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数学是一门思维的学科,怎样进行有效的思维训练,是每个数学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学生的形象思维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提高学生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以促进整体数学思维品质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形象思维,数形结合
就目前小学数学教学现状而言,对学生形象思维的培养在认识和训练上皆存在不足,致使学生普遍感到数学知识枯燥乏味,由于学生的形象思维的直接向逻辑思维跳跃,使学生对知识陷入“一知半解”的尴尬局面。因此,要想改变这一现状,一方面,教师必须把培养学生形象思维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立足于数学知识,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维训练,使学生的形成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够实现协调发展;另一方面,也要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在教学中渗透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对数学问题产生立体性或整体性的思考。基于此,本文结合日常的教学经验,从“利用直观教具”“鼓励动手操作”“渗透数形结合”三个方法为切入点,具体阐述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以期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思考习惯。
一、利用直觀教具
表象是形象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也是学生形象思维发展的重要前提。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只有通过将抽象的知识实现形象化的转化,才能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教师应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应用各种直观形象的教具,让学生能够形成直观的表象,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圆”这一课内容时,为了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首先,我会以地球仪、硬币、瓶盖等教具作为导入,并让学生列出在生活当中的圆形的实物如水杯盖、碗、乒乓球、高尔夫球……,借助真实感知生活当中的实物,让学生对于圆形的物体具有直观形象的认知。立足初步认知,之后,再指导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圆形的教学模型,并对照课本,总结出圆的概念和特点。最后,引导学生在任一教学模型上找出两个焦点形成的重合点,说出圆的特征。通过将实物教学模型与课本知识相互结合,使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在学习当中构建明晰的表象,使得思维趋向于理性化。
二、鼓励动手操作
教学实践证明,动手操作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更容易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印象,进而顺利地解决数学问题。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并定期开展实践活动,增强学生数学理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扇形统计图”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掌握扇形统计图中数量之间的百分比关系,会绘制并分析扇形统计图。首先,我会以谈话的方式作为导入,引导学生将自己的一天的活动分配在练习本上写下来,并要求学生绘制条形统计图,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让学生意识到条形统计图不能直观的展示出自己所需要的数据。之后,我再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出扇形统计图,让学生将自己的数据放入扇形统计图中,初步感受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进而,鼓励学生自主动手操作,绘制扇形统计图,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深入探究,比如,男生和女生占班级人数的比例为例,进一步和明晰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最后,为学生布置课后的绘制作用,要求学生根据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自主完成作业,从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增强知识理解,促进思维发展,具备解决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三、渗透数形结合
数形结合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数与形的关系几乎涵盖了数学问题的全部,掌握数形结合思想,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提高数学能力。从这点来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实践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引导学生在分析数量关系中尝试总结归纳,从而既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能在某种程度上让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的形象思维形成互补。
例如:在教学“多边形的面积”这一课时,首先,我会在课堂上拿出一个长方形模型和一个平行四边形模型,通过让学生仔细观察,激活学生思维;之后,引导学生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想象长方形的长和宽,利用割补法展开探究,由已知条件推断出未知条件,在对比长方形的长和宽、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中做出大胆假设,并赋予图形一定的数值,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通过这样的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从形象到抽象的认知能力。
学生的形象思维是一切思维品质的基础,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在学生理解知识、提高数学能力上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作为一名数学教育工作者,要将知识的表达结合生活的方方面面,运用不同的方法为小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入发展奠定基础,从而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积德.谈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J].华夏教师,2019(20):5.
[2]赵金桂.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形象思维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30):155-156.
关键词:小学数学,形象思维,数形结合
就目前小学数学教学现状而言,对学生形象思维的培养在认识和训练上皆存在不足,致使学生普遍感到数学知识枯燥乏味,由于学生的形象思维的直接向逻辑思维跳跃,使学生对知识陷入“一知半解”的尴尬局面。因此,要想改变这一现状,一方面,教师必须把培养学生形象思维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立足于数学知识,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维训练,使学生的形成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够实现协调发展;另一方面,也要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在教学中渗透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对数学问题产生立体性或整体性的思考。基于此,本文结合日常的教学经验,从“利用直观教具”“鼓励动手操作”“渗透数形结合”三个方法为切入点,具体阐述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以期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思考习惯。
一、利用直觀教具
表象是形象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也是学生形象思维发展的重要前提。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只有通过将抽象的知识实现形象化的转化,才能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教师应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应用各种直观形象的教具,让学生能够形成直观的表象,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圆”这一课内容时,为了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首先,我会以地球仪、硬币、瓶盖等教具作为导入,并让学生列出在生活当中的圆形的实物如水杯盖、碗、乒乓球、高尔夫球……,借助真实感知生活当中的实物,让学生对于圆形的物体具有直观形象的认知。立足初步认知,之后,再指导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圆形的教学模型,并对照课本,总结出圆的概念和特点。最后,引导学生在任一教学模型上找出两个焦点形成的重合点,说出圆的特征。通过将实物教学模型与课本知识相互结合,使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在学习当中构建明晰的表象,使得思维趋向于理性化。
二、鼓励动手操作
教学实践证明,动手操作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更容易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印象,进而顺利地解决数学问题。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并定期开展实践活动,增强学生数学理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扇形统计图”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掌握扇形统计图中数量之间的百分比关系,会绘制并分析扇形统计图。首先,我会以谈话的方式作为导入,引导学生将自己的一天的活动分配在练习本上写下来,并要求学生绘制条形统计图,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让学生意识到条形统计图不能直观的展示出自己所需要的数据。之后,我再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出扇形统计图,让学生将自己的数据放入扇形统计图中,初步感受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进而,鼓励学生自主动手操作,绘制扇形统计图,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深入探究,比如,男生和女生占班级人数的比例为例,进一步和明晰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最后,为学生布置课后的绘制作用,要求学生根据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自主完成作业,从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增强知识理解,促进思维发展,具备解决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三、渗透数形结合
数形结合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数与形的关系几乎涵盖了数学问题的全部,掌握数形结合思想,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提高数学能力。从这点来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实践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引导学生在分析数量关系中尝试总结归纳,从而既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能在某种程度上让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的形象思维形成互补。
例如:在教学“多边形的面积”这一课时,首先,我会在课堂上拿出一个长方形模型和一个平行四边形模型,通过让学生仔细观察,激活学生思维;之后,引导学生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想象长方形的长和宽,利用割补法展开探究,由已知条件推断出未知条件,在对比长方形的长和宽、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中做出大胆假设,并赋予图形一定的数值,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通过这样的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从形象到抽象的认知能力。
学生的形象思维是一切思维品质的基础,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在学生理解知识、提高数学能力上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作为一名数学教育工作者,要将知识的表达结合生活的方方面面,运用不同的方法为小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入发展奠定基础,从而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积德.谈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J].华夏教师,2019(20):5.
[2]赵金桂.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形象思维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30):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