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国第七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王春燕老师执教的《猴王出世》,引发了许多关于“内容”与“形式”教学的争议与讨论。关于“内容”的教学,大部分教师轻车熟路,而“形式”的教学是一条最难、最新的路。对此,王老师认为:“重‘内容’的路子往往事倍功半,甚至没有什么益处,因为重内容的语文课和思想品德课、科学课等别的课,几乎没有本质的区别。语文课程为了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的读写听说活动必须指向如何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而只有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怎么说、怎么写的形式,才能真正提高学生读写听说的水平。”
如今,从文本的“言语形式”去观照文本的教学已逐步形成共识:语文学科跟其他学科最主要或者说根本的区别就在于“言语形式”。因此,我们必须直面这样一个问题:该用怎样的策略、方法面对文本、课文、学生?笔者以为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感受、捕捉作者的个性语言
《冬阳、童年、骆驼队》是林海音《海南旧事》的序言,在如“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缓缓悦耳的骆驼声”等语句中,作者分别用排比、叠词造成缓缓的、复沓的语言节奏。这样的节奏与英子安静、从容的个性特点与课文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情感基调是那么高度的和谐、统一。
这样看来,作者的个性语言大致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作者的语言风格、生命特质或个性特质、文章体裁、谋篇布局、遣词造句、表达方式、修辞方式等。朱光潜说:“表达总是独一无二的,一种思想只能由一种方式精确地表达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说,作者的个性语言是具有唯一性的,是不可复制的。
《猴王出世》有这样一段语言:“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猴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作者用这种简洁的短句、富有节奏的韵律,把石猴机灵、顽皮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面对文本,作为教师的读者应该追问两个问题:“文本表达了什么?这个‘什么’是怎样表达的?”简言之,既要“据言得意”,又要“据意得言”。对此。王崧舟老师如此言说:“语文学习必须同时睁大两只眼睛,一只眼睛注视思想内容,一只眼睛聚焦语言形式,得意又得言。怎么让学生睁大眼睛?比较可行的办法就是结合具体文本、具体语言、具体情境,在语言表达处,在文本秘、妙处,在遣词造句处,在谋篇布局处时时唤醒,常常提示,庶几方能便学生双目炯炯,切实受用。”
二、把握、打造课文的目标语言
当文本进入教材,它就成为了课文,课文是要承载教学目标的,那么课文中的哪些语言才是教学的目标语言呢?一是要将课文放到课程标准、年级段、单元等的背景中来审视;二是要借助课文自身的插图、提示、课后练习等助学系统来合理定位。一般而言,可以将目标语言分成这样三类:基础目标语言,常常体现为掌握生字词的音、形、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等要求;核心目标语言,如《钓鱼的启示》核心目标语言是:“作者得到的启示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表达出这个启示的?”拓展目标语言,如《动手做做看》的拓展目标:“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学习小组交流意见,分享观点,形成合理的意见”。
在正确把握编者目标语言的前提下,在课堂教学的微观层面如何打造课文的目标语言呢?笔者认为有两个基本要素需要考虑:一是语言“形象”是否鲜活饱满;二是语言动机、目的、环境等是否恰当、明确。
《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他挖了8小时,12小时,36小时,没有再来阻挡他。……他挖到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教师抓住“挖”设计了以下问题:父亲挖的是什么?在8小时,12小时,36小时,你看到了一双怎样的手?顺着这双手你还看到什么?……这些问题丰富了“挖”的形象。接下来,教师在引领学生体会语言动机、目的、环境等的“秘妙”时,首先出示了这样一个句子:“他挖了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作者为什么不用这样简洁的表达,而却要将时间分成“8小时,12小时,36小时,38小时”这样的几个小节来表达?换言之,作者为什么要将句子拉长?这跟语言的动机、目的有关。其基本的策略是对不同表达法的比较。同样是《地震中的父与子》表达这个意思的句子:“不论发生什么,我(你)总会跟你(我)在一起”在文中多次出现,也可以从以上两个方面去把握、打造。
三、点拨、训练学生的情智语言
古人讲“情动而辞发”,道出了“辞发”的基础,那么“情动”是否能发“好辞”?我看不尽然,语文教学在激发情感的基础上,还应依托课文的例子引领学生语言智慧向“最近发展区”发展。
《画家与牧童》课后练习题要求用下列带点词语写句子:“他的画一挂起来,就有许多人观赏”。“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有学生写出如下句子:“我一回家,就开始做作业。”“妈妈一会儿看书,一会儿看电视。”学生写的句子是正确的吗?例子中的“……就……”要表达的是有一个事物引起另一个事物变化的意思,而学生写的句子没有这样的意思——学生的语言智慧还停留在原点,没有进入“最近发展区”。
同样学生用“一会儿……一会儿……”写的句子也没有表达出例句做同样的事而体现出的不同状态的意思。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这样进行教学:(1)请一个学生表演做作业的不同状态:(2)请别的学生用语言表述:他一会儿翻书思考,一会儿写写算算,作业很快就做完了;(3)教师归纳:这是他做作业的不同行为,你们有没有做其他事情的不同行为?(4)学生说话后写话。
点拨训练学生的语言智慧,不同的年级段要有不同的要求。大致而言,低段重在字词,中段重在句段,高段重在篇章。其次,在情智的关系上,大致是这样的:以情激趣,以智导航,情智共生,发展语言智慧。
许多人都说“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相等”,但并不是说生活中的一切活动都是语文教学活动,否则,语文课又将迈入思想品德课、自然科学课的泥潭——事实上语文课也不应该也不可能与生活彻底划清界限。如果我们能紧紧拽住语言的这根“缰绳”“时时唤醒,处处提示”,那么语文课教学将会在生活的原野上更有语文课的个性。
责任编辑:王颖
如今,从文本的“言语形式”去观照文本的教学已逐步形成共识:语文学科跟其他学科最主要或者说根本的区别就在于“言语形式”。因此,我们必须直面这样一个问题:该用怎样的策略、方法面对文本、课文、学生?笔者以为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感受、捕捉作者的个性语言
《冬阳、童年、骆驼队》是林海音《海南旧事》的序言,在如“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缓缓悦耳的骆驼声”等语句中,作者分别用排比、叠词造成缓缓的、复沓的语言节奏。这样的节奏与英子安静、从容的个性特点与课文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情感基调是那么高度的和谐、统一。
这样看来,作者的个性语言大致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作者的语言风格、生命特质或个性特质、文章体裁、谋篇布局、遣词造句、表达方式、修辞方式等。朱光潜说:“表达总是独一无二的,一种思想只能由一种方式精确地表达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说,作者的个性语言是具有唯一性的,是不可复制的。
《猴王出世》有这样一段语言:“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猴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作者用这种简洁的短句、富有节奏的韵律,把石猴机灵、顽皮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面对文本,作为教师的读者应该追问两个问题:“文本表达了什么?这个‘什么’是怎样表达的?”简言之,既要“据言得意”,又要“据意得言”。对此。王崧舟老师如此言说:“语文学习必须同时睁大两只眼睛,一只眼睛注视思想内容,一只眼睛聚焦语言形式,得意又得言。怎么让学生睁大眼睛?比较可行的办法就是结合具体文本、具体语言、具体情境,在语言表达处,在文本秘、妙处,在遣词造句处,在谋篇布局处时时唤醒,常常提示,庶几方能便学生双目炯炯,切实受用。”
二、把握、打造课文的目标语言
当文本进入教材,它就成为了课文,课文是要承载教学目标的,那么课文中的哪些语言才是教学的目标语言呢?一是要将课文放到课程标准、年级段、单元等的背景中来审视;二是要借助课文自身的插图、提示、课后练习等助学系统来合理定位。一般而言,可以将目标语言分成这样三类:基础目标语言,常常体现为掌握生字词的音、形、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等要求;核心目标语言,如《钓鱼的启示》核心目标语言是:“作者得到的启示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表达出这个启示的?”拓展目标语言,如《动手做做看》的拓展目标:“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学习小组交流意见,分享观点,形成合理的意见”。
在正确把握编者目标语言的前提下,在课堂教学的微观层面如何打造课文的目标语言呢?笔者认为有两个基本要素需要考虑:一是语言“形象”是否鲜活饱满;二是语言动机、目的、环境等是否恰当、明确。
《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他挖了8小时,12小时,36小时,没有再来阻挡他。……他挖到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教师抓住“挖”设计了以下问题:父亲挖的是什么?在8小时,12小时,36小时,你看到了一双怎样的手?顺着这双手你还看到什么?……这些问题丰富了“挖”的形象。接下来,教师在引领学生体会语言动机、目的、环境等的“秘妙”时,首先出示了这样一个句子:“他挖了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作者为什么不用这样简洁的表达,而却要将时间分成“8小时,12小时,36小时,38小时”这样的几个小节来表达?换言之,作者为什么要将句子拉长?这跟语言的动机、目的有关。其基本的策略是对不同表达法的比较。同样是《地震中的父与子》表达这个意思的句子:“不论发生什么,我(你)总会跟你(我)在一起”在文中多次出现,也可以从以上两个方面去把握、打造。
三、点拨、训练学生的情智语言
古人讲“情动而辞发”,道出了“辞发”的基础,那么“情动”是否能发“好辞”?我看不尽然,语文教学在激发情感的基础上,还应依托课文的例子引领学生语言智慧向“最近发展区”发展。
《画家与牧童》课后练习题要求用下列带点词语写句子:“他的画一挂起来,就有许多人观赏”。“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有学生写出如下句子:“我一回家,就开始做作业。”“妈妈一会儿看书,一会儿看电视。”学生写的句子是正确的吗?例子中的“……就……”要表达的是有一个事物引起另一个事物变化的意思,而学生写的句子没有这样的意思——学生的语言智慧还停留在原点,没有进入“最近发展区”。
同样学生用“一会儿……一会儿……”写的句子也没有表达出例句做同样的事而体现出的不同状态的意思。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这样进行教学:(1)请一个学生表演做作业的不同状态:(2)请别的学生用语言表述:他一会儿翻书思考,一会儿写写算算,作业很快就做完了;(3)教师归纳:这是他做作业的不同行为,你们有没有做其他事情的不同行为?(4)学生说话后写话。
点拨训练学生的语言智慧,不同的年级段要有不同的要求。大致而言,低段重在字词,中段重在句段,高段重在篇章。其次,在情智的关系上,大致是这样的:以情激趣,以智导航,情智共生,发展语言智慧。
许多人都说“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相等”,但并不是说生活中的一切活动都是语文教学活动,否则,语文课又将迈入思想品德课、自然科学课的泥潭——事实上语文课也不应该也不可能与生活彻底划清界限。如果我们能紧紧拽住语言的这根“缰绳”“时时唤醒,处处提示”,那么语文课教学将会在生活的原野上更有语文课的个性。
责任编辑:王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