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真实意图并不总是通过语言直截了当的表达出来,而是以一种委婉的,或者带有寓意的语气表达。这就使得我们在高校英语学科教学的内容中加入必要的语言行为理论的知识来作为语言学习的补充。本文综合分析了语言行为理论在英语学科教学过程中的辅助性作用,并就如何运用该理论来提高高校学生语言学习和交际能力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语言行为理论 英语教学
在对语言用语的研究中,语言行为理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言语行为理论认为人在说话的同时即是做出了某种行为。通常情况下,言语者的这种行为可以分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言内行为指的是说话者通过语音、词语、语法表现出来的字面上的意义;言外行为指的是说话者意图的行为;言后行为指的是言语行为所实施的行为,或者这个言语行为所导致的影响性行为。由于语言背景以及语法使用的差异,使得英语的学习方法受限。高校英语的教学中,主要包括了英语口语的学习和英语写作的学习两部分。
一、言语行为理论对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作用分析
现阶段,由于应试教育模式的需要,学生常常会背记很多的语言结构或者表达、句型模板,来达到速成并保证不出现错误。而在练习英语口语的时候,会固定的使用这些已有的句型或对话模板来表达和交流,很少有学生能够运用自如地使用多种句型交流。究其根本,主要是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并不了解该部分语言环境下的特殊之处,而学生所背记的语言模板又不能完全满足在所有语境下都能使用的要求。在大学英语教学计划对英语口语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在不同语境中的语言使用方法。下面就三个方面来分析:
1.提高学生对言语识别的能力
言语行为理论很好的揭示了语言的表达方式与功能作用不对等的原因,一方面,多种功能可以通过一种言语方式来表达,比如“I am leaving right now.”从语法上来看,这只是一个陈述句,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同样这句话则可以表达出“愤怒”“请求”“埋怨”等感情;另一方面,多种的表现方式可以表达同一种语言功能,比如需要表达愤怒,不仅可以使用感叹句,还可以使用疑问句或者反问句。
在口语教学中,高校教师要以不同于基础教育方式的理念,给予学生丰富的语言形式的训练,特别是对基于某种文化背景的规约形式的熟练掌握,让学生通过自己设定的语言环境,表达出自己真实的语言表达意图。
2.加强对学生语境知识的教学
言语是人们交流的工具,而这个交流工具的使用,则是要在特定的社会文化历史环境中进行的。离开这种使用背景,语言的使用方法学习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效果。对于人们交流过程中“委婉”的表达方式,如何理解说话人的言外之意成为了语言学习中口语练习的重点。
为了避免交际中出现的误会和冲突,英语教学中就要加入更多的关于社会文化背景内容的讲解。如何判别对方的社会地位、身份、年龄、经历、文化素养等,这对交流中语言行为的理解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培养学生语言认知推理能力
在学会判断交流对方的身份背景之后,如何礼貌地进行言语交流策略,也是英语口语训练的一个难点。从细微之处了解一个人的素养,是培养学生语言认知推理能力的一个关键点,这一点是建立在学生能够灵活自如的使用英语能力交流的基础上,再从个别单词的使用区分出对话方的社会背景。这里,还要强调一个观点:并非所有语法正确的语言在交流过程中都是得体的。比如,对亲密的朋友说话,就不需要过于礼貌,这样会增加双方的距离感;再比如中国人喜欢使用的谦辞直译成为英文之后,会使得听话人莫名其妙甚至产生误会,此时,就需要针对听话人的语言特点来回答类似“You are so beautiful!”的话语。
二、言语行为理论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作用分析
英文的写作是作者交际意图的特定表达,可以看作是书面化的言语行为。作者以多样的写作手法和语言表达方式来让读者产生与作者本身相近的情感或者感官体验。写作作为一种“另类”的语言表达形式,也具有其独有的特点——写作文体。不同的文体,会第一时间反应出作者的写作意图。比如说一封求职简历可以让阅读的人一眼就明白作者的特长;说明书意在令其阅读的人快速掌握如何使用某种器械或者工具等等。目前,高校英语学生写作学习的现状不容乐观,大多数学生,甚至是英文专业学生的写作水平仍然停留在较低的水平,或者是应试水平,很难真正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意图。而英文写作又是一项耗时费力、需要长时间坚持练习才会有明显提高的科目。
既然写作也是言语行为,那么它也一定会遵守言语行为的“三分说”——第一,作者是具备一定的文字知识,能够利用具备的词汇和语法,组织起一篇能够正确表达含义的文章;第二,作者心中对所要表达的目的和意图能够成竹在胸,游刃有余的表达隐含的意义或者有目的的使用适当的遣词造句来清晰表达意图,特别是隐含的意图,令读者明白的接受;第三,作者要能够透过自己的文字,给读者带来一定的情感影响,这就要求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将读者的理解和期待放在首要位置,以别人最容易接受的方式表达。对学生来说,英语的写作又不同于母语的写作,不仅词汇句法存在很大的差异,文化背景和习俗更是大相径庭,如果学生仍然按照现有的表达习惯来写,就难免会造成误解。
通过长期对学生习作的总结分析,得出了高校学生在英语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学生练习文章缺乏写作目的的意识。表面上看,学生对英语单词词汇的理解和语法句式的掌握程度较好,可以准确的写出句子,但是,大多数学生在习作之前缺乏对自己写作目的的分析和对自己文章表达手段的甄选,这样一来,即是能够准确表达,但是也难以达到其“以言行是”的目的。
其次是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缺乏以读者为先的意识。学生在写作的时候,普遍存在的心理是,“我可以将句子完整的写出来”、“我可以读懂我写出的句子”,这些“以自我为中心”的写作态度,从一开始就忽略了读者文章的理解,更不要提考虑到英语为母语的读者。将老师作为唯一读者的心态,让很多学生只能停留在“中式英文”阶段无法进一步提升。
综上所述,高校英语学科建设要从以下几点着手提高:①词汇、语法层面;②目的意识层面;③读者意识层面;④文化底蕴层面。
参考文献:
[1]沈康.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对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J]教育观察,2011
[2]李瑛,芮燕萍.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J]教学实践研究,2011
[3]杨蔚.言语行为理论指导下的英语写作.[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3011-03
关键词 语言行为理论 英语教学
在对语言用语的研究中,语言行为理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言语行为理论认为人在说话的同时即是做出了某种行为。通常情况下,言语者的这种行为可以分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言内行为指的是说话者通过语音、词语、语法表现出来的字面上的意义;言外行为指的是说话者意图的行为;言后行为指的是言语行为所实施的行为,或者这个言语行为所导致的影响性行为。由于语言背景以及语法使用的差异,使得英语的学习方法受限。高校英语的教学中,主要包括了英语口语的学习和英语写作的学习两部分。
一、言语行为理论对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作用分析
现阶段,由于应试教育模式的需要,学生常常会背记很多的语言结构或者表达、句型模板,来达到速成并保证不出现错误。而在练习英语口语的时候,会固定的使用这些已有的句型或对话模板来表达和交流,很少有学生能够运用自如地使用多种句型交流。究其根本,主要是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并不了解该部分语言环境下的特殊之处,而学生所背记的语言模板又不能完全满足在所有语境下都能使用的要求。在大学英语教学计划对英语口语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在不同语境中的语言使用方法。下面就三个方面来分析:
1.提高学生对言语识别的能力
言语行为理论很好的揭示了语言的表达方式与功能作用不对等的原因,一方面,多种功能可以通过一种言语方式来表达,比如“I am leaving right now.”从语法上来看,这只是一个陈述句,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同样这句话则可以表达出“愤怒”“请求”“埋怨”等感情;另一方面,多种的表现方式可以表达同一种语言功能,比如需要表达愤怒,不仅可以使用感叹句,还可以使用疑问句或者反问句。
在口语教学中,高校教师要以不同于基础教育方式的理念,给予学生丰富的语言形式的训练,特别是对基于某种文化背景的规约形式的熟练掌握,让学生通过自己设定的语言环境,表达出自己真实的语言表达意图。
2.加强对学生语境知识的教学
言语是人们交流的工具,而这个交流工具的使用,则是要在特定的社会文化历史环境中进行的。离开这种使用背景,语言的使用方法学习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效果。对于人们交流过程中“委婉”的表达方式,如何理解说话人的言外之意成为了语言学习中口语练习的重点。
为了避免交际中出现的误会和冲突,英语教学中就要加入更多的关于社会文化背景内容的讲解。如何判别对方的社会地位、身份、年龄、经历、文化素养等,这对交流中语言行为的理解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培养学生语言认知推理能力
在学会判断交流对方的身份背景之后,如何礼貌地进行言语交流策略,也是英语口语训练的一个难点。从细微之处了解一个人的素养,是培养学生语言认知推理能力的一个关键点,这一点是建立在学生能够灵活自如的使用英语能力交流的基础上,再从个别单词的使用区分出对话方的社会背景。这里,还要强调一个观点:并非所有语法正确的语言在交流过程中都是得体的。比如,对亲密的朋友说话,就不需要过于礼貌,这样会增加双方的距离感;再比如中国人喜欢使用的谦辞直译成为英文之后,会使得听话人莫名其妙甚至产生误会,此时,就需要针对听话人的语言特点来回答类似“You are so beautiful!”的话语。
二、言语行为理论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作用分析
英文的写作是作者交际意图的特定表达,可以看作是书面化的言语行为。作者以多样的写作手法和语言表达方式来让读者产生与作者本身相近的情感或者感官体验。写作作为一种“另类”的语言表达形式,也具有其独有的特点——写作文体。不同的文体,会第一时间反应出作者的写作意图。比如说一封求职简历可以让阅读的人一眼就明白作者的特长;说明书意在令其阅读的人快速掌握如何使用某种器械或者工具等等。目前,高校英语学生写作学习的现状不容乐观,大多数学生,甚至是英文专业学生的写作水平仍然停留在较低的水平,或者是应试水平,很难真正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意图。而英文写作又是一项耗时费力、需要长时间坚持练习才会有明显提高的科目。
既然写作也是言语行为,那么它也一定会遵守言语行为的“三分说”——第一,作者是具备一定的文字知识,能够利用具备的词汇和语法,组织起一篇能够正确表达含义的文章;第二,作者心中对所要表达的目的和意图能够成竹在胸,游刃有余的表达隐含的意义或者有目的的使用适当的遣词造句来清晰表达意图,特别是隐含的意图,令读者明白的接受;第三,作者要能够透过自己的文字,给读者带来一定的情感影响,这就要求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将读者的理解和期待放在首要位置,以别人最容易接受的方式表达。对学生来说,英语的写作又不同于母语的写作,不仅词汇句法存在很大的差异,文化背景和习俗更是大相径庭,如果学生仍然按照现有的表达习惯来写,就难免会造成误解。
通过长期对学生习作的总结分析,得出了高校学生在英语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学生练习文章缺乏写作目的的意识。表面上看,学生对英语单词词汇的理解和语法句式的掌握程度较好,可以准确的写出句子,但是,大多数学生在习作之前缺乏对自己写作目的的分析和对自己文章表达手段的甄选,这样一来,即是能够准确表达,但是也难以达到其“以言行是”的目的。
其次是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缺乏以读者为先的意识。学生在写作的时候,普遍存在的心理是,“我可以将句子完整的写出来”、“我可以读懂我写出的句子”,这些“以自我为中心”的写作态度,从一开始就忽略了读者文章的理解,更不要提考虑到英语为母语的读者。将老师作为唯一读者的心态,让很多学生只能停留在“中式英文”阶段无法进一步提升。
综上所述,高校英语学科建设要从以下几点着手提高:①词汇、语法层面;②目的意识层面;③读者意识层面;④文化底蕴层面。
参考文献:
[1]沈康.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对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J]教育观察,2011
[2]李瑛,芮燕萍.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J]教学实践研究,2011
[3]杨蔚.言语行为理论指导下的英语写作.[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3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