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虚静”是一种空明、内心恬淡自适的心理状态。即通过一种特殊的精神状态来感受和体验自然万物。“虚静”并不是死寂,“虚静”实际是跳跃着生命律动的具有创造性的心理,让人在静穆中感到灵气流荡,有限中蕴含着无限。
关键词:虚静 、精神境界、自然
“虚静”是中国古代文论中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最早出现于先秦时代,历史发展各朝代的文论家都对“虚静”进行过论述,其论说的核心离不开肯定“虚静”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状态,“虚静”绝非死寂,是“静中含动,动中寓静”。“虚静”说代表的是一种精神境界。
一、老子与“虚静”说
“虚静”说的兴起与道家思想关系密切,最早对“虚静”有过论述的是老子和庄子。
老子提出:“致虚极,守静笃。”(《老子·十六章》)。王弼注云:“以虚静观其反复,凡有起于虚,动起于静,故万物虽并动作,卒复归虚静,是物之极笃也。”,它让我们看到动和静并非绝对的,动是静的外在表现,静中含动,动中含静。老子思想的精髓是道,即为宇宙的初始,道是产生万物的一切根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先天地生的宇宙本体、自在无为,万物生于道,而归于静。宇宙万物,芸芸众生,瞬息之间,静动变化,最后化为静之态。“静”停滞状态的静,《老子·十五章》中说:“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陈鼓应引述为“‘浊’是动荡的状态,体道之士在动荡的状态中,透过‘静’的功夫,恬退自养,静定持心,转入清明的境界。这是说明动极而静的生命活动过程。在长久沉静安定之中,体道之士,又能生动起来,趋于创造的活动。这是说明静极而动的生命活动过程。”①因此“虚静”观是“静中有动,动中寓静”的理念。
二、庄子与“虚静”
庄子的“虚静”吸收继承老子“虚静”的思想,把“虚”、“静”结合提出完整的“虚静”概念,他在《天道》篇中言:“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虚静”是道家思想的最高境界,是得“道”的必要途径之一。什么才是“虚静”的真正内涵,又言“尽其所受乎天而无见得,亦虚而已。”至于“静”庄子言“圣人之静也,非曰静也,善故静也。万物无足以铙心者,故静也。水静则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静”指人内心清静自由无为。圣人虚静无为而始,庄子继承了老子虚静思想。但也存在不同,庄子发现了“虚”、“静”、“动”三者之间的联系,“休则虚,虚则实,实则备矣。虚则静,静则动,动则得矣。”宁静无杂念可以达到清静的状态,静而后动,动的过程无不自得,这样就从动静结合的角度阐释了“静中有动,动中寓静”、“动极则靜,静极而动”的“虚静”理论。艺术的最高境界是自然,作家必须以自然之心去体察和摹写万物,无为文之心,无勉强凑泊,保持内心恬淡,这是创造出优秀作品必备的心理。
先贤的“虚静”理论着重强调虚静的关键在人的内心,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要达到“虚静”的审美状态不仅在人内心,对外在的客观环境同样有要求,环境对作家进入“虚静”的状态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就提到作画时:“落笔之日,必明窗净几,焚香左右,精笔妙墨,盥手涤砚,如见大宾,必神闲意定,然后为之。”内心的“虚静”,通过改变外部环境的方式消除潜在的影响这也是人达到虚静的方法。“虚静”心态中的“虚”和“静”不是绝对的状态,“虚”空了的心灵为的是更好的体纳外部世界和进行创造,“虚”的目的是为内心的“实”,“静”是为求“动”,清除杂念,过滤心灵,才能为艺术思维活动的展开提供足够的心理空间。正如苏轼所言:“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由此可以看到“虚静”状态体现为“虚”与“实”、“静”与“动”之间的融合与矛盾,其内涵是丰富而复杂的。
三、苏轼的“虚静”
苏轼的儒、释、道兼统的复合思想以及他在政治、生活中的遭遇, 深刻地影响着他思想的变化。早年的苏轼推崇“有为而作”、“言必中当世之过”的美学思想, 并怀着热血济世的政治抱负; 但是, 政治上的失意使他愈来愈追慕陶潜风范,苏轼曾言:“公诗本似李、杜,晚喜陶渊明,追和之者几遍, 凡四卷”。他承受着深刻的人生痛苦, 个体生命遭受着社会的挤压与抑制,为了求得精神上的慰藉及心理上的平衡, 晚年思想与美学趣味浸渍和洋溢着浓重的释、道色彩与韵致。
其词《临江仙》就是最好的例证。作者夜饮,醉而复醒,醒了又饮,回到家中已是夜半,家童已鼾声如雷,叫门无应,但作者却坦然处之,漫步走向寓所附近的江边,苍茫夜空下,荒凉大江边,他手拄着拐杖,静静伫立,聆听江水奔流的声音。人与自然仿佛融为一体。作者身不由己处在这混沌的世俗中,身在宦途,一生颠沛,苦于无法掌握命运,心中不禁的在思索为何劳苦奔波,一心想归隐山林,但若要抛弃救国济世的夙愿,也是十分难的抉择。此时只有将这纷乱的心绪暂时遗忘,看这滔滔江水希望能驾一叶扁舟,远离尘世喧嚣,在烟波江湖安闲的度过余生。这首词给我们展现了作者苏轼的“虚静”虽词中有鼻息声、敲门声和江声,但这种以动衬静更显其静的方法,动是静的外在显现,让我们感受到了尘世的喧哗,自然的万籁俱寂。作者倚杖听江声,心中自省“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作者在虚静的精神自由状态中, 通过想像驾舟在江海中漂游, 把生活经验变成审美体验的过程,纷纭思绪、众多物象被回味、体验。让我们看到“心静”是“虚静”的前提,只有内心宁静才能达到无欲,才能超功利目的、超凡脱俗,才能进入“虚静”的人生境界。
注释:
① 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中华书局,1984 年 5 月第一版,第123页
参考文献:
[1] 张金梅:《“虚静”的美学历程》[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1999 年(4).
[2]鲁文忠. 《虚静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4,(4).
[3]杜道明.《道家虚静说及其美学意义》[J].中国文化研究,2000,(1) .
[4]吴建民.《论“虚静”与“迷狂”》[J]漳州师院学报,1997,(1).
作者简介:赵静(1990.12- ),女,汉族,云南曲靖人,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2013级文艺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艺学、中国诗学。
关键词:虚静 、精神境界、自然
“虚静”是中国古代文论中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最早出现于先秦时代,历史发展各朝代的文论家都对“虚静”进行过论述,其论说的核心离不开肯定“虚静”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状态,“虚静”绝非死寂,是“静中含动,动中寓静”。“虚静”说代表的是一种精神境界。
一、老子与“虚静”说
“虚静”说的兴起与道家思想关系密切,最早对“虚静”有过论述的是老子和庄子。
老子提出:“致虚极,守静笃。”(《老子·十六章》)。王弼注云:“以虚静观其反复,凡有起于虚,动起于静,故万物虽并动作,卒复归虚静,是物之极笃也。”,它让我们看到动和静并非绝对的,动是静的外在表现,静中含动,动中含静。老子思想的精髓是道,即为宇宙的初始,道是产生万物的一切根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先天地生的宇宙本体、自在无为,万物生于道,而归于静。宇宙万物,芸芸众生,瞬息之间,静动变化,最后化为静之态。“静”停滞状态的静,《老子·十五章》中说:“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陈鼓应引述为“‘浊’是动荡的状态,体道之士在动荡的状态中,透过‘静’的功夫,恬退自养,静定持心,转入清明的境界。这是说明动极而静的生命活动过程。在长久沉静安定之中,体道之士,又能生动起来,趋于创造的活动。这是说明静极而动的生命活动过程。”①因此“虚静”观是“静中有动,动中寓静”的理念。
二、庄子与“虚静”
庄子的“虚静”吸收继承老子“虚静”的思想,把“虚”、“静”结合提出完整的“虚静”概念,他在《天道》篇中言:“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虚静”是道家思想的最高境界,是得“道”的必要途径之一。什么才是“虚静”的真正内涵,又言“尽其所受乎天而无见得,亦虚而已。”至于“静”庄子言“圣人之静也,非曰静也,善故静也。万物无足以铙心者,故静也。水静则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静”指人内心清静自由无为。圣人虚静无为而始,庄子继承了老子虚静思想。但也存在不同,庄子发现了“虚”、“静”、“动”三者之间的联系,“休则虚,虚则实,实则备矣。虚则静,静则动,动则得矣。”宁静无杂念可以达到清静的状态,静而后动,动的过程无不自得,这样就从动静结合的角度阐释了“静中有动,动中寓静”、“动极则靜,静极而动”的“虚静”理论。艺术的最高境界是自然,作家必须以自然之心去体察和摹写万物,无为文之心,无勉强凑泊,保持内心恬淡,这是创造出优秀作品必备的心理。
先贤的“虚静”理论着重强调虚静的关键在人的内心,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要达到“虚静”的审美状态不仅在人内心,对外在的客观环境同样有要求,环境对作家进入“虚静”的状态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就提到作画时:“落笔之日,必明窗净几,焚香左右,精笔妙墨,盥手涤砚,如见大宾,必神闲意定,然后为之。”内心的“虚静”,通过改变外部环境的方式消除潜在的影响这也是人达到虚静的方法。“虚静”心态中的“虚”和“静”不是绝对的状态,“虚”空了的心灵为的是更好的体纳外部世界和进行创造,“虚”的目的是为内心的“实”,“静”是为求“动”,清除杂念,过滤心灵,才能为艺术思维活动的展开提供足够的心理空间。正如苏轼所言:“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由此可以看到“虚静”状态体现为“虚”与“实”、“静”与“动”之间的融合与矛盾,其内涵是丰富而复杂的。
三、苏轼的“虚静”
苏轼的儒、释、道兼统的复合思想以及他在政治、生活中的遭遇, 深刻地影响着他思想的变化。早年的苏轼推崇“有为而作”、“言必中当世之过”的美学思想, 并怀着热血济世的政治抱负; 但是, 政治上的失意使他愈来愈追慕陶潜风范,苏轼曾言:“公诗本似李、杜,晚喜陶渊明,追和之者几遍, 凡四卷”。他承受着深刻的人生痛苦, 个体生命遭受着社会的挤压与抑制,为了求得精神上的慰藉及心理上的平衡, 晚年思想与美学趣味浸渍和洋溢着浓重的释、道色彩与韵致。
其词《临江仙》就是最好的例证。作者夜饮,醉而复醒,醒了又饮,回到家中已是夜半,家童已鼾声如雷,叫门无应,但作者却坦然处之,漫步走向寓所附近的江边,苍茫夜空下,荒凉大江边,他手拄着拐杖,静静伫立,聆听江水奔流的声音。人与自然仿佛融为一体。作者身不由己处在这混沌的世俗中,身在宦途,一生颠沛,苦于无法掌握命运,心中不禁的在思索为何劳苦奔波,一心想归隐山林,但若要抛弃救国济世的夙愿,也是十分难的抉择。此时只有将这纷乱的心绪暂时遗忘,看这滔滔江水希望能驾一叶扁舟,远离尘世喧嚣,在烟波江湖安闲的度过余生。这首词给我们展现了作者苏轼的“虚静”虽词中有鼻息声、敲门声和江声,但这种以动衬静更显其静的方法,动是静的外在显现,让我们感受到了尘世的喧哗,自然的万籁俱寂。作者倚杖听江声,心中自省“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作者在虚静的精神自由状态中, 通过想像驾舟在江海中漂游, 把生活经验变成审美体验的过程,纷纭思绪、众多物象被回味、体验。让我们看到“心静”是“虚静”的前提,只有内心宁静才能达到无欲,才能超功利目的、超凡脱俗,才能进入“虚静”的人生境界。
注释:
① 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中华书局,1984 年 5 月第一版,第123页
参考文献:
[1] 张金梅:《“虚静”的美学历程》[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1999 年(4).
[2]鲁文忠. 《虚静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4,(4).
[3]杜道明.《道家虚静说及其美学意义》[J].中国文化研究,2000,(1) .
[4]吴建民.《论“虚静”与“迷狂”》[J]漳州师院学报,1997,(1).
作者简介:赵静(1990.12- ),女,汉族,云南曲靖人,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2013级文艺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艺学、中国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