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农村小学语文培优补差的应用研究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cl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微课主要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具有时间短,内容具体的特点。“培优补差”在教育理论界并没有一个严格、明确、统一的定义。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让学生达到学习成绩“优则更优,差则不差”的目的。“培优”主要针对学习效果较好的学生,重在提高其知识水平和能力,关系到学生教学质量的提高水平;“补差”主要针对智力正常,但学习效果差的学生,重在全面提高教学成绩,关系到学校教学质量的普及水平。本课题主要研究如何将微课应用在农村小学语文培优补差活动中,有针对性地开展培优补差活动,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注重素质教育,使每个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从而使他们具有相应的水平。
  关键词:微课;培优补差;农村;小学语文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微课程”最早是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于2008年秋首创的。在国外,主要用于学习及培训等方面,“微课”有的是教案式,有的是视频式;课程结构较为松散,课程资源的自我生长、扩充性不够。
  在国内,微课主要应用于中小学生课外学习辅导,课是针对某个知识点或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设计等来制作的,满足了学生随时、随地学习的需求。由胡铁生老师率先提出。佛山微课的主体是以课程实录为主的,围绕学科知识点、例题习题、疑难问题、实验操作等进行的教学过程进行切片,从中截取3、5分鐘的一个片段作为课程内容,最后以教学视频的方式呈现出来,供教师交流学习。
  在西方,1868年由美国教育家哈利斯(Harris, W. T.)在圣路易州创立的“活动分团制”,又称“弹性进度制”(Flexible System),即教师通过测验的方式,将学生按学习能力高低分成甲、乙、丙三层,学习能力相对较高的甲、乙两层在课上做各种练习时,教师对学习能力较低的丙层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待其基本理解教材内容后,再向全班学生进行另一新教材的教学。在每学季(每学年分为四学季)结束时,按学生学习成绩或升级,或重新编班,一般学生可以按期结业,部分延缓结业,优良者提前结业。之后逐步演变为现在的分层教学,理论与实践方面更趋于科学化、合理化。
  以上国内外相关研究对义务教育阶段微课及培优补差工作的理论指导、方法及途径等进行了一些概念界定及理论澄清,这些研究成果对我们课题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 选题意义、研究价值
  微课短小精悍,重难点突出,能直接反映出教师的辅导意图,有针对性的抓住学生的薄弱点进行辅导,教学意义重大。而且微课应用灵活,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能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布置相应作业,做到因材施教。另外,微课易操作,方便快捷,可在多种电子设备上多次播放,随时可看,老师和学生能自由掌控。
  本课题将微课应用到语文培优补差中,改变传统的培优补差模式,将信息技术与培优补差相结合,提高培优补差的有效性。优等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方向,自主学习一些超出一般要求的语言、文学、写作知识以弥补课堂大众化教学的不足。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上课没有弄明白的地方,可以寻求相关知识点微课的帮助,相当于寻求课后辅导,解决个别问题。从人文环境来说,农村学生家长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留守儿童、特殊学生居多,农村课外辅导条件也相对较差,课外培优补差空白化,这使提高学生成绩变得更加困难。
  综上所述,微课是解决农村地区优等生自主学习语文,培养后进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的一种高效,便捷的途径。
  三、 研究目标
  1. 通过将微课开展对“培优补差”的行动研究。研究如何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利用微课实施培优补差,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相关策略,从而促进学生在校学习效果的优化,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2. 通过微课在农村小学语文培优补差的应用研究中,使语文老师在语文教学和辅导中方法多样化,有针对性,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3. 基于校本教研开展“培优补差”策略的探讨,弄清培优补差的基本价值,以及对提升教学质量的促进作用等理论问题。
  四、 研究内容
  1. 利用微课进行培优补差途径的研究。
  2. 学生利用微课进行自主学习方式的探究。
  3. 分类搜集编写微课教材,制作微课视频。
  4. 课后辅导层面的培优补差策略研究。
  5. 作业层面的培优补差策略研究。
  五、 研究假设
  通过微课进行培优补差,总结相关策略和经验并加以验证,因材施教,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六、 拟创新点
  1. 课堂上很难进行分层教学、分层布置作业,利用微课进行培优补差可以弥补这些不足。
  2. 利用微课对学生的错题进行归类整理,便于对学生进行培优补差。
  3. 微信、班群,手机微课等已发展成熟,简单有效,家长控制方便,学习就能使用,改变农村家长不能辅导学生学习的现状。
  七、 研究思路
  通过阅读大量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确定研究课题。采用前期调研——课题论证——课题纲要——课题计划——实践探索——反思调适——收集资料——总结分析——形成报告——推广应用的形式开展课题研究,利用案例研究和反思提升,总结经验,形成报告,形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
  八、 研究方法
  1. 教育文献法:在研究中,通过查阅书籍、报刊、网络等,吸取前面研究者的经验,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研究的效率。
  2. 行动研究法:根据课题的内容,安排好计划、实施、分析、整改四个相互依赖的环节,贯穿于整个研究活动中。
  3. 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研究提高可靠的事实依据。
  4. 案例分析法;通过各阶段活动的开展,就活动的组织形式、活动效果进行针对性的总结反思,由特殊到一般,然后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活动组织策略。
  参考文献:
  [1]杨玉武.微课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教育,2016(10).
  [2]王觅,贺斌,祝智庭.微视频课程:演变.定位与应用领域.[J]中国电化教育,2013(4).
  [3]董东华.“培优辅差”的内涵及其实现[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阶段性成果集(华南卷)[C],2012(3).
  作者简介:
  李晋,河南省平顶山市,平顶山市第十七中学。
其他文献
2005~2009年,采用路线调查法和定点观察法对陕西红碱淖湿地鸥科鸟类组成及其分布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红碱淖分布有鸥科鸟类4属10种,在此繁殖的有5种,其中有全球性濒危鸟
摘要:近年来,核心素养培养理念逐渐成为英语教学实施的基础,推动英语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发展。英语教师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理念设计出良好的课堂教学形式,明确学生应当掌握的核心素养内容,优化课堂教学的形式,创设出多种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英语;教学设计;实施策略  随着素质教育的改革,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关注着学生道德水平的
摘要:语文是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通过语文知识的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文化修养,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新的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教师应当积极采用合理的教学策略,改善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小学语文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实现学习内容的延伸,目前很多教师在作业设计中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为此教师应当优化作业的相关内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Flt-1在实验性左侧精索静脉曲张(ELV)大鼠附睾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它们与精索静脉曲张(VC)的关系及致男性不育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方法建立
摘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园体育游戏中,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积极的情绪体验,还可以促进幼儿身体的素质发展,提高幼儿心理素质,增强社会适应力。本文主要对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园体育游戏中的可能性进行阐述,并提出了具有教学实践性的策略,希望能给业界人士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幼儿;体育游戏;心理健康教育  幼儿阶段的身体素质处于成长发展期,也是幼儿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无论是心理承受能力还是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