半生,主要做过几件这样的事情:
  1.1516年至1517年,也就是在他四十五六岁的时候,经兵部尚书王琼举荐,王阳明巡抚南赣汀漳等处,就是如今江西、福建、广东交界的地区,他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镇压了这里的多处农民起义。
  2.1519年,王阳明48岁,在这年的六七月,他在江西平定了宁王朱宸濠的造反。
  3.1528年,王阳明57岁,他平定了广西梧州一带的土司叛乱。同样在这一年,他感到自己来日无多,想回到绍兴老家,最终却死在归途中的江西南安。
  镇压农民起义、平定宁王造反、平定土司叛乱,就是王阳明的“立功”之举。对此,《明史·王守仁传》做了如此评价:“王守仁始以直节著。比任疆事,提弱卒,从诸书生扫积年逋寇,平定孽藩。终明一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
其他文献
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先生,是王阳明心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王阳明全集》之“知行录”对陶行知先生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特别是“知行合一”哲学学说对其影响深远。  ◎渊源  陶行知出生在皖南歙县,这里也是王阳明的故乡,陶行知十分崇拜王阳明。早在1910年就读金陵大学时,他就开始研究并信奉王阳明的心学理论。  陶行知在情感上认同王阳明心学后,将“知行合一”视为其的精髓,1912
期刊
王阳明有一首诗叫作《蔽月山房》,诗中写到:“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于天,还见山小月更阔。”虽然和《两小儿辩日》一样说的是些理趣,然世人独见王阳明心学在哲学、史学中的地位,却不知王学左派对明代文学的影响。隔着哲学史学这两座大山,便不见文学中的心学;隔着唐诗宋词这两座大山,便不见明代中晚期文学这轮圆月;哪知山小月阔,风景一般美好。  ◎管中窥豹:诗中心学  《忆诸弟》是王阳明在回到
期刊
◎引子  很多人在年轻的时候都曾有过写诗的经历,它其实不一定是用诗的形式表现出来,也许是一封信,也许是一段日记,它也许是在生命当中动情过的那一个刹那留下的几个句子,我们称它为诗,这些句子是一个活过的生命留在天地之间最动人的几个句子。偶然碰到一个朋友,他说,我大学时写过诗,可是后来就停止了。诗的年龄是在什么时候停止的成了我后来很好奇的一件事,那或许是人内心最私密的一个部分,那一心境一直保有在那个地方
期刊
提到心学,大多数人的认识恐怕是官方对他的定性,叫做“主观唯心主义”。“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即理”听起来确实感觉有点西学所说的“唯心”的感觉,但是略加深入了解的就会知道这说的并不是一回事,这种并未深入了解就用西学概念解释国学的行为有些刻舟求剑的意味。笔者认为,会产生这种误解,其根本在于心学中关于“心”的定义。  这个学派称为“心学”,这个心字想必是非常重要的吧?究竟什么是心学中所说的“心”呢?
期刊
一生极重践履的阳明,本身就像只鞋。这只鞋上插着高贵的权力意志的权杖。形成心学的倒T字型结构——不是十字架,也不是钻不出地平线的大众的正T字型。他的“致良知”功夫就是要你站在地平线上。然后脚不离地的无限地向上升华,把人拉成顶天立地的大写的人。  拔着头发离地球的是阿Q,当缩头乌龟的是假洋鬼子,只是鞋而无权杖的是读书没有悟道的士子,只耍权杖而不愿当鞋的是政治流氓——那个意志不是高贵的权力意志,只是反人
期刊
这是一部被镌刻在金属上的文明史和艺术史  这是代表着权力、信仰和尊贵的符号和象征  然而,当它们重现天日的时候,曾经是如此残破不全  是这样一门手艺在恢复着青铜时代往日的辉煌  为了解开青铜器修复这门古老手艺的传承之谜,我们探访了青铜器文物修复专家贾文忠先生。贾文忠先生告诉我们,他从事青铜修复手艺的父亲,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拍摄了很多修复后的青铜器照片,现有20多件存在海外的博物馆中。 如今,贾文
期刊
墨子对于贤能人才的价值有着极其深刻的认识,对人才的使用也具有独到之处,了解墨子众贤使能的育人之道,有助于企业管理者开阔经营视野,拓展经营思路,更好地应对挑战与机遇。  ◎让众贤:让人才多起来  《亲士》篇云:“入国而不存其士,则亡国矣。见贤而不急,则缓其君矣。非贤无急,非士无与虑国。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未曾有也。”意思是说,到一个国家主政者却不能蓄纳贤士,那就要亡国了。发现贤人却不急于举用,
期刊
裴度年轻时很有才,可长相有点对不起观众,而且还不是一般的对不起。有一天,他在路上与一行禅师走了个对面,禅师看了他一眼,慈悲之心顿起,拦住他说:“恕老衲直言,从相上看,你的嘴角纵纹延伸入口,恐怕有饿死的横祸,你当努力修行,或可免灾。”裴度心想,人长得什么样是爹妈给的,有什么办法,于是向禅师道谢,并没往心里去。  ◎心地善良,拾金不昧  一天裴度闲来无事,到附近的香山寺去游逛,意外地捡到一个包裹,里边
期刊
《孔子世家谱》的续修,不仅是孔族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而且它也为中国目前的家谱热再添“一把薪火”。  历时13年的《孔子世家谱》续修完成,并于2010年9月24日在孔子诞辰2560周年之际于山东曲阜举行颁谱典礼。《孔子世家谱》的续修,不仅是孔族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而且它也为中国目前的家谱热再添“一把薪火”。 “中国第一家谱” 新修的《孔子世家谱》共80册,4万多页,重达125公斤,被称为“中国第一家谱”
期刊
我们都曾有过美丽的梦想,只是,在茫茫人海中,在漫漫征途中,我们太容易将它们放弃或遗忘,当我们幡然悔悟时,梦想已被我们遗落在人生的旅途中。  从前有两兄弟,住在80层楼上,一天两人旅游回来,发现大楼电梯停电了。无奈,两人只好爬楼上去。一路气喘吁吁,到了20层。一合计,觉得背包实在太重,于是就把行李扔在了地上。  放下行李,顿觉轻松许多。轻装爬到40层,两人又开始累了,于是就互相指责对方为什么没注意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