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比较不同的土壤》这一节课为载体,详细的展现在课堂教学中孩子的思维过程以及教师是如何帮助儿童建构科学概念。把孩子的初级低层次的思维活动变成高阶思维。
关键词:比较不同的土壤 儿童科学概念
在儿童概念的教学中,我们以科学概念为导向组织课堂实践活动,再把活动中发现填充到科学概念里,形成了儿童科学概念。这样让科学概念在孩子的科学实践活动中自然生长。
一、儿童科学概念分析
以“比较不同土壤”这一节课为载体,来谈谈是如何让儿童科学概念落地的。在本节课我们提炼出“土壤按沙粒和黏粒的含量不同可分为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它们的颗粒、黏性和渗水性不同。”和“不同的土壤适合种植不同的植物。”这两个儿童科学概念。其中第一个科学概念对教参中“土壤按成分含量不同可分为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 进行了夯实。我们在执教时,考虑儿童的认知脉络——孩子们经历三种土壤的颗粒、黏性和渗水性的探究活动;也尊重科学概念的逻辑脉络——把探究内容形成概念,让科学概念回归到“它们的颗粒、黏性和渗水性不同”。期望儿童形成的科学概念会更加清晰、牢固和持久。[1]
二、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集体论证表
学生:①一套土壤样品(沙质土标记为1号,黏土标记为2号,壤土标记为3号);
②三种湿的土壤、刮涂板、白纸托盘;
③三套渗水装置。
三、 教学过程
(一)聚焦:初步了解土壤有不同类型
1.复习引入: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土壤的成分,哪些证据证明了土壤里有什么?
2.出示图片,引发思考,课件出示三张不同土壤的照片。
教师:从这三张图片中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土壤是有不同的。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但是我把它们的编号弄混了。手里只有地质学家留给我的这一份资料。你们能帮助我把它们区分开来吗?
学生:好
教师:为了方便研究我们把它们命名为1号土壤、2号土壤和3号土壤。你们从这份资料找到线索,我们需要研究土壤的哪些特征,从而可以区分出它们?
学生1:渗水性,因为资料中提到了三种土壤的渗水性的差别。
学生2:我们还需要研究三种土壤的含沙量。资料中显示,它们三者的含沙量也是不一样。
学生3:还有黏性,有的土壤易粘结,有的土壤不太黏。
教师:你们非常棒,今天我们就通过“比较不同的土壤”来研究三种土壤的这些性质。
(二) 探索:比较三种不同的土壤
1.比较三类土壤的颗粒及黏性。
[材料准备:实验材料①②]
(1)教师:出示记录单,请你们根据实验记录单做实验,有序的完成相应的实验,完成第一个实验,把第一份材料放回材料区,自行取第二份材料,做完实验后保留第二个实验的证据,实验时间6分钟。
(2)学生实验、教师巡查
(3)汇报交流
教师:你们在实验中有哪些发现?
学生:1号土壤的颗粒比较大、摸起来比较粗糙,涂痕的时候颜色比较浅,并且不易掉落。
教师:是否有补充或者修正。
学生:1号土壤是深黄色的,它的黏性比较小,因为它很容易抖落。
教师:2号土壤呢?
学生:2号土壤的颗粒很细腻,是土黄色的,摸起来比较细腻,划痕时痕迹比较深,抖动时,不容易掉落。我判断它的黏性是大的。
教师:3号土壤呢?
学生:3号土壤颗粒是浅黄色,摸起来也比较细腻,划痕的痕迹也比较深,抖动时,不容易掉落,我判断它的黏性也是大的。
教师:这样听起来2号土壤和3号土壤没什么区别呀!你们能分享它们的不同点吗?
学生1:我觉得2号土壤更细腻一些,划痕的颜色也更深些。
学生2:老师这是我们的实验结果(图1),2号土壤的划痕更深,并且不容易抖落。
学生3:我们也有证据(图2),也是2号土壤更不容易掉落。
2.比较三种土壤的渗水性。
[实验材料③]
(1)课件展示过滤装置。
教师:哪些因素会影响土壤的渗水性?
学生1:我认为颗粒的粗糙度会影响渗水性,颗粒粗糙的,间隙大,渗水性强。
学生2:我认为黏性大的,渗水性小,因为它们会粘结在一起,水过不去。
教师:非常棒,直指问题的核心。你们再想想有哪些外在的因素会影响土壤的渗水性。
学生3:倒水时水的高度,越高渗水性越大。
学生4:水量也会影响,水量越大,渗水性也会越大。
教师:探究土壤的种类与滲水性是否有关,哪些因素是要控制不同的条件,哪些因素要控制相同的条件?并根据你之前的观察结果,预测哪种土壤渗出的水最多。填写实验记录单
教师:现在请你们说说要怎样控制实验条件?
学生1:控制不同的量是①土壤的种类,而控制相同的量是②土壤的量③起始水量④渗水装置。
教师:也就是我们在这个对比实验中,控制不同的量是几个?
学生2:1个。研究什么,什么条件保证不同。
教师:你们预测的实验结果呢?
学生:我认为是1号,根据我们的观察1号的颗粒是最大,黏性最小,渗水性应该是最强的。
教师:你们认为呢?
学生:我们也支持。
教师:那我们就通过实验来验证吧!
(2)微课展示比较土壤渗水性的方法。(注意:土壤要压实,水不能满到过滤杯外。) (3)学生实验观察比较三种土壤的渗水情况并填写实验记录单,小组长做集体论证。
(4)研讨交流
教师:请你们看这个集体论证,我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1:所有的小组认为1号土壤的渗水性是最强的,绝大多数的小组认为2号的渗水性最差。
学生2:我认为可以从这份集体论证中就推断出,渗水性从强到弱是1号——3号——2号
教师:第2小组,你们的实验结果跟多数小组不同,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学生3:可能是土没有压实吧。
3.含沙量
教師:我这里还有一个三种土壤含沙量的证据,我们一起来看看。(视频和实验结果照片),你们从这个照片中有什么发现?
全体学生:1号土壤的含沙量是最大的,2号的含沙量最少,3号居中
(三)研讨:实验发现
1.梳理证据,推断结果
教师:(再次出示三种土壤的资料)请你们根据我们现在获取的证据,推断出1、2和3号土壤各是什么?
学生1:1号是沙质土,2号是黏质土、3号是壤土
教师:能给出证据吗?
学生:1号土壤颗粒粗糙,黏性小、渗水性好、含沙量大,跟沙质土的特征很吻合。
学生:2号土壤细腻,粘性大,渗水性最差,含沙量最小,跟黏质土很吻合。那另一个就是壤土了。
教师:最后得出科学概念“土壤按沙粒和黏粒的含量不同可分为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它们的颗粒、黏性和渗水性不同。”
2.不同的土壤适合种植的植物
(1)教师:土壤的这些特点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影响吗?举例说说三种土壤分别适合哪一类植物生长?
(2)播发视频
(3)总结;适宜生长在沙质土中的植物:西瓜、花生、土豆、萝卜等;适宜生长在黏质土中的植物:水稻、芦苇、莲等;大多数植物适宜生长在壤土中:玉米、小麦、高粱、西红柿等。
(4)科学概念:不同的土壤适合种植不同的植物。
四、儿童科学概念构建
五、教学反思
在这一节课中孩子们参与概念生成和形成的整个过程。我们为孩子们提供的是与科学概念密切相关的结构化资料和实验材料。本课是根据地质学家的一份资料,带着区分只有编号,没有名称的三种土壤的任务展开的。我们经历了细读地质学家手里的资料。提取有效信息,整理出我们要研究三种土壤的颗粒、黏性、渗水性和含沙量。我们针对这四个物理特征,一个个进行探究,找到证据,并顺利找出它们各自是什么土壤。孩子们在实验中除了观察,思考和交谈外,还动手实验。以此促进心理上对学习过程的内化,他们把活动内化为自己的知识。[2]不仅如此还促进了儿童概念学习的发展,有效的帮助学生建构起科学概念。
参考文献:
[1] 徐杰. 儿童科学概念建构方略[J]. 小学教学参考, 2015, 753(12): 1.
[2] 小学科学教育中儿童概念学习问题探讨_许辉[J].
关键词:比较不同的土壤 儿童科学概念
在儿童概念的教学中,我们以科学概念为导向组织课堂实践活动,再把活动中发现填充到科学概念里,形成了儿童科学概念。这样让科学概念在孩子的科学实践活动中自然生长。
一、儿童科学概念分析
以“比较不同土壤”这一节课为载体,来谈谈是如何让儿童科学概念落地的。在本节课我们提炼出“土壤按沙粒和黏粒的含量不同可分为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它们的颗粒、黏性和渗水性不同。”和“不同的土壤适合种植不同的植物。”这两个儿童科学概念。其中第一个科学概念对教参中“土壤按成分含量不同可分为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 进行了夯实。我们在执教时,考虑儿童的认知脉络——孩子们经历三种土壤的颗粒、黏性和渗水性的探究活动;也尊重科学概念的逻辑脉络——把探究内容形成概念,让科学概念回归到“它们的颗粒、黏性和渗水性不同”。期望儿童形成的科学概念会更加清晰、牢固和持久。[1]
二、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集体论证表
学生:①一套土壤样品(沙质土标记为1号,黏土标记为2号,壤土标记为3号);
②三种湿的土壤、刮涂板、白纸托盘;
③三套渗水装置。
三、 教学过程
(一)聚焦:初步了解土壤有不同类型
1.复习引入: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土壤的成分,哪些证据证明了土壤里有什么?
2.出示图片,引发思考,课件出示三张不同土壤的照片。
教师:从这三张图片中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土壤是有不同的。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但是我把它们的编号弄混了。手里只有地质学家留给我的这一份资料。你们能帮助我把它们区分开来吗?
学生:好
教师:为了方便研究我们把它们命名为1号土壤、2号土壤和3号土壤。你们从这份资料找到线索,我们需要研究土壤的哪些特征,从而可以区分出它们?
学生1:渗水性,因为资料中提到了三种土壤的渗水性的差别。
学生2:我们还需要研究三种土壤的含沙量。资料中显示,它们三者的含沙量也是不一样。
学生3:还有黏性,有的土壤易粘结,有的土壤不太黏。
教师:你们非常棒,今天我们就通过“比较不同的土壤”来研究三种土壤的这些性质。
(二) 探索:比较三种不同的土壤
1.比较三类土壤的颗粒及黏性。
[材料准备:实验材料①②]
(1)教师:出示记录单,请你们根据实验记录单做实验,有序的完成相应的实验,完成第一个实验,把第一份材料放回材料区,自行取第二份材料,做完实验后保留第二个实验的证据,实验时间6分钟。
(2)学生实验、教师巡查
(3)汇报交流
教师:你们在实验中有哪些发现?
学生:1号土壤的颗粒比较大、摸起来比较粗糙,涂痕的时候颜色比较浅,并且不易掉落。
教师:是否有补充或者修正。
学生:1号土壤是深黄色的,它的黏性比较小,因为它很容易抖落。
教师:2号土壤呢?
学生:2号土壤的颗粒很细腻,是土黄色的,摸起来比较细腻,划痕时痕迹比较深,抖动时,不容易掉落。我判断它的黏性是大的。
教师:3号土壤呢?
学生:3号土壤颗粒是浅黄色,摸起来也比较细腻,划痕的痕迹也比较深,抖动时,不容易掉落,我判断它的黏性也是大的。
教师:这样听起来2号土壤和3号土壤没什么区别呀!你们能分享它们的不同点吗?
学生1:我觉得2号土壤更细腻一些,划痕的颜色也更深些。
学生2:老师这是我们的实验结果(图1),2号土壤的划痕更深,并且不容易抖落。
学生3:我们也有证据(图2),也是2号土壤更不容易掉落。
2.比较三种土壤的渗水性。
[实验材料③]
(1)课件展示过滤装置。
教师:哪些因素会影响土壤的渗水性?
学生1:我认为颗粒的粗糙度会影响渗水性,颗粒粗糙的,间隙大,渗水性强。
学生2:我认为黏性大的,渗水性小,因为它们会粘结在一起,水过不去。
教师:非常棒,直指问题的核心。你们再想想有哪些外在的因素会影响土壤的渗水性。
学生3:倒水时水的高度,越高渗水性越大。
学生4:水量也会影响,水量越大,渗水性也会越大。
教师:探究土壤的种类与滲水性是否有关,哪些因素是要控制不同的条件,哪些因素要控制相同的条件?并根据你之前的观察结果,预测哪种土壤渗出的水最多。填写实验记录单
教师:现在请你们说说要怎样控制实验条件?
学生1:控制不同的量是①土壤的种类,而控制相同的量是②土壤的量③起始水量④渗水装置。
教师:也就是我们在这个对比实验中,控制不同的量是几个?
学生2:1个。研究什么,什么条件保证不同。
教师:你们预测的实验结果呢?
学生:我认为是1号,根据我们的观察1号的颗粒是最大,黏性最小,渗水性应该是最强的。
教师:你们认为呢?
学生:我们也支持。
教师:那我们就通过实验来验证吧!
(2)微课展示比较土壤渗水性的方法。(注意:土壤要压实,水不能满到过滤杯外。) (3)学生实验观察比较三种土壤的渗水情况并填写实验记录单,小组长做集体论证。
(4)研讨交流
教师:请你们看这个集体论证,我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1:所有的小组认为1号土壤的渗水性是最强的,绝大多数的小组认为2号的渗水性最差。
学生2:我认为可以从这份集体论证中就推断出,渗水性从强到弱是1号——3号——2号
教师:第2小组,你们的实验结果跟多数小组不同,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学生3:可能是土没有压实吧。
3.含沙量
教師:我这里还有一个三种土壤含沙量的证据,我们一起来看看。(视频和实验结果照片),你们从这个照片中有什么发现?
全体学生:1号土壤的含沙量是最大的,2号的含沙量最少,3号居中
(三)研讨:实验发现
1.梳理证据,推断结果
教师:(再次出示三种土壤的资料)请你们根据我们现在获取的证据,推断出1、2和3号土壤各是什么?
学生1:1号是沙质土,2号是黏质土、3号是壤土
教师:能给出证据吗?
学生:1号土壤颗粒粗糙,黏性小、渗水性好、含沙量大,跟沙质土的特征很吻合。
学生:2号土壤细腻,粘性大,渗水性最差,含沙量最小,跟黏质土很吻合。那另一个就是壤土了。
教师:最后得出科学概念“土壤按沙粒和黏粒的含量不同可分为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它们的颗粒、黏性和渗水性不同。”
2.不同的土壤适合种植的植物
(1)教师:土壤的这些特点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影响吗?举例说说三种土壤分别适合哪一类植物生长?
(2)播发视频
(3)总结;适宜生长在沙质土中的植物:西瓜、花生、土豆、萝卜等;适宜生长在黏质土中的植物:水稻、芦苇、莲等;大多数植物适宜生长在壤土中:玉米、小麦、高粱、西红柿等。
(4)科学概念:不同的土壤适合种植不同的植物。
四、儿童科学概念构建
五、教学反思
在这一节课中孩子们参与概念生成和形成的整个过程。我们为孩子们提供的是与科学概念密切相关的结构化资料和实验材料。本课是根据地质学家的一份资料,带着区分只有编号,没有名称的三种土壤的任务展开的。我们经历了细读地质学家手里的资料。提取有效信息,整理出我们要研究三种土壤的颗粒、黏性、渗水性和含沙量。我们针对这四个物理特征,一个个进行探究,找到证据,并顺利找出它们各自是什么土壤。孩子们在实验中除了观察,思考和交谈外,还动手实验。以此促进心理上对学习过程的内化,他们把活动内化为自己的知识。[2]不仅如此还促进了儿童概念学习的发展,有效的帮助学生建构起科学概念。
参考文献:
[1] 徐杰. 儿童科学概念建构方略[J]. 小学教学参考, 2015, 753(12): 1.
[2] 小学科学教育中儿童概念学习问题探讨_许辉[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