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众所周知,基础教育的创新则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呼唤。创新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创新对于推动国家经济的兴旺发达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课堂教学也迫切地需要注入一些创新的活力,以此来活跃课堂的教学氛围,促使语文课堂向着更为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要积极地成为迎接这一新形势挑战的主力军,要敢于创新、大胆改革,要勇于突破过去教学的条条框框,要以高昂的姿态以及务实的作风,积极主动地投身到素质教育当中,创新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语文;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4-0197-01
引言:语文是使用广泛,与生活紧密相连的一门学科,语文也是一门内容丰富的学科,但是,由于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得充满人性之美、最具趣味性的语文教学也变成枯燥乏味,乃至畸变成一种为了考试而考试的应试训练行为。这种现状和是时代发展以及社会变革对素质教育倡导的教育理念格格不入的。作为新生代的语文教师,在教学时要主动走出应试教育的狭隘范围,要把语文学科的独有魅力充分展示出来,让我们的语文课成为学生求知的欢乐海洋。本文主要结合创新教学展开,以下是笔者的教学见解:
一、教师善于启发诱导是学生会学的前提,是学生语文素质和能力培养的基础
教学语文知识,需要教师结合教学目标,结合教材内容的特点以及教学方法等的基础上,对课堂教学有一个通盘考虑,让学生都能够把这些文化知识化为成自己的实践能力。
语文知识的教学过程也是教师展现自己理解教材的思维过程,同时还是和学生一起分析、探讨以及发现奥秘的过程,教师的引导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好的示范,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及创新能力也能够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逐渐得以提高,学生会学了,也就会产生一种成功感,他们自然也就更主动投入到学习的队伍当中了。
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但是想象则能够概括世界上的一切,而且还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想象力也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也曾说过:“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古今中外,我们都能得出文人雅士,科学家等等对想象力的重视程度,正是因为人类有了丰富的想象力,社会才会进步,精神世界也才会不断地富足。因此,语文教学中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培养、训练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初中语文教材中多彩多姿的语言材料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也是一笔丰富的财富,对于开拓学生丰富的想象也是大有可为的。
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训练学生想象能力的方法,比如说扩想、补想、续想、联想等等。比如说续想,教师就可以利用有些文章开放性的结尾,因势利导,启发学生主动去想象、补充。例如,在学习完《皇帝的新装》这篇文章后,教师就可以用皇帝游行回来后的故事情节指导学生展开想象,把此作为训练的材料,指导学生继续续写,有些学生能想象出多达几十种不同的结尾,既让人赞叹,而且内容还非常丰富。
三、加强课堂上的师生互动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为中心展开的,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是以课堂、教材以及教师作为中心的,排斥一切的课外活动,而且还忽视了劳动职业训练。以传授课本知识作为惟一的教学目的,忽略了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以及个性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显然,这种教学模式也是和素质教育相悖的,不利于社会的发展,而且也不能适应科学技术以及信息化飞速发展的需要了,肯定也会被社会所淘汰,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也要主动摒弃这种教学模式。
新课标主要强调的是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中,作为一名组织者、指导者,要主动为学生的学习创建必要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相互合作中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个性、积极性以及创造性,让学生都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在这种模式下,学生是作为学习的主体出现的,学习强调的不再是让学生对知识的死记硬背,而且重视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及创造能力的有意识培养、锻炼,而且培养学生及时地吸收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四、运用活动,锻造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在语文教学当中,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要尊重学生的实际需求,从学生的实际去挖掘创新的潜能,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其中,丰富多样的语文知识则是学生各抒己见,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活的源泉。而且还有助于让学生的语文学习由课堂内延伸到課外,这样也有助于为学生引进更多丰富的知识库,有助于诱发激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使得语文课堂更加的活跃起来,构建多向互动的创新型的语文课堂。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仅需要培养复合型思维能力,也需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此外,教师也要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获得信息的途径、渠道,让学生都能够及时扑捉一些信息源,拓宽学生的信息范围,有助于学生广开思路,充分想象,在创新思维中学有所得,有所获。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素质教育,需要不断创新课堂的教学模式,要积极地响应新课改的教学需求。在实行素质教育教学过程当中,语文教师也要深化教育体制的改革,要把握课堂教学中的一些细节,要主动摒弃旧有的教学模式的弊端,重新树立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教育理念,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这样也能够更好地实现大语文倡导的素质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韩淑华.试论对初中语文素质教育的创新模式[J].中国科技投资,2014(03).
[2]李燚鑫. 关于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的创新思考[J] -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2013(21).
[3]韩雪屏.语文教育的心理学原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1.
[4]刘元政.语文课堂教学创新的几个环节[J].文学教育(上).2010(07).
[5]孙瑞欣,打造精彩课堂有妙招,东北师大出版社,2010.5.
[6]张海萍.浅谈初中作文创新能力的培养[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1(05).
关键词:初中语文;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4-0197-01
引言:语文是使用广泛,与生活紧密相连的一门学科,语文也是一门内容丰富的学科,但是,由于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得充满人性之美、最具趣味性的语文教学也变成枯燥乏味,乃至畸变成一种为了考试而考试的应试训练行为。这种现状和是时代发展以及社会变革对素质教育倡导的教育理念格格不入的。作为新生代的语文教师,在教学时要主动走出应试教育的狭隘范围,要把语文学科的独有魅力充分展示出来,让我们的语文课成为学生求知的欢乐海洋。本文主要结合创新教学展开,以下是笔者的教学见解:
一、教师善于启发诱导是学生会学的前提,是学生语文素质和能力培养的基础
教学语文知识,需要教师结合教学目标,结合教材内容的特点以及教学方法等的基础上,对课堂教学有一个通盘考虑,让学生都能够把这些文化知识化为成自己的实践能力。
语文知识的教学过程也是教师展现自己理解教材的思维过程,同时还是和学生一起分析、探讨以及发现奥秘的过程,教师的引导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好的示范,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及创新能力也能够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逐渐得以提高,学生会学了,也就会产生一种成功感,他们自然也就更主动投入到学习的队伍当中了。
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但是想象则能够概括世界上的一切,而且还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想象力也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也曾说过:“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古今中外,我们都能得出文人雅士,科学家等等对想象力的重视程度,正是因为人类有了丰富的想象力,社会才会进步,精神世界也才会不断地富足。因此,语文教学中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培养、训练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初中语文教材中多彩多姿的语言材料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也是一笔丰富的财富,对于开拓学生丰富的想象也是大有可为的。
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训练学生想象能力的方法,比如说扩想、补想、续想、联想等等。比如说续想,教师就可以利用有些文章开放性的结尾,因势利导,启发学生主动去想象、补充。例如,在学习完《皇帝的新装》这篇文章后,教师就可以用皇帝游行回来后的故事情节指导学生展开想象,把此作为训练的材料,指导学生继续续写,有些学生能想象出多达几十种不同的结尾,既让人赞叹,而且内容还非常丰富。
三、加强课堂上的师生互动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为中心展开的,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是以课堂、教材以及教师作为中心的,排斥一切的课外活动,而且还忽视了劳动职业训练。以传授课本知识作为惟一的教学目的,忽略了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以及个性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显然,这种教学模式也是和素质教育相悖的,不利于社会的发展,而且也不能适应科学技术以及信息化飞速发展的需要了,肯定也会被社会所淘汰,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也要主动摒弃这种教学模式。
新课标主要强调的是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中,作为一名组织者、指导者,要主动为学生的学习创建必要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相互合作中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个性、积极性以及创造性,让学生都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在这种模式下,学生是作为学习的主体出现的,学习强调的不再是让学生对知识的死记硬背,而且重视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及创造能力的有意识培养、锻炼,而且培养学生及时地吸收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四、运用活动,锻造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在语文教学当中,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要尊重学生的实际需求,从学生的实际去挖掘创新的潜能,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其中,丰富多样的语文知识则是学生各抒己见,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活的源泉。而且还有助于让学生的语文学习由课堂内延伸到課外,这样也有助于为学生引进更多丰富的知识库,有助于诱发激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使得语文课堂更加的活跃起来,构建多向互动的创新型的语文课堂。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仅需要培养复合型思维能力,也需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此外,教师也要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获得信息的途径、渠道,让学生都能够及时扑捉一些信息源,拓宽学生的信息范围,有助于学生广开思路,充分想象,在创新思维中学有所得,有所获。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素质教育,需要不断创新课堂的教学模式,要积极地响应新课改的教学需求。在实行素质教育教学过程当中,语文教师也要深化教育体制的改革,要把握课堂教学中的一些细节,要主动摒弃旧有的教学模式的弊端,重新树立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教育理念,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这样也能够更好地实现大语文倡导的素质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韩淑华.试论对初中语文素质教育的创新模式[J].中国科技投资,2014(03).
[2]李燚鑫. 关于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的创新思考[J] -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2013(21).
[3]韩雪屏.语文教育的心理学原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1.
[4]刘元政.语文课堂教学创新的几个环节[J].文学教育(上).2010(07).
[5]孙瑞欣,打造精彩课堂有妙招,东北师大出版社,2010.5.
[6]张海萍.浅谈初中作文创新能力的培养[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