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虹”

来源 :文化产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gtzyj_l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汉字“虹”在历史的演变中,其形音义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人们对“虹”字的认识大多只停留在了“彩虹”这个意义层面。本文通过对“虹”字形、音、义、文化寓意等诸方面展开讨论,较深刻地梳理了“虹”字在这些方面的变化,加深读者对“虹”字的认识。
  关键词:形体;读音;字义;文化寓意;
  中图分类号:F27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7-00-01
  “虹”字早在甲骨文时期就已经出现,写作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修订版)中对“虹”所作的解释为:“大气中一种光的现象,天空中的小水珠经日光照射发生折射和反射作用而形成的弧形彩带,由外圈至内圈呈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也叫彩虹。”
  《诗经》中《国风·鄘风》《蝃蝀》写到“蝃蝀在东,莫之敢指”,意思是彩虹出现在东方,无人敢指怕遭殃。 蝃蝀,亦作“螮蝀”,虹的别称。以下初步对“虹”字的形、音、义、文化寓意等诸方面展开讨论。
  一、“虹”字形体的变化
  (此图采自《汉语大字典》)
  由上图甲骨文“虹”字作 。叶玉森先生释云:“象桥梁形,疑桥之初文。”这只是据字形而推测。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曰:“虹,螮蝀也,状似蟲。从虫,工声。《明堂》、《月令》曰:‘虹始见。’”汤可敬在《说文解字今释》中译注:“虹,螮蝀。样子弯曲像蟲。从虫,工声。《明堂月令》说‘虹才出现。’”蚰,籀文虹字,从申,申是电光(闪烁屈曲)的样子。《白虎通》曰:“天弓,虹也。又謂之帝弓。”又,赵德麟《侯鲭录》卷四载:“天弓,即虹也。又谓之帝弓。”这是就虹的形状而言。
  段玉裁改“蟲”作“虫”。段注:“虫者,它也。虹似它,故字从虫。”它就是蛇。《说文》:“有足谓之蟲,无足谓之豸。从三虫。”邹晓丽的《基础汉字形义释源》《说文》部首今读本义中引王筠《句读》注解:“小虫之属好类聚,故三之,用为偏旁则不便书写,故作虫。非必虫为蝮之专名也。大頭屈身垂尾,蟲形皆然。”“虫”、“蟲”本为一字。
  《山海经·海外东经》:“虹虹在其北,各有两首。”是则古人认为虹为“两首”之物。《梦溪笔谈》也称虹有两头。而虹又有龙之饮水的特点,由此可以初步推断甲骨“虹”之字形是“两首”龙之象。周代青铜器的虹霓纹则是更加逼真的弓形双首龙,亦可作为一个旁证。甲骨文“虹”字源于人们对于双首之龙的想像,后世的拱桥及玉瑛虽然与之形制类似,但却都发生于其后,不大可能是其源头所在。证明甲骨文“虹”字即是虹之初文。
  甲骨文的“虹”字 类似一条长蛇。金文另造会意字, (虫) (工,巨大),表示虹为“大虫”,飞天神龙。籀文 (申,雷电,代表雨天),强调“虹”这种天空“神龙”总是出现在雨后。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工,作为边旁在汉字中通常表示“大”的意思:大河为“江”;大穴为“空”;大虫(龙)为“虹”;大贝为“贡”;大棍为“杠”;大瓮为“缸”。籀文“虹” ,从申,会意。申部曰:昌、籀文申。申霓也。古人认为“虹”像长蛇形,所以小篆 就变成了左形(虫)右声(工)的形声字。楷书“虹”的形体直接由小篆演变而来。晚周金文中曾为形声字“日虹”,后來消亡,“虹”通行。
  二、“虹”字读音的变化
  《说文》虹,从虫,工声。《释名》曰:“虹,攻也,纯阳攻阴之气。”《礼说》卷八也说:“虹之言攻,其攻也,不在日侧,而当日冲。”显然,“虹,攻也”之意是从“虹,工声”而来的,现在读音争议不大。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按音节表查询,声母[h]、轰的韵母[u?],阳平,[xu?35]。《广韵》户工切,平声,东韵,匣母;又读[ji?51](限于单用) ,现在安徽等地地方方言“虹”仍读[ji?51]。
  《集韻》《正韻》:虹,胡江切,音降。与“訌”同。溃乱义。一曰争讼相陷入之言也。又如《廣韻》古巷切,去声,绛韵,见母。《元稹·送客游岭南诗》:“山头虹似巾”。慧琳《一切经音义》亦曰:“天弓亦帝弓,即天虹,俗名绛。”又《集韵》:古送切,音贡,义同。又胡贡切,音鬨。虹洞,相连也。《枚乗·七发》:“虹洞兮苍天”。《马融·广成颂》:“天地虹洞”。又《韵补》戸孔切,音汞。《郭璞·鯨魚赞》:“壯士挺劒,气激白虹。鯨魚潛淵,出而色悚。”“虹”,又读[hng214],胡孔切,上声,董韵,匣母。同“澒”。见“虹洞”。
  三“虹”字语义的变化
  语义方面,《礼月令季春之月》:“虹始见,萍始生。”参见“虹霓”。造字本义:比喻雨后天空出现的弧形彩晕,古人认为是飞天巨龙。《说文》:“虹,螮蝀也,状似虫。”《列子·天瑞》:“虹霓也,云雾也,风雨也,四时也,此积气之成乎天者也。”《尔雅·释天》:“虹双出,色鲜盛者为雄,雄曰虹。暗者为雌,雌曰霓。”唐·杜牧《阿房宫赋》:“不霁何虹”。《广东军务记》:“虹亘中天。”又如:虹女(古代把虹比作美人,故称虹霓为虹女) 、虹梁(形状似虹的曲梁) 、虹霓(即彩虹)、 虹霓吐颖(吐气成虹霓,形容有丰富的诗文才华)等等。
  其他常用义还有,旌旗,如:虹采(旗子);彩色,如:虹旆(绘有颜色的旗帜) 虹裳(彩色的衣服);在词赋中比喻半圆形建筑物为虹,桥的代称 。唐杜牧《樊川集·阿房宫赋》:“复道行空,不霁何虹?”如庾信《忝在司水看治谓桥》中写到“跨虹连绝岸,浮鼋续断航”。唐陆龜蒙《甫里集·十一和皋桥诗》:“横绝春流架断虹,凭榄犹思五噫风。”另通“讧”舐,表“惑乱”义《诗·大雅》:“彼童而角,实虹小子。”
  由此可知,“虹”不单为我们日常所了解的“彩虹”义、桥的代称等。只是随着时间流逝,其他不常用义逐渐消亡。
  四、“虹”字文化寓意的变化
  “虹”本是一种自古有之的自然现象,然而古人为之附会了不少美丽的传说。
  卜辞中以“有祟”与“虹”连文,即古人以为虹能作祟;又说虹是有生命的东西而且能饮,这在典籍中均有证明 。   《甲骨文合集》第10465片反面。它的内容是:“王占曰:有祟。八日庚戌,(有)各(格)云自东,母(毋)员,有出虹自北,饮于河。”意思是说:商王看了占卜情况,发布占辞说:要有灾祸降临。记载“出虹”为有凶兆,由此可知当时确实把虹的出现视为灾祸,可以影响收成。这也与“蝃蝀在东,莫之敢指”是一致的。
  《鄘风·蝃蝀》:“蝃蝀在东,莫之敢指。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
  朝隮于西,崇朝其雨。蝃蝀,就是虹,隮也是虹。”刘熙《释名》云:“淫风流行,男美于女,女美于男,互相奔随之时,则此气盛。”“隮”“雨”意义相类——看来云雨之喻婚媾,由来尚矣!因为古人观念中虹的形象是“二龙交尾”,成为女娲“教行”的隐语,所以“莫之敢指”也是含蓄害羞的心理使然。
  古人对虹的观察和解释反映了古代科学认识的曲折过程。甲骨文的“虹”为一整体象形字,是由两条龙构成的。“虹”部首属“虫”,这是因为古人曾把“虹”误认为是身体呈现弧形的双头怪兽,是天上的一种神兽。
  汉代以后,古人逐步形成了比较科学的解释。唐初学者孔颖达指出:“若云薄漏日,日照雨滴则虹生”,这里已无阴阳学说的味道。唐代张志和在《玄真字·涛之灵》中记载,有人向日喷水,做形成虹的模拟实验。更为可贵的是,南宋程大昌《演繁露》一书中指出:水珠被“日光入之,五色具足,闪烁不定,是乃日之光品著色于水。”然而,中国古代由于受“五色”觀念(认为色品皆可归于青、赤、黄、白、黑五种)的局限,阻碍了对虹成因的进一步探讨。
  纵观虹传说的文化内涵可以看到,虹饮水的传说,一方面是上古先民看到雨后出现在天空的虹的两端伸在水中,无法解释这一自然现象而产生的想象;另一方面也与虹被看作是双首之龙有关。此外,虹的美人意象及弓形形状则被古人看做是不祥的征兆。虹被赋予如此之多的文化内涵,主要是在古代科学技术水平落后的情况下,民众凭借自身已有经验和认知对该现象地作出尝试性的解释,对此不必苛责古人,今天读者需要做的是了解其在语言及文化上的大致演变过程,并能规范地使用汉字,更好地传承古老的文化。
  参考文献:
  [1]周丙华.甲骨文“虹”字文化考释[J]中国文化研究,2009
  [2]邹晓丽.基础汉字形义释源[M].中华书局,2007.08,第181页
  [3]汤可敬.说文解字今释.岳麓书社[M],1990.03,第1929页
  [4]金弘茗编著.汉字趣谈 [M],金盾出版社,2009.01,第141页
  [5]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M],中华书局1979年,第4版
其他文献
摘 要:《危险的愉悦》一书以上海近百年的娼妓业为研究对象,综合多种理论方法,展开多维度研究,勾勒娼妓业的历史图谱,透视娼妓问题的复杂性。作者在史料运用、谋篇布局、理论建构、写作技巧、叙事方式、时代思考等方面都颇值得称道。  关键词:上海;娼妓业;娼妓问题;  中图分类号: D6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7-00-02  关于娼妓问题的研究由来已久,《危险的愉
期刊
摘 要:群众文化是一种比较重要的文化形态,在满足广大人员群众精神和文化需求的同时,丰富他们的生活。因此,文化馆等相关部门要不断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的力度,不断完善相应的配套设施,不断扩大对群众文化的覆盖范围和活动空间。同时群众文化对提升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就如何促进群众文化繁荣发展展开论述。  关键词:群众文化;繁荣发展;创新;  中图分类号:G24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六安瓜片,中国历史名茶,中国十大历史名茶之一,简称瓜片,产自安徽省六安。唐称“庐州六安茶”,为名茶;明始称“六安瓜片”,为上品、极品茶;清为朝廷贡茶。六安瓜片(又称片茶),为绿茶特种茶类。采自当地特有品种,经扳片、剔去嫩芽及茶梗,通过独特的传统加工工艺制成的形似瓜子的片形茶叶。“六安瓜片”具有悠久的历史底蕴和丰厚的文化内涵。本文将谈论六安茶文化发展以及带来的经济产业发展情况。  关键词:六
期刊
摘 要:作为中国民间的传统风俗,集宗教、艺术、娱乐与经贸于一体的庙会的发展趋势大不如从前。在历史文化古城杭州,对于庙会民俗文化的发展颇具特色,因此本研究将视角锁定杭城。在阐述庙会历史发展轨迹的同时,探索杭州传统庙会的历史轨迹及其未来走向。  关键词:杭州;庙会;历史轨迹;未来走向;  中图分类号:J8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7-00-02  一、引 言  
期刊
摘 要:农民画作为一种民间艺术,是劳动人民思想和智慧的结晶,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新时期,农民画的发展将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要想确保农民画长久的留在历史舞台上,确保农民画的代代相传,必须要将其发展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必须要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靖西作为旅游胜地和绣球之乡,其农民画的发展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已经形成了独有的特色,农民画家创造的具有新农村气息的农民画也屡次在各种画展中获奖。为了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水利工程的发展,水库的建造与水的运用达到了新的技术模式。总的来说,水利工程的发展对社会对水资源的利用具有整体的有利之处,但是从施工的具体规划来讲,工程对库区人民的交通和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所以在水库规划建设的时候,就要考虑对库区周围交通的复建以及如何恢复和发展库区经济。本文从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对居民生活和交通的影响出发,具体论述如何实现库区交通的复建以及区域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期刊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7-00-02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属于《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数与代数”领域,这里采用的是北师大版《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九年级数学下册》中的第五章第二节。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是在学习一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基础上的一次升华,是函数知识的重点部分,是以后学习二次函数的基础,
期刊
摘 要:本文以神木县图书馆为例从采编工作现状出发,浅谈了当前采编工作的新变化,给出了县级图书馆加强采编工作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县级图书馆;采编工作;质量;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7-00-02  采编工作是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项业务工作,是文献流通的基础,其质量好坏直接关系着图书馆各项职能的发挥。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文献的信息
期刊
摘 要:专利信息是集科技、法律、经济于一体的综合性信息,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美英日等发达国家都有自己的专利信息服务系统。然而,由于我国起步较晚,专利信息服务体系尚不够健全。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专利信息服务体系概况和美英日国家的专利信息服务体系以及从外国专利信息服务体系得到的启示。  关键词:专利信息;服务体系;启示;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
期刊
摘 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迅猛发展,创造了用世界9%的耕地养活世界上20%的人口的奇迹,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历史性的成就,但是随着农村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的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威胁到农民群众身心健康,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是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核心内容,加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研究,对解决我国独特的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