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时候阅读《西游记》,不时冒出一个疑问:为什么选择唐僧担任西游取经的小组长?唐僧既没有“眼力”,更没有本事,常常受妖怪蒙蔽,多次冤枉“好人”,给取经路途制造了许多麻烦,关键是唐僧脚程慢,只能一步一步丈量土地,耽误西天取经的“绩效”;而孙悟空、猪八戒、沙僧,还有白龙马,不仅身体健壮,且具特异功能,尤其是孙悟空,一个跟斗十万八千里,去往西天易如反掌。假如派遣孙悟空一人西天取经,跟斗云来去,哪里会遇到这么多妖怪,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后来反复阅读,才渐渐明白《西游记》的道理:所谓取经,关键是“取”而不是“经”,只有坚定的向佛之心,才能得到真经。在取经路上,每一个妖怪都是“领导”特意安排的考验项目,尽管他们口口声声要取唐僧性命,但没有一个妖怪真的敢下手,不知道唐僧是否了然于胸,至少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和白龙马是不知道的。取经的过程也是普渡众生的过程,唐三藏虽缺乏眼力,但意志坚定,抱持“众生平等”,心无杂念,一路向西,颇符合佛祖之意。孙悟空很有本事,但缺点不少,如恃才傲物、暴力倾向等,猪八戒意志不够坚定、好色贪吃;沙和尚为人木讷,本领一般,缺乏“慧根”。这一切缺点都要在取经路上得到考验,在佛祖、菩萨点化下成长,最后“立地成佛”。从此,我再也不嘲笑唐僧,不恨紧箍咒。如果派孙悟空取经,一个跟斗解决问题,取经如同儿戏,整部大书从何而来?破除外魔的过程,实际就是破除心魔的过程,心中无魔,一心向佛,方能大成。
贝西西的《去罗马》也讲述了一个“西天取经”的故事。罗马是圣城,是一切智慧、力量的源泉,驻扎在驿站的客人,都奔着罗马而来,也奔着罗马而去,这里是“去罗马城中陆之地的最后一站”。人来人往,每一个人都有人生困惑,都有不可告人的目的,他们将秘密深深地埋在心灵深处,提防着别人,希望到罗马城寻找解脱之道,获得力量和智慧。于是,穿皮袄的大汉来了,穿着烟狐皮褛的少年来了,牧师来了,艺术家来了,背着大袋子的商人来了,穿越十八涧的一伙人来了。小小驿站挤满了去罗马的人,他们热切地研讨着地图,喝着特有的烧刀子酒,期待天气放晴的那一天。驿站外面的小树林——埋葬着许多去罗马归来人——几乎没有人注意,除了穿着烟狐皮褛的少年冷树。店老板是一个见多识广、饱经风雨的老年人,他尽管没有去过罗马,对罗马也没有太多兴趣,但他最了解去罗马路途有多艰辛,最同情所有去罗马人的遭遇。天色刚刚放晴,众人急切地踏上去罗马的路途,老板的女儿,这个向来乖巧听话、与老板相依为命的姑娘,居然受到少年的启蒙、蛊惑,跟随少年,踏上去罗马之路。
这个由牧师、商人、富贵少年和姑娘组成的小团队,还有几只不明来历的大黑鸟,在牧师的带领下走上了“西天取经”的道路。牧师有救危扶困的普世情怀,是一个意志坚定的智者,擔任团队的导师和负责人;商人简三是一个沉默少语、唯利是图,又信守商业伦理的淘金者,在“取经”路上我行我素,无利不起早;冷树作为一个饱读诗书的知识分子,是取经路上的中坚力量;老板的女儿方芳是一个不谙世事、单纯好奇的“学生”,一个被保护的对象;大黑鸟就像白龙马,无欲无求,关键时刻发挥特异作用。他们选择了穿越森林的道路,按照《西游记》和民间故事的逻辑,各种考验纷至沓来:先是魔幻般的森林,再是饮用水告急,再有狼群挡道、密不透风的藤蔓墙、金樱桃之毒、金色麦穗的诱惑、黑风峪,等等。在克服诸多困难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发生了变化:牧师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信念,发现了深藏于内心的罗马城;冷树不再是一个只关心自己的少年,他用最珍贵的赤金匕首和烟狐皮褛,为大家换取水果和解药,第一个感悟到罗马城就在人心中;方芳也望见了罗马城,不再是一个好奇、爱哭的小姑娘;简三终于找到了遍地黄金,尽管他坠崖身亡,但实现了一个商人的最大利益,也算找到了自己的罗马城。
有成功者,就有失败者。来自十八涧的小团队丢下两个同伴的尸体,灰溜溜地返回驿站;穿着皮袄的大汉精神失常、绝望地叹息:没有一条路可以到罗马!自傲不凡的艺术家变成了黄狗,只有那条蛇皮花纹的头巾诉说着艺术家不为人知的经历(作者让艺术家变成黄狗回来,连一个牺牲的机会都不给他,是出于对黄狗的偏爱?还是出于对艺术家的鄙视?);客人们陆陆续续地回来了,驿站没有了数月前的喧嚣与热闹,到处弥漫着沮丧、绝望和沉默,人们再也不愿意提起“去罗马”的事情。几天以后,这些客人都散去了,回到各自的来路,“去罗马”的经历被他们当做必须严守的秘密。牧师走了,冷树也要走,方芳也要走,跟着冷树回到喀图,只有埋葬在树林中的死者永远陪伴着方老板。
但是,方老板不会孤独,还会有下一批、下下一批客人来到这里,踏上去罗马的路途。几十年来,见多识广的方老板一点都不担心,唯一揪心的是心爱的女儿离他而去。
是啊,条条大路通罗马,人人都想去罗马,罗马在哪里?贝西西告诉我们:罗马就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去罗马”是一种自我发现、自我完善、自我确认,那个飘飘渺渺的罗马城,也许并不存在。“去罗马”关键在于“去”,而不在于“罗马”,不“去”就不能发现自我心灵深处的罗马,就不能获得新的力量和智慧。“去罗马”是成长的心路历程,罗马是一定要去的!
贝西西运用了寓言手法,调动多种富有西部特色的寓言性因素,将故事讲述得神秘又开放,两条线索(方老板在驿站等待的线索和牧师团队去罗马的线索)相互补益,省略很多难言的路途经历,灵活地降低了叙述难度。“新龙门客栈”式的驿站,隐藏着不平凡故事的方老板,高浓度的烧刀子酒,大块大块的牛羊肉,热气腾腾的牛肉面,羊皮狐皮的厚皮袄,漫无边际的黑森林,令人色变的黑风峪,还有大风雪、狼群,等等。这些西部文艺不可缺少的元素,汇集在《去罗马》中,让这个故事显得很“西部”,构成了文本的基本格调。
既然作者更多采用了寓言手法,就不能完全用小说的标准来衡量。寓言和小说都要讲故事,寓言的重心在于通过故事说明寓意,而小说主要通过故事塑造人物。讲述寓意需要深刻独特的发现,塑造人物需要“合理”,如果能够将二者结合起来,也许会构成寓言体小说。《去罗马》的人物,更像是寓言中的人物,而不像是小说中的人物(艺术家变成黄狗最典型),方老板的女儿方芳也缺少必要的合理性。方芳作为一个二十岁的大姑娘,在荒漠驿站长大成人,接触过形形色色江湖人物,帮助方老板核对账目,为死者陵墓刻画罗马城图案,对于生与死的感悟应该超出常人。面对富贵少年冷树时露出儿女情态,可以理解,但在去罗马的路上,没有为团队提供必要帮助,且因为好奇,屡屡制造麻烦,与其“新龙门客栈”公主身份不符合,缺少必要的合理性。
我希望,作者在讲好故事的同时,充分注重人物形象的合理性,符合冯梦龙所说的“事真、理真、情真”。
贝西西的《去罗马》也讲述了一个“西天取经”的故事。罗马是圣城,是一切智慧、力量的源泉,驻扎在驿站的客人,都奔着罗马而来,也奔着罗马而去,这里是“去罗马城中陆之地的最后一站”。人来人往,每一个人都有人生困惑,都有不可告人的目的,他们将秘密深深地埋在心灵深处,提防着别人,希望到罗马城寻找解脱之道,获得力量和智慧。于是,穿皮袄的大汉来了,穿着烟狐皮褛的少年来了,牧师来了,艺术家来了,背着大袋子的商人来了,穿越十八涧的一伙人来了。小小驿站挤满了去罗马的人,他们热切地研讨着地图,喝着特有的烧刀子酒,期待天气放晴的那一天。驿站外面的小树林——埋葬着许多去罗马归来人——几乎没有人注意,除了穿着烟狐皮褛的少年冷树。店老板是一个见多识广、饱经风雨的老年人,他尽管没有去过罗马,对罗马也没有太多兴趣,但他最了解去罗马路途有多艰辛,最同情所有去罗马人的遭遇。天色刚刚放晴,众人急切地踏上去罗马的路途,老板的女儿,这个向来乖巧听话、与老板相依为命的姑娘,居然受到少年的启蒙、蛊惑,跟随少年,踏上去罗马之路。
这个由牧师、商人、富贵少年和姑娘组成的小团队,还有几只不明来历的大黑鸟,在牧师的带领下走上了“西天取经”的道路。牧师有救危扶困的普世情怀,是一个意志坚定的智者,擔任团队的导师和负责人;商人简三是一个沉默少语、唯利是图,又信守商业伦理的淘金者,在“取经”路上我行我素,无利不起早;冷树作为一个饱读诗书的知识分子,是取经路上的中坚力量;老板的女儿方芳是一个不谙世事、单纯好奇的“学生”,一个被保护的对象;大黑鸟就像白龙马,无欲无求,关键时刻发挥特异作用。他们选择了穿越森林的道路,按照《西游记》和民间故事的逻辑,各种考验纷至沓来:先是魔幻般的森林,再是饮用水告急,再有狼群挡道、密不透风的藤蔓墙、金樱桃之毒、金色麦穗的诱惑、黑风峪,等等。在克服诸多困难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发生了变化:牧师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信念,发现了深藏于内心的罗马城;冷树不再是一个只关心自己的少年,他用最珍贵的赤金匕首和烟狐皮褛,为大家换取水果和解药,第一个感悟到罗马城就在人心中;方芳也望见了罗马城,不再是一个好奇、爱哭的小姑娘;简三终于找到了遍地黄金,尽管他坠崖身亡,但实现了一个商人的最大利益,也算找到了自己的罗马城。
有成功者,就有失败者。来自十八涧的小团队丢下两个同伴的尸体,灰溜溜地返回驿站;穿着皮袄的大汉精神失常、绝望地叹息:没有一条路可以到罗马!自傲不凡的艺术家变成了黄狗,只有那条蛇皮花纹的头巾诉说着艺术家不为人知的经历(作者让艺术家变成黄狗回来,连一个牺牲的机会都不给他,是出于对黄狗的偏爱?还是出于对艺术家的鄙视?);客人们陆陆续续地回来了,驿站没有了数月前的喧嚣与热闹,到处弥漫着沮丧、绝望和沉默,人们再也不愿意提起“去罗马”的事情。几天以后,这些客人都散去了,回到各自的来路,“去罗马”的经历被他们当做必须严守的秘密。牧师走了,冷树也要走,方芳也要走,跟着冷树回到喀图,只有埋葬在树林中的死者永远陪伴着方老板。
但是,方老板不会孤独,还会有下一批、下下一批客人来到这里,踏上去罗马的路途。几十年来,见多识广的方老板一点都不担心,唯一揪心的是心爱的女儿离他而去。
是啊,条条大路通罗马,人人都想去罗马,罗马在哪里?贝西西告诉我们:罗马就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去罗马”是一种自我发现、自我完善、自我确认,那个飘飘渺渺的罗马城,也许并不存在。“去罗马”关键在于“去”,而不在于“罗马”,不“去”就不能发现自我心灵深处的罗马,就不能获得新的力量和智慧。“去罗马”是成长的心路历程,罗马是一定要去的!
贝西西运用了寓言手法,调动多种富有西部特色的寓言性因素,将故事讲述得神秘又开放,两条线索(方老板在驿站等待的线索和牧师团队去罗马的线索)相互补益,省略很多难言的路途经历,灵活地降低了叙述难度。“新龙门客栈”式的驿站,隐藏着不平凡故事的方老板,高浓度的烧刀子酒,大块大块的牛羊肉,热气腾腾的牛肉面,羊皮狐皮的厚皮袄,漫无边际的黑森林,令人色变的黑风峪,还有大风雪、狼群,等等。这些西部文艺不可缺少的元素,汇集在《去罗马》中,让这个故事显得很“西部”,构成了文本的基本格调。
既然作者更多采用了寓言手法,就不能完全用小说的标准来衡量。寓言和小说都要讲故事,寓言的重心在于通过故事说明寓意,而小说主要通过故事塑造人物。讲述寓意需要深刻独特的发现,塑造人物需要“合理”,如果能够将二者结合起来,也许会构成寓言体小说。《去罗马》的人物,更像是寓言中的人物,而不像是小说中的人物(艺术家变成黄狗最典型),方老板的女儿方芳也缺少必要的合理性。方芳作为一个二十岁的大姑娘,在荒漠驿站长大成人,接触过形形色色江湖人物,帮助方老板核对账目,为死者陵墓刻画罗马城图案,对于生与死的感悟应该超出常人。面对富贵少年冷树时露出儿女情态,可以理解,但在去罗马的路上,没有为团队提供必要帮助,且因为好奇,屡屡制造麻烦,与其“新龙门客栈”公主身份不符合,缺少必要的合理性。
我希望,作者在讲好故事的同时,充分注重人物形象的合理性,符合冯梦龙所说的“事真、理真、情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