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物理课程教学中,概念的地位不言而喻,但是对于物理概念教学似乎我们总是觉得很难入手进行展开教学,因此部分教师在讲述物理概念时,将概念的定义直接给出,紧接着就是让学生死记硬背概念。但这样的教学方法无疑是将学生引入了误区,甚至认为物理就是死记的“文科物理”。因此,在进行物理教育的过程中,不管是讲授物理概念还是规律,我们都应该注意如何进行讲述才能让学生真正的学会而不是背会。本文以密度教学为例,探讨了在进行物理概念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有效进行物理概念的教学。
关键词:物理概念;教学设计;教学分析
物理概念是客观事物共同的物理属性和本质特征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在观察和实验基础上,运用科学思维的方法,排除片面的、偶然的、非本质的因素,抓住一类物理现象共同的本质属性,加以抽象和概括而成的。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许多老师都认为物理概念仅仅是一个概念,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进行学习。但殊不知这样的教学却给物理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弊端。
一、 物理概念教学要探究的内容
在进行概念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清晰地认识到:物理概念教学其实是建立在对现象的考察基础之上的。还要明确这个物理概念的属性是什么,究竟是表征什么的,即探究物理概念的属性。
1. 教材分析
在进行一节课之前,我们必须做好本节课的教材分析。对于教材分析我们主要是从这个物理概念在物理课程以及物理学中的地位进行分析。看看这个概念是核心概念还是边缘概念,其上位概念是什么。其次,是从概念的结构来分析,该概念与其他知识是怎样的关联。在教材分析的过程中,我们还要看看教材对于这一节知识是怎样进行概念建立过程的,教材上的概念建立过程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学生的逻辑思维。其优缺点又是什么,该如何改进等。这些都是我们在分析教材时应该考虑到的问题。
2. 学情分析
课前我们很有必要进行学情分析,要知道学生其实并不是空着脑袋进教室的,物理来源于生活,因此,我们物理学中的很多知识与生活都是息息相关的,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在头脑中就已经存在着一些前概念,需要教师关注。
3. 确定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要确定概念的具体要求,并在此基础之上分析重难点,对于重点知识,我们可以依据这个知识的地位、结构、高频考点等方式来进行判断。而对于难点来说,我们就要考虑为什么该知识对于学生来说难接受。如知识点抽象,生活中直观现象少,以及学生逻辑思维发展不成熟等因素,导致他们理解困难。
二、 具体的概念教学设计
对于物理概念的教学设计首先我们要明确概念的属性是描述什么的,其次是如何进行属性的描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选择从学生的事实经验入手,这样也有利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了解学生已有认知;其次通过一些简单的定性实验来让学生进行对现象的描述、分析与解释;接着,设计半定量的实验,逐步将研究的问题具体化,在这个过程中同样要让学生对现象描述、解释和分析;最后,我们设计定量的突破性实验来解决问题。相信通过对物理现象反复的、逐步深入观察与思考,经历多次的认知转变学生就可以在头脑中建立完整的概念。
三、 以密度为例进行设计
1. 教学分析
密度这节课在质量之后,同样也是描述物质的属性的其中一个物理量,显然,这是属于“物质与相互作用”这一大的物理概念之下的基础且重要的物理概念。密度这节知识属于初中课程中重要的知识之一,在第六章的四节知识中有三节内容涉及了密度的相关知识及应用,从中可见该知识在初中物理学习阶段的重要性。而在今后的物理学习中,密度则作为基础的知识,因此,学好本节知识很重要。
但是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教材中对于学习密度之前的这个探究实验,个人总觉得有些欠妥,原因如下:为什么就突然会提出来探究体积与质量的关系?
2. 学情分析
针对本节知识,学生掌握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因为密度相当于之前学习的知识(如质量)是比较抽象的,但好在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比较广泛,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肯定都存在自己的认识,但这些已有认知是否符合正确认识,还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加以注意。
3. 教学重难点
密度的定義概念建立的过程。
4. 教学环节设计
(1) 以如何对不同的物质进行鉴别导入新课。如:我们该如何区分面前的这三种等体积的液体哪一个是水,酒,白醋呢?学生区别完后,将三种液体密封,问在这种情况下又该如何区分?学生不知如何分辨。此时需要引入一种新的描述物质属性的概念。
(2) 接着通过分组实验来进行密度概念建立的过程。如:在学习这个概念前,做一个物体归类的游戏。这些颜色相同的铁块,铝块,如何区分哪些是铁块,哪些是铝块?学生们会通过颜色来判断,但此时颜色都是相同的。这时有的学生会掂量轻重,但是依然无法判断。但是因为上一节课已经学习了质量,一些学生应该想到测质量,但是这些物块的体积也是不同的,所以无法判断。但他们会想将物块体积测量出来,并把体积换成相同的来进行判断。这样他们发现在体积都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的物质的质量不同,但对同种物质来说体积相同,质量也相同。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区分铁块与铝块。对于同种物质来说,体积相同的情况下质量是相同的,随着体积的增大,质量也在增加。此时,他们可能想到,将质量与体积做比值。此时,学生就已经基本建立起密度的概念了。
(3) 接着让学生继续鉴别一些物质,来加深对密度的理解。如:在让学生判断一下哪些戒指是银的哪些是镀银的,通过密度的知识来进行判断。
我想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应该比课本直接探究质量与体积的探究实验来建立密度概念好得多。总之,在物理概念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建立在实验事实的基础之上,逐步将概念建立起来,而不是直接将概念告诉学生让其死记硬背。
参考文献:
[1]郭玉英.中学物理教学设计[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5.
[2]王文清,郭玉英.物理概念教学的探究设计——以加速度为例[J].物理之友,2014,30(3).
[3]义务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上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6.
作者简介:
韩正旭,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包头师范学院。
关键词:物理概念;教学设计;教学分析
物理概念是客观事物共同的物理属性和本质特征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在观察和实验基础上,运用科学思维的方法,排除片面的、偶然的、非本质的因素,抓住一类物理现象共同的本质属性,加以抽象和概括而成的。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许多老师都认为物理概念仅仅是一个概念,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进行学习。但殊不知这样的教学却给物理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弊端。
一、 物理概念教学要探究的内容
在进行概念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清晰地认识到:物理概念教学其实是建立在对现象的考察基础之上的。还要明确这个物理概念的属性是什么,究竟是表征什么的,即探究物理概念的属性。
1. 教材分析
在进行一节课之前,我们必须做好本节课的教材分析。对于教材分析我们主要是从这个物理概念在物理课程以及物理学中的地位进行分析。看看这个概念是核心概念还是边缘概念,其上位概念是什么。其次,是从概念的结构来分析,该概念与其他知识是怎样的关联。在教材分析的过程中,我们还要看看教材对于这一节知识是怎样进行概念建立过程的,教材上的概念建立过程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学生的逻辑思维。其优缺点又是什么,该如何改进等。这些都是我们在分析教材时应该考虑到的问题。
2. 学情分析
课前我们很有必要进行学情分析,要知道学生其实并不是空着脑袋进教室的,物理来源于生活,因此,我们物理学中的很多知识与生活都是息息相关的,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在头脑中就已经存在着一些前概念,需要教师关注。
3. 确定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要确定概念的具体要求,并在此基础之上分析重难点,对于重点知识,我们可以依据这个知识的地位、结构、高频考点等方式来进行判断。而对于难点来说,我们就要考虑为什么该知识对于学生来说难接受。如知识点抽象,生活中直观现象少,以及学生逻辑思维发展不成熟等因素,导致他们理解困难。
二、 具体的概念教学设计
对于物理概念的教学设计首先我们要明确概念的属性是描述什么的,其次是如何进行属性的描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选择从学生的事实经验入手,这样也有利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了解学生已有认知;其次通过一些简单的定性实验来让学生进行对现象的描述、分析与解释;接着,设计半定量的实验,逐步将研究的问题具体化,在这个过程中同样要让学生对现象描述、解释和分析;最后,我们设计定量的突破性实验来解决问题。相信通过对物理现象反复的、逐步深入观察与思考,经历多次的认知转变学生就可以在头脑中建立完整的概念。
三、 以密度为例进行设计
1. 教学分析
密度这节课在质量之后,同样也是描述物质的属性的其中一个物理量,显然,这是属于“物质与相互作用”这一大的物理概念之下的基础且重要的物理概念。密度这节知识属于初中课程中重要的知识之一,在第六章的四节知识中有三节内容涉及了密度的相关知识及应用,从中可见该知识在初中物理学习阶段的重要性。而在今后的物理学习中,密度则作为基础的知识,因此,学好本节知识很重要。
但是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教材中对于学习密度之前的这个探究实验,个人总觉得有些欠妥,原因如下:为什么就突然会提出来探究体积与质量的关系?
2. 学情分析
针对本节知识,学生掌握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因为密度相当于之前学习的知识(如质量)是比较抽象的,但好在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比较广泛,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肯定都存在自己的认识,但这些已有认知是否符合正确认识,还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加以注意。
3. 教学重难点
密度的定義概念建立的过程。
4. 教学环节设计
(1) 以如何对不同的物质进行鉴别导入新课。如:我们该如何区分面前的这三种等体积的液体哪一个是水,酒,白醋呢?学生区别完后,将三种液体密封,问在这种情况下又该如何区分?学生不知如何分辨。此时需要引入一种新的描述物质属性的概念。
(2) 接着通过分组实验来进行密度概念建立的过程。如:在学习这个概念前,做一个物体归类的游戏。这些颜色相同的铁块,铝块,如何区分哪些是铁块,哪些是铝块?学生们会通过颜色来判断,但此时颜色都是相同的。这时有的学生会掂量轻重,但是依然无法判断。但是因为上一节课已经学习了质量,一些学生应该想到测质量,但是这些物块的体积也是不同的,所以无法判断。但他们会想将物块体积测量出来,并把体积换成相同的来进行判断。这样他们发现在体积都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的物质的质量不同,但对同种物质来说体积相同,质量也相同。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区分铁块与铝块。对于同种物质来说,体积相同的情况下质量是相同的,随着体积的增大,质量也在增加。此时,他们可能想到,将质量与体积做比值。此时,学生就已经基本建立起密度的概念了。
(3) 接着让学生继续鉴别一些物质,来加深对密度的理解。如:在让学生判断一下哪些戒指是银的哪些是镀银的,通过密度的知识来进行判断。
我想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应该比课本直接探究质量与体积的探究实验来建立密度概念好得多。总之,在物理概念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建立在实验事实的基础之上,逐步将概念建立起来,而不是直接将概念告诉学生让其死记硬背。
参考文献:
[1]郭玉英.中学物理教学设计[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5.
[2]王文清,郭玉英.物理概念教学的探究设计——以加速度为例[J].物理之友,2014,30(3).
[3]义务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上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6.
作者简介:
韩正旭,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包头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