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4-0148-02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就非常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古往今来,许多发明家之所以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更是与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有关。数学一直是初中学生较为反感的科目,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笔者通过多年实践,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用新颖有趣的教法,诱发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并不在于认识一眼就能看见的东西,而在于认识深藏的奥秘。”初中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强烈,容易被新奇的事物吸引。这就要先在学生面前揭示出一种新的东西,激发起他们的惊奇感。这种情感越能抓住学生的心,他们就越迫切地想要知道、思考和理解。这就需要我们要善于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引起他们对于学习内容的好奇感,从而神情专注、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
例如,在教学“从不同方向看”时,我是这样设计的:桌面上放置水桶、玻璃瓶、小球让学生从不同的方向看。学生所站的角度不同,看到物体也不同。于是产生强烈冲突,为什么会看到不同东西?正是这一举措,展示了这一教学内容的内在魅力和巨大作用,无疑把学生紧紧地吸引住了,从而诱发了学生急切学习的需要和强烈的学习兴趣。
二、用数学本身的内在力量,唤起学习兴趣。
布鲁纳说过:“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数学知识严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各种数学材料之间的有机联系,解决数学问题时思路的开阔和敏捷,数学思维的各种特殊而巧妙的形式……构成了数学这门学科的潜在的吸引力。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要努力把数学这种内在力量显示出来,使学生看到一个“快乐的数学王国”,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对数学产生深刻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勾股定理”时,我让学生用三角形拼接,组合成各种图形,通过计算图形的面积从而得到勾股定理。学生拼接的过程不仅锻炼动手操作能力,也深深体会到了数形之间的联系,通过各种图形的变换,显示出数学特有的内在力量,唤起学生对之产生强烈的兴趣。
三、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玩”是学生的天性,更何况是在上课时间玩。“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合作者。”可见课堂教学应是师生的共同活动,而不是单一的说教。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情境,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动手操作活动中,运用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发展学习的兴趣,才能使所有的学生获得比较充分的感知和知識。在课堂教学中,只有使学生面临某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才能引起学生概念的冲突,感到原有知识不足,造成认识的不协调,从而激发学生疑惑、惊奇、诧异的情感,进而产生一种积极的探究愿望,引起兴趣,促进积极思维。
例如,《概率》教学时,我先模仿刘谦魔术,老师可以从纸箱中随意摸出一个小球都是红色的。接着不断摸球,验证自己说法,刺激学生产生疑问,表达自己的想法。再让学生参与进来,验证自己猜测,进一步推动后续的教学。体验“数学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原来我们就生活在数学知识里。这样的情境让学生印象深刻,学习兴趣越学越浓。
四、用数学的应用价值,调动学习兴趣。
数学是一门应用非常广泛的学科。数学中的许多知识,也都直接或间接地应用于人们的生活领域和生产实际。因此,在教学中,对教学内容要讲来源,讲用处,通过联系实际,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样学起来自然有亲切感、真实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动机,产生学习兴趣。
例如,教学“投影与视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让学生测量移动信号塔的高度,因为塔的投影不完全在平地上,给学生测量带来很多挑战,但他们经过合作共同努力仍然完成了。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既看得见也摸得着,不再觉得数学是脱离实际的海市蜃楼。而且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用学习的成功感,增添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盖兹说过:“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强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是在自身的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当学生通过努力获得某种成功时,就会表现出强烈的学习兴趣。教师的责任在于相机鼓励、诱导点拨、帮助学生学习获得成功。当学生想独立的去探索某个新知时,要十分注意情绪鼓舞:“你一定能自己解决这个问题。”、“你一定能行!”等。当学生的学习停留于一定的水平时,要注意设“跳板”引渡,使他们成功的到达知识的彼岸。当学生的学习活动遇到困难,特别是后进生泄气自卑时,要特别注意给予及时的点拨诱导,使他们“跳一下也能摘到果子吃”。这样,各种不同水平的学生就会在探究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满足感油然而生,进一步增添了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总之,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手段,也是一条基本教学原则。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曾指出:“浓厚的兴趣能弥补智能的不足,持久的兴趣会导致发明创造。”因此,作为一名中学数学教师,应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让兴趣成为学生最好的老师,成为他们学习的巨大动力。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就非常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古往今来,许多发明家之所以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更是与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有关。数学一直是初中学生较为反感的科目,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笔者通过多年实践,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用新颖有趣的教法,诱发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并不在于认识一眼就能看见的东西,而在于认识深藏的奥秘。”初中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强烈,容易被新奇的事物吸引。这就要先在学生面前揭示出一种新的东西,激发起他们的惊奇感。这种情感越能抓住学生的心,他们就越迫切地想要知道、思考和理解。这就需要我们要善于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引起他们对于学习内容的好奇感,从而神情专注、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
例如,在教学“从不同方向看”时,我是这样设计的:桌面上放置水桶、玻璃瓶、小球让学生从不同的方向看。学生所站的角度不同,看到物体也不同。于是产生强烈冲突,为什么会看到不同东西?正是这一举措,展示了这一教学内容的内在魅力和巨大作用,无疑把学生紧紧地吸引住了,从而诱发了学生急切学习的需要和强烈的学习兴趣。
二、用数学本身的内在力量,唤起学习兴趣。
布鲁纳说过:“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数学知识严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各种数学材料之间的有机联系,解决数学问题时思路的开阔和敏捷,数学思维的各种特殊而巧妙的形式……构成了数学这门学科的潜在的吸引力。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要努力把数学这种内在力量显示出来,使学生看到一个“快乐的数学王国”,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对数学产生深刻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勾股定理”时,我让学生用三角形拼接,组合成各种图形,通过计算图形的面积从而得到勾股定理。学生拼接的过程不仅锻炼动手操作能力,也深深体会到了数形之间的联系,通过各种图形的变换,显示出数学特有的内在力量,唤起学生对之产生强烈的兴趣。
三、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玩”是学生的天性,更何况是在上课时间玩。“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合作者。”可见课堂教学应是师生的共同活动,而不是单一的说教。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情境,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动手操作活动中,运用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发展学习的兴趣,才能使所有的学生获得比较充分的感知和知識。在课堂教学中,只有使学生面临某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才能引起学生概念的冲突,感到原有知识不足,造成认识的不协调,从而激发学生疑惑、惊奇、诧异的情感,进而产生一种积极的探究愿望,引起兴趣,促进积极思维。
例如,《概率》教学时,我先模仿刘谦魔术,老师可以从纸箱中随意摸出一个小球都是红色的。接着不断摸球,验证自己说法,刺激学生产生疑问,表达自己的想法。再让学生参与进来,验证自己猜测,进一步推动后续的教学。体验“数学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原来我们就生活在数学知识里。这样的情境让学生印象深刻,学习兴趣越学越浓。
四、用数学的应用价值,调动学习兴趣。
数学是一门应用非常广泛的学科。数学中的许多知识,也都直接或间接地应用于人们的生活领域和生产实际。因此,在教学中,对教学内容要讲来源,讲用处,通过联系实际,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样学起来自然有亲切感、真实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动机,产生学习兴趣。
例如,教学“投影与视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让学生测量移动信号塔的高度,因为塔的投影不完全在平地上,给学生测量带来很多挑战,但他们经过合作共同努力仍然完成了。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既看得见也摸得着,不再觉得数学是脱离实际的海市蜃楼。而且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用学习的成功感,增添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盖兹说过:“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强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是在自身的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当学生通过努力获得某种成功时,就会表现出强烈的学习兴趣。教师的责任在于相机鼓励、诱导点拨、帮助学生学习获得成功。当学生想独立的去探索某个新知时,要十分注意情绪鼓舞:“你一定能自己解决这个问题。”、“你一定能行!”等。当学生的学习停留于一定的水平时,要注意设“跳板”引渡,使他们成功的到达知识的彼岸。当学生的学习活动遇到困难,特别是后进生泄气自卑时,要特别注意给予及时的点拨诱导,使他们“跳一下也能摘到果子吃”。这样,各种不同水平的学生就会在探究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满足感油然而生,进一步增添了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总之,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手段,也是一条基本教学原则。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曾指出:“浓厚的兴趣能弥补智能的不足,持久的兴趣会导致发明创造。”因此,作为一名中学数学教师,应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让兴趣成为学生最好的老师,成为他们学习的巨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