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起“意会”与“言传”的桥梁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krs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重要性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学生的阅读水平的高低对语文成绩产生着直接的影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的阅读水平停滞不前,成为了学习的短板。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建议,教师应当架起“意会”与“言传”的桥梁,科学开展阅读教学,构建出高效的语文阅读教学结构。所谓的“意会”指的是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进行引导,诱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己领悟;而“言传”指的是教师通过教学和讲解,来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和水平。具体来说,我们可以怎样做呢?
  一、激情引趣,让学生主动阅读
  无论哪一个学科的教学,教师都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对于学生的学习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构建高效的语文阅读教学结构的时候,教师应当首先从兴趣方面着手,找准适当的切入点,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兴趣是一种内在的驱动力,当兴趣存在的时候学生就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主动探究的情绪,这样一来学习过程就变成了一个轻松愉快的体验。孔子曾经说过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表达了好学和乐学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转变学生的学习观点和学习态度,兴趣的从无到有,实际上就是从“要我学”这种被动的学习状态转变为“我要学”这种主动的学习状态。
  例如在对《赤壁赋》进行教学的时候,考虑到学生对于文言文的阅读有一定的恐惧心理,我决定利用音乐来创设和谐愉悦的教学情境。首先,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一首邓丽君的《明月几时有》,轻柔和缓的节奏旋律配合苏轼著名的《水调歌头》,如梦如幻。大家都沉醉于音乐的欣赏之中,一首歌曲完毕之后,学生对课堂的学习更有兴趣了。随后我顺势向学生提问:苏轼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那么,当我们的生命中出现了“阴晴圆缺”时,应该怎么办呢?紧接着,我利用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以及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来引导学生谈一谈如何面对人生的疑难阴暗,并就此引入苏轼在被贬他乡、壮志未酬时写下的《赤壁赋》。
  二、尊重学生,发挥主体地位作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理念。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高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经常会采用灌输式教学法,直接向学生讲解一些阅读过程中涉及的知识和技巧。这样的教学方式过于直白,无法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思考模式,同时也不能够引导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意会”。如果一味地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言传”,长此以往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主动性。“意会”必须要和“言传”结合在一起,通过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双管齐下,才能够真正提高语文阅读的效率。因此,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将阅读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领悟阅读文本的情感及文字。
  例如在学習《想北平》这节课的时候,为了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深入地了解这篇课文想要表达的情感,我在课堂上为学生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文中出现了四次“说不出”,有何作用?明明反复说“说不出”却还是说了很多,我们也能明显感到作者对北平有着怎样的爱?随后让学生通过阅读自己总结出答案。学生经过思考之后,明白了大音希声,大爱无言。老舍先生对于他日思夜想的北平,也是如此。在文章中四次诉说“说不出”,其实就是爱到极致的一种体现,反复地强调“我真爱北平”,因为浓郁的感情积压在心中不吐不快,而“说不出”恰好就是这种情到深处反而无声的体现。
  三、传授技巧,让学生学会“渔”
  在构建“意会”和“言传”之间的桥梁时,不仅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诱发学生自我意会,还要在必要的时候对学生进行一些适度的“言传”。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言传,传的是学习的方法、阅读的技巧。当学生能够在阅读实践中准确把握阅读技巧和方法之后,就能够进行自主的学习。正确的方法对于阅读的成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如果无法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那么即使学生读再多的书,也无法达到较高的境界。具体来说,在阅读过程中有许多可行性的方法,泛读能够在短时间内了解文章的大意;精读能够帮助学生吸收文章的精华,将其了解于心;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批注能够使人的思想高度集中,提升阅读效果……无论是哪一种方法,准确掌握之后都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我在开展《祝福》这节课的教学时,教给学生对文章进行泛读,在阅读的过程中摸清楚文章的大体结构。学生经过阅读之后,可以了解到《祝福》的结构是以祥林嫂的悲惨遭遇为主体安排的。开头的“序幕”,交代了悲剧主人公祥林嫂所生活的典型环境。接着用倒叙的方法,先写祥林嫂的悲剧结局,把祝福景象与祥林嫂的死连在一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然后,对悲剧的主体部分,即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按时间顺序展开叙述。最后,仍以祝福情景作为尾声,深化故事的主题。
  架起“意会”和“言传”的桥梁,需要教师在学生具备阅读兴趣的基础之上对学生进行引导,促进他们实现自我价值,并在适当的时候向学生渗透阅读方法,帮助他们进步。
  作者简介:江苏省盐城市射阳中学语文教师。
其他文献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笔者紧紧围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的“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发展思维能力,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引用语文”这一课程总目标,立足于平时生活与语文教学中的点滴观察进行反思总结,初步拟订以下策略,以求抛砖引玉。  一、提升师生心理品质  “亲其师,信其道。”要让学生养成主动钻研学问的习惯,并在投入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收获
期刊
对话,是每个人每天都会做的事情。在绝大部分的场所中,我们都需要进行对话,通过对话我们可以表达自己的意见,可以聆听他人的想法,可以交流学习的心得,可以反馈学习的进度。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对话是课堂的重要环节,这个环节既能够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又可以间接地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具体来说,在高中语文课堂上,怎样的师生对话才是有效的教学策略呢?本文将做出简单研究。  一、预置具体明确、三维全面、层次分
期刊
所谓“体验”,即指通过亲身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而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进行观察和实践之后,将其观察和实践的过程记录整理而成的作文,就是“体验作文”。“体验作文”倡导在生活体验中作文,在活动体验中作文,在阅读体验中作文,以实现儿童的自我表达,即“我要写”“我能写”“我乐写”,使写作成为孩子学习的享受。这是一种以生活为本源、以体验为本能、以儿童为本位的作文教学实践之态。如何让童心在体验中快乐放飞呢?
期刊
这几年的作文批改,我尝试分三步来进行:学生互批——教师赏批——学生自批。在尝试中我收获了惊喜,减轻了负担,学生习作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一、前奏曲——学生互批,借他山之石  1.一丝不苟精指导  在引导学生学习修改作文的初始阶段,我先示范,带学生走一程。在浏览了学生的作文后,我挑选一篇有代表性的作文或选一两段具有典型性的句段为“病例”(描写不具体,句子不通顺,语言不够优美),然后当着全体学生面
期刊
为了写好中考“这一篇”作文,忽视学生的写作体验和创新表达,忽视对学生进行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的日常阅读与素材积累,不知如何搭建阅读与写作之间的桥梁。正是基于这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试图以常州市2017年中考作文题《围墙外边》为例,在生命化理念下探索作文教学的新思路。  一、选材指导:由功利为目的被动完成转化为以生命为原点的真情表达  【2017年中考作文原题回放】  围墙,有形无
期刊
正如我们所了解的那样,要学好语文,最为重要的是要提高对文字的觉察力。而觉察力不是朝夕之间就能提高的,要想把对文字的感觉培养出来就必须进行大量的阅读,而课外阅读能力是绝大多数小学生都欠缺的一种素养。因此,如何巧妙地利用书中所提到的推荐书目和诗歌,来引导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便是广大小学教师需要思考并探索的问题。为此,结合相关的教学经验,我对如何指导学生们进行课外阅读做了如下的引导,望给广大教师带来帮助
期刊
高中语文教学,阅读是重中之重,它上承选择题的基础,下启作文的提高。所以,如何将阅读题的做题精髓更好地传授给学生是我们广大教师的研究方向。高中考试中的阅读题目是二选一,小说阅读和人物传记阅读。对于绝大多数的学生来讲,阅读小说从其中短短的一千多字中提取出作者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有很大的难度。因此,我们就把教学重点集中放在人物传记的阅读上。结合我的教学经验,关于人物传记阅读,我有如下心得跟广大教师分享。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对话教学以师生心灵世界的开放为特征,以互动为方式,通过语文交融、心灵交流,师生双方均从对话中获得道德和理性的升华,语文教学更应如此。特级教师李吉银执教的《游园不值》就很好地诠释了这样的观点,下面笔者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阐述。  一、创情境,营氛围  乔纳森对情境作过这样的描述:“情境是利用一个熟悉的参考物,帮助学习者将一个要
期刊
中国人大概少有人不知道孔乙己的。小说《孔乙己》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也是中小学教材必选的一篇课文。解读这篇课文大概不会有什么困难——文字上没有障碍,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方面好像也没有什么疑难。这是经典的作品,似乎已经有了经典的、标准的诠释。起码孔乙己是科举制度的受害者,小说愤怒地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这是共识,没有异议。然而,孔乙己不是官二代,也非富二代,读书求出路之外似乎也没有什么更好的选择。  
期刊
四年前,我校开展了“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海量阅读”“课内阅读”的理念给了我很多的思考。四年来,我们为实验的开展做了很多的工作,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惊喜。  一、构建“语文主题学习”读书模式,努力提升语文素养  这项实验的原则是立足课堂,是向课堂要时间、要效率,不占用课下时间,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要求用三分之一课内时间学习部编教材,用三分之二时间来阅读语文学习丛书,这就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