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一文时,我在引导学生分析完课文后,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用审美的眼光看这篇文章,你觉得它美吗?它美在哪里?”本想会一石激起千层浪,可全班八十位同学,没有一个举手发言。我询问为什么时,同学们异口同声回答:“不美!”我不禁感到迷茫,一篇影响了几代人的文章,为什么在学生心里读不出美来?
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根据这一要求,笔者认为语文课上要开拓教材的深度和广度,适时引导教育,让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如何有效地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教育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灵活机智,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要求,教师越是把注意局限在知识上,学生对自己学习上的成绩就越冷淡,学习愿望就越低落。”学生如果对课文没有兴趣,进入不了文本,再好的设计也没用,更别提创新了。
回到开篇的问题上来,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活的极端丰富,《送东阳马生序》一文中描写的艰难求学的情形,相当一部分学生心中就不存在吃苦的观念,况且有的学生根本就不信,这就导致了文本与学生实际的脱节,学生学习起来没有兴趣就在所难免了。针对这一情况,我灵机一动,暂时把文本知识的传授停顿一下,适时对学生进行引导:“咱们同学们平时学习时遇到过什么困难,你是怎么处理的?”学生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接着我又进一步引导:“在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缺乏丰富的生产资料情况下,人民的收入肯定很低,缺吃少喝又想上学,同学们说怎么办?”学生参与的激情更高了,并且设计出了好多办法。接着我又提出了问题:“同学们,你们现在的学习条件怎么样?有没有吃不上饭、买不起书的?”学生经过充分讨论,最后达成了共识: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特征,学习这篇课文不是说学习一定得受苦,而是要从中学得胸怀祖国的远大志向,学得勤奋认真、深入细致、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
二、旁征博引,善于引导学生形成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意志
现在的学生很少经历过艰苦的磨炼,生活更是一帆风顺,这就使他们产生了很强的依赖心理,缺乏独立的人格意识和自由的思想。英国哲学家洛克说过:“应该知道德行与善良的心灵比任何学问或文字都重要,要把他的主要工作放在形成学生的心理,使他具有一种正当的心情上面……如果没有这一点,不能排除不良的与邪恶的习惯,那么,文字、科学以及教育上的其他一切成就都没有用处,就只能使得一个人变得更坏,更危险而已。”作为语文教师,更应该多学多记,旁征博引,善于开拓教材的深度和广度,引导学生逐步养成独立的个性品质和自由的意志。
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一文作于1926年10月,这篇文章回忆了留学日本时的情形。文章赞颂了藤野先生治学严谨、热诚善良、公正无私的优秀品质,文章还贯穿着鲁迅先生真挚而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感。我在处理本文时,并没有停留在文章内容本身上,而是注意向深处开掘:鲁迅先生生于一个破落的地主家庭,很小时就奔走于药铺和当铺之间,在这过程中形成了独立思考、独自决定、独立做事的好习惯。1902年去日本留学时,就抱着救国救民的理想,直至后来的看电影时件,使他意识到国民精神的愚钝、麻木,这深深刺痛了青年鲁迅的心,于是决定弃医从文。鲁迅的爱国情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远大理想都是他冷静思索的结果,是在现实生活中自发形成的独立的人格意识。我适时引导学生:学会思索生活、独立判断、合理规划自己的人生蓝图。做生活的主人,自己要支配自己的言行、意志,树立远大理想在知识的海洋中自有遨游。
由于人们的社会实践、生活境遇、文化素养和所受的教育不同,因而形成了不同的人生观。教师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立足文本,开拓教材的深度和广度,引导学深逐步树立独立的人格意识和追求自由的个性品质,让学生在独立意识的支配下走好人生道路,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去创造人生的辉煌,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人。
三、描绘意境,善于与运用教材之美启迪学生
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人文内涵丰富的文章 ,这些文章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生活积累,丰富学生的经验,能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也能给学生足够自由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教师要注意从这些教材中挖掘深意。特别是教材中那些包含“爱”的主题的文章,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在学习这类文章时,教师要善于捕作令人感动的画面,通过优美意境的描绘,启迪学生感悟、品味美,运用、表现美。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散步》一文时,紧紧抓住“爱”这一主题,围绕“我”爱母亲,母亲爱孙儿这一人间真情,让学生描绘一家三代人在田野散步的画面。学学生描绘的画面有:轻风暖日的和煦之美、青草红花的相映之美、鸟鸣蛙唱的和谐之美这一幅幅优美的画面有力地烘托了一家人散步时互尊互爱的人性美。“爱”的主题也在这优美的境界中得到升华。学生在这人间至情的感召下,学生自然会想到该如何爱家人、如何与家人和谐相处、如何让爱常驻自己的家……
“爱是纯洁的,爱的内容里,不能有一点渣滓;爱是至诚的,爱的范围里,不能有丝毫私欲。”(莎公爵夫人)《行道树》中,倍感孤独的行道树为城市献出了一切,它是快乐的;《金色花》中,淘气的孩子和母亲捉迷藏,他是可爱的;《雨之歌》中,无私奉献的雨滋润了世间万物,它是幸福的……这一切都源于根植于人心深处的爱的流淌,在爱的海洋里,每个人都被清洗得很洁净,灵魂自然就得到了升华。
语文课上,老师不能仅仅停留在文本本身,更不能固步自封,不假思索,照本念经。教师要以开放的心态,从全局出发,广学博取,深入钻研,灵活机智,开拓教材的广度和深度,结合学生的实际,培养学生健全的个性品质,让学生在快乐的语文学习中,用审美的眼光看待世界,既学得广博的知识,发展良好的语文素养,又形成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意志、博大的胸怀,用良好的个性魅力感染世界。
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根据这一要求,笔者认为语文课上要开拓教材的深度和广度,适时引导教育,让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如何有效地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教育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灵活机智,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要求,教师越是把注意局限在知识上,学生对自己学习上的成绩就越冷淡,学习愿望就越低落。”学生如果对课文没有兴趣,进入不了文本,再好的设计也没用,更别提创新了。
回到开篇的问题上来,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活的极端丰富,《送东阳马生序》一文中描写的艰难求学的情形,相当一部分学生心中就不存在吃苦的观念,况且有的学生根本就不信,这就导致了文本与学生实际的脱节,学生学习起来没有兴趣就在所难免了。针对这一情况,我灵机一动,暂时把文本知识的传授停顿一下,适时对学生进行引导:“咱们同学们平时学习时遇到过什么困难,你是怎么处理的?”学生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接着我又进一步引导:“在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缺乏丰富的生产资料情况下,人民的收入肯定很低,缺吃少喝又想上学,同学们说怎么办?”学生参与的激情更高了,并且设计出了好多办法。接着我又提出了问题:“同学们,你们现在的学习条件怎么样?有没有吃不上饭、买不起书的?”学生经过充分讨论,最后达成了共识: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特征,学习这篇课文不是说学习一定得受苦,而是要从中学得胸怀祖国的远大志向,学得勤奋认真、深入细致、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
二、旁征博引,善于引导学生形成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意志
现在的学生很少经历过艰苦的磨炼,生活更是一帆风顺,这就使他们产生了很强的依赖心理,缺乏独立的人格意识和自由的思想。英国哲学家洛克说过:“应该知道德行与善良的心灵比任何学问或文字都重要,要把他的主要工作放在形成学生的心理,使他具有一种正当的心情上面……如果没有这一点,不能排除不良的与邪恶的习惯,那么,文字、科学以及教育上的其他一切成就都没有用处,就只能使得一个人变得更坏,更危险而已。”作为语文教师,更应该多学多记,旁征博引,善于开拓教材的深度和广度,引导学生逐步养成独立的个性品质和自由的意志。
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一文作于1926年10月,这篇文章回忆了留学日本时的情形。文章赞颂了藤野先生治学严谨、热诚善良、公正无私的优秀品质,文章还贯穿着鲁迅先生真挚而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感。我在处理本文时,并没有停留在文章内容本身上,而是注意向深处开掘:鲁迅先生生于一个破落的地主家庭,很小时就奔走于药铺和当铺之间,在这过程中形成了独立思考、独自决定、独立做事的好习惯。1902年去日本留学时,就抱着救国救民的理想,直至后来的看电影时件,使他意识到国民精神的愚钝、麻木,这深深刺痛了青年鲁迅的心,于是决定弃医从文。鲁迅的爱国情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远大理想都是他冷静思索的结果,是在现实生活中自发形成的独立的人格意识。我适时引导学生:学会思索生活、独立判断、合理规划自己的人生蓝图。做生活的主人,自己要支配自己的言行、意志,树立远大理想在知识的海洋中自有遨游。
由于人们的社会实践、生活境遇、文化素养和所受的教育不同,因而形成了不同的人生观。教师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立足文本,开拓教材的深度和广度,引导学深逐步树立独立的人格意识和追求自由的个性品质,让学生在独立意识的支配下走好人生道路,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去创造人生的辉煌,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人。
三、描绘意境,善于与运用教材之美启迪学生
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人文内涵丰富的文章 ,这些文章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生活积累,丰富学生的经验,能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也能给学生足够自由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教师要注意从这些教材中挖掘深意。特别是教材中那些包含“爱”的主题的文章,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在学习这类文章时,教师要善于捕作令人感动的画面,通过优美意境的描绘,启迪学生感悟、品味美,运用、表现美。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散步》一文时,紧紧抓住“爱”这一主题,围绕“我”爱母亲,母亲爱孙儿这一人间真情,让学生描绘一家三代人在田野散步的画面。学学生描绘的画面有:轻风暖日的和煦之美、青草红花的相映之美、鸟鸣蛙唱的和谐之美这一幅幅优美的画面有力地烘托了一家人散步时互尊互爱的人性美。“爱”的主题也在这优美的境界中得到升华。学生在这人间至情的感召下,学生自然会想到该如何爱家人、如何与家人和谐相处、如何让爱常驻自己的家……
“爱是纯洁的,爱的内容里,不能有一点渣滓;爱是至诚的,爱的范围里,不能有丝毫私欲。”(莎公爵夫人)《行道树》中,倍感孤独的行道树为城市献出了一切,它是快乐的;《金色花》中,淘气的孩子和母亲捉迷藏,他是可爱的;《雨之歌》中,无私奉献的雨滋润了世间万物,它是幸福的……这一切都源于根植于人心深处的爱的流淌,在爱的海洋里,每个人都被清洗得很洁净,灵魂自然就得到了升华。
语文课上,老师不能仅仅停留在文本本身,更不能固步自封,不假思索,照本念经。教师要以开放的心态,从全局出发,广学博取,深入钻研,灵活机智,开拓教材的广度和深度,结合学生的实际,培养学生健全的个性品质,让学生在快乐的语文学习中,用审美的眼光看待世界,既学得广博的知识,发展良好的语文素养,又形成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意志、博大的胸怀,用良好的个性魅力感染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