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常常对学生的回答表示肯定、赞扬,或指出其价值,或指出思考的方向,以利于下一个环节的学习。这便是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课堂答问的评价和调控。
教学中我发现学生的课堂回答有不少通病:发言条理不清者有之;答不完整,照本宣读者有之;只说大概,缺乏深刻领会者有之;缺乏主见,人云亦云者有之。这些都反映了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不高。对此情况,教师应及时调控、点拨、指导,加强训练。不要因为回答有误或不合要求而妄加指责或置之不理;不要为了鼓励学生,不分正误,一律肯定;也不要不分学生基础,一律较高要求,轻易换人回答;更不能对作答的结果模棱两可,轻易放过。如果同一问题有多种答案时,只要合理,不强求统一在一种答案之中,必要时可引导学生选择最佳答案。
在课堂教学中,由于教材内容不同,教师或学生所提问题不同,加之学生的基础不同,答问中呈现千变万化的态势那是必然的。学生答问时“卡壳”在所难免,关键是教师怎样正确对待“卡壳”的情况,并进行调控和点拨。
对课堂答问的调控,常出现以下两种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发挥主体作用的倾向。一是手握标准答案,学生回答不到标准答案要求,则一味追问到底;二是越俎代庖,学生答不出,教师自问自答。归根到底,这两种教法都未能处理好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关系。在新型课堂中,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朋友。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不仅应该及时调控,而且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调控艺术。
我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到了几种可行的调控措施。
一、指导多读,读中理解
有相当一部分“卡壳”问题是由于问答时机不当而出现的,教师一提问就要求学生作答,或是当学生初读一遍课文后,就希望他们给出满意的答案。这种“卡壳”不仅难免,而且很多。根据我的体会,在答问之前,让学生反复自读课文,思考答题内容,许多问题就能自行解决,反馈时“卡壳”的现象大量减少。因此,给学生充裕的阅读时间,是解决“卡壳”的重要举措。例如:《再见了,亲人!》一文中有个成语“雪中送炭”,起初,学生对这个词语的意思不太了解。我就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反复读,借以揣摩成语的意思,并通过词语的理解体会出朝鲜老大娘对志愿军的深情。这样,学生不仅读懂了这个词语的意思,而且读出了兴味,读出了方法。又如教《海龟下蛋》一文时,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海龟为什么在上岸时‘慢慢腾腾’呢?”学生一时答不出来。此时,我提示他们联系上下文再读课文,找到相关句子并反复诵读。果然,学生找到了关键语句“它那笨重的身体,在沙滩上留下了一条深深的痕迹”,“已经下了不少蛋了”等,就体会到那是“蛋多体重”的缘故。
二、指示路标,教给方法
在学生思路不畅或出现偏移时予以适时的点拨,也是一种重要的调控方法。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境界。”语文教学必须注意教学生规律和方法。我在教《小珊迪》这篇课文时,由于第一段由许多节组成,概括段意时,许多学生没说完整。因此我设计了“谁在什么地方(或什么时间)干什么?结果怎样?”这样一个句式让学生来练习概括段意。教师示范后,学生在概括第二段段意时,顺利掌握了这种方法,说得不仅流利而且完整。又如在教学《大森林的主人》一课时,我让学生自己先尝试概括小节写作的思路与方法,然后得出节意。他们经过小组讨论,将问题分为 “碰到什么困难?”“我们怎样解决?”等若干个小问题,通过回答小问题,再概括段意,结果一举成功。
三、铺设台阶,降低坡度
在《捞铁牛》这篇课文的教学中,学生对“为什么说怀丙是当时出色的工程家”这个问题难以把握。为了使学生弄清题意,我设计了三个问题:为什么说怀丙是工程家?为什么说怀丙是出色的工程家?为什么说怀丙是当时出色的工程家?铺了这样三个台阶,坡度减小了,学生沿阶而上,带着问题认真阅读课文,找到能作出“怀丙是当时出色的工程家”这个判断的依据,经过分析、概括后抓住了回答这个问题的要点。
四、情境提供,开启思路
有时是因为提问比较突然,学生思路一下子转不过弯来,有些问题一时答不上来,此时教师若能提供解决问题的情境,就可以使学生茅塞顿开。如《杏儿熟了》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有酒大家喝才香,有果子大家吃才甜。”这句话的含义较深刻,学生初读时只能从字面上去理解。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句子的意思,我便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当你有好多好吃的东西,好玩的玩具,在伙伴面前,你会怎样做呢?学生畅所欲言,有的说:“我会把这些东西分给最要好的朋友。”有的说:“我把这些东西分给所有的伙伴们,让他们一块儿来分享。”后一位同学的发言很精彩,我趁势引导:“好的东西要让大家一块儿分享,要让大家共同享受生活的快乐。奶奶的这句话正包含了这样的意思。”这样一来,学生顿时豁然开朗。
五、将错就错,以曲求直
在教古诗《江上渔者》时,我提出问题:“‘但爱鲈鱼美’的‘但’是什么意思?”学生不假思索地说是“但是”,我将错就错,将这句话解释为:“在江边来来往往的人,但是喜欢鲈鱼味道的鲜美……”并加重“但是”语气,学生听来别扭,这样就容易甄别正误了。
当然,在不少情况下,学生回答问题“卡壳”是由于心里紧张,教师应该给学生充裕的读书思考的时间,学生回答不出,教师应该热情鼓励,用期待的目光和笑容消除学生紧张的情绪,用智慧的语言引发学生的灵感。
总之,要使学生的回答达到要求,教师要注意及时调控、应变,或点拨、或指导、或评价、或共同讨论,不断提高自己的调控艺术,使学生学有所得,促进学生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教学中我发现学生的课堂回答有不少通病:发言条理不清者有之;答不完整,照本宣读者有之;只说大概,缺乏深刻领会者有之;缺乏主见,人云亦云者有之。这些都反映了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不高。对此情况,教师应及时调控、点拨、指导,加强训练。不要因为回答有误或不合要求而妄加指责或置之不理;不要为了鼓励学生,不分正误,一律肯定;也不要不分学生基础,一律较高要求,轻易换人回答;更不能对作答的结果模棱两可,轻易放过。如果同一问题有多种答案时,只要合理,不强求统一在一种答案之中,必要时可引导学生选择最佳答案。
在课堂教学中,由于教材内容不同,教师或学生所提问题不同,加之学生的基础不同,答问中呈现千变万化的态势那是必然的。学生答问时“卡壳”在所难免,关键是教师怎样正确对待“卡壳”的情况,并进行调控和点拨。
对课堂答问的调控,常出现以下两种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发挥主体作用的倾向。一是手握标准答案,学生回答不到标准答案要求,则一味追问到底;二是越俎代庖,学生答不出,教师自问自答。归根到底,这两种教法都未能处理好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关系。在新型课堂中,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朋友。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不仅应该及时调控,而且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调控艺术。
我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到了几种可行的调控措施。
一、指导多读,读中理解
有相当一部分“卡壳”问题是由于问答时机不当而出现的,教师一提问就要求学生作答,或是当学生初读一遍课文后,就希望他们给出满意的答案。这种“卡壳”不仅难免,而且很多。根据我的体会,在答问之前,让学生反复自读课文,思考答题内容,许多问题就能自行解决,反馈时“卡壳”的现象大量减少。因此,给学生充裕的阅读时间,是解决“卡壳”的重要举措。例如:《再见了,亲人!》一文中有个成语“雪中送炭”,起初,学生对这个词语的意思不太了解。我就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反复读,借以揣摩成语的意思,并通过词语的理解体会出朝鲜老大娘对志愿军的深情。这样,学生不仅读懂了这个词语的意思,而且读出了兴味,读出了方法。又如教《海龟下蛋》一文时,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海龟为什么在上岸时‘慢慢腾腾’呢?”学生一时答不出来。此时,我提示他们联系上下文再读课文,找到相关句子并反复诵读。果然,学生找到了关键语句“它那笨重的身体,在沙滩上留下了一条深深的痕迹”,“已经下了不少蛋了”等,就体会到那是“蛋多体重”的缘故。
二、指示路标,教给方法
在学生思路不畅或出现偏移时予以适时的点拨,也是一种重要的调控方法。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境界。”语文教学必须注意教学生规律和方法。我在教《小珊迪》这篇课文时,由于第一段由许多节组成,概括段意时,许多学生没说完整。因此我设计了“谁在什么地方(或什么时间)干什么?结果怎样?”这样一个句式让学生来练习概括段意。教师示范后,学生在概括第二段段意时,顺利掌握了这种方法,说得不仅流利而且完整。又如在教学《大森林的主人》一课时,我让学生自己先尝试概括小节写作的思路与方法,然后得出节意。他们经过小组讨论,将问题分为 “碰到什么困难?”“我们怎样解决?”等若干个小问题,通过回答小问题,再概括段意,结果一举成功。
三、铺设台阶,降低坡度
在《捞铁牛》这篇课文的教学中,学生对“为什么说怀丙是当时出色的工程家”这个问题难以把握。为了使学生弄清题意,我设计了三个问题:为什么说怀丙是工程家?为什么说怀丙是出色的工程家?为什么说怀丙是当时出色的工程家?铺了这样三个台阶,坡度减小了,学生沿阶而上,带着问题认真阅读课文,找到能作出“怀丙是当时出色的工程家”这个判断的依据,经过分析、概括后抓住了回答这个问题的要点。
四、情境提供,开启思路
有时是因为提问比较突然,学生思路一下子转不过弯来,有些问题一时答不上来,此时教师若能提供解决问题的情境,就可以使学生茅塞顿开。如《杏儿熟了》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有酒大家喝才香,有果子大家吃才甜。”这句话的含义较深刻,学生初读时只能从字面上去理解。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句子的意思,我便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当你有好多好吃的东西,好玩的玩具,在伙伴面前,你会怎样做呢?学生畅所欲言,有的说:“我会把这些东西分给最要好的朋友。”有的说:“我把这些东西分给所有的伙伴们,让他们一块儿来分享。”后一位同学的发言很精彩,我趁势引导:“好的东西要让大家一块儿分享,要让大家共同享受生活的快乐。奶奶的这句话正包含了这样的意思。”这样一来,学生顿时豁然开朗。
五、将错就错,以曲求直
在教古诗《江上渔者》时,我提出问题:“‘但爱鲈鱼美’的‘但’是什么意思?”学生不假思索地说是“但是”,我将错就错,将这句话解释为:“在江边来来往往的人,但是喜欢鲈鱼味道的鲜美……”并加重“但是”语气,学生听来别扭,这样就容易甄别正误了。
当然,在不少情况下,学生回答问题“卡壳”是由于心里紧张,教师应该给学生充裕的读书思考的时间,学生回答不出,教师应该热情鼓励,用期待的目光和笑容消除学生紧张的情绪,用智慧的语言引发学生的灵感。
总之,要使学生的回答达到要求,教师要注意及时调控、应变,或点拨、或指导、或评价、或共同讨论,不断提高自己的调控艺术,使学生学有所得,促进学生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