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窑未解之谜

来源 :飞碟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an4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百年前,在浙江龙泉的一个小山沟里,几乎每天都有数百人在这里拼命挖掘。他们挖开遗址,撬开坟墓,搜寻的却不是金银财宝,而是一种传说中的古代瓷器,疯狂的盗掘者甚至连破碎的瓷片都装箱运走。
  他们要挖掘的,是一种奇特的瓷器——哥窑瓷。
  哥窑虽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但奇怪的是,在宋代的历史文献中却没有关于哥窑的任何记载,而元、明、清三代关于哥窑的记述又极为混乱,甚至相互矛盾。有人说哥窑的窑址在浙江龙泉,也有人说在浙江杭州,还有人相信哥窑之说乃是子虚乌有……各执一词的说法为本就扑朔迷离的哥窑平添神秘色彩。
  探寻神秘瓷器
  明代文献记载,哥窑是南宋一种奇特的瓷器。瓷器的开口处泛着淡淡的紫红色,足底则呈现出幽深的铁锈色,更为特别的是,瓷器的表面装饰着两种神秘的断纹,一种呈黑色,另一种则是不可思议的金色。这就是被称为“金丝铁线”的奇异装饰。
  1928年6月,当学者陈万里带着好奇第一次踏上龙泉的时候,这个山区古镇已经经历了长达10年的疯狂挖掘,但凡稍有价值的古代瓷器都已被搜罗殆尽。
  明代的《宣德鼎彝谱》中,曾对哥窑有过一段影响深远的记载。书中说,在宋代曾经有五个最为著名的瓷窑——官窑、哥窑、汝窑、定窑和钧窑。这是有关宋代五大名窑的最早记录。令人不解的是,除哥窑外,其他四大名窑都有确切记载且有瓷器流传下来,唯独哥窑的身世扑朔迷离,以至于哥窑是否存在都令人质疑。
  神秘的哥窑会不会是子虚乌有的传言?
  在龙泉,10年前那场震惊世界的盗掘已使得古瓷器高昂的身价达到了妇孺皆知的程度。所到之处,陈万里都无一例外地被当成古董商,人们纷纷取出自家珍藏让他一一过目。经过细致查看,陈万里发现这些被当地人视为传家之宝的瓷器竟然连一丁点儿类似“金丝铁线”的哥窑特征都找不到。难道这里并非哥窑的产地?
  然而,明代学者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却明确记载:“宋元时,龙泉琉化山下有章氏造窑,出款贵重,古董行所谓哥窑器者即此。”在另一部明代名著《春风堂随笔》中,更明确指出哥窑就在龙泉的琉田窑。
  难道这些记载是空穴来风?
  这一天的闲聊中,一位姓蔡的士绅偶然提到距此三里有一个叫做大窑的村子,曾有人在那里看到过古代的窑址。这个不经意的话题立刻引起了陈万里极大的兴趣,在村民的带领下,陈万里来到了大窑古窑址的所在地。一眼望去,在这个群山环绕的谷地根本看不到任何窑址的踪影。当心有不甘的陈万里来到山前时,眼前的景象把他惊呆了:荒草的下面竟然是一个巨大的土坑,土坑中破碎的古代瓷片和窑具散落得遍地都是。很明显,那些捷足先登的盗掘者已经对这里进行了彻底的挖掘。
  这里还能找到珍贵的哥窑吗?
  就在陈万里疑惑之际,发现这里不仅是一个三面环山的谷地,而且最高的一座山峰就叫琉华山,若把琉华山的名字与山前的田野联系起来,不就是“琉田”二字吗?如此看来,文献中的记载确实有根有据,这里必定就是所谓的哥窑产地“琉田窑”。但在纵横交错的古代窑址中,随处可见的都是些普通的青瓷,并没有传说中的哥窑特征。
  关于哥窑,在明代文献中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线索。章生一、章生二兄弟二人在龙泉各主一窑,都以烧制瓷器为生。在当地的戏文传说中,弟弟章生二烧制的瓷器釉色清幽如美玉,人称“龙泉青瓷”。哥哥章生一所烧制的瓷器不仅釉色较浅,而且还布满了精美的断纹。既然是哥哥烧制出来的,这种前所未有的瓷器就被称为“哥窑”。这一故事与文献中的说法如出一辙。
  如果真像故事中所说兄弟二人各主一窑,那么;在大窑的窑址中必然有一个专属哥窑的窑址。遗憾的是,在这里不仅没有发现完整的瓷器,甚至没能找到破碎的瓷片。一般在陶瓷的生产过程中,为了追求完美的瓷器,几乎所有的次品都将被摔碎,并倾倒在瓷窑的周围。但要翻遍山谷中所有的窑址来搜寻小小的哥窑瓷片,是一项几乎无法完成的工作。
  就在对哥窑的考证一筹莫展之际,陈万里发现,为了利用传说中的哥窑发大财,龙泉至少有四家陶瓷制造商能够仿造哥窑瓷器,许多作品甚至能够以假乱真。这使他想起一段古书中记载的关于明仁宗的故事:300年前,为了得到珍贵的哥窑瓷器,明仁宗曾别出心裁下旨仿造。数年之后,历经艰难的实验,仿制居然获得了成功,可见哥窑的仿制由来已久。
  面对—个个令人困惑的谜题,陈万里意识到除非进行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否则根本无法证实哥窑的存在。
  哥窑身世扑朔迷离
  正当人们对哥窑充满疑惑之际,在北京的紫禁城椭了意外的发现。这天傍晚,文物专家郭世武正在细心地为故宫的稀世珍宝编制新目录。这时,一种奇异无比的瓷器引起了他的注意。它们的口部和足底都泛着淡淡的红色,瓷器通身布满黑色和金色两种神秘纹线,隐隐散发出异样的光泽。在此之前,鄣世武从未见过如此怪异的装饰。他注意到瓷器表面神秘的继纹与文献中对哥窑的描述极其相似。那么。这种古怪的瓷器会不会就是失落已久的南宋哥窑呢?
  1959年12月,考古学家朱伯谦和他的同事来到这个被称为大窑的僻静山村。这是历史上第一支来到大窑的专业考古队。
  对考古队来说,他们此行的目的是要从窑址中找到与故宫相同的瓷器,进而印证故宫的瓷器是神秘的南宋哥窑。可惜因为盗掘者的疯狂挖掘,大窑遗址的原貌遭到了严重破坏,考古队直接找到哥窑的希望十分渺茫。
  这时,有人提出能否另辟蹊径,从制作工艺中寻找线索证实故宫瓷器与哥窑的关系。故宫瓷器奇异非常,要生产出如此奇特的瓷器,必然需要极其高超的工艺。那么,800年前的大窑具备这样的能力吗?
  在随后的发掘中,考古队发现了一个南北共三间的建筑遗址。在建筑的前方有三个大小不一的砖池,这里原是一处加工瓷土的工房遗址。专家发现,为了生产出优质瓷器,当时的窑工已经开始利用水力来捣碎坚硬的瓷土。捣碎后的瓷土被放人砖池中加水沉淀,去除杂质,这样的沉淀在不同的砖池中反复进行3次~5次,才能得到制造瓷器所需的细腻瓷土。这是一项极其繁复的工艺,证明龙泉的制瓷业曾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队员们在遗址中找到一枚保存完好的钱币,钱币上印有“元丰通宝”四个字,这是北宋元丰年间使用的钱币,说明遗址的年代应该在宋代。既然远在宋代就已拥有如此严格的工艺,那么这里就很有可能烧制出哥窑那样的奇特瓷器。
  不久后,考古队又有了新的发现。他们找到了三件叠烧的八角碗,从破碎处可以看到小硫的胎骨非常薄。不仅如此,队员们还发现小碗胎骨的颜色极为特别,它与普通的龙泉青瓷不同,不是白色,而是灰褐色,此外,从当地发现的另一个小碗还能看到,碗口隐隐透出淡淡的紫红色,碗底是幽深的铁锈色。这不正是哥窑的典型特征“紫口铁足”吗?更为重要的是,在碗的表面,清楚地分布着细细的断纹。
  这会不会就是神秘的哥窑瓷器呢?
  关于哥窑的断纹,在龙泉有一个有趣的传说。据说哥哥章生一最初所烧的青瓷并无断纹,但却十分畅销。有一天,妒忌已久的弟弟为了出气,趁哥哥不注意,将黏土扔进了章生一的釉缸中。哥哥用掺了黏土的釉施在坯上,烧成后一开窑,他惊呆了,满窑瓷器表面的釉面全都开裂了,裂纹有大有小,有长有短,有粗有细,有曲有直,且形状各异,有的像鱼,有的像柳叶,有的像蟹爪。章生一欲哭无泪。待情绪平稳后,他泡了一杯茶,把浓浓的茶水涂在瓷器上,裂纹马上变成茶色线条,又把墨汁涂上去,裂纹立即变成黑色线条,这样,不得已间竟形成了哥窑独具特色的“金丝铁线”。
  对于考古队来说,他们有一项最为重要的工作,就是对龙泉的断纹瓷器进行最终的认定,找出它们与故宫瓷器之间的联系。
  但故宫瓷器不仅有着“紫口铁足”和“金丝铁线”两大特征,而且釉色庞杂,除了粉青色,还有淡雅的灰白色和浓郁的米黄色等等。然而龙泉的继纹瓷器不仅“金丝铁线”的特征不明显,而且釉色也仅有粉青色一种,可见它与故宫瓷器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甚至可以说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瓷器。
  这时,有专家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推测,难道故宫中那些奇特的瓷器不是哥窑?
  50年后,已逾古稀之年的朱伯谦又有了新的疑问,他发现龙泉的哥窑居然与宋代的官窑瓷器十分相似。那么,龙泉哥窑会不会是宋代官窑的仿制品?若果真如此,文献中所谓的哥窑也许根本就不存在。
  真正的答案到底在哪里?
  谜底何时才能揭开?
  正当人们对哥窑充满疑惑之际,在遥远的韩国近海,发生了一件考古学上的大事。
  那是1976年的夏天,几个出海打鱼的韩国渔民偶然捞起一个古旧的木箱,在箱内他们发现了许多精致的中国瓷器。他们打捞出的瓷制香炉,表面居然装饰着明显的断纹。
  这会是价值连城的南宋哥窑吗?
  1976年10月,韩国的水下考古队开始了他们引人注目的打捞工作。数天后,在起重机的轰鸣声中,巨大的木质残骸浮出水面。从沉船特征可以判断,这是一条中国的古代商船。问题是,这条船来自中国何处?它又是哪个年代的?
  令人失望的是,在打捞到的20000余件瓷器中,没有一件装饰着断纹。研究发现,这些瓷器绝大部分带有龙泉青瓷的特征,它们的产地应该就是浙江龙泉。同时种种迹象都表明,先前发现的断纹瓷器也出自这条沉船。因此,人们有理由相信,它们同样产自龙泉,这一切与文献中对哥窑的记载不谋而合。剩下的唯一问题就是沉船的年代,如果是南宋,那么“哥窑出自南宋”的记载将被最终证实。然而潜水员不仅没能找到南宋的证据,反而发现很多元代的钱币。
  难道布满奇特断纹的瓷器并非南宋制造,而是出自元代?
  就在人们为哥窑是否产自元代而争论不休时,人们在一个叫“上俨儿”的古代窑址中发现了两件布满继纹的瓷盘,它们与故宫的瓷器非常相似。现场的发掘表明,窑址的年代也是元代,这是人们发现的又一个元代证据。如果它们就是传说中的哥窑,那么是否可以得出“哥窑出自元代”的结论?如果确是如此,关于哥窑的所有历史都将重新书写。
  巧合的是,陶瓷专家朱伯谦也找到了故宫瓷器出自元代的证据。“它的胎都比较厚,器型也比较笨重,这样的瓷器与南宋的社会风格不符,应该是元代的风格。而且在宋代的墓葬和窑址中,也从未出土过一件这种瓷器。”
  故宫博物院的研究员李辉炳认为,人们关于故宫瓷器的所有争论从一开始就出了差错,故宫的断纹瓷器甚至根本就与哥窑毫无关系。他认为问题出在20世纪30年代,当时人们在故宫中首次发现了这种奇特的瓷器。由于它们与文献描述的哥窑十分接近,于是人们便认为它们就是“传世哥窑”。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就把它们当做“传世哥窑”,显然过于草率了。他认为,生产这种断纹瓷器的工艺极其复杂,在当时恐怕只有皇宫里才能享用,因此它不可能是民间产品,而是专为皇宫烧制的官窑瓷器,而且就是南宋的“修内司”官窑瓷器。但由于“修内司”官窑的遗址迄今仍未找到,所以这种观点仍然缺乏关键的证据。
  有学者从美学的角度对这种观点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这种瓷器通身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断纹,十分繁琐,与宋代其他官窑浑然天成的自然之美完全不同,很难想象南宋宫廷会欣赏这样的装饰。遗憾的是,这种观点仍然只是一种推测,同样缺乏具体的物证。
  迄今,几乎所有的推论都无法自圆其说。由于“哥窑出自南宋”的说法由来已久,仅仅依据文献的只言片语和考古发掘的零星证据就做出最后的结论,无法令人信服。
  尽管时至今日哥窑的身世之谜仍然扑朔迷离,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这种装饰着金丝铁线的奇特瓷器不仅在中国陶瓷史上有过极为深远的影响,而且还将一直拥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
其他文献
宇宙是怎么诞生的,如何演化呢?好奇的人类总是不断地向大自然追问这个问题。从宇宙背景辐射以及许多天文观测的证据,我们知道宇宙的开端大概是在140亿年前,从一个极为炙热的小火球快速膨胀扩张、降温,演变成我们现在所知的宇宙。在这里,我们想问的问题是,在宇宙大爆炸1微秒后,这个极高温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有没有办法利用实验的方法重现这个世界,来研究早期宇宙的性质呢?  掌管物质的四种作用力  我们知道
期刊
关于黑洞,老早就有人提出了。1798年,法国科学家拉普拉斯就根据牛顿的力学理论推测:“一个像地球、直径为太阳250倍的发光恒星,在其引力的作用下,将不允许它的任何光线到达我们这里。”  我们先从宇宙飞船说起。宇宙飞船要飞出地球进入行星际空间,至少得有11.2千米/秒的速度才能摆脱地球引力。11.2千米,秒的速度,就是一个物体从地球引力场中逃出去必须具备的最低速度,人们管它叫地球的逃逸速度。太阳的引
期刊
一定要活下来  人类自20世纪中进入太空以来,在宇宙探索上再没有太多进展。宇航员、哲学博士谢尔盖·克里切夫斯基认为,人类作为一个物种的主要任务是向外太空扩张,不是只限于建立科学基地。那么,在实现迁移太空的道路上有哪些问题等待着人类呢?  月球事业  离地球最近的月球以及重力、温度、照明度都与地球类似的火星被认为是两个主要的迁居星球。  把人类上月球之前,科学家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保障人类生存所需的氧
期刊
在1983年,CAUS为迫使美国政府和军队公开有关“飞碟坠落、回收”的绝密文件,以“美军拘禁从坠落的飞碟上抓获的外星乘员的不合法性”向法院提起诉讼。那么,美军真的回收了坠落的飞碟并拘禁了外星人吗?  事情的起因还得从现已年逾古稀的老人雷恩·斯特林克菲尔特说起。20世纪70年代末,他相继发表了两篇论文,标题是《以美军抓获的UFO与乘员为例研究第三种回收》和《UFO坠落、回收的现状报告》。在此后的1年
期刊
说起UFO,估计人们都耳熟能详。自1947年美国一位飞行员在空中发现不明飞行物体见报以来,有关这类报道就不断见诸世界各国的媒体。  有关UFO的传闻如今越来越多,然而,你听说过USO的传闻吗?USO被称为不明海上潜水物体,因它是在海上出现的,也叫海上飞碟。笔者当海员时曾在海上工作过20余年,但USO的发现不是我的功劳,而是海员的功劳。  1902年10月28日凌晨3时过后,英国货轮“福特·索尔贝利
期刊
为了使宇航员能够顺利地围绕轨道飞行,实验人员付出了很大的努力,甚至吃尽了苦头。他们没有享受到丰厚的物质待遇,也从来没有获得过“苏联英雄”的光荣称号,并且一直没有邀游过太空,尽管他们曾经将自己的青春年华和身心健康献给了神秘的太空。这些人便是在幕后为苏联宇航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宇航实验员。  苏联时代并没有公开的“宇航实验员”这种职业,他们的工作和活动极其保密,因为在当时,利用人体进行实验被认为是不道德
期刊
恐龙是在约6500万年前突然消失的,其原因专家众说纷纭,小行星撞击说支持者最众。然而,中国学者研究得出恐龙蛋壳由厚变薄至消失有万余年的过程,这样撞击说就不合逻辑了。研究现存冷热血动物的习性,特别是与恐龙同期生存又唯一存活至今的“初龙”(即鳄鱼)等动物的习性,以推测恐龙生存时期的自然环境条件和生活习性,是揭开恐龙消失之谜的钥匙。  地球气温变化是影响生命发生变化的基本因素  地球是从火球逐步冷却的,
期刊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布利兹湾等地,很多人声称目击过一种黑色、三角形、巨大、无声的飞行器,来无踪,去无影,非常神秘。据目击者称,黑色三角飞行物的外形让人过目不忘,因为它太奇特了,与平时所见的飞行器完全不一样。有人说它是不明飞行物,有人说它是美国政府正在秘密研制的新型航空器。“黑三角”究竟是一场骗局还是美国秘密研制的新型航空器?这一现象引起美国许多科研机构及科学迷的兴趣。  美国
期刊
据研究飞碟问题的专家说,至少有下列四种外星人经常访问地球:  1 矮小的大头怪物:平均高度1.15米。头部特大,眼睛圆形,但没有瞳孔,有耳朵及鼻梁,在鼻的部位有两个小孔。它们的嘴巴只有一条缝,没有嘴唇、头发或牙齿,指缝间长蹼而没有拇指。  2 实验用的动物:这种来自外星球的长毛动物外貌像猩猩,全身有毛,手臂特长,牙齿锐利,最高达2米,体重约200千克。科学家认为这是外星人用来做太空飞行实验的动物,
期刊
曾有一篇题为《银河探险记》的科幻小说,说地球人发现银河中有一颗可能存在智慧生物的星球,于是派了一艘飞船前去考察。可是,那个星球上的文明虽然比地球文明发达,但却被一些头脑发达、四肢不勤的超智慧人统治着,他们奴役着当地的普通人。在那里,地球人还接触到来自科技水平更高的超星球的“总星系人”,在他们的帮助下,地球人历尽艰险,终于与当地普通人一起推翻了超智慧人的统治。这个星球离地球有几万光年之遥,也就是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