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欺凌所导致的恶性事件频频出现。心理、情感发展不成熟的未成年人,既容易成为网络欺凌“沉默的受害者”,也容易加入欺凌的队伍成为作恶者。为减少未成年人网络欺凌案件的发生,政府、学校、家庭、朋友及未成年人自身需正视网络欺凌这一问题,并积极采取措施进行防御和介入。
关键词:网络欺凌 未成年人 防范
【中图分类号】D912 【文献标识码】A
未成年人的保护,在互联网时代又遇到了新的难题。世界范围内已发生多起因网络欺凌而导致未成年人辍学甚至自杀的案件。2013年8月初,14岁的英国少女汉娜·史密斯在家中上吊身亡,成为又一位网络欺凌的受害者。事后,汉娜家人发现,在其注册的Ask.fm(青少年问答网站)个人主页上,有“丑女”“肥婆”“喝漂白水吧”“帮帮忙去死吧,你这个可怜的家伙”等评论。持续的网络语言侮辱,最终使这名女孩精神崩溃。
Ask.fm是一个有6000万用户的社交网站,其中近一半是未成年人。在中国市场推广中,它被称为“少男少女的电子后花园”,“青少年可以不受家长的约束,在这里放纵青春”。①据不完全统计,迄今已至少发生4起与Ask.fm平台有关的青少年自杀案件。②自杀是网络欺凌带来的最令人震惊的后果,但除此之外,一大部分受网络欺凌的未成年人可能是“沉默的受害者”,不被周围的成年人注意。网络欺凌的出现,已使原本物理空间的社会规范和秩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网络欺凌与沉默的受害者
欺凌(bullying)是指恃强凌弱(或以多欺寡)、持续性地伤害他人的行为。在未成年人群体中,欺凌往往与校园暴力事件挂钩。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欺凌者开始借助网络来实施欺凌行为。
由于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不高,个人信息容易在虚拟空间的交流与互动中泄露,很容易成为网络欺凌的对象,遭到来自某些个人或群体有意、重复地伤害。这些伤害可能借助于电子邮件、即时短信、微博留言、博客、个人投票等途径。“个人或群体利用电子沟通方式,侵略性地、有意地、重复地伤害那些不易自我保护的人。”③这类行为统称为网络欺凌,英文是Cyberbully,亦译为“网络欺负”。
有学者将“网络欺负”的表现形式分为7种:④
1.情绪失控(flaming):向网上的群体或个人发送令人生气的粗俗信息;这是由于不同意或误解了别人所说的意见,并决定与之争辩而形成的正面攻击。
2.网络骚扰(online harassment):通过电子邮件或其他短信方式持续性地骚扰他人;受害者收到的消息可能是让人讨厌的或是庸俗的、性暗示的或侮辱性的。
3.网络盯梢(cyberstalking):通过网络发送伤害性的、威胁性的或过分暧昧的言语,例如发邮件威胁A说要送A去死。
4.网络诋毁(denigration):发送针对某人的有害、不真实或残酷的陈述,或将这些资料上传到网上。
5.网络伪装身份(masquerade):假装他人的身份在网上发布信息,损害该人的形象。
6.披露隐私(outing):在网上发布有关个人的敏感、私密或令人尴尬的信息,包括传播私人信息或图像。
7.在线孤立(exclusion):将某人排除在某一个聊天室或虚拟社区之外,使之孤立。
随着互联网使用的普及化,网络欺凌问题多发,未成年人已成为网络欺凌的最大受害者。2013年,英国全国防止虐待儿童学会(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Prevention of Cruelty to Children)对全国1024名11~16岁学生的抽样调查发现,英国每5个孩子里就有一个曾受到网络欺凌。⑤但由于网络欺凌具有匿名性和隐蔽性,再加上受害者大多保持沉默,这一现象尚未引起人们足够重视。截至目前,我国尚未开展关于网络欺凌案件的专门调查。但在2012年,《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杂志社联合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开展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95.4%的受访青少年(全国3560个6~24岁有上网经历的青少年参与调查)表示曾经遭遇到不同形式的网络暴力(除了网络欺凌,还包括网络上的血腥、暴力和色情内容)⑥。
网络欺凌,谁之过
网络欺凌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借鉴信息传播要素及语境,这里从发送者—接收者—媒介—环境几个方面,对应为网络欺凌的作恶者、受害者、网络媒介、网络规制环境等四个方面,分析这一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
1.互联网原住民: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当代未成年人是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他们经常登录社交媒体,很大一部分未成年人的社会化和情感发展,是在网络上和手机上实现的。⑦2012年《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新媒体运用报告》显示,中国未成年人在很小的年纪便开始接触网络,并积极参与社交平台。被调查未成年人触网比例高达96.8%。首次触网年龄在10岁以前(含10岁)的学生占到61.8%。仅有10%的未成年人“不清楚或没有使用过”网络社交平台 。⑧
在网络空间,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有待增强。中国第六次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发现,未成年人在进行网上交友时,性别(69.1%)、年龄(53.0%)和QQ号(52.2%)是他们常公布的个人真实信息,32.3%会公布真实姓名。⑨公布学校名称、电子邮箱、照片、班级、手机号等易直接定位和识别的个人信息者也有相当比例。未成年人个人信息容易泄露,为网络欺凌埋下了一大隐患。
2. 未成年施暴者:也是弱者
尽管网络欺凌具有匿名性,但大部分未成年受害者知道是谁在作恶,那些欺凌者大部分是他们的同学。⑩从这层意义上讲,对未成年人的网络欺凌是校园欺凌在网络空间里的延伸,作恶者的主体也是未成年人。
由于未成年人心理、情感不成熟,他们还无法准确预期自己网络欺凌行为带来的影响。未成年人透过网络无法直接接触对方,他们可能觉得网络欺凌好玩,是“欺负别人的游戏”。在从家庭转向社会群体的阶段,未成年人十分渴望得到同伴的认同。社交权利的吸引使得他们通过使用互联网和电子通讯网络而变得有侵犯性,觉得网络欺凌很有“面子”。有些是因为想在网络上释放压力,或试图控制他人。这些心理因素都在不同层面促成了网络欺凌现象。 3. 互联网:隐蔽的暴力平台
在网络空间,作恶者只需匿名登录,便可以多重身份轻而易举地对他人实施作恶。比起现实校园中的欺凌,网络为欺凌者提供了更具隐蔽性的平台。倘若欺凌内容在互联网上公开出现,更多的作恶者会从众加入欺凌的队伍。作恶的跟帖或留言越多,就越难追究躲在屏幕后的“网霸”的法律责任。
网络服务提供商为用户配套的安全措施相对不足。虽已发生几起与Ask.fm平台相关的自杀事件,但Ask.fm仍允许所有人采用匿名方式浏览,用户可就网络欺凌投诉。据法国《世界报》2013年6月的一则报道,Ask.fm网站仅有50名网络调解员,而他们须面对每天提交给网站的6000万条问答。
4.谁之过?规制的缺失
欺凌现象在网络空间猖獗,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前网络法律法规不完善。法律法规的目的不在于惩罚本身,而是威慑公众,做危害他人的事情要受到相应的惩罚。但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执法机关难以对网络实施有效的监管,加之网络规制的立法远远落后于网络的发展,导致难以对欺凌者形成有效威慑,作恶者预见不到自己行为可能带来的制裁,因此对实施欺凌行为更加肆无忌惮。
在打破地域界限、具有无限受众性的网络空间,还未形成统一的监管力量。乔治·奥威尔的《1984》中,老大哥(无处不在的独裁者)可以承担对大众统一监管的成本,但在Web 2.0时代,监管是自下而上生成的,较前者需要一个更长的过程。
网络欺凌对未成年人的危害
与传统的校园欺凌不同,未成年人网络欺凌具有的自身的鲜明特点:匿名性、隐蔽性、从众性,等等。即使是在免受传统欺凌的场所——家中,未成年人也可能遭受网络欺凌。
1.网络欺凌的叠加影响
互联网给欺凌行为提供了一个更具公开性的平台。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网上的旁观者可以任意浏览“网霸”所传播的欺凌内容。他们可能无法意识到自身的行为后果,而只是在“从众效应”下去留言、转载,或者有意加入欺凌的队伍。受害者不断受到欺侮,短时间内面临“众人欺凌”的巨大心理压力。
另外应注意的是,欺凌内容一旦在网上发布就很难完全删除,网络欺凌持续的时间可能会更长。受害者会一遍遍亲历网上作恶者对自己欺凌的内容,一次次重复体验伤害。
2.更加沉默的受害者
传统欺凌行为中,作恶者往往是面对面地欺负弱小者。但网络欺凌行为更具隐蔽性。屏幕后,未成年人不知道究竟是谁在作恶,担心举报后会面临“网霸”更大的报复。他们因此产生无助感,隐瞒欺凌事实,不向老师或家长报告。调查发现,网络欺凌中受害者不报告的“沉默文化”比在传统欺凌中更为明显,从而导致对网络欺凌的监控更加困难。
其他促使受害的未成年人保持沉默的原因有:认为成年人不懂网络欺凌;担心老师和家长的干预会使网络欺凌变得更加糟糕;担心家长会禁止他们继续上网或使用手机等。因此,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受害者会告诉父母、教师等成年人,寻求他们的帮助。
3.心理健康遭受严重冲击
青少年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未成年人开始进入群体社会化阶段,同伴的影响逐渐超过父母。虽然,网络欺凌不会直接对未成年人产生身体上的伤害,但因其敏感、情绪波动大,心理发展不成熟,网上的消极内容很容易让他们产生自我否定、无助、羞耻感和孤立等负面情绪,严重影响心理健康。
网络欺凌对未成年人带来的危害,因欺凌的频率、长度、严重性及对象心理承受能力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在媒体报道中,网络欺凌已导致多起自杀。但自杀并不是网络欺凌带给未成年人最可能、最普遍的后果。网络欺凌给未成年人带来的直接后果有:压抑、缺乏自信、焦虑、自杀的幻象,以及其他身心疾病,如头痛、睡眠障碍等。这些对青少年的学业和健康成长都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未成年人应对网络欺凌:自我保护与社会防御
未成年人还处在身心发展不成熟的阶段,他们很容易沦为网络欺凌的受害者。网络欺凌的隐蔽性和多发性决定了,我们应对网络欺凌的策略要以预防为主。同时应看到,与当场欺侮的传统欺凌不同,网络欺凌具有相对滞后性的特点。“网霸”借助电子信息技术对未成年人实施作恶行为,他们很难看到受害人对自己欺凌内容的直接反应。因此,网络欺凌事件发生后,第三方应及时介入,减轻网络欺凌对未成年人的危害。
1.未成年人的第一道防线:自我保护
未成年人应提高网络安全意识,提高自身防御能力;同时也要注意自己网上言行,避免成为网络欺凌的作恶者。在上网时,未成年人要加强隐私设置,设置好友权限,防止个人信息泄露。在遭受网络欺凌时,屏蔽作恶者或删除可恶信息,是未成年人通常采用并认为有效解决问题的措施。有的未成年受害者会对网络欺凌进行报复。但国外调查发现,报复可能不仅不会起到威慑的作用,反而会使情况更加恶化。未成年人在受到欺凌后,应主动把事情告诉熟悉自己的同学、朋友、家长和老师,以减轻内心的压抑和无助。
2.未成年人的贴身保护:同伴、家庭和学校的情感支持
遭受网络欺凌时,不同的受害者可能会有不同的应对措施。许多青少年在遭受网络欺凌后选择保持沉默,或者直接关掉受影响的社交网站。但青少年受害者究竟能否克服网络欺凌带来的负面情绪,这需要各方积极应对。调查发现,告知朋友是处理网络欺凌最有效的途径。特别是同班或同校的同学,由于在网络空间中接触较多,他们较之成年人更容易获得关于作恶者和被欺凌者的信息,由他们来帮助或举报是很好的尝试。家长应认识到,子女是数字时代的“原住民”,他们自然要经历在网络社区的社会化进程,不能由于网络欺凌问题的出现而因噎废食,直接切断子女的网络或没收他们的手机。家长应积极与子女沟通,帮助他们排解内心的不良情绪,鼓励子女打破沉默对“网霸”进行举报。对学校来说,在课程教学中应适当安排网络教育,增强未成年人的网络规范意识,提高他们的安全上网技能。平时,老师应注意观察班上同学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若发现受网络欺凌的同学,学校应安排专业咨询人员进行心理辅导。 3.未成年人的技术防线:网络服务商的支持
在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服务的同时,社交网站和电子设备服务商应考虑安全措施是否到位。针对日益凸显的网络欺凌行为,电子通讯服务商已开始行动。2013年8月3日,有5亿用户的社交网站推特(Twitter)正式确认,将在所有平台上增加“举报辱骂”按钮,让用户能够更加及时有效地举报网络恶性行为。韩国和日本已在青少年使用的智能手机中推广可预防网络欺凌的安全软件,自动收集网络欺凌言论并上报,网络上的暴力威胁话语将被自动阻止。
4.未成年人的制度性保护:网络空间的法律保障
解决网络空间中的欺凌现象,不仅要靠道德伦理、教育、技术、管理等手段,更需要相对成熟的法律法规作为保障。立法是打击网络欺凌相对有力的一种措施。但目前,我国的相关法规明显还不够完善,对网络越轨行为的判定采用的仍是现实社会中的准则或价值标准。因此,应针对现阶段网络传播的特点,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严格界定言论自由与侵犯他人隐私权等行为的区别,以明确的法律条文来约束和制裁恶性的网络欺凌事件。
青少年网络欺凌问题不容忽视,我们不能听任网络欺凌在虚拟空间胡作非为。积极采取防御与介入相结合的策略,提高未成年人的网络规范意识与安全上网技能,并综合完善情感支持、技术配套、制度保障的体系,才能有效应对网络欺凌并减少其对未成年人造成的危害。
(本文为清华大学人文社科振兴基金研究项目
“传媒社会学”之成果)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本文编辑:刘逸帆 )
注 释
①青少年问答网站Ask.fm:少男少女的电子后花园 新浪科技 http://tech.sina.com.cn/i/2013-06-09/10238429011.shtml
②几起青少年网络欺凌事件 凤凰网 http://news.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3_08/21/28873711_0.shtml
③Peter K. Smith, Jess Mahdavi, Manuel Carvalho, Sonja Fisher, Shanette Russell, and Neil Tippett. Cyberbullying: its nature and impact in secondary school pupils[J]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49:4 (2008), pp 376—385
④转引自:李静 《青少年网络欺凌问题与防范对策》,中国青年研究[J].2009(8)
⑤One in five children bullied online, says NSPCC survey. BBC http://www.bbc.co.uk/news/uk-23654329
⑥青少年处于网络欺凌“重灾区”.凤凰网. http://news.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3_08/21/28873764_0.shtml
⑦Gwenn Schurgin O'Keeffe, Kathleen Clarke-Pearson and Council on Communications and Media. The Impact of Social Media on Children, Adolescents, and Families.[J] Pediatrics 2011;127;800
⑧李文革 沈杰 季为民 《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新媒体运用报告(2011-2012)》[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2-5
⑨未成年人触网比例达96.8% 网络生活“碎片化”.腾讯新闻 http://news.qq.com/a/20130724/008118.htm
⑩Wanda Cassidy, Chantal Faucher and Margaret Jackson. Cyberbullying among youth: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current international research and its implications and application to policy and practice[J]. School Psychology International,2013 (5):1-38
张乐 《青少年网络欺凌研究综述》,中国青年研究[J].2010(12)
Ken Strutin,Social Media and the Vanishing Points of Ethical and Constitutional Boundaries, 31 PaceL.Rev. 228 (2011)
Perren, S., Corcoran, L., Cowie, H., Dehue, F., Garcia, D., Mc Guckin, C., et al. (2012).Coping with cyberbullying: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Final Report of the COST IS 0801 Working Group 5 (published online)
Wanda Cassidy, Chantal Faucher and Margaret Jackson. Cyberbullying among youth: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current international research and its implications and application to policy and practice[J]. School Psychology International,2013 (5):1-38
Livingstone, Sonia, Leslie Haddon, Anke G?rzig, and Kjartan Olafsson 2011. Risks and Safety on the Internet: The Perspective of European Children: Full Findings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from the EU Kids Online Survey of 9—16 Year Olds and Their Parents in 25 Countries. London: LSE.
Perren, S., Corcoran, L., Cowie, H., Dehue, F., Garcia, D., Mc Guckin, C., et al. (2012).Coping with cyberbullying: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Final Report of the COST IS 0801 Working Group 5 (published online)
Price, M., & Dalgleish, J. (2010). Cyberbullying: Experiences, Impacts and Coping Strategies as Described by Australian Young People. Youth Studies Australia, 29(2), 51- 59
陈钢 《网络欺凌:青少年网民的新困境》[J].《青少年保护》,2011(4)
关键词:网络欺凌 未成年人 防范
【中图分类号】D912 【文献标识码】A
未成年人的保护,在互联网时代又遇到了新的难题。世界范围内已发生多起因网络欺凌而导致未成年人辍学甚至自杀的案件。2013年8月初,14岁的英国少女汉娜·史密斯在家中上吊身亡,成为又一位网络欺凌的受害者。事后,汉娜家人发现,在其注册的Ask.fm(青少年问答网站)个人主页上,有“丑女”“肥婆”“喝漂白水吧”“帮帮忙去死吧,你这个可怜的家伙”等评论。持续的网络语言侮辱,最终使这名女孩精神崩溃。
Ask.fm是一个有6000万用户的社交网站,其中近一半是未成年人。在中国市场推广中,它被称为“少男少女的电子后花园”,“青少年可以不受家长的约束,在这里放纵青春”。①据不完全统计,迄今已至少发生4起与Ask.fm平台有关的青少年自杀案件。②自杀是网络欺凌带来的最令人震惊的后果,但除此之外,一大部分受网络欺凌的未成年人可能是“沉默的受害者”,不被周围的成年人注意。网络欺凌的出现,已使原本物理空间的社会规范和秩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网络欺凌与沉默的受害者
欺凌(bullying)是指恃强凌弱(或以多欺寡)、持续性地伤害他人的行为。在未成年人群体中,欺凌往往与校园暴力事件挂钩。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欺凌者开始借助网络来实施欺凌行为。
由于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不高,个人信息容易在虚拟空间的交流与互动中泄露,很容易成为网络欺凌的对象,遭到来自某些个人或群体有意、重复地伤害。这些伤害可能借助于电子邮件、即时短信、微博留言、博客、个人投票等途径。“个人或群体利用电子沟通方式,侵略性地、有意地、重复地伤害那些不易自我保护的人。”③这类行为统称为网络欺凌,英文是Cyberbully,亦译为“网络欺负”。
有学者将“网络欺负”的表现形式分为7种:④
1.情绪失控(flaming):向网上的群体或个人发送令人生气的粗俗信息;这是由于不同意或误解了别人所说的意见,并决定与之争辩而形成的正面攻击。
2.网络骚扰(online harassment):通过电子邮件或其他短信方式持续性地骚扰他人;受害者收到的消息可能是让人讨厌的或是庸俗的、性暗示的或侮辱性的。
3.网络盯梢(cyberstalking):通过网络发送伤害性的、威胁性的或过分暧昧的言语,例如发邮件威胁A说要送A去死。
4.网络诋毁(denigration):发送针对某人的有害、不真实或残酷的陈述,或将这些资料上传到网上。
5.网络伪装身份(masquerade):假装他人的身份在网上发布信息,损害该人的形象。
6.披露隐私(outing):在网上发布有关个人的敏感、私密或令人尴尬的信息,包括传播私人信息或图像。
7.在线孤立(exclusion):将某人排除在某一个聊天室或虚拟社区之外,使之孤立。
随着互联网使用的普及化,网络欺凌问题多发,未成年人已成为网络欺凌的最大受害者。2013年,英国全国防止虐待儿童学会(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Prevention of Cruelty to Children)对全国1024名11~16岁学生的抽样调查发现,英国每5个孩子里就有一个曾受到网络欺凌。⑤但由于网络欺凌具有匿名性和隐蔽性,再加上受害者大多保持沉默,这一现象尚未引起人们足够重视。截至目前,我国尚未开展关于网络欺凌案件的专门调查。但在2012年,《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杂志社联合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开展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95.4%的受访青少年(全国3560个6~24岁有上网经历的青少年参与调查)表示曾经遭遇到不同形式的网络暴力(除了网络欺凌,还包括网络上的血腥、暴力和色情内容)⑥。
网络欺凌,谁之过
网络欺凌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借鉴信息传播要素及语境,这里从发送者—接收者—媒介—环境几个方面,对应为网络欺凌的作恶者、受害者、网络媒介、网络规制环境等四个方面,分析这一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
1.互联网原住民: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当代未成年人是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他们经常登录社交媒体,很大一部分未成年人的社会化和情感发展,是在网络上和手机上实现的。⑦2012年《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新媒体运用报告》显示,中国未成年人在很小的年纪便开始接触网络,并积极参与社交平台。被调查未成年人触网比例高达96.8%。首次触网年龄在10岁以前(含10岁)的学生占到61.8%。仅有10%的未成年人“不清楚或没有使用过”网络社交平台 。⑧
在网络空间,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有待增强。中国第六次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发现,未成年人在进行网上交友时,性别(69.1%)、年龄(53.0%)和QQ号(52.2%)是他们常公布的个人真实信息,32.3%会公布真实姓名。⑨公布学校名称、电子邮箱、照片、班级、手机号等易直接定位和识别的个人信息者也有相当比例。未成年人个人信息容易泄露,为网络欺凌埋下了一大隐患。
2. 未成年施暴者:也是弱者
尽管网络欺凌具有匿名性,但大部分未成年受害者知道是谁在作恶,那些欺凌者大部分是他们的同学。⑩从这层意义上讲,对未成年人的网络欺凌是校园欺凌在网络空间里的延伸,作恶者的主体也是未成年人。
由于未成年人心理、情感不成熟,他们还无法准确预期自己网络欺凌行为带来的影响。未成年人透过网络无法直接接触对方,他们可能觉得网络欺凌好玩,是“欺负别人的游戏”。在从家庭转向社会群体的阶段,未成年人十分渴望得到同伴的认同。社交权利的吸引使得他们通过使用互联网和电子通讯网络而变得有侵犯性,觉得网络欺凌很有“面子”。有些是因为想在网络上释放压力,或试图控制他人。这些心理因素都在不同层面促成了网络欺凌现象。 3. 互联网:隐蔽的暴力平台
在网络空间,作恶者只需匿名登录,便可以多重身份轻而易举地对他人实施作恶。比起现实校园中的欺凌,网络为欺凌者提供了更具隐蔽性的平台。倘若欺凌内容在互联网上公开出现,更多的作恶者会从众加入欺凌的队伍。作恶的跟帖或留言越多,就越难追究躲在屏幕后的“网霸”的法律责任。
网络服务提供商为用户配套的安全措施相对不足。虽已发生几起与Ask.fm平台相关的自杀事件,但Ask.fm仍允许所有人采用匿名方式浏览,用户可就网络欺凌投诉。据法国《世界报》2013年6月的一则报道,Ask.fm网站仅有50名网络调解员,而他们须面对每天提交给网站的6000万条问答。
4.谁之过?规制的缺失
欺凌现象在网络空间猖獗,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前网络法律法规不完善。法律法规的目的不在于惩罚本身,而是威慑公众,做危害他人的事情要受到相应的惩罚。但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执法机关难以对网络实施有效的监管,加之网络规制的立法远远落后于网络的发展,导致难以对欺凌者形成有效威慑,作恶者预见不到自己行为可能带来的制裁,因此对实施欺凌行为更加肆无忌惮。
在打破地域界限、具有无限受众性的网络空间,还未形成统一的监管力量。乔治·奥威尔的《1984》中,老大哥(无处不在的独裁者)可以承担对大众统一监管的成本,但在Web 2.0时代,监管是自下而上生成的,较前者需要一个更长的过程。
网络欺凌对未成年人的危害
与传统的校园欺凌不同,未成年人网络欺凌具有的自身的鲜明特点:匿名性、隐蔽性、从众性,等等。即使是在免受传统欺凌的场所——家中,未成年人也可能遭受网络欺凌。
1.网络欺凌的叠加影响
互联网给欺凌行为提供了一个更具公开性的平台。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网上的旁观者可以任意浏览“网霸”所传播的欺凌内容。他们可能无法意识到自身的行为后果,而只是在“从众效应”下去留言、转载,或者有意加入欺凌的队伍。受害者不断受到欺侮,短时间内面临“众人欺凌”的巨大心理压力。
另外应注意的是,欺凌内容一旦在网上发布就很难完全删除,网络欺凌持续的时间可能会更长。受害者会一遍遍亲历网上作恶者对自己欺凌的内容,一次次重复体验伤害。
2.更加沉默的受害者
传统欺凌行为中,作恶者往往是面对面地欺负弱小者。但网络欺凌行为更具隐蔽性。屏幕后,未成年人不知道究竟是谁在作恶,担心举报后会面临“网霸”更大的报复。他们因此产生无助感,隐瞒欺凌事实,不向老师或家长报告。调查发现,网络欺凌中受害者不报告的“沉默文化”比在传统欺凌中更为明显,从而导致对网络欺凌的监控更加困难。
其他促使受害的未成年人保持沉默的原因有:认为成年人不懂网络欺凌;担心老师和家长的干预会使网络欺凌变得更加糟糕;担心家长会禁止他们继续上网或使用手机等。因此,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受害者会告诉父母、教师等成年人,寻求他们的帮助。
3.心理健康遭受严重冲击
青少年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未成年人开始进入群体社会化阶段,同伴的影响逐渐超过父母。虽然,网络欺凌不会直接对未成年人产生身体上的伤害,但因其敏感、情绪波动大,心理发展不成熟,网上的消极内容很容易让他们产生自我否定、无助、羞耻感和孤立等负面情绪,严重影响心理健康。
网络欺凌对未成年人带来的危害,因欺凌的频率、长度、严重性及对象心理承受能力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在媒体报道中,网络欺凌已导致多起自杀。但自杀并不是网络欺凌带给未成年人最可能、最普遍的后果。网络欺凌给未成年人带来的直接后果有:压抑、缺乏自信、焦虑、自杀的幻象,以及其他身心疾病,如头痛、睡眠障碍等。这些对青少年的学业和健康成长都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未成年人应对网络欺凌:自我保护与社会防御
未成年人还处在身心发展不成熟的阶段,他们很容易沦为网络欺凌的受害者。网络欺凌的隐蔽性和多发性决定了,我们应对网络欺凌的策略要以预防为主。同时应看到,与当场欺侮的传统欺凌不同,网络欺凌具有相对滞后性的特点。“网霸”借助电子信息技术对未成年人实施作恶行为,他们很难看到受害人对自己欺凌内容的直接反应。因此,网络欺凌事件发生后,第三方应及时介入,减轻网络欺凌对未成年人的危害。
1.未成年人的第一道防线:自我保护
未成年人应提高网络安全意识,提高自身防御能力;同时也要注意自己网上言行,避免成为网络欺凌的作恶者。在上网时,未成年人要加强隐私设置,设置好友权限,防止个人信息泄露。在遭受网络欺凌时,屏蔽作恶者或删除可恶信息,是未成年人通常采用并认为有效解决问题的措施。有的未成年受害者会对网络欺凌进行报复。但国外调查发现,报复可能不仅不会起到威慑的作用,反而会使情况更加恶化。未成年人在受到欺凌后,应主动把事情告诉熟悉自己的同学、朋友、家长和老师,以减轻内心的压抑和无助。
2.未成年人的贴身保护:同伴、家庭和学校的情感支持
遭受网络欺凌时,不同的受害者可能会有不同的应对措施。许多青少年在遭受网络欺凌后选择保持沉默,或者直接关掉受影响的社交网站。但青少年受害者究竟能否克服网络欺凌带来的负面情绪,这需要各方积极应对。调查发现,告知朋友是处理网络欺凌最有效的途径。特别是同班或同校的同学,由于在网络空间中接触较多,他们较之成年人更容易获得关于作恶者和被欺凌者的信息,由他们来帮助或举报是很好的尝试。家长应认识到,子女是数字时代的“原住民”,他们自然要经历在网络社区的社会化进程,不能由于网络欺凌问题的出现而因噎废食,直接切断子女的网络或没收他们的手机。家长应积极与子女沟通,帮助他们排解内心的不良情绪,鼓励子女打破沉默对“网霸”进行举报。对学校来说,在课程教学中应适当安排网络教育,增强未成年人的网络规范意识,提高他们的安全上网技能。平时,老师应注意观察班上同学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若发现受网络欺凌的同学,学校应安排专业咨询人员进行心理辅导。 3.未成年人的技术防线:网络服务商的支持
在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服务的同时,社交网站和电子设备服务商应考虑安全措施是否到位。针对日益凸显的网络欺凌行为,电子通讯服务商已开始行动。2013年8月3日,有5亿用户的社交网站推特(Twitter)正式确认,将在所有平台上增加“举报辱骂”按钮,让用户能够更加及时有效地举报网络恶性行为。韩国和日本已在青少年使用的智能手机中推广可预防网络欺凌的安全软件,自动收集网络欺凌言论并上报,网络上的暴力威胁话语将被自动阻止。
4.未成年人的制度性保护:网络空间的法律保障
解决网络空间中的欺凌现象,不仅要靠道德伦理、教育、技术、管理等手段,更需要相对成熟的法律法规作为保障。立法是打击网络欺凌相对有力的一种措施。但目前,我国的相关法规明显还不够完善,对网络越轨行为的判定采用的仍是现实社会中的准则或价值标准。因此,应针对现阶段网络传播的特点,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严格界定言论自由与侵犯他人隐私权等行为的区别,以明确的法律条文来约束和制裁恶性的网络欺凌事件。
青少年网络欺凌问题不容忽视,我们不能听任网络欺凌在虚拟空间胡作非为。积极采取防御与介入相结合的策略,提高未成年人的网络规范意识与安全上网技能,并综合完善情感支持、技术配套、制度保障的体系,才能有效应对网络欺凌并减少其对未成年人造成的危害。
(本文为清华大学人文社科振兴基金研究项目
“传媒社会学”之成果)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本文编辑:刘逸帆 )
注 释
①青少年问答网站Ask.fm:少男少女的电子后花园 新浪科技 http://tech.sina.com.cn/i/2013-06-09/10238429011.shtml
②几起青少年网络欺凌事件 凤凰网 http://news.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3_08/21/28873711_0.shtml
③Peter K. Smith, Jess Mahdavi, Manuel Carvalho, Sonja Fisher, Shanette Russell, and Neil Tippett. Cyberbullying: its nature and impact in secondary school pupils[J]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49:4 (2008), pp 376—385
④转引自:李静 《青少年网络欺凌问题与防范对策》,中国青年研究[J].2009(8)
⑤One in five children bullied online, says NSPCC survey. BBC http://www.bbc.co.uk/news/uk-23654329
⑥青少年处于网络欺凌“重灾区”.凤凰网. http://news.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3_08/21/28873764_0.shtml
⑦Gwenn Schurgin O'Keeffe, Kathleen Clarke-Pearson and Council on Communications and Media. The Impact of Social Media on Children, Adolescents, and Families.[J] Pediatrics 2011;127;800
⑧李文革 沈杰 季为民 《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新媒体运用报告(2011-2012)》[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2-5
⑨未成年人触网比例达96.8% 网络生活“碎片化”.腾讯新闻 http://news.qq.com/a/20130724/008118.htm
⑩Wanda Cassidy, Chantal Faucher and Margaret Jackson. Cyberbullying among youth: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current international research and its implications and application to policy and practice[J]. School Psychology International,2013 (5):1-38
张乐 《青少年网络欺凌研究综述》,中国青年研究[J].2010(12)
Ken Strutin,Social Media and the Vanishing Points of Ethical and Constitutional Boundaries, 31 PaceL.Rev. 228 (2011)
Perren, S., Corcoran, L., Cowie, H., Dehue, F., Garcia, D., Mc Guckin, C., et al. (2012).Coping with cyberbullying: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Final Report of the COST IS 0801 Working Group 5 (published online)
Wanda Cassidy, Chantal Faucher and Margaret Jackson. Cyberbullying among youth: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current international research and its implications and application to policy and practice[J]. School Psychology International,2013 (5):1-38
Livingstone, Sonia, Leslie Haddon, Anke G?rzig, and Kjartan Olafsson 2011. Risks and Safety on the Internet: The Perspective of European Children: Full Findings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from the EU Kids Online Survey of 9—16 Year Olds and Their Parents in 25 Countries. London: LSE.
Perren, S., Corcoran, L., Cowie, H., Dehue, F., Garcia, D., Mc Guckin, C., et al. (2012).Coping with cyberbullying: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Final Report of the COST IS 0801 Working Group 5 (published online)
Price, M., & Dalgleish, J. (2010). Cyberbullying: Experiences, Impacts and Coping Strategies as Described by Australian Young People. Youth Studies Australia, 29(2), 51- 59
陈钢 《网络欺凌:青少年网民的新困境》[J].《青少年保护》,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