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远离孤独

来源 :中华家教·幼儿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jian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妈妈,没有人和我玩。”同事5岁的儿子乖乖说。
  “那你一个人去书房画画吧!等妈妈和阿姨谈完了事情再去叫你。”
  “妈妈,我不想一个人玩。”乖乖不情愿地说,仿佛话里隐藏着另一种声音:我好孤独。
  解析孩子孤独的表现
  如今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自小缺乏玩伴,几乎很少进行集体游戏,再加上父母工作忙,孩子常常得不到家长的陪伴。同时,因为安全等问题,孩子总是被独自留在家里,他们渴望与人交往,却只能以各类玩具或者虚拟的游戏为玩伴。这样的生活,虽衣食无忧,却造成了孩子心理上的孤独,甚至会出现孩子自闭的现象。
  给孩子恰当的心理援助
  长期独处的孩子性格会变得越来越孤僻、冷漠,将来很难融入社会。因此,对孩子的孤独,家长应该重视起来,积极寻找合理的解决办法,帮助孩子尽早摆脱孤独。具体做法如下:
  多抽时间陪伴孩子 家长平时工作再忙也要抽时间陪伴孩子,陪孩子一起玩耍。玩,是孩子的特点和天性,是一种心理需求。孩子从一生下来,就通过玩来了解世界。作为家长,只忙于自己的事情,不愿意陪着孩子玩;只注重孩子的物质需求却不理解孩子,忽视孩子的精神需求,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非常不利。其实,父母双方可以与孩子进行不同的活动,比如,爸爸可以经常陪孩子玩手工制作、打乒乓球、玩电脑、放风筝等,妈妈则可以与孩子一起做折纸游戏、画画、跳健美操等,还可以与孩子一起玩扑克、下跳棋。总之,家长多陪孩子,和孩子一起玩,就会减少孩子的孤独感。
  给孩子创造与外界交流的条件 孩子独自生活并不意味着与世隔绝,虽然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造成了孩子与外界交流困难,但是依然可以通过某些方式达到交流的目的。家长可以有意识地给孩子创造与小朋友一起玩耍的机会。开始时,可以找两三个性情相投的小朋友和孩子一起玩,并把可以集体玩耍的玩具,如皮球、跳绳、积木等交给他们。等孩子习惯这种环境后,再送到小集体里去,习惯一段时间后,就可以送到大集体里去。采取这种循序渐进的方法,可以有效地纠正孩子的孤僻倾向。
  培养孩子的特长和爱好 有的时候,家长带孩子出去玩时,碰到别的小朋友在一块玩耍,孩子想要参与进去,却因为不会玩他们玩的游戏,而失去与小朋友一起玩的机会。家长如果发现有这种情况,就要在平时的生活中,有目的地培养孩子的一些兴趣爱好,如打球、背诗、画画等,还可以教会孩子一些游戏,如捉迷藏。当孩子有了这些特长之后,在别的孩子玩这些游戏时,就可以参与进去,孤独感也会悄然消失。
  总之,家长要给予孩子加倍的关怀和耐心,尽可能多地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玩耍,并带孩子走出家门,与人交往、沟通,从而帮助孩子摆脱孤独。
  责编:王敬川
其他文献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新科技产品的普及,我们不由地开始思考:在当下这个信息网络时代,面对不断发展的社会和日益进步的生活,当家长们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教育问题时,他们会如何寻求帮助呢?家长们的社交网络里,是否存在沟通家庭教育理念、方法与资讯的网络呢?  据本刊2012年7月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约有八成的家长认为自己会主动通过各种途径和媒介学习、交流教育经验和获取教育信息,约有二成的家长表示孩子完全
期刊
对一个人的知识能力结构来说,观察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它是思维能力及其它各种能力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家长们应该把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放到重要的位置,平时着力去培养、锻炼。家长要给孩子一双观察的“慧眼”,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观察前,让孩子明确观察目的 孩子在观察中,有无明确的观察目的,得到的观察结果是不相同的。比如,父母带孩子去公园,漫无目的地东张西望,孩子出于好奇转半天,回到家里,也说不清看到的事物
期刊
兰州的柳女士:“我和爱人平时工作都忙,没有时间照顾孩子,所以,我们请了保姆来照顾女儿。但女儿对保姆不太尊重,没有礼貌,不愿意听保姆的话。开始,我们以为是孩子和保姆合不来,但换了两个保姆后,这种情况并没有改善。现在,我们该怎么办呢?”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  ●父母言行不妥,举止欠佳。有时,父母本身对保姆不够尊重,认为保姆是花钱雇来伺候孩子和料理家务的,没有尊重的必要。父母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
期刊
一直以来,我对奇奇的要求是,对自己做的事一定要承担责任,在这一点上奇奇做得绝对出色。可是问题也随之而来,那就是当别人做错了事,尤其是对不起他的事儿後,他表现出来的态度简直就是得理不饶人。一天晚饭後,奇爸在收拾饭桌时不小心把奇奇坐的小凳子给弄脏了,奇爸还很不自觉,也没把小凳子擦干净。于是,奇奇因为这件事很生爸爸的气,还一直要求爸爸把他的凳子擦干净。可那天也不知奇爸是哪根筋搭错了,只是给奇奇在口头上进
期刊
当孩子对听英语儿歌、看英语动画片、欣赏英语绘本等学习英语的传统方式不感兴趣的时候,你就可以试试给孩子讲英语故事的方法了。在原版童书随处可及、父母英语基础不太好的情况下,这种方法还比较管用。在此,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我梳理了以下四步  A 阅读和朗读一些原版童书,积累故事素材。阅读主要是考虑原汁原味的说法,比如小兔子用bunny,小猫用kitten等,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慢慢地原版童
期刊
作为父母,面对这么具体的数字,你有什么感想?  让孩子从心里面笑出来吧!快乐本来就应该是孩子最重要的情绪。就身体发育而言,它能使人各方面机能达到最佳状况;就心理发展而言,它能给人积极向上的力量;就学习而言,在放松的心境下才能使大脑处于积极的接收和运转状态,从而发挥出最佳的效果。  美国心理学家得出的两组数据:  3周岁的美国孩子,微笑要比同龄的中国孩子多55.6%。  与美国孩子相比,中国孩子发生
期刊
当家长还没从孩子学说话的兴奋中舒缓过来的时候,孩子的语言已经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很多时候家长自己感觉都摸不清楚孩子的想法了。其实,只要家长们平时能够细心些,就能通过孩子说话的方式了解孩子的心理,即使是孩子的“谎言”也能透露很多他的真实想法。  通过语速了解孩子心理  语速就是说话时的速度、快慢,是最能反映孩子心理状态的一种因素。有些孩子说话速度很快、能言善辩;有些则说话速度很慢、
期刊
家长通常对孩子“唱反调”的行为极为反感,认为孩子就是不听话,就是爱抬杠。其实那些善于同父母对某件事进行争辩的孩子比犯错误只会默默不语的孩子思维会更敏捷,看待问题更全面,在性格上更有主见、有自信,创新能力也绝不逊色。因为孩子与大人争辩的过程其实就是他们开动脑筋,锻炼思维的过程。  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我们通常认为孩子幼稚无知,不成熟,所以他们说的话完全可以当做耳边风,有些家长甚至极少赋予子女发言权。孩
期刊
俗话说:骂人不揭短。成年人早已熟悉这样一套不成文的“潜规则”,即不要触碰他人的底线和短处。其实,何止成年人有底线,孩子同样也有自己的底线!您了解孩子的底线是什么吗?  底线一:保存的“私房钱”  尽管孩子并不爱钱,也不太懂得科学理财,但如果家长经常对孩子保存的“私房钱”做“结算”,甚至占为己有,孩子也会感到自己的隐私没有受到大人的尊重和保护。  底线二:曾经的过失  一些在大人看来微不足道的“曾经
期刊
案例  4岁的小蓓在幼儿园乖巧,懂事,守纪律,而在家里却蛮横,胡搅蛮缠常使爸妈伤透了脑筋。在幼儿园,小蓓自己吃饭不要教师喂,在家里非要妈妈喂才吃,吃饭时还变着法子折磨妈妈,吃一餐饭非得喂一个小时。在幼儿园,小蓓自己穿衣,在家连袜子也要奶奶给她穿。在幼儿园,她从不吃零食,在家里非得缠着奶奶把刚买的一包糖果吃光,毫不节制,不给就闹。在幼儿园,她从不抢小朋友的东西,规规矩矩,在家里经常抢爸爸正在看的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