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在工作对象、工作环境和工作队伍建设等方面具有特殊性,需要予以充分重视。由于目前我国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在组织设置、队伍建设、教育内容等方面仍存在不足,需要从强化党务工作者的专业化培训、加强入党前的考察培养、规范入党时的程序标准、落实入党后的继续教育等方面进行完善。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建;考察培养;继续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2-00-02
高校學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常规工作和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础和保证。党和国家历来重视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争取将优秀的学生吸纳到党的队伍中来。在当前价值多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冲击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不仅关系到校风学风建设,更直接影响了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全局。因此,为了更好的完善我国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需要对现阶段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进行详实分析与深入探讨。
一、剖析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突出特征
与其他组织或单位的党建工作相比,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具有其特殊性,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工作对象具有特殊性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对的直接对象是高校学生。与其他群体相比,高校学生一般处于18-26岁,精力旺盛,且具有激情和探索精神;但与此同时,他们也是处于性格转型期,容易受到各种价值观念的影响,独立观念有待增强。此外,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学生党员是党的队伍中年龄较小、具备较强专业知识、富有改革精神的新鲜血液,是未来党的事业的继承者和接班人,这些都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对象所具有的突出特征。
(二)工作环境具有特殊性
与其他工作环境相比,短短的四年大学生活时间较短,学生的流动性较大,这也造成了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工作环境具有特殊性。由于绝大部分学生的在校时间仅为四年,需要经历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等程序,使得入党前的考察时间较短;大部分大学生只有学校生活的经历,缺少机会考察其在大是大非面前的党性表现,很难考察出个人的政治觉悟;高校学生具有思想活跃的特征,但也容易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面临着网络化和信息化的冲击,在高校中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比较困难。
(三)工作队伍具有特殊性
直接面对学生的高校学生党务工作者一般是院系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及辅导员。按照教育部的相关规定,高校政治辅导员的配备要按照学生规模的200:1,事实上很多高校都没达到此项要求。辅导员除了需要负责超过二百名学生的日常管理、奖惩、资助、心理等工作外,还得负责党员考察和发展工作,任务比较繁重;很多高校的辅导员流动性较强,出现一届学生由两名辅导员甚至更多辅导员指导的现象,不利于党务工作的持续开展;绝大部分辅导员虽然自身政治素质较高,但缺乏党务工作的专业化知识,使得整个党务工作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这些既是现阶段高校党务工作队伍的缺陷,也是其特殊性所在。
二、直面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现实困境
近年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数量和整体质量都在不断提升,为国家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现阶段我国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仍存在一系列不规范甚至错误的工作做法,是高校党建工作长期稳定发展的重大隐患。只有正视现阶段党建工作的困境,才能够弥补不足,更好的进行完善。
(一)组织设置上缺乏规范性
高校规模的扩大使得学校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扩大办学空间和提高办学核心指标上,而对待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在实际工作中容易出现组织设置规范性不足的现象。高校中一般将学生党支部设立在专业、年级或者班级上,对于党员较少的班级或年级,有的高校采取同一年级的几个班级或者几个专业联合成立党支部,有的高校将不同年级的同一专业设置同一个党支部;在研究生党支部设置上,有的高校采取与教师组成联合党支部,也有的高校采取将研究生党支部与本科高年级学生联合成立党支部。很多高校的党支部需要根据班级或专业学生党员的数量进行变化,与此相对应,如果学生党支部很难保持较为稳定的组织结构状态,那么党内的基本工作制度很难得到切实的落实和执行。总体来看,组织设置上缺乏规范性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党支部的设置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的结合不够紧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队伍建设上缺乏稳定性
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并没有使高校党务工作队伍成比例的增加。高校中的学生党支部书记基本上由学生辅导员或高年级学生担任。他们缺乏对党建相关知识的专业性系统性学习,党建基础理论和组织实践能力较弱,对新形势下如何做好高校党建工作缺乏全面深入的研究。学工系统的流动性较大,辅导员基本上四年就会转岗,而担任支部书记的高年级学生由于受到学制的限制,刚熟悉工作就面临着毕业,所以整个学生党务工作队伍的稳定性不强,不利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理论化和专业化发展。“尽管他们工作非常努力,但精力很难全面覆盖所管辖的学生支部和党员,对学生党建工作职能是宏观指导,难以做到对学生党建工作质量进行严格把关。”[1]
(三)教育内容上缺乏针对性
目前在大学校园中,要求入党的大学生主流是好的,“但由于不良思潮以及就业压力的影响,部分学生在入党动机上也出现了一些功利性的现象。”[2]由于入党动机具有内在性和隐蔽性的特点,且处于变化之中,很难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职能从泛泛的角度来谈,教育缺乏针对性。此外,培养考察出现了表面化和形式化的现象,将入党简单的与学习成绩、获奖情况等挂钩,且入党介绍人一般都为入党不久的正式党员,很难真正实现指导的作用,造成只要没有“硬伤”就能够入党的现象。党员单向教育的灌输性和强制性,容易忽视学生个体的差异,这些都是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的体现。
三、完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实践途径
高校党建工作质量的提高,离不开学生党建工作的进一步完善。只有严格要求党员发展的各个环节,提高党员发展标准,并配备专业化的工作队伍,才能够更好的提升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质量。
(一)强化党务工作者的专业化培训
对于党务工作者,要定期举办专题培训班,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做报告或经验交流,及时学习前沿理论,提高党务工作者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做到能够运用先进的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工作,能够运用灵活多变的方式方法去教育和引导学生。对于学生党支部书记和其他学生党务工作者,要加强入党后的教育培训工作,开展各类党性修养和党风建设方面的专题教育,促使其积极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此外,需要根据工作量的大小相应的增加高校党务工作人员。可以从离退休教师中返聘一批党务工作经验丰富和党性较强的老党员,或者是从研究生中选取党性修养好和熟悉党务工作的学生,专职处理党务工作。各个党支部都需要重点培养一批责任心强和党性觉悟高的正式党员作为培养联系人,充实党务工作队伍,提高党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二)加强入党前的考察培养在考察培养中,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学生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入党前必须加强学生对于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深入理解,在思想上向党组织靠拢,在行动上努力进步。要重点考察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自律能力,考察学生是否能够从思想上入党。要切实考察学生的政治素质和业务学习情况、平时表现情况和关键时刻的政治态度,要将学生的自我评价与群众评价相结合。
在考察培养阶段,要以端正学生入党动机为切入点,加强学生入党前的考察培养和教育培训。大学生思想活跃,有见解不盲从,需要持续性的接受党的相关知识教育。除了正常的理论教育之外,党组织应该充分认识到社会实践的重要作用,鼓励并创造机会让学生党员参与社会实践,在實践中接触和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发挥自己先锋模范作用,在实践中增强入党积极分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端正其入党动机。这些都有利于党组织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现实表现,了解其入党动机。
(三)规范入党时的程序标准
建立团内推优、发展预审、发展公示、支部大会票决等制度,坚持政治审查、党校培训、集体考察和重点观察等程序,真正把符合党员条件的优秀学生吸收到党组织来。同时,要真正落实预备党员的转正程序,“认真考察他们预备期内的思想政治状况以及遵守党的纪律、执行党的决议、履行党员义务、发挥党员作用的情况”[3]。
这就需要高校根据党章的要求和学校的具体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学生党员标准,引导学生根据标准来全面发展和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在党员的发展程序上需要加强制度建设,高校党委负责明确党员发展和党员教育的具体要求,以规范操作程序,基层党组织应根据党委的意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细化、量化上级党组织意见,使得各项规范制度化,并真正落实到实处,避免形式化和表面化。
(四)落实入党后的继续教育
对预备党员和正式党员,要强化其对于十七大党章的认识,进一步增强其党性修养和纪律意识,严肃党内组织生活,进一步增强为实现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的信心和决心;落实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真正发挥基层党支部的作用;通过组织生活,加强政治教育和思想交流,有针对性的对新党员进行党的基本知识、时事政策的考核,并通过具体的工作,进一步锻炼党员的时间能力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增强其党性修养。
在加强教育的同时,还必须落实对于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考核工作。高校可以结合实际建立党员发展工作评价机制,将党员发展状况纳入到基层党组织的评估体系;落实党员工作的责任追究制度,对入党后出现工作失误或其它错误的要严厉批评教育;建立党员评议制度,定期考核学生党员,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将党内评议与党外评议有机结合起来,促使学生党员时刻保持先进性。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关系到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是影响党长远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只有正确认识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积极的予以针对性的解决,才能够不断提升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质量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战军.大学生党建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9).
[2]刘军.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山东社会科学,2010,(9).
[3]徐园媛.创新学生党建工作的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5).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建;考察培养;继续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2-00-02
高校學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常规工作和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础和保证。党和国家历来重视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争取将优秀的学生吸纳到党的队伍中来。在当前价值多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冲击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不仅关系到校风学风建设,更直接影响了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全局。因此,为了更好的完善我国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需要对现阶段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进行详实分析与深入探讨。
一、剖析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突出特征
与其他组织或单位的党建工作相比,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具有其特殊性,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工作对象具有特殊性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对的直接对象是高校学生。与其他群体相比,高校学生一般处于18-26岁,精力旺盛,且具有激情和探索精神;但与此同时,他们也是处于性格转型期,容易受到各种价值观念的影响,独立观念有待增强。此外,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学生党员是党的队伍中年龄较小、具备较强专业知识、富有改革精神的新鲜血液,是未来党的事业的继承者和接班人,这些都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对象所具有的突出特征。
(二)工作环境具有特殊性
与其他工作环境相比,短短的四年大学生活时间较短,学生的流动性较大,这也造成了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工作环境具有特殊性。由于绝大部分学生的在校时间仅为四年,需要经历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等程序,使得入党前的考察时间较短;大部分大学生只有学校生活的经历,缺少机会考察其在大是大非面前的党性表现,很难考察出个人的政治觉悟;高校学生具有思想活跃的特征,但也容易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面临着网络化和信息化的冲击,在高校中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比较困难。
(三)工作队伍具有特殊性
直接面对学生的高校学生党务工作者一般是院系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及辅导员。按照教育部的相关规定,高校政治辅导员的配备要按照学生规模的200:1,事实上很多高校都没达到此项要求。辅导员除了需要负责超过二百名学生的日常管理、奖惩、资助、心理等工作外,还得负责党员考察和发展工作,任务比较繁重;很多高校的辅导员流动性较强,出现一届学生由两名辅导员甚至更多辅导员指导的现象,不利于党务工作的持续开展;绝大部分辅导员虽然自身政治素质较高,但缺乏党务工作的专业化知识,使得整个党务工作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这些既是现阶段高校党务工作队伍的缺陷,也是其特殊性所在。
二、直面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现实困境
近年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数量和整体质量都在不断提升,为国家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现阶段我国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仍存在一系列不规范甚至错误的工作做法,是高校党建工作长期稳定发展的重大隐患。只有正视现阶段党建工作的困境,才能够弥补不足,更好的进行完善。
(一)组织设置上缺乏规范性
高校规模的扩大使得学校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扩大办学空间和提高办学核心指标上,而对待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在实际工作中容易出现组织设置规范性不足的现象。高校中一般将学生党支部设立在专业、年级或者班级上,对于党员较少的班级或年级,有的高校采取同一年级的几个班级或者几个专业联合成立党支部,有的高校将不同年级的同一专业设置同一个党支部;在研究生党支部设置上,有的高校采取与教师组成联合党支部,也有的高校采取将研究生党支部与本科高年级学生联合成立党支部。很多高校的党支部需要根据班级或专业学生党员的数量进行变化,与此相对应,如果学生党支部很难保持较为稳定的组织结构状态,那么党内的基本工作制度很难得到切实的落实和执行。总体来看,组织设置上缺乏规范性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党支部的设置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的结合不够紧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队伍建设上缺乏稳定性
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并没有使高校党务工作队伍成比例的增加。高校中的学生党支部书记基本上由学生辅导员或高年级学生担任。他们缺乏对党建相关知识的专业性系统性学习,党建基础理论和组织实践能力较弱,对新形势下如何做好高校党建工作缺乏全面深入的研究。学工系统的流动性较大,辅导员基本上四年就会转岗,而担任支部书记的高年级学生由于受到学制的限制,刚熟悉工作就面临着毕业,所以整个学生党务工作队伍的稳定性不强,不利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理论化和专业化发展。“尽管他们工作非常努力,但精力很难全面覆盖所管辖的学生支部和党员,对学生党建工作职能是宏观指导,难以做到对学生党建工作质量进行严格把关。”[1]
(三)教育内容上缺乏针对性
目前在大学校园中,要求入党的大学生主流是好的,“但由于不良思潮以及就业压力的影响,部分学生在入党动机上也出现了一些功利性的现象。”[2]由于入党动机具有内在性和隐蔽性的特点,且处于变化之中,很难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职能从泛泛的角度来谈,教育缺乏针对性。此外,培养考察出现了表面化和形式化的现象,将入党简单的与学习成绩、获奖情况等挂钩,且入党介绍人一般都为入党不久的正式党员,很难真正实现指导的作用,造成只要没有“硬伤”就能够入党的现象。党员单向教育的灌输性和强制性,容易忽视学生个体的差异,这些都是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的体现。
三、完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实践途径
高校党建工作质量的提高,离不开学生党建工作的进一步完善。只有严格要求党员发展的各个环节,提高党员发展标准,并配备专业化的工作队伍,才能够更好的提升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质量。
(一)强化党务工作者的专业化培训
对于党务工作者,要定期举办专题培训班,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做报告或经验交流,及时学习前沿理论,提高党务工作者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做到能够运用先进的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工作,能够运用灵活多变的方式方法去教育和引导学生。对于学生党支部书记和其他学生党务工作者,要加强入党后的教育培训工作,开展各类党性修养和党风建设方面的专题教育,促使其积极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此外,需要根据工作量的大小相应的增加高校党务工作人员。可以从离退休教师中返聘一批党务工作经验丰富和党性较强的老党员,或者是从研究生中选取党性修养好和熟悉党务工作的学生,专职处理党务工作。各个党支部都需要重点培养一批责任心强和党性觉悟高的正式党员作为培养联系人,充实党务工作队伍,提高党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二)加强入党前的考察培养在考察培养中,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学生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入党前必须加强学生对于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深入理解,在思想上向党组织靠拢,在行动上努力进步。要重点考察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自律能力,考察学生是否能够从思想上入党。要切实考察学生的政治素质和业务学习情况、平时表现情况和关键时刻的政治态度,要将学生的自我评价与群众评价相结合。
在考察培养阶段,要以端正学生入党动机为切入点,加强学生入党前的考察培养和教育培训。大学生思想活跃,有见解不盲从,需要持续性的接受党的相关知识教育。除了正常的理论教育之外,党组织应该充分认识到社会实践的重要作用,鼓励并创造机会让学生党员参与社会实践,在實践中接触和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发挥自己先锋模范作用,在实践中增强入党积极分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端正其入党动机。这些都有利于党组织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现实表现,了解其入党动机。
(三)规范入党时的程序标准
建立团内推优、发展预审、发展公示、支部大会票决等制度,坚持政治审查、党校培训、集体考察和重点观察等程序,真正把符合党员条件的优秀学生吸收到党组织来。同时,要真正落实预备党员的转正程序,“认真考察他们预备期内的思想政治状况以及遵守党的纪律、执行党的决议、履行党员义务、发挥党员作用的情况”[3]。
这就需要高校根据党章的要求和学校的具体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学生党员标准,引导学生根据标准来全面发展和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在党员的发展程序上需要加强制度建设,高校党委负责明确党员发展和党员教育的具体要求,以规范操作程序,基层党组织应根据党委的意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细化、量化上级党组织意见,使得各项规范制度化,并真正落实到实处,避免形式化和表面化。
(四)落实入党后的继续教育
对预备党员和正式党员,要强化其对于十七大党章的认识,进一步增强其党性修养和纪律意识,严肃党内组织生活,进一步增强为实现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的信心和决心;落实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真正发挥基层党支部的作用;通过组织生活,加强政治教育和思想交流,有针对性的对新党员进行党的基本知识、时事政策的考核,并通过具体的工作,进一步锻炼党员的时间能力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增强其党性修养。
在加强教育的同时,还必须落实对于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考核工作。高校可以结合实际建立党员发展工作评价机制,将党员发展状况纳入到基层党组织的评估体系;落实党员工作的责任追究制度,对入党后出现工作失误或其它错误的要严厉批评教育;建立党员评议制度,定期考核学生党员,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将党内评议与党外评议有机结合起来,促使学生党员时刻保持先进性。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关系到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是影响党长远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只有正确认识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积极的予以针对性的解决,才能够不断提升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质量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战军.大学生党建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9).
[2]刘军.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山东社会科学,2010,(9).
[3]徐园媛.创新学生党建工作的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