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十二载育人路,质朴红灼亮山区。他是一名坚定地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教育事业的赶路人。1989、2004、2012、2015、2017、2021,这既是普通的数字,也是一段段不平凡的历程。它彰显的是一名教师的决心、坚守、人格、教育理想。他说,他愿意用一生来铸就不老的教育心。
他,就是河源市连平县上坪镇中心小学的教师谢文衍。
一、扎根山区耕耘乐,勤教乐学勇向前
扎根山区终不悔,一腔热血献教育。1989年,谢文衍通过努力应聘到自己家乡的农村小学做代课教师,担任学前班教育工作。能够实现当教师的理想,他激动不已。但当时的教学设施、生源、教师待遇等都极不理想,此外,谢文衍的父亲刚去世,家庭贫困,母亲体弱多病,年幼的弟弟妹妹也需要养育,家庭的负担落在了谢文衍的肩上。在亲友看来,谢文衍根本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还不如做其它的工作,挣更多的钱解决家庭困境。然而,这些困难并没有让谢文衍放弃自己的教师之路,他始终坚信:不能因为困难就放弃追求,而且改革开放了,农村的生活一定会逐渐好转,这是时代发展的机遇,更是他个人梦寐以求的机遇。他依然选择了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信心百倍地踏上了三尺讲台。
1992年9月,谢文衍被调任,负责五年级语文教学及班主任工作。由于工作扎实、成绩喜人,他得到了学校领导的赏识,接着担任了毕业班语文教学及班主任工作。每学年末,全镇毕业班都要进行主科统考、统改、统评,毕业班统考成绩是上级领导评价各校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尺,毕业班的成绩成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标准。谢文衍在教学岗位上,不敢有半点懈怠,在得到家人的理解后,他食宿在校,即使是周末或节假日,也独自在校潜心钻研教材,认真备课、改作、写教案。
1994年全县统考中,谢文衍带领的毕业班语文总评成绩名列全镇第一,居县先进行列,受到了县、镇、管理区、学校的奖励。负责毕业班教育教学工作以来,在县、镇统考中,他所带的历届毕业班连续七年获得优异成绩。他多次被评为县、镇级先进教师和优秀班主任,并于2000年荣获“南粤优秀教师”称号。
二、扎根山区耕耘乐,语文教学重教研
扎根山区育桃李,情系教育绽芳华。2004年9月,谢文衍从街镇附近学校东阳小学调到粤北毗邻江西的边远山区中村小学任教,连续八年扎根边远山区。
面对路途遥远,学校生活艰苦,教学设施落后等情况,他服从组织安排,竭尽全力地为边远山区奉献自己的力量。为了照顾家人,同时做好本职工作,他开启了每周遥远的“旅程”。每周星期一早上,谢文衍坚持在7点钟前从35公里外的连平县城赶到中村小学,他从没动摇过提前到校的意志,骑着摩托车到校上课走过了4万多公里的路程,在途中他幸运地避过了5次交通事故。他对这些“幸运”心存感激,他说:“感谢天公护佑着一位纯朴的人民教师,也许,这是因为我对学生付出了全身心的爱,所以得到了爱的馈赠。”他认为,教育植根于爱,热爱学生,热爱本职工作,才能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在山区教学的八年,谢文衍勤教乐学,刻苦钻研教材教法,积极承担镇级、校级公开课。2004年9月刚调入中村小学,他就接受了学校安排的语文教学公开课,并积极开展语文课堂教学探究。在探索中,谢文衍努力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充实自己,提高专业水平。他积极备好并上好每一节课,认真从课堂中不断总结教学规律。在历年县、镇统考中,他所带的班科成绩都有大幅度的提高。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总结和积累,谢文衍撰写了一百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其中获奖、发表的论文20篇。2005年9月兼任中村小学语文科教研组组长后,他主动承担起校级教研活动,对新教材、新教法进行了课堂教学改革,并探索教学常规管理的新理念,在实践中总结了《制度化管理 目标化督导》和《建立平等关系
他,就是河源市连平县上坪镇中心小学的教师谢文衍。
一、扎根山区耕耘乐,勤教乐学勇向前
扎根山区终不悔,一腔热血献教育。1989年,谢文衍通过努力应聘到自己家乡的农村小学做代课教师,担任学前班教育工作。能够实现当教师的理想,他激动不已。但当时的教学设施、生源、教师待遇等都极不理想,此外,谢文衍的父亲刚去世,家庭贫困,母亲体弱多病,年幼的弟弟妹妹也需要养育,家庭的负担落在了谢文衍的肩上。在亲友看来,谢文衍根本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还不如做其它的工作,挣更多的钱解决家庭困境。然而,这些困难并没有让谢文衍放弃自己的教师之路,他始终坚信:不能因为困难就放弃追求,而且改革开放了,农村的生活一定会逐渐好转,这是时代发展的机遇,更是他个人梦寐以求的机遇。他依然选择了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信心百倍地踏上了三尺讲台。
1992年9月,谢文衍被调任,负责五年级语文教学及班主任工作。由于工作扎实、成绩喜人,他得到了学校领导的赏识,接着担任了毕业班语文教学及班主任工作。每学年末,全镇毕业班都要进行主科统考、统改、统评,毕业班统考成绩是上级领导评价各校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尺,毕业班的成绩成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标准。谢文衍在教学岗位上,不敢有半点懈怠,在得到家人的理解后,他食宿在校,即使是周末或节假日,也独自在校潜心钻研教材,认真备课、改作、写教案。
1994年全县统考中,谢文衍带领的毕业班语文总评成绩名列全镇第一,居县先进行列,受到了县、镇、管理区、学校的奖励。负责毕业班教育教学工作以来,在县、镇统考中,他所带的历届毕业班连续七年获得优异成绩。他多次被评为县、镇级先进教师和优秀班主任,并于2000年荣获“南粤优秀教师”称号。
二、扎根山区耕耘乐,语文教学重教研
扎根山区育桃李,情系教育绽芳华。2004年9月,谢文衍从街镇附近学校东阳小学调到粤北毗邻江西的边远山区中村小学任教,连续八年扎根边远山区。
面对路途遥远,学校生活艰苦,教学设施落后等情况,他服从组织安排,竭尽全力地为边远山区奉献自己的力量。为了照顾家人,同时做好本职工作,他开启了每周遥远的“旅程”。每周星期一早上,谢文衍坚持在7点钟前从35公里外的连平县城赶到中村小学,他从没动摇过提前到校的意志,骑着摩托车到校上课走过了4万多公里的路程,在途中他幸运地避过了5次交通事故。他对这些“幸运”心存感激,他说:“感谢天公护佑着一位纯朴的人民教师,也许,这是因为我对学生付出了全身心的爱,所以得到了爱的馈赠。”他认为,教育植根于爱,热爱学生,热爱本职工作,才能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在山区教学的八年,谢文衍勤教乐学,刻苦钻研教材教法,积极承担镇级、校级公开课。2004年9月刚调入中村小学,他就接受了学校安排的语文教学公开课,并积极开展语文课堂教学探究。在探索中,谢文衍努力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充实自己,提高专业水平。他积极备好并上好每一节课,认真从课堂中不断总结教学规律。在历年县、镇统考中,他所带的班科成绩都有大幅度的提高。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总结和积累,谢文衍撰写了一百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其中获奖、发表的论文20篇。2005年9月兼任中村小学语文科教研组组长后,他主动承担起校级教研活动,对新教材、新教法进行了课堂教学改革,并探索教学常规管理的新理念,在实践中总结了《制度化管理 目标化督导》和《建立平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