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促进农民增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个重要课题。近年来,江西大余县扶贫办认真贯彻国家扶贫政策,不断更新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方式,以强企增岗为主导,以鼓励创业为突破,联合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认真做好“雨露计划”培训工作。
县扶贫办通过广泛的市场调查与信息搜集,科学设置专业,联合职业学校实施了形式多样的社会化培训。紧紧以国家关于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为抓手,积极开展“雨露计划”培训。2009年,县扶贫办共开办了4个专业,培训学员336人,超额完成培训任务。其中脐橙栽培专业3期,计150人;电子电工专业2期,计104人;皮具加工专业1期,计50人;汽修专业1期,计32人。学员全部在本地就业或是自主创业,就业率95%以上。
一、加强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
在“雨露计划”培训招生工作上,加大了宣传力度。一是专门安排教师集中力量开展招生工作;二是通过走村串户、积极与企业联络、印制宣传单等方式积极开展宣传,促进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立足县城实际,设置培训专业
在“雨露计划”培训专业设置上,县扶贫办以市场为导向、以县情为立足点,开设了电子电工、皮具加工、汽车维修、脐橙栽培等专业。使用符合农民实际的、简单易懂、操作性强的培训教材,免费发放到农民工手中,以增强培训学员驾驭市场和职场竞争的能力。
三、健全规章制度,强化过程管理
在“雨露计划”培训工作中,一是领导重视,机构健全。为了强化过程管理,确保培训质量,县扶贫办在职业学校组建了“雨露计划”培训工作领导小组,从制订培训方案到制订教学大纲、从制订教学计划到配备专业课教师,实行全程管理,为“雨露计划”培训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了组织、教学和安全保障;二是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为了使“雨露计划”培训工作有章可循,制定了《教学管理制度》、《学员档案管理制度》、《学员就业服务制度》等一整套管理制度;三是坚持了开班典礼、定期檢查和结业验收制度。每期开班,县扶贫办都派人参加开班仪式,宣传“雨露计划”项目培训的意义与目的,明确学校与学员培训要求,培训中途进行抽查并发放代金券,培训结束实行结业验收,实现了培训全程科学化和具体化的管理;四是严格执行“雨露计划”培训免费代金券管理制度。让每一个学员都真正享受到了政府的补贴,使党的惠民政策落到了实处。
四、建立规范台帐,优化档案管理
在“雨露计划”培训过程中,一是完善了培训的开班典礼、点名审核制度,实行信息公开,资源共享;二是在台帐建立上,重点建立了,“学员培训台帐”,做到了榜上有名、眼下有人;“转移就业台帐”,做到了就业安置工作到位、安置信息清楚;“学员成绩档案”,做好了学员考试考核有纪录。使“雨露计划”培训工作从实施到管理逐步完善、日臻规范。
五、采取订单培训方式,企业、学员实现“双赢”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转移到非农产业领域和传统农业外就业为培训目标,培训的最终目的是转移就业和引导自主创业;与此同时,大余县内工业园区也存在着一些招工难的现象,因此,采取订单培训,与企业(厂家)签订协议,为其招收的员工中符合培训条件的进行培训,提高新进员工素质,也令这些学员们可以尽快熟练掌握生产技术,更快的适应工作岗位,实现“培训一人,致富一户,培训一批,致富一方”,从而达到增加收入,走上脱贫致富之路的目的。
六、做好跟踪服务,实现培训健康有序发展
培训结束学员就业或创业后,定时到企业了解学员就业后的工作、生活情况,建立跟踪档案,通过完善有关资料,进一步了解、掌握培训效果以及今后的培训方向,促进大余县培训健康有序发展。
“技能培训一转移就业一跟踪服务”是大余县在不断探索中建立起来的一整套“雨露计划”培训转移就业工作体系。全县的雨露计划在这种体系的运作下顺利有序地进行,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通过对参加培训的学员进行回访,我们了解到,大部分参加培训的学员在工作岗位上非常满意,并获取了相应的报酬,平均工资达1000元左右,大大改善了参加培训前家庭的贫困境况,学员们对培训有较高的满意度。
责任编辑:李丽娜
县扶贫办通过广泛的市场调查与信息搜集,科学设置专业,联合职业学校实施了形式多样的社会化培训。紧紧以国家关于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为抓手,积极开展“雨露计划”培训。2009年,县扶贫办共开办了4个专业,培训学员336人,超额完成培训任务。其中脐橙栽培专业3期,计150人;电子电工专业2期,计104人;皮具加工专业1期,计50人;汽修专业1期,计32人。学员全部在本地就业或是自主创业,就业率95%以上。
一、加强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
在“雨露计划”培训招生工作上,加大了宣传力度。一是专门安排教师集中力量开展招生工作;二是通过走村串户、积极与企业联络、印制宣传单等方式积极开展宣传,促进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立足县城实际,设置培训专业
在“雨露计划”培训专业设置上,县扶贫办以市场为导向、以县情为立足点,开设了电子电工、皮具加工、汽车维修、脐橙栽培等专业。使用符合农民实际的、简单易懂、操作性强的培训教材,免费发放到农民工手中,以增强培训学员驾驭市场和职场竞争的能力。
三、健全规章制度,强化过程管理
在“雨露计划”培训工作中,一是领导重视,机构健全。为了强化过程管理,确保培训质量,县扶贫办在职业学校组建了“雨露计划”培训工作领导小组,从制订培训方案到制订教学大纲、从制订教学计划到配备专业课教师,实行全程管理,为“雨露计划”培训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了组织、教学和安全保障;二是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为了使“雨露计划”培训工作有章可循,制定了《教学管理制度》、《学员档案管理制度》、《学员就业服务制度》等一整套管理制度;三是坚持了开班典礼、定期檢查和结业验收制度。每期开班,县扶贫办都派人参加开班仪式,宣传“雨露计划”项目培训的意义与目的,明确学校与学员培训要求,培训中途进行抽查并发放代金券,培训结束实行结业验收,实现了培训全程科学化和具体化的管理;四是严格执行“雨露计划”培训免费代金券管理制度。让每一个学员都真正享受到了政府的补贴,使党的惠民政策落到了实处。
四、建立规范台帐,优化档案管理
在“雨露计划”培训过程中,一是完善了培训的开班典礼、点名审核制度,实行信息公开,资源共享;二是在台帐建立上,重点建立了,“学员培训台帐”,做到了榜上有名、眼下有人;“转移就业台帐”,做到了就业安置工作到位、安置信息清楚;“学员成绩档案”,做好了学员考试考核有纪录。使“雨露计划”培训工作从实施到管理逐步完善、日臻规范。
五、采取订单培训方式,企业、学员实现“双赢”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转移到非农产业领域和传统农业外就业为培训目标,培训的最终目的是转移就业和引导自主创业;与此同时,大余县内工业园区也存在着一些招工难的现象,因此,采取订单培训,与企业(厂家)签订协议,为其招收的员工中符合培训条件的进行培训,提高新进员工素质,也令这些学员们可以尽快熟练掌握生产技术,更快的适应工作岗位,实现“培训一人,致富一户,培训一批,致富一方”,从而达到增加收入,走上脱贫致富之路的目的。
六、做好跟踪服务,实现培训健康有序发展
培训结束学员就业或创业后,定时到企业了解学员就业后的工作、生活情况,建立跟踪档案,通过完善有关资料,进一步了解、掌握培训效果以及今后的培训方向,促进大余县培训健康有序发展。
“技能培训一转移就业一跟踪服务”是大余县在不断探索中建立起来的一整套“雨露计划”培训转移就业工作体系。全县的雨露计划在这种体系的运作下顺利有序地进行,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通过对参加培训的学员进行回访,我们了解到,大部分参加培训的学员在工作岗位上非常满意,并获取了相应的报酬,平均工资达1000元左右,大大改善了参加培训前家庭的贫困境况,学员们对培训有较高的满意度。
责任编辑:李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