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卩”部字探析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_77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部首具有统领汉字字义类属的功能,反映了汉字的构形规则与构造规律。汉字形体经历了从甲骨文、金文、篆文、隶书到楷书等系列的演变,部首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特别是隶变之后,很多部首由于偏旁化,在形体和分类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从文字形体入手,分析了“卩”部字的形成理据及字义,阐述了这些“卩”部字形成的来龙去脉,并得出结论:“卩”部字除了“卯”之外,全与跪着的人形有关,都是“人”部首形体发展演变的结果。究其原因,隶变是根本原因。通过对“卩”部字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到“卩”部字的形体来源,以更好地应用到汉字教学实践中,有效地促進汉字教学。
   关键词:《说文解字》 部首 卩 本义 隶变
  本文从文字形体入手,分析了“卩”部字的形成理据及字义,阐述了这些“卩”部字形成的来龙去脉,并得出结论:“卩”部字除了“卯”之外,全与跪着的人形有关,都是“人”部首形体发展演变的结果。究其原因,隶变是根本原因。通过对“卩”部字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到“卩”部字的形体来源,以更好地应用到汉字教学实践中,有效地促进汉字教学。
  一.部首
  汉字属于表意文字体系。古人创字之初,“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古人从自身与客观物象中提取主观意象,形成构字元素,再将这些构字元素会合成新字,表达复杂的意义。为了正确分析汉字的结构与字义,我们往往需要追根溯源,将组成汉字的各个部件逐一分析。
  在汉字部件中,部首是其最基本的部件。部首反映了汉字的构形规律和构造规律,具有统领汉字字义类属的功能,是整个汉字体系的根本。部首又分为文字学原则部首和检字法原则部首两种。
  文字学原则部首是表达一定意义的偏旁,比如,形声字的声符和会意字中的意符,文字学原则部首由东汉的许慎首创。许慎《说文解字》共收录9353个汉字,分属540个部首。许氏的540个部首,反映了汉字的构形规律和构造规律,但是,由于其分类过细,数目过多,又无规律可循,查检起来极为不便。检字法原则部首由明代梅膺祚首创,梅膺祚的《字汇》将许慎的540部首归并为214部。梅氏部首从许氏部首简化、归并而来。梅氏部首,有的保持了原有的结构与意义分析,有的打乱了原来的汉字结构与意义分析。梅氏部首的优势在于,数量大大减少,而且各部首按笔画多少排列,查检起来极为方便。
  近现代的各类字典、词典中,部首的数量也各有不同,从189个到251个都有,这些部首都属于检字法原则部首。
  现代字典里的检字法原则部首,绝大部分保留着文字学原则部首的意义及统领该字义类属的功能。但由于字体的演变,以及部首的归并或分化,现代检字法部首在形体上也发生了很多变化。
  由于汉字是表意文字,具有一定表意功能的部首,即形声字的形符与会意字的意符,即使在外形上发生了些许变化,他们也仍然具有一定的表意功能。
  二.“卩”部首
  卩部首的甲骨文字形像一个跪坐着的人的侧面形体,由于汉字的形体演变,卩部发展到隶书时,大量汉字的部首发生了偏旁化,形体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卩部最终隶变成了卩。可见,“卩”即“人”的同源分化字,“卩”部在构成汉字时的功能及作用也与“人”部相同。
  在现代的字典或词典里,“卩”部还收录了“”字底的字。究其原因,是因为“”其实是“卩”部处于汉字底部时的一个变形,所以也归入“卩”部字里。
  《现代汉语小词典》(商务印刷馆,1999年修订版)“卩”部共收录15个正体字,3个异体字。
  本文将以《现代汉语小词典》(商务印刷馆,1999年修订版)中常见的“卩”部字为例,对这些字的意符意义及各意符之间的组合意义进行详细阐述。
  三.常见的“卩”部字分析
  (一)即
  即,就食也。——《说文解字》
  “即”的甲骨文像一个跪坐的人形面对食器(皀)准备吃东西。“即”是一个会意字,本义为:走近去吃东西。后来,隶书写作即。“即”的基本义是接近、靠近、走向,与“离”对举。如:若即若离。
  (二)卬
  “卬”的小篆像左边一个站着的人,右边一个跪着的人,跪着的人仰望着站立着的人,所以,“卬”表示仰望,“卬”即“昂”的本字。
  (三)印
  执政所持信也。——《说文解字》
  “印”的甲骨文字形图解为:左是手爪,右象跪着的人,合起来表示用手按,“印”的本义为:官印。会意字。
  (四)却
  “却”,异体字作“卻”。卩,象人下跪的样子,即腿骨节屈曲的样子。“卩”与脚的活动有关。”却”的本义为:退。却步,就是因畏惧或厌恶而后退。又如:退却,也是这个意思。
  (五)叩
  《说文解字》无“叩”字,笔者认为,虽然《说文解字》未收录“叩”,但根据其字形,也可以判断其是一个会意字,从字形来看,左边是一个口,右边是一个跪着的人形,可以推断出:“叩”是旧时一种礼节,表示叩拜之意。如:叩见、叩谒、叩首、叩头等词都包含此义。
  (六)卿
  “卿”是一个会意字。其金文字形像二人向食之形。“卿”的隶书简化为卿。“卿”的本义为:飨食。
  古时高级长官或爵位的称谓。汉以前有六卿,汉设九卿,北魏在正卿下还有少卿。以后历代相沿,清末始废。
  卿:六卿。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也。——《说文解字》
  “卿”也用作古代君对臣的称谓,如:爱卿。
  “卿”还可用作古代朋友、夫妇间的爱称。
  “卿卿”可用于夫妻间的爱称。后来泛用为对人亲昵的称呼(有时含讥讽意)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红楼梦》
  “卿卿我我”用于形容夫妻或男女间相亲相爱。   (七)卸
  卸,舍车解马也。——《说文解字》
  “卸”是一个会意字。从卩,从止,从午。卩,像人形;止,息止;午,指马。合起来表示停车解马。本义为:解马卸车
  (八)卷
  “卷”的部首是,实为“卩”部放在字的底部时的变形。“卷”是一个形声字。从卩,劵声。甲骨文的卩象人曲膝而跪的样子,“卷”的本义为膝曲。
  (九)危
  甲骨文中,“危”是一个指事字,其字形是由一个山崖和一个落石组成,表示悬崖坠石。金文中,“危”是一个会意字,其图解为:一个人站在山崖上,山崖下弯曲着一个人,有时候山崖下的那个人没有。表示人站在高处,不安全。“危”的隶书写作危。“危”的本义为:高高的,不安全。
  (十)卮
  卮为古代盛酒的器具,下面是一个弯曲喝酒的人形。卮的隶书写作卮。由于卮不灌酒就空仰着,灌满酒就倾斜,没有一成不变的常态,就如同一个人说话没有主见或定见一样,因此,卮言就引申为支离而无统绪的妄言,后来常用于文人对自己著作的一种谦辞。
  (十一)卯
  在《现代汉语小词典》(商务印刷馆,1999年修订版)中,“卯”字也归入到了卩部,其实“卯”与卩的表人形的意义并无关联。
  卯,冒也。——《说文解字》
  “卯”的甲骨文字形像双刀对植之形。隶书写作卯。甲骨卜辞中经常有卯几牢、卯几牛、卯几羊,这是杀牲祭祖祭天,所以“卯”字的本义应为“杀”。《说文解字》将“卯”解释为“冒”,应该采用的是引申义。
  古人为了记年月日和时辰,发明了天干地支。表示“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名词,都在甲骨卜辞中出现,至今已有三千多年之历史。“卯”所对应的是“日出”那段“时辰”,即早晨5时至7时。或许,古人正是由于看到“卯”字的字形“象开门之形”,所以借其来表示日出开门的那段时间。后来“卯”字的“杀”的初义被隐晦了。
  四.结语
  由上可知,《现代汉语小词典》(商务印刷馆,1999年修订版)中的“卩”部字除了“卯”之外,全与跪着的人形有关,都是“人”部首形体发展演变的结果。究其原因,隶变是根本原因。隶变,是汉字由篆书到隶书的演变,是古今汉字的分水岭。隶变完全放弃了汉字从甲骨文到小篆的象形特征,不再考虑汉字的造字理据,而是根据写字、读字的方便及字形的美观,来构建汉字字形。隶变导致很多部首变形,并最终走向了部首的归并与分化。本文所论述的“卩”部,就是一种由隶变引起的部首归并现象。通过对“卩”部字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卩”部字的形體来源,并了解它们形体发展演变的过程,以更好地应用到汉字教学实践中,指导学生们在汉字学习中做到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校订本[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2.
  [2]殷寄明.说文解字精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3]王玉新.汉字部首认知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
  [4]贾文.甲骨文从人、卩、大、女、子的义近形旁字举例(一)[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2(1):15-19.
  基金项目:2018年昭通学院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部首分析法在汉字教学中的运用(Ztjx201815)
  (作者单位:昭通学院人文学院)
其他文献
成语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是各国文化的精髓,能够准确生动地表达语义,具有丰厚的文化内涵以及鲜明的民族特征,常常被人们运用在日常对话,文学著作等等当中.但是由
合唱是音乐教学中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热情,符合“以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
期刊
内容摘要:高考语文阅读教学改革背景下,越发强调学生的阅读量,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几乎成为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思路。由此,高中语文教师开始将整本书阅读作为重要的教学策略,并且寻求整本书阅读技巧有效发挥,学生的阅读技能得到培育,阅读习惯得以养成。本文以《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为例,将快速阅读教学法渗透其中,由此引导整本书阅读教学进入到更加有效的状态。   关键词:快速阅读法 整本书阅读 阅读
内容摘要:巴陵戏作为占有重要地位的湖南主要地方戏剧种,其深受地方文化影响,尤其是湘楚文化的影响。湘楚文化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呈现的艺术风格,隐射的人文情感,传达的价值观念,都是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通过对湘楚文化元素的运用,岳阳独有的文化元素在舞台美术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帮助观众加深了对戏曲的理解,感受戏曲所要表达的湘楚文化精神。   关键词:湘楚文化 巴陵戏舞美 传承与应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
摘要:自媒体时代人民的健康需求正在快速升级,自媒体在推进健康知识传播、潜移默化地影响人民健康生活的方式以及拓宽信息传播渠道的同时,也存在着媒体逐利目的凸显、虚假信息泛滥、网络健康信息的传播不对称、缺乏精准性等突出问题。通过完善网络信息传播管理机制,建立人民健康的科普知识库,强化全民健康意识,塑造共建共享的健康观等,可以有效提升自媒体时代人民健康传播的质量。  关键词:健康传播;大众健康;自媒体;网
成语是汉语词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语按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本文对人体部位成语的语义及蕴含的文化内涵进行研究,力求加深对成语以及人体部位成语的了解,并且对
在高中美术教学中,鉴赏教学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引导学生们去鉴赏那些好的美术作品,感受其中的魅力,对于学生们的审美能力提升是非常重要的.高中美术教师,应该积极创新和改革教
期刊
内容摘要:本文以古装热播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为研究对象,对剧中的各类病句进行汇总,从词汇和语法角度统计出病句共48句,其中词汇方面的病句有20句,占比42%。从数据可以看出,台词病句问题主要体现在词汇方面,数量最多,比例最大。   关键词:病句 词汇 语法 语言规范   据统计,2018年古代女性奋斗题材的电视剧有《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延禧攻略》、《如懿传》、《芸汐传》、《扶摇》、《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