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事《弟子规》教学已经有一年半的时间了,在这期间,我是一边学习一边教学。教学中我采用朗涌、讲解、表演等学生喜欢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取得了一些成绩,通过展示课论证了它的有效性。现将一些感悟综合如下:
从开始接受代国学课时,我首先选择《弟子规》作为国学教育第一课。因为:(一)《弟子规》教导学生为人处世的规范,教的是做人。倡导的是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它从行孝 、待人、接物、学习等诸多方面规定了具体的行为准则 。而儿童时代通过诵读古今中外的经典篇章,能使其潜能在轻松愉悦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和提高,同时又能达到学习语言、培养情操以及提升素质,奠定人文底蕴的综合目的,使儿童逐渐变得知书达理,善良聪慧和乐观坚定。(二)随着我国经济、文化各个领域的改革开放, 仁、义、礼、智、信等许多高贵的品质越来越淡出人们的视线。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道德滑坡现象。青少年比以往经受着更大的物质诱惑、思想冲击。在家庭教育中,一些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学生学习成绩期望过高,却放松了对子女思想道德的教育。我认为:(1)德行定终身,人生的起点应从《弟子规》开始(2)百善孝为先,良好的品德应从孝悌开始(3)人无信不立,诚信教育迫切需要《弟子规》进入校园。尤其是现在很多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特别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引导。
教学中,我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通过采用多种形式的诵读方法,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学视角去展示《弟子规》,唤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激发他们积极参与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自主探究、自主实践、自主答疑。
在展示中也拓展了问题。如交流方法、 展示成果部分。 同学们运用了那些方法学习《弟子规》? 学生能随口说出:朗诵、讲解、表演等方法。请用你们的学习方法自由组合,一起商量商量,准备表演。这时课堂气氛相当活跃,都在积极做准备。表演时的认真、童趣、课堂的火爆,简直不亚于专业演出,好似提前排练一般,其实这就是他们平时上课的一个环节的再现。但在课堂拓展深化认识部分就出现相反课堂气氛,如 :你做到了吗?我问孩子们你给父母做了些什么?回答却是鸦雀无声。 我们的孩子们从来认为父母的爱是理所当然,他人应该对自己好,从来没有去思考我是否也能设身处地的去为父母或者他人这样去做。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你们做到了吗?还是没有人回答。从诵读的要求来说,何其容易,平时经常看到父母喊了许多遍,孩子还磨磨蹭蹭的,父母交代一件事情不但不愿意做,还怪父母为什么不叫别人去做,父母责备一句,根本不能够平心静气地去接受。他们知道这句意思但没有去履行,才不敢问答。出示‘出必告 反必面 ’ 时有学生回答简短一句,外出时给父母说再见,再问就不知道了,同他们表演小品时内容无法比较。小品大意是:小丁每天早晨起床后,一定要先去拜见父母,向父母问好;傍晚回家也同样要向父母问候;外出时告诉父母自己的行踪,去做什么了,回家时也要问候父母,向他们禀告自己的情况,以求得父母的安心。而演得和做得是两回事,在生活中经常有家长打电话说孩子放学很久了还未回家,结果后来发现在外面玩得不亦乐乎,早已忘乎所以,回家后还会说在学校怎样怎样才回来晚的。 从这里可以看出,学习践行《弟子规》, 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指导、督促、激励、监视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中力行,使思想、言行达到一致,这就需要家庭、社会的通力配合。
《弟子规》这些规矩,看似平常无奇,但是,如果我们认真去践行,那带给父母亲的、带给社会,岂是有形的东西可以媲美的。为人德为先,为人最基本的就是要做到——孝。从小开始,父母对子女的照顾可以说是无微不至,凡是有好的东西一定留给孩子,没有一点私心,而一切辛苦都由自己承担。而我们做子女的应当怎样去做?“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才是我们要努力去做的!
从展示课上,让我看到学生们从距今三百多年的《弟子规》中学到了很多理论上的做人准则。对于培养他们的优秀,会起到引导作用。但理论要联系实践,通过在生活中学习、力行以达到家庭和睦、社会和谐,是人生第一规,是做人的根本!今后, 我将会吸取教学中的精华,总结得失,把国学教育落实到我们的生活、学习以及做人当中!
从开始接受代国学课时,我首先选择《弟子规》作为国学教育第一课。因为:(一)《弟子规》教导学生为人处世的规范,教的是做人。倡导的是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它从行孝 、待人、接物、学习等诸多方面规定了具体的行为准则 。而儿童时代通过诵读古今中外的经典篇章,能使其潜能在轻松愉悦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和提高,同时又能达到学习语言、培养情操以及提升素质,奠定人文底蕴的综合目的,使儿童逐渐变得知书达理,善良聪慧和乐观坚定。(二)随着我国经济、文化各个领域的改革开放, 仁、义、礼、智、信等许多高贵的品质越来越淡出人们的视线。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道德滑坡现象。青少年比以往经受着更大的物质诱惑、思想冲击。在家庭教育中,一些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学生学习成绩期望过高,却放松了对子女思想道德的教育。我认为:(1)德行定终身,人生的起点应从《弟子规》开始(2)百善孝为先,良好的品德应从孝悌开始(3)人无信不立,诚信教育迫切需要《弟子规》进入校园。尤其是现在很多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特别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引导。
教学中,我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通过采用多种形式的诵读方法,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学视角去展示《弟子规》,唤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激发他们积极参与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自主探究、自主实践、自主答疑。
在展示中也拓展了问题。如交流方法、 展示成果部分。 同学们运用了那些方法学习《弟子规》? 学生能随口说出:朗诵、讲解、表演等方法。请用你们的学习方法自由组合,一起商量商量,准备表演。这时课堂气氛相当活跃,都在积极做准备。表演时的认真、童趣、课堂的火爆,简直不亚于专业演出,好似提前排练一般,其实这就是他们平时上课的一个环节的再现。但在课堂拓展深化认识部分就出现相反课堂气氛,如 :你做到了吗?我问孩子们你给父母做了些什么?回答却是鸦雀无声。 我们的孩子们从来认为父母的爱是理所当然,他人应该对自己好,从来没有去思考我是否也能设身处地的去为父母或者他人这样去做。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你们做到了吗?还是没有人回答。从诵读的要求来说,何其容易,平时经常看到父母喊了许多遍,孩子还磨磨蹭蹭的,父母交代一件事情不但不愿意做,还怪父母为什么不叫别人去做,父母责备一句,根本不能够平心静气地去接受。他们知道这句意思但没有去履行,才不敢问答。出示‘出必告 反必面 ’ 时有学生回答简短一句,外出时给父母说再见,再问就不知道了,同他们表演小品时内容无法比较。小品大意是:小丁每天早晨起床后,一定要先去拜见父母,向父母问好;傍晚回家也同样要向父母问候;外出时告诉父母自己的行踪,去做什么了,回家时也要问候父母,向他们禀告自己的情况,以求得父母的安心。而演得和做得是两回事,在生活中经常有家长打电话说孩子放学很久了还未回家,结果后来发现在外面玩得不亦乐乎,早已忘乎所以,回家后还会说在学校怎样怎样才回来晚的。 从这里可以看出,学习践行《弟子规》, 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指导、督促、激励、监视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中力行,使思想、言行达到一致,这就需要家庭、社会的通力配合。
《弟子规》这些规矩,看似平常无奇,但是,如果我们认真去践行,那带给父母亲的、带给社会,岂是有形的东西可以媲美的。为人德为先,为人最基本的就是要做到——孝。从小开始,父母对子女的照顾可以说是无微不至,凡是有好的东西一定留给孩子,没有一点私心,而一切辛苦都由自己承担。而我们做子女的应当怎样去做?“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才是我们要努力去做的!
从展示课上,让我看到学生们从距今三百多年的《弟子规》中学到了很多理论上的做人准则。对于培养他们的优秀,会起到引导作用。但理论要联系实践,通过在生活中学习、力行以达到家庭和睦、社会和谐,是人生第一规,是做人的根本!今后, 我将会吸取教学中的精华,总结得失,把国学教育落实到我们的生活、学习以及做人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