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进生教育个案探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fan20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对后进生比较典型个案的分析和探究,得到结论,教育是对于学生心灵上的慰藉与温暖,不仅仅是学习上的辅导和帮助,抓住了学生的心,教育也就成功了一半。
  关键词:后进生;个案研究;真爱;宽容
  一、 个案特征和主要问题描述
  张同学,男,三年级,10岁,该同学就属于比较典型的后进生。
  1. 学习上,上课总是走神,不注意听讲,从不主动回答问题,爱起哄。2. 行为上,爱搞恶作剧,喜欢捉弄同学。3. 对于老师的教诲也是表面做做样子,过后就忘,还是一次次地犯错。
  二、 观察和分析
  对于张同学,我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为了让他有所转变,我做了多次的家长工作和同学工作,了解了他的家庭情况,得到了造成他这一系列行为的原因:
  (一) 学校教育因素
  因为张同学比较活泼,上课爱做小动作,不注意听讲,成绩一直上不去,让同学和老师都不爱搭理他。
  (二) 个体性格因素
  张同学有强烈的表现欲望,可是一直受到同学和老师的冷落,所以才变本加厉想要引起别人的注意。
  (三) 家庭教育因素
  他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他從小就由爷爷奶奶照顾,缺少人陪伴。学习上没人辅导,老师也知道他的不良表现,只是苦于没有教育的良策。
  三、 积极地进行转化
  找到了张同学的“病因”,我就可以“对症下药”了。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以上一些原因,我制定了一套循序渐进、轻重缓急、情理并用的方案,并着手实施。
  第一步:转变认知,情感交流
  用自己的调皮和犯错来吸引老师和同学的注意力,这是一种很明显的逆反心理。对于这一点,我便对他进行心理上的辅导,让他明白这样的行为只能是适得其反。
  我:你感觉同学们喜欢你吗?
  张:肯定不喜欢。
  我:为什么这样说呢?
  张:我学习不好。
  我:那你想要和大家一起玩吗?
  张:想,可是他们不想和我玩。
  我:那大家为什么会这样呢,你有想过为什么吗?
  张:(沉默不作声)
  我:其实你是个聪明的孩子,有很多好的想法,可是不该用在捉弄同学上面,想和他们一起玩,就不要欺负他们了好吗?
  张:(默默地点点头)
  第二步:转移注意
  想要让张同学彻底地转变,只是简单地说教是不行的,更多的是在行为上多多关注他,让他尽情地展现他的表现欲,让他的心理得到满足,不再欺负其他的同学。为此我便特意让他在其他同学的面前去倒垃圾、擦黑板、整理作业,将好的一面展现在同学们的面前,让其他同学不再惧怕和疏远他。
  第三步:周会活动巧设“计”,展现他的闪光点。
  不良行为的矫正,仅仅依靠外界的督促和提醒是远远不够的,需要真正地从内心深处来解决。通过音乐老师我了解到:他自学了许多河州“花儿”,而且唱得很不错,很有天赋。在一次周会课上我提议张同学给大家唱一首“花儿”,他情不自禁地唱了起来。唱完后,我带头鼓起掌来,在同学们的一片掌声中,他的脸上写满了自豪。同学们称他为“花儿小王子”,通过这次活动他与同学们拉近了距离,同学们也喜欢与他交流了。
  再一次的周会中,我特意设计了一个活动,让张同学的心灵受到了一次爱的洗礼,思想受到了震撼,从内心中有所认识,行动上有所改变。
  周会课上,我们召开以“关爱留守儿童手拉手活动”的主题班会,我让张同学来主持周会,他“现身说法”,说父母不在自己身边的辛酸事,说到激动时,忍不住留下了辛酸的泪水,同学们也跟着掉眼泪。此时教室里一片寂静,当张同学讲完自己的事后,我带头鼓起掌来,这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同学们主动和张同学拉起小手,都说张同学真了不起,能料理自己的生活……此时的张同学被爱和友谊深深地包围着,他的眼中第一次流露出了特别的感动。
  那节课之后,我让学生们一人写了一篇日记。而张同学在日记里面是这样写的:是老师和同学们爱着我,关心着我,我一定要改正自己的坏毛病,做一个好孩子!
  在不断地感化中,张同学从以前的捣蛋鬼变成了听话的好学生,不仅不再捣蛋生事,还主动帮助其他同学,成了同学们的好榜样,最后还成了班上的文艺委员,学习也开始稳步上升。
  四、 案例反思与讨论
  (一) 老师要以爱心关注每个学生
  老师的认可和关爱对于学生来说意义重大。想要教育好学生,教师一定要付出自己的真心和关心,付出自己真诚的爱。对于所有的学生,无论智力如何,无论面容如何,无论家境如何,无论性格如何,他们都需要教师的关爱。
  (二) 老师学会尊重每个学生
  小学生虽然年纪小,但是他们有着极为强烈的自尊心,老师的一言一语都可能深深地影响着他们的幼小心灵。对于相貌乖巧和成绩优异的孩子,老师们一般会偏向他们,而一些成绩平平甚至落后的学生就会受到老师的冷落,这是不可取的。老师要全面地看待学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尊重每个学生,关爱每个学生,让他们健康地成长。
  (三) 老师在信任学生的同时还要学会宽容
  对学生的宽容也是教师的信任,相信自己的教育,相信自己的学生。而学生在感受到教师的信任之后,往往会激发出强烈的责任感和前进动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班主任对于学生有着特殊的意义,他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也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作为一名班主任,必须拥有敏锐的双眼和细腻的情感,留心学生的成长,以及他们出现的各种问题,对于学生犯的错要宽容地对待,但是也不能放纵。合理的引导和正确的批评才能保证学生健康地发展和成长。
  参考文献:
  [1]周欣.教师如何做个案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4(04).
  [2]常维秀.心理辅导在教育中的个案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6(04).
  作者简介:
  虎振梅,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甘肃省临夏州和政县前山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正确有效地培养学生做好课堂笔记是强化记忆、牢固掌握知识的最佳语文学习方法之一。文章将从低年段学生的学情着手分析,再结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引导学生如何去做课堂笔记,提高语文课堂的学习效率,然后再总结这个方法的意义以及反思。  关键词:低年段学生;做笔记;注意;方法;意义     一、 引言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师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主动去学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和落实,新课改要求高中各学科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核心素养的地位日益凸显,特别是在要求学生综合素养强的高中数学课堂中。高中数学具有生活化特征,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既能帮助学生解决日常问题,还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所以想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就要结合学生的个人特征和学习能力,制定有效合理的教学方案,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基于此,文章将基于数学学
摘要:科学区是幼儿获得技能知识和培养研究兴趣的地方,有助于幼儿发展思维与累积经验。本研究以苏州K园为例,通过观察法、访谈法,对苏州K园大班科学区材料的选择和运用情况开展调查。通过对材料的种类、数量与幼儿选择运用材料、记录表的使用研究,发现科学区中各区角材料数量不均、不会定期更新且材料没有兼顾幼儿的个体差异。为了让幼儿更好地运用材料,教师要尊重幼儿个别差异,提供具有层次性的材料;及时更新材料,根据幼
摘 要: 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我们应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运动器械,鼓励幼儿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开展丰富多样的幼儿体育游戏和活动,使幼儿体验与同伴快乐游戏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身体素质和动作上的发展,借助园本课程的实践与研究,开展小班户外混班的体育游戏,促进幼儿积极参与混班的体育运动方式,在自主、自由、开放的运动环境中大胆表现,展现自我,主动参与运动,从而提高幼
摘 要: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教师应该“把握信息时代新特点,积极利用新技术、新手段,建设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体系……”在文章中,笔者尝试以微博为平台,探索高中语文教学的新路径与新模式,力求把握语文学科的特点,发挥新媒体技术的优势,促进语文教学的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 微博;高中语文教学;新模式  据2019年3月的数据显示,截止到当月月末,微博月活跃用户已达4.65亿,其中,青
摘 要:积极推进小学生管弦乐基本建设,建立健全小学生管弦乐发展模式。依托乐团主题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实现美育文化建设。文章旨在研究小学生乐团发展模式的对策,并对乐团基础设施建设全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差异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小学生;管弦乐团;建设;发展  国务院办公厅实施《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在此背景下,2017年福建省教育厅在全省中小学分层次、分期培育打造15个高层次的模范
摘 要:在互联网不断发展、教育逐渐向着信息化发展的背景下,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人手一个的工具,如果无法正确运用智能手机,那么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手机最常用和人们最关注的一项内容为微信公众号。高中地理老师要在日常教学中,充分借助微信公众号进行教学,将两者融合到一起,发挥出微信公众号的价值,提升地理学科教学的质量。对此,文章首先介绍运用微信公众号的价值,然后概述在高中地理中运用微信公众号的现状,最后说
摘 要:德育应该作为任何阶段、各类学科教学的重点,德育不仅能够凸显中华民族的民族性,还是学生成为有志优秀人才必备的条件。德育教育是现代发展的必要趋势,它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心理素质,为学生搭建一条健康发展的成长道路。高中阶段,学生承载着家庭、学校、社会的希望,导致学生心理有非常沉重的负担。因此,高中化学作为高中学生必须要学习的学科,化学教师要肩负起高中生德育教育的责任,充分发挥化学学科的德育教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实践探究构建了问题引导下师生互动型物理实验课堂教学模式,流程设计:探究原理—操作实验—处理数据—分析误差—拓展延伸,教学案例进一步说明了具体的操作流程。实践研究表明,该实验课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以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课堂教学,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能明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物理成绩,培养学生能力。  关键词:问题引导;物理实验;教学
摘 要: 新课程标准表明,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当中,在向学生教授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还要针对学生展开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这是带动我国素质化教育不容忽略的重要环节,所以,对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展开深层探究有着极为重要的实践意义和价值。文章将以高中数学重点知识内容——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为例,从培育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上着手,进行教学研究,从而推动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