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物资采购企业中,保供降本是中心任务,同时物资采购又是腐败高发的行业,如何加强效能监察,促进采购的科学理性水平,强化监督,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针对几年来的实践进行了总结,并对效能监察未来的工作提出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物资采购 效能监察
保供降本是物资采购部门的中心任务,近年来形成共识的是,采购又是企业的第三利润源。因此,物资采购越来越得到企业的重视。但是目前很多物资采购部门的操作人员,限于本部门的局部利益,又或者怕日后的审计担责,甚至由于对物资性价缺乏足够的认知,还在单纯以价格最低作为采购决策的最终要素,不考虑运营成本以及远期的维修成本,不注重性价比,只考虑以当期付出的采购成本最低作为决定因素,这种观念已经损害了整个企业的利益,最终也必将损害物资采购部门的利益。因此,转变观念,坚持科学理性采购、即坚持性价比最优,采购总成本最低,才是物资采购的追求的最终目标。在近年的效能监察工作中,我们将坚持科学理性采购新理念的推行和实施作为切入点,充分发挥效能监察的再管理作用,促进企业进一步优化运行机制,强化采购监管,规范采购行为。通过几年的努力,也取得了一些经验。 下面就项目的实施要点做一简单论述:
一、强化组织领导
成立效能监察领导小组,将指标分解到各相关部门。狠抓落实,严格考核。分阶段召开经济活动分析会,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大宗物资价格及走势进行对标分析,同时对各部门达标竞标情况进行对比。通过全方位的比较,发现问题,找出差距,及时改进,持续推进管理上水平,通过各部门积极参与管理,形成效能监察整体合力。
二、加强制度建设
对制度不完善和缺失的进行修订和下发,近年来相继新增了《物资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细则》、《物资采购技术协议谈判工作管理办法》、《物资供应管理规定》等多个管理制度,进一步细化完善了《过程控制业务规程》、《需求计划管理考核办法》等制度,逐步将《物资招标采购管理规程》、《物资招标采购评标专家管理细则》、《供应商网络管理规定》等制度纳入日程,使工作的程序更明晰,工作的流程更顺畅,工作的成效更明显。
三、积极推行专家采购和开门采购
为保证科学理性采购的实施,充分整合各职能部室、作业部、保运单位的专业技术力量,成立了不同物资种类的采购技术专家组,参与供应商现场考察、考核及评估、制定采购策略、采购物资技术协议的签订、招标评标、质量检验和监造、设备运行维护成本分析等方面的工作。出台了设备技术谈判工作管理细则,界定了专业技术谈判的部门职责、等级、内容及程序,组织专家组,根据物资的重要性进行分级技术谈判,变个人经验决策为集体科学决策,逐步建立起了专家决策起主导作用的采购机制,为采购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四、推行重要物资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由物资采购部门、技术部门和需求单位一起,加强对重要物资从工程设计、选型、采购、监造、入厂检验、安装调试以及运行维护等全过程管理,从关键设备材料及重要化工原辅料入手,综合分析采购价格以及运行维护成本、消耗成本,进行全生命周期总成本的研究分析,努力做到“性能价格比最优和全生命周期总成本最低”。
五、强力推进物资供应管理的招标采购
大力提高物资招标采购率,从硬件、软件方面着手,设置专用招标室、配备了招标使用设备及监控系统;下发了招标实施细则,组建招标采购组织机构和评标专家库。严格执行招标管理制度,强化招标采购的全过程规范运行。同时,充分发挥采购专家组在指导采购方案制定、技术协议评审、评标办法编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纪委监察部门全程监控,保障公平、公正评标。
六、强化对商务活动的监督监查
纪委监察部门坚持参加框架协议预备会、框架协议采购、招标采购、商务谈判等重大商务活动,在监督过程中严格要求,对出现的违规、违纪现象及时进行纠正,强化部门的服务意识和指导意识。
七、不断优化完善监督机制,大力提高网上监管力度
伴随着采购过程的电子化、信息化,网上监管工作日益常态化。针对重点大类物资进行全面拉网式监控,对于查找出来的疑似问题,要求相关责任部门对问题限期进行回复,对于当期采购价格,要求采购人员要和历史采购价格,当期市场价格、兄弟单位采购价格多层次对比。针对问题回复进行认真调查和审核,并依据问题的性质决定是否下达监察建议,下达监察建议的还要求相关科室及时落实整改,从而完善了函询下达、调查分析、落实整改的链条,做到了监督的常态化、程序化,并将整改落实情况纳入绩效考核。通过以上主要措施,我们将推动科学理性采购理念作为主要效能监察项目进行开展,从最初的转变观念到如今将其逐步融入采购流程和制度中予以固化。通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果。不仅仅体现在提高了采购资金节约率,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业务人员的采购水平,加强了采购管理的规范性,完成了从价格最低到性价比最优的转换,让物资采购真正成为企业新的效益增长点。
以上总结了几年来物资采购效能监察工作中具体实践的部分经验。推而广之,从根本上说,效能监察作为一项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企业内部监督活动,在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监督作用。持续有效地开展企业效能监察工作,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堵塞管理漏洞,防止企业资产流失,促进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随着企业规模与现代化程度的不断发展,随着市场经济主导作用的不断加强,企业效能监察工作的难度也在不断加大。在效能监察的内容与专业参与程度上,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针对在企业中如何充分发挥效能监察的再管理作用,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1.为了适应企业的发展,建议进一步完善企业效能监察制度、规定。企业中有的部门认为监察部门的监察是对自己的不信任,甚至怀有抵触情绪,对监察人员的工作不但不配合,还设置种种障碍,严重干扰效能监察工作地顺利开展。因此建立并完善效能监察制度,对效能监察的对象、具体工作形式、方法、职责、成果等加以界定,制定统一的工作规范,能够促使企业各部门人员正确认识效能监察工作的必要性,充分意识到本部门在效能监察工作中的准确定位和责任,并加以支持和配合,从而为效能监察工作的长期可持续性发展起到保驾护航作用。
2.企业效能监察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效能监察是一项专业性、综合性很強的内部监督活动。在工作中不但需要出色的牵头组织协调能力,还需要广泛深入的专业知识,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从事效能监察的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企业应对监察人员定期进行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学习和培训,使他们能充分适应工作的技能要求,对项目具备充足的把控能力。
3.为了提升效能监察工作的效果,在立项上,监察部门既需要根据上级总体安排,又要充分结合企业当前工作重点,牢牢抓住主要问题和关键环节作为切入点,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和实施方案。在实施过程中,采取多种方式做好项目跟踪,准确找出项目管理薄弱环节加以改善,随时发现项目中的困难和瓶颈加以解决,及时总结项目好的经验和做法并加以推广。
4.建立统一的效能监察工作效果评价机制。企业的效能监察经常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走形式主义,工作浮于表面,虎头蛇尾,应付上级;二是事后救火,充当了消防员的角色,有了问题,才立项,没有充分发挥效能监察的先进得预警监督作用。因此,自上而下,建立科学、客观的评价机制已经成为提高监察质量的关键环节。通过多层次的效果评价措施,比如上级或同行多次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查走访,能够随时关注效能监察工作的进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症结。项目完结,要对各项目的监察情况进行横向和纵向对比分析,鼓励先进,警示落后,以充分发挥监察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参考文献:
[1]马士华,新编供应链管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南志倩,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物资装备部纪委监察科,高级会计师。
关键词:物资采购 效能监察
保供降本是物资采购部门的中心任务,近年来形成共识的是,采购又是企业的第三利润源。因此,物资采购越来越得到企业的重视。但是目前很多物资采购部门的操作人员,限于本部门的局部利益,又或者怕日后的审计担责,甚至由于对物资性价缺乏足够的认知,还在单纯以价格最低作为采购决策的最终要素,不考虑运营成本以及远期的维修成本,不注重性价比,只考虑以当期付出的采购成本最低作为决定因素,这种观念已经损害了整个企业的利益,最终也必将损害物资采购部门的利益。因此,转变观念,坚持科学理性采购、即坚持性价比最优,采购总成本最低,才是物资采购的追求的最终目标。在近年的效能监察工作中,我们将坚持科学理性采购新理念的推行和实施作为切入点,充分发挥效能监察的再管理作用,促进企业进一步优化运行机制,强化采购监管,规范采购行为。通过几年的努力,也取得了一些经验。 下面就项目的实施要点做一简单论述:
一、强化组织领导
成立效能监察领导小组,将指标分解到各相关部门。狠抓落实,严格考核。分阶段召开经济活动分析会,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大宗物资价格及走势进行对标分析,同时对各部门达标竞标情况进行对比。通过全方位的比较,发现问题,找出差距,及时改进,持续推进管理上水平,通过各部门积极参与管理,形成效能监察整体合力。
二、加强制度建设
对制度不完善和缺失的进行修订和下发,近年来相继新增了《物资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细则》、《物资采购技术协议谈判工作管理办法》、《物资供应管理规定》等多个管理制度,进一步细化完善了《过程控制业务规程》、《需求计划管理考核办法》等制度,逐步将《物资招标采购管理规程》、《物资招标采购评标专家管理细则》、《供应商网络管理规定》等制度纳入日程,使工作的程序更明晰,工作的流程更顺畅,工作的成效更明显。
三、积极推行专家采购和开门采购
为保证科学理性采购的实施,充分整合各职能部室、作业部、保运单位的专业技术力量,成立了不同物资种类的采购技术专家组,参与供应商现场考察、考核及评估、制定采购策略、采购物资技术协议的签订、招标评标、质量检验和监造、设备运行维护成本分析等方面的工作。出台了设备技术谈判工作管理细则,界定了专业技术谈判的部门职责、等级、内容及程序,组织专家组,根据物资的重要性进行分级技术谈判,变个人经验决策为集体科学决策,逐步建立起了专家决策起主导作用的采购机制,为采购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四、推行重要物资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由物资采购部门、技术部门和需求单位一起,加强对重要物资从工程设计、选型、采购、监造、入厂检验、安装调试以及运行维护等全过程管理,从关键设备材料及重要化工原辅料入手,综合分析采购价格以及运行维护成本、消耗成本,进行全生命周期总成本的研究分析,努力做到“性能价格比最优和全生命周期总成本最低”。
五、强力推进物资供应管理的招标采购
大力提高物资招标采购率,从硬件、软件方面着手,设置专用招标室、配备了招标使用设备及监控系统;下发了招标实施细则,组建招标采购组织机构和评标专家库。严格执行招标管理制度,强化招标采购的全过程规范运行。同时,充分发挥采购专家组在指导采购方案制定、技术协议评审、评标办法编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纪委监察部门全程监控,保障公平、公正评标。
六、强化对商务活动的监督监查
纪委监察部门坚持参加框架协议预备会、框架协议采购、招标采购、商务谈判等重大商务活动,在监督过程中严格要求,对出现的违规、违纪现象及时进行纠正,强化部门的服务意识和指导意识。
七、不断优化完善监督机制,大力提高网上监管力度
伴随着采购过程的电子化、信息化,网上监管工作日益常态化。针对重点大类物资进行全面拉网式监控,对于查找出来的疑似问题,要求相关责任部门对问题限期进行回复,对于当期采购价格,要求采购人员要和历史采购价格,当期市场价格、兄弟单位采购价格多层次对比。针对问题回复进行认真调查和审核,并依据问题的性质决定是否下达监察建议,下达监察建议的还要求相关科室及时落实整改,从而完善了函询下达、调查分析、落实整改的链条,做到了监督的常态化、程序化,并将整改落实情况纳入绩效考核。通过以上主要措施,我们将推动科学理性采购理念作为主要效能监察项目进行开展,从最初的转变观念到如今将其逐步融入采购流程和制度中予以固化。通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果。不仅仅体现在提高了采购资金节约率,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业务人员的采购水平,加强了采购管理的规范性,完成了从价格最低到性价比最优的转换,让物资采购真正成为企业新的效益增长点。
以上总结了几年来物资采购效能监察工作中具体实践的部分经验。推而广之,从根本上说,效能监察作为一项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企业内部监督活动,在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监督作用。持续有效地开展企业效能监察工作,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堵塞管理漏洞,防止企业资产流失,促进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随着企业规模与现代化程度的不断发展,随着市场经济主导作用的不断加强,企业效能监察工作的难度也在不断加大。在效能监察的内容与专业参与程度上,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针对在企业中如何充分发挥效能监察的再管理作用,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1.为了适应企业的发展,建议进一步完善企业效能监察制度、规定。企业中有的部门认为监察部门的监察是对自己的不信任,甚至怀有抵触情绪,对监察人员的工作不但不配合,还设置种种障碍,严重干扰效能监察工作地顺利开展。因此建立并完善效能监察制度,对效能监察的对象、具体工作形式、方法、职责、成果等加以界定,制定统一的工作规范,能够促使企业各部门人员正确认识效能监察工作的必要性,充分意识到本部门在效能监察工作中的准确定位和责任,并加以支持和配合,从而为效能监察工作的长期可持续性发展起到保驾护航作用。
2.企业效能监察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效能监察是一项专业性、综合性很強的内部监督活动。在工作中不但需要出色的牵头组织协调能力,还需要广泛深入的专业知识,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从事效能监察的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企业应对监察人员定期进行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学习和培训,使他们能充分适应工作的技能要求,对项目具备充足的把控能力。
3.为了提升效能监察工作的效果,在立项上,监察部门既需要根据上级总体安排,又要充分结合企业当前工作重点,牢牢抓住主要问题和关键环节作为切入点,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和实施方案。在实施过程中,采取多种方式做好项目跟踪,准确找出项目管理薄弱环节加以改善,随时发现项目中的困难和瓶颈加以解决,及时总结项目好的经验和做法并加以推广。
4.建立统一的效能监察工作效果评价机制。企业的效能监察经常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走形式主义,工作浮于表面,虎头蛇尾,应付上级;二是事后救火,充当了消防员的角色,有了问题,才立项,没有充分发挥效能监察的先进得预警监督作用。因此,自上而下,建立科学、客观的评价机制已经成为提高监察质量的关键环节。通过多层次的效果评价措施,比如上级或同行多次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查走访,能够随时关注效能监察工作的进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症结。项目完结,要对各项目的监察情况进行横向和纵向对比分析,鼓励先进,警示落后,以充分发挥监察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参考文献:
[1]马士华,新编供应链管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南志倩,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物资装备部纪委监察科,高级会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