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务劳动的能力。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产生深远的意义。“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幼儿园《纲要》对健康领域所提出的目标之一。然而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不少家长不重视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习惯的培养。许多幼儿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以至不能很好的适应新环境,所以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至关重要。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着重利用幼儿园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时在取得家长重视、配合的基础上,以家园互动的形式,共同培养提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关键词】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提高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提出了:“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去做”的教育原则。现在的大部分家长对孩子过度照料的现象仍相当普遍,家长过多的限制和包办,无意中剥夺了孩子自己动手的机会。幼儿园《纲要》指出:“幼儿的身体健康以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为主要的特征。”幼儿只有具备了基本的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才能健康的成长,身体才能健康的发展。3-6岁是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初步形成的关键期,家长和教师应当抓住这一时期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培养其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那么如何培养提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呢?
1.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激发幼儿自我服务的意识,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1.1 通过谈话等形式对幼儿进行正面教育,增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
告诉小朋友要学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通过谈话“我学会了新本领”、“妈妈的小帮手……”等活动,利用提问、讨论、行为练习等形式,让幼儿意识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有能力干好一些事情,为自己会干力所能及的事情而高兴。通过讲故事“别说我小”、诗歌“我有一双小小手”等帮助幼儿充分理解作品内涵,通过作品中角色的行为,使幼儿受到感染、教育。让幼儿知道自己的事情应自己做,激发孩子参与做的欲望。观看有关的图片、电视节目、录像等,通过分辨不同行为,巩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让幼儿在比较中提高对自理行为的认识。
1.2 采用多种形式,形象地教孩子学习各项生活自理。学会各项技能的正确操作方法是幼儿获得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环节。在教给孩子一些简单的生活自理方面的技能时,先将动作的要领直观地演示给孩子看,把动作的顺序、方法解释清楚,边讲边示范。如教幼儿学习扣纽扣,教师先示范从最下面一颗扣子扣起,再依顺序扣上面的扣子,老师示范后,然后请小朋友自己练习,这样幼儿就很容易的掌握扣扣子的方法了。另外教幼儿辨认衣服的种类,教幼儿各种衣服的穿脱方法,教孩子怎么样穿脱鞋袜;认识各种餐具的用途以及使用方法等。通过多种教育活动使孩子掌握正确的生活自理方法,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增强生活的自理能力。
1.3 儿歌、故事。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把一些生活自理技巧的儿歌、歌曲等教给孩子,让幼儿在游戏、娱乐中学习本领。如教给孩子洗手的方法,配上儿歌:“打开水龙头,洗洗小小手,用肥皂搓一搓,手心手背,洗的白又白!”;学习刷牙漱口时,我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故事“老虎拔牙”,小朋友跟着老师走入童话世界,看到了老虎因为吃糖不漱口,睡觉前不刷牙,结果牙齿变黑,被虫子蛀了,疼的哇哇哭,不得不拔牙,拔牙又害怕。感受刷牙、漱口的重要性,然后配上自编的儿歌《刷牙》“小帅帅,乖娃娃,天天都要刷牙牙,小牙刷,刷呀刷,刷得满嘴白花花,牙齿刷得白又白,人人见了人人夸”。及歌曲《漱口歌》等教幼儿刷牙、漱口,在此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刷牙、漱口,而且体验到了刷牙、漱口的重要性,达到了教学目的。
2.井然有序的一日活动,巩固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巩固幼儿生活自理行为。技能的形成是一个反复的过程,还要注意不断的巩固练习。经常督促、检查、提醒幼儿,使幼儿良好的习惯得到不断的强化,逐步形成自觉的行为。
2.1 一日活动各环节中让幼儿进行自我服务实践。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需要通过反复练习来获得。对幼儿来说,生活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就是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最有效的方法。如照料自然角,值日生工作的开展;入园活动时玩具的收拾和整理;入厕、盥洗等无处不体现着幼儿生活自理的水平,抓住孩子生活的每个细节去指导、监督幼儿的自理行为,使其形成习惯。午餐时指导孩子正确使用筷子的方法等;以“看谁穿的快又对”的形式指导练习穿脱衣服,鞋子,袜子的正确方法,并给予能干的孩子小红花等做为奖励。这样的活动不仅锻炼了幼儿动手能力,而且激发了幼儿竞争意识,同时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培养了他们自我服务的能力。
2.2 在区角活动中练习生活自理的技巧。
让幼儿在区角活动中掌握技巧、练习技巧、熟悉技巧。在操作区有计划的投放鞋带,练习系鞋带;为了巩固幼儿系鞋带,我们在动手区提供了有带子的鞋子,幼儿可通过边念儿歌边系鞋带,效果明显。为了更好的帮助幼儿锻炼使用筷子的技能,我们提供了各种豆豆,小朋友用筷子夹豆豆喂娃娃,让幼儿练习使用筷子的方法;为了训练幼儿扣纽扣的能力,提供了纽扣小包,幼儿根据自身需要,自主选择喜欢的纽扣小包进行活动,幼儿非常感兴趣。通过区角活动的练习,再次帮助幼儿掌握自我服务技能,提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2.3 利用游戏活动培养提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游戏是幼儿自愿参加的轻松愉快的活动,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我充分利用游戏来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在孩子在玩桌面玩具时,我提供串珠、雪花片、积木以及扣纽扣、给小动物喂食等,让孩子练习穿珠子、拼雪花片、搭积木、扣纽扣、拿调羹等动作来训练幼儿小手的灵活性。表演游戏:“给小花猫洗脸”,“给布娃娃穿衣”等,巩固自理能力。孩子在玩角色游戏“娃娃家”中,常以“我是妈妈给宝宝喂饭”、“我帮娃娃穿新衣”等角色工作来给娃娃喂饭、洗脸、梳头、穿衣服等,我再帮助幼儿迁移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让幼儿掌握一些方法和技能,从而促使幼儿在实践中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适时开展一些比赛活动,促进幼儿自理能力的提高。通过竞赛活动来巩固生活技能,培养自立和竞赛精神。如举行“穿衣比赛”,让幼儿比赛穿衣服,“叠被比赛”,看谁能又快又好的叠好被子,对于获胜的幼儿进行物质奖励。组织幼儿开展“找朋友”的游戏,目的是让幼儿认识自己的茶杯、毛巾:首先为幼儿准备各种形象生动有趣的小标记,让幼儿自由地选择喜欢的标记,看一看,玩一玩,说一说,然后根据手中的标记去寻找自己的茶杯和毛巾,先找到的幼儿给予奖励。这样,幼儿可以在愉快的活动中学到这些生活技能,在活动中感受比赛乐趣,同时也提高了幼儿学习的兴趣。
2.4 注重个体差异,加强个别指导。
由于幼儿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对于每个层次的幼儿来说,要求就有所区别,须因材施教。对于自我服务能力较强的幼儿,就以较高水平来要求;对于自理能力较差的幼儿,就相对降低要求的标准,对个别掌握要领较慢的幼儿,就耐心地手把手地教,多讲多练,边练边纠正,逐渐的孩子掌握了正确的方法,生活自理能力慢慢地就提高了。另外开展“谁是能干的乖宝宝”活动,如在午睡起床时,请能干的幼儿来帮助能力弱的幼儿,使能干的幼儿体验到为同伴服务的乐趣,也使自理能力差的幼儿产生自我服务的意识并逐步学会自理的方法,提高自理能力。
2.5 体验成功,树立信心,进一步提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对孩子的点滴进步给予极大的肯定,让孩子品尝成功快乐,获得成功的愉快感是推动幼儿生活自理的动力。当孩子无法达到预期目标时,我们要耐心细致地引导,同时多指导,鼓励,必要时我们还需协助幼儿实现成功。对自理能力差的孩子,与孩子多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点滴进步给予极大的肯定,树立其信心,让他们体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快乐,当幼儿取得点滴进步时,口吻“你真棒”、“你真能干”……都会使幼儿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成为激励幼儿自觉掌握自理能力的强大推动力,进一步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2.6 家园配合,共同教育。首先通过家长会、家长园地、校讯通、班级群讨论等形式,要求家长不要事事包办代替,幼儿自己能够做的事情让幼儿自己做,取得家长的支持和理解,并与幼儿园配合,共同培养和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其次要求家长要根据幼儿的能力和年龄特点出发,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家长要用正确的方法教幼儿,耐心帮助,鼓励幼儿独立完成。家长不要剥夺孩子动手的权利,只要没有危险,就放手让孩子去做。家庭和幼儿园对孩子的要求都要保持一致性,统一思想认识,讲究方式方法,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了一致性还要有一贯性,良好的习惯需要长期保持。老师与家长加强联系,要求一致,及时肯定幼儿的进步,并逐步提出新的要求。
幼儿生活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孩子还小,只要他自己能做,就要给他创造锻炼的机会,在此基础上,施以言传身教,辅以耐心细致,结合家园同心,促使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努力培养好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养成不依赖成人的性格,获得独立性和成就感,增强自信心,确信“我能行”,“我真棒”,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提高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提出了:“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去做”的教育原则。现在的大部分家长对孩子过度照料的现象仍相当普遍,家长过多的限制和包办,无意中剥夺了孩子自己动手的机会。幼儿园《纲要》指出:“幼儿的身体健康以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为主要的特征。”幼儿只有具备了基本的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才能健康的成长,身体才能健康的发展。3-6岁是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初步形成的关键期,家长和教师应当抓住这一时期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培养其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那么如何培养提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呢?
1.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激发幼儿自我服务的意识,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1.1 通过谈话等形式对幼儿进行正面教育,增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
告诉小朋友要学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通过谈话“我学会了新本领”、“妈妈的小帮手……”等活动,利用提问、讨论、行为练习等形式,让幼儿意识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有能力干好一些事情,为自己会干力所能及的事情而高兴。通过讲故事“别说我小”、诗歌“我有一双小小手”等帮助幼儿充分理解作品内涵,通过作品中角色的行为,使幼儿受到感染、教育。让幼儿知道自己的事情应自己做,激发孩子参与做的欲望。观看有关的图片、电视节目、录像等,通过分辨不同行为,巩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让幼儿在比较中提高对自理行为的认识。
1.2 采用多种形式,形象地教孩子学习各项生活自理。学会各项技能的正确操作方法是幼儿获得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环节。在教给孩子一些简单的生活自理方面的技能时,先将动作的要领直观地演示给孩子看,把动作的顺序、方法解释清楚,边讲边示范。如教幼儿学习扣纽扣,教师先示范从最下面一颗扣子扣起,再依顺序扣上面的扣子,老师示范后,然后请小朋友自己练习,这样幼儿就很容易的掌握扣扣子的方法了。另外教幼儿辨认衣服的种类,教幼儿各种衣服的穿脱方法,教孩子怎么样穿脱鞋袜;认识各种餐具的用途以及使用方法等。通过多种教育活动使孩子掌握正确的生活自理方法,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增强生活的自理能力。
1.3 儿歌、故事。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把一些生活自理技巧的儿歌、歌曲等教给孩子,让幼儿在游戏、娱乐中学习本领。如教给孩子洗手的方法,配上儿歌:“打开水龙头,洗洗小小手,用肥皂搓一搓,手心手背,洗的白又白!”;学习刷牙漱口时,我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故事“老虎拔牙”,小朋友跟着老师走入童话世界,看到了老虎因为吃糖不漱口,睡觉前不刷牙,结果牙齿变黑,被虫子蛀了,疼的哇哇哭,不得不拔牙,拔牙又害怕。感受刷牙、漱口的重要性,然后配上自编的儿歌《刷牙》“小帅帅,乖娃娃,天天都要刷牙牙,小牙刷,刷呀刷,刷得满嘴白花花,牙齿刷得白又白,人人见了人人夸”。及歌曲《漱口歌》等教幼儿刷牙、漱口,在此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刷牙、漱口,而且体验到了刷牙、漱口的重要性,达到了教学目的。
2.井然有序的一日活动,巩固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巩固幼儿生活自理行为。技能的形成是一个反复的过程,还要注意不断的巩固练习。经常督促、检查、提醒幼儿,使幼儿良好的习惯得到不断的强化,逐步形成自觉的行为。
2.1 一日活动各环节中让幼儿进行自我服务实践。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需要通过反复练习来获得。对幼儿来说,生活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就是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最有效的方法。如照料自然角,值日生工作的开展;入园活动时玩具的收拾和整理;入厕、盥洗等无处不体现着幼儿生活自理的水平,抓住孩子生活的每个细节去指导、监督幼儿的自理行为,使其形成习惯。午餐时指导孩子正确使用筷子的方法等;以“看谁穿的快又对”的形式指导练习穿脱衣服,鞋子,袜子的正确方法,并给予能干的孩子小红花等做为奖励。这样的活动不仅锻炼了幼儿动手能力,而且激发了幼儿竞争意识,同时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培养了他们自我服务的能力。
2.2 在区角活动中练习生活自理的技巧。
让幼儿在区角活动中掌握技巧、练习技巧、熟悉技巧。在操作区有计划的投放鞋带,练习系鞋带;为了巩固幼儿系鞋带,我们在动手区提供了有带子的鞋子,幼儿可通过边念儿歌边系鞋带,效果明显。为了更好的帮助幼儿锻炼使用筷子的技能,我们提供了各种豆豆,小朋友用筷子夹豆豆喂娃娃,让幼儿练习使用筷子的方法;为了训练幼儿扣纽扣的能力,提供了纽扣小包,幼儿根据自身需要,自主选择喜欢的纽扣小包进行活动,幼儿非常感兴趣。通过区角活动的练习,再次帮助幼儿掌握自我服务技能,提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2.3 利用游戏活动培养提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游戏是幼儿自愿参加的轻松愉快的活动,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我充分利用游戏来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在孩子在玩桌面玩具时,我提供串珠、雪花片、积木以及扣纽扣、给小动物喂食等,让孩子练习穿珠子、拼雪花片、搭积木、扣纽扣、拿调羹等动作来训练幼儿小手的灵活性。表演游戏:“给小花猫洗脸”,“给布娃娃穿衣”等,巩固自理能力。孩子在玩角色游戏“娃娃家”中,常以“我是妈妈给宝宝喂饭”、“我帮娃娃穿新衣”等角色工作来给娃娃喂饭、洗脸、梳头、穿衣服等,我再帮助幼儿迁移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让幼儿掌握一些方法和技能,从而促使幼儿在实践中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适时开展一些比赛活动,促进幼儿自理能力的提高。通过竞赛活动来巩固生活技能,培养自立和竞赛精神。如举行“穿衣比赛”,让幼儿比赛穿衣服,“叠被比赛”,看谁能又快又好的叠好被子,对于获胜的幼儿进行物质奖励。组织幼儿开展“找朋友”的游戏,目的是让幼儿认识自己的茶杯、毛巾:首先为幼儿准备各种形象生动有趣的小标记,让幼儿自由地选择喜欢的标记,看一看,玩一玩,说一说,然后根据手中的标记去寻找自己的茶杯和毛巾,先找到的幼儿给予奖励。这样,幼儿可以在愉快的活动中学到这些生活技能,在活动中感受比赛乐趣,同时也提高了幼儿学习的兴趣。
2.4 注重个体差异,加强个别指导。
由于幼儿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对于每个层次的幼儿来说,要求就有所区别,须因材施教。对于自我服务能力较强的幼儿,就以较高水平来要求;对于自理能力较差的幼儿,就相对降低要求的标准,对个别掌握要领较慢的幼儿,就耐心地手把手地教,多讲多练,边练边纠正,逐渐的孩子掌握了正确的方法,生活自理能力慢慢地就提高了。另外开展“谁是能干的乖宝宝”活动,如在午睡起床时,请能干的幼儿来帮助能力弱的幼儿,使能干的幼儿体验到为同伴服务的乐趣,也使自理能力差的幼儿产生自我服务的意识并逐步学会自理的方法,提高自理能力。
2.5 体验成功,树立信心,进一步提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对孩子的点滴进步给予极大的肯定,让孩子品尝成功快乐,获得成功的愉快感是推动幼儿生活自理的动力。当孩子无法达到预期目标时,我们要耐心细致地引导,同时多指导,鼓励,必要时我们还需协助幼儿实现成功。对自理能力差的孩子,与孩子多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点滴进步给予极大的肯定,树立其信心,让他们体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快乐,当幼儿取得点滴进步时,口吻“你真棒”、“你真能干”……都会使幼儿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成为激励幼儿自觉掌握自理能力的强大推动力,进一步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2.6 家园配合,共同教育。首先通过家长会、家长园地、校讯通、班级群讨论等形式,要求家长不要事事包办代替,幼儿自己能够做的事情让幼儿自己做,取得家长的支持和理解,并与幼儿园配合,共同培养和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其次要求家长要根据幼儿的能力和年龄特点出发,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家长要用正确的方法教幼儿,耐心帮助,鼓励幼儿独立完成。家长不要剥夺孩子动手的权利,只要没有危险,就放手让孩子去做。家庭和幼儿园对孩子的要求都要保持一致性,统一思想认识,讲究方式方法,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了一致性还要有一贯性,良好的习惯需要长期保持。老师与家长加强联系,要求一致,及时肯定幼儿的进步,并逐步提出新的要求。
幼儿生活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孩子还小,只要他自己能做,就要给他创造锻炼的机会,在此基础上,施以言传身教,辅以耐心细致,结合家园同心,促使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努力培养好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养成不依赖成人的性格,获得独立性和成就感,增强自信心,确信“我能行”,“我真棒”,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