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降低住院患者口服枸橼酸钾颗粒的不良反应,促进患者用药安全。方法:按品管圈理论的步骤进行计划、实施、确认和处理。分析导致住院患者口服枸橼酸钾颗粒发生不良反映的原因。探讨解决对策并实施,进行效果评价。结果:住院患者口服枸橼酸钾颗粒发生不良反映由活动前的80%降低至活动后的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的降低口服枸橼酸钾颗粒发生不良反映率,从而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和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护理质量得到提升。
关键词:品管圈;住院患者;枸橼酸钾颗粒不良反应;护理质量;不良反应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 QCC)是指同一单位或工作性质相关联的人员、自动、自发组织起来,科学运用品管工具,持续地进行效率提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等活动的小组[1]。
枸橼酸钾是低钾患者常用药物之一,如果服药方法和服药时间有误可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早识别口服枸橼酸钾会发生不良反应的高危人群,实施有效的干预手段,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此我科于2014年7月至2015年3月开展了“降低住院患者口服枸橼酸钾颗粒的不良反应”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汇报如下
1.资料
统计我科2014年7月——2015年3月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及活动后住院患者口服枸橼酸钾颗粒发生不良反应的例数,分析品管圈活动的效果。
2.方法
2.1成立小组
遵循品管圈“自愿参加,上下结合”的原则,全科护理人员12人,自愿分为两组。年龄24-43岁,主管护师1名,护师3名,护士2名,副主任医师1名。投票选出圈长1名,输导员由副主任医师担任。
2.2主题选定
全体圈员采用“头脑风暴法”[2],确立圈名“舒乐圈”,依据品管圈主题矩阵表,从参与护士重视程度、重要性、迫切性和圈能力4个维度进行评价,每个维度以“5 3 1”的评分法,汇总出分数最高者确立为本次活动的主题。
2.3计划拟定
实施围期为9个月,共36周。7月开始成立小组,选定主题,拟定计划、调查现状,设定目标;8—9月收集资料,解析真因,拟定对策;10—12月确定对策并检讨;1—3月效果确认,对策标准化,资料整理。每月召开圈会一次。
2.4现况把握
感染科主要收治肝炎病人,近年来肝硬化失代偿患者大量增加,由于患者大多数腹胀、尿少,须服用利尿剂,易造成电解质紊乱,特别是钾离子降低,引起许多临床症状。口服枸橼酸钾颗粒后不良反应较多。
(1)制定工作流程:专人制作“枸橼酸钾颗粒健康宣教”展板,开展每2周一次的公开课,做好记录,汇报圈长;责任护士发药到口,观察服药效果并做好相关记录。
(2)收集资料、分析:根据责任护士上报的数据结果,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对70例口服枸橼酸钾颗粒的住院患者,有56例发生了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查检结果提示:导致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管理不到位的原因:护理因素41%、患者因素35%药物因素15%,其他因素9%(见图1),按照80/20原则,主要因素包括护理因素和患者因素。
2.5目标设定
活动前住院患者口服枸橼酸钾颗粒发生不良反映率80%,经圈会讨论,决定将口服枸橼酸钾颗粒发生不良反映率控制在45%左右。
目标值计算=现状值-(现状值*改善重点比例*圈能力)
=80%-(80%*50%*0.8)=48%
2.6要因分析
根据患者出现不良反映的根源,通过绘制鱼骨图来进行特性要因分析(见图2)。要因主要包括护士未对患者进行系统的口服枸橼酸钾药理知识的宣教;护士本身缺乏该药的相关知识;护士责任心不强,未做到按时发药;大部分患者教育程度低,理解能力差,造成口服该药后不良反映大;缺乏效果评价的监督机制。
鱼骨图2
2.7对策拟定
针对收集并分析实际数据得出要因,拟定相应对策。按照可行性、自主性、长期性等指标评价,选出针对性最明显,执行性最强,可长期操作的对策内容,做到有的放矢,集中力量解决问题,以达到最佳效果[3]。按照“5 3 1”法则,进行评价。
2.8对策实施
2.8.1提高法律意识,安全医疗
随着临床工作的多元化,护理工作的精细化,病员越来越多,但护理人员却有减无增的现状下,要加强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法律意识,安全医疗,保护自我。
2.8.2培训药理知识,加强健康宣教
根据需要对护理人员进行药理知识培训,制作“口服枸橼酸钾颗粒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措施”的健康展板;健康教育督导员开展每2周1次的公开课。责任护士一对一的健康教育。
2.8.3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
层层把关,步步落实。由护士长→督导员→责任护士→病人→主管医生
2.9制定标准化流程
经过一系列的品管圈活动后,通过统计学X2=1.3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证明本次活动有效。确立标准化流程:医生开医嘱→办公护士复核后领药→办公护士与责任护士核对→责任护士发药→告知服药方法和注意事项并督促服药到口→观察服药后的反映及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严重者加强健康宣教→通知医生,遵医嘱对症处理并记录
3成果确定和讨论
本次品管圈活动中我们收获了许多,包括有形成果和无形成果。有形成果:
患者口服枸橼酸钾颗粒的不良反应由活动前的80%下降到活动后的45%,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患者满意率大大提高,降低了护患纠纷的发生,护理质量得到提高,成效显著(见图3);无形成果:圈员在QCC手法应用中,积极性,自信心、团队精神服务水准,科学分析、沟通能力等方面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见图4)。品管圈活动在日本及美国等各大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起到过不可磨灭的作用,被证实是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4]。近年来,品管圈活动在日本、中国台湾等地的医院[5]广泛开展,在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上,尤其是现场管理方面取得良好的成效。本次活动为以后持续开展QCC活动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幸国.医院品质圈活动实战与技巧.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5.
[2]黄漫容,文向东,郭少云.头脑风暴法在护理质量改善中的应用[J]现代护理,2002.18(9)49.
[3] 吴忠义,虞方,胡厚英,等.采用“品管圈”方法降低中药处方调配差错的探索与体会.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19(7):666-668.
[4] 付文煥,王晓舜,施孝金,等.品管圈活动在药科制剂部门的应用与成效[J].中国药事, 2009,23(10):91-94.
[5] 林逸胜.台湾医院的“品管圈”[J].中国卫生人才,2002(10):42-43.
关键词:品管圈;住院患者;枸橼酸钾颗粒不良反应;护理质量;不良反应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 QCC)是指同一单位或工作性质相关联的人员、自动、自发组织起来,科学运用品管工具,持续地进行效率提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等活动的小组[1]。
枸橼酸钾是低钾患者常用药物之一,如果服药方法和服药时间有误可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早识别口服枸橼酸钾会发生不良反应的高危人群,实施有效的干预手段,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此我科于2014年7月至2015年3月开展了“降低住院患者口服枸橼酸钾颗粒的不良反应”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汇报如下
1.资料
统计我科2014年7月——2015年3月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及活动后住院患者口服枸橼酸钾颗粒发生不良反应的例数,分析品管圈活动的效果。
2.方法
2.1成立小组
遵循品管圈“自愿参加,上下结合”的原则,全科护理人员12人,自愿分为两组。年龄24-43岁,主管护师1名,护师3名,护士2名,副主任医师1名。投票选出圈长1名,输导员由副主任医师担任。
2.2主题选定
全体圈员采用“头脑风暴法”[2],确立圈名“舒乐圈”,依据品管圈主题矩阵表,从参与护士重视程度、重要性、迫切性和圈能力4个维度进行评价,每个维度以“5 3 1”的评分法,汇总出分数最高者确立为本次活动的主题。
2.3计划拟定
实施围期为9个月,共36周。7月开始成立小组,选定主题,拟定计划、调查现状,设定目标;8—9月收集资料,解析真因,拟定对策;10—12月确定对策并检讨;1—3月效果确认,对策标准化,资料整理。每月召开圈会一次。
2.4现况把握
感染科主要收治肝炎病人,近年来肝硬化失代偿患者大量增加,由于患者大多数腹胀、尿少,须服用利尿剂,易造成电解质紊乱,特别是钾离子降低,引起许多临床症状。口服枸橼酸钾颗粒后不良反应较多。
(1)制定工作流程:专人制作“枸橼酸钾颗粒健康宣教”展板,开展每2周一次的公开课,做好记录,汇报圈长;责任护士发药到口,观察服药效果并做好相关记录。
(2)收集资料、分析:根据责任护士上报的数据结果,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对70例口服枸橼酸钾颗粒的住院患者,有56例发生了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查检结果提示:导致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管理不到位的原因:护理因素41%、患者因素35%药物因素15%,其他因素9%(见图1),按照80/20原则,主要因素包括护理因素和患者因素。
2.5目标设定
活动前住院患者口服枸橼酸钾颗粒发生不良反映率80%,经圈会讨论,决定将口服枸橼酸钾颗粒发生不良反映率控制在45%左右。
目标值计算=现状值-(现状值*改善重点比例*圈能力)
=80%-(80%*50%*0.8)=48%
2.6要因分析
根据患者出现不良反映的根源,通过绘制鱼骨图来进行特性要因分析(见图2)。要因主要包括护士未对患者进行系统的口服枸橼酸钾药理知识的宣教;护士本身缺乏该药的相关知识;护士责任心不强,未做到按时发药;大部分患者教育程度低,理解能力差,造成口服该药后不良反映大;缺乏效果评价的监督机制。
鱼骨图2
2.7对策拟定
针对收集并分析实际数据得出要因,拟定相应对策。按照可行性、自主性、长期性等指标评价,选出针对性最明显,执行性最强,可长期操作的对策内容,做到有的放矢,集中力量解决问题,以达到最佳效果[3]。按照“5 3 1”法则,进行评价。
2.8对策实施
2.8.1提高法律意识,安全医疗
随着临床工作的多元化,护理工作的精细化,病员越来越多,但护理人员却有减无增的现状下,要加强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法律意识,安全医疗,保护自我。
2.8.2培训药理知识,加强健康宣教
根据需要对护理人员进行药理知识培训,制作“口服枸橼酸钾颗粒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措施”的健康展板;健康教育督导员开展每2周1次的公开课。责任护士一对一的健康教育。
2.8.3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
层层把关,步步落实。由护士长→督导员→责任护士→病人→主管医生
2.9制定标准化流程
经过一系列的品管圈活动后,通过统计学X2=1.3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证明本次活动有效。确立标准化流程:医生开医嘱→办公护士复核后领药→办公护士与责任护士核对→责任护士发药→告知服药方法和注意事项并督促服药到口→观察服药后的反映及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严重者加强健康宣教→通知医生,遵医嘱对症处理并记录
3成果确定和讨论
本次品管圈活动中我们收获了许多,包括有形成果和无形成果。有形成果:
患者口服枸橼酸钾颗粒的不良反应由活动前的80%下降到活动后的45%,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患者满意率大大提高,降低了护患纠纷的发生,护理质量得到提高,成效显著(见图3);无形成果:圈员在QCC手法应用中,积极性,自信心、团队精神服务水准,科学分析、沟通能力等方面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见图4)。品管圈活动在日本及美国等各大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起到过不可磨灭的作用,被证实是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4]。近年来,品管圈活动在日本、中国台湾等地的医院[5]广泛开展,在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上,尤其是现场管理方面取得良好的成效。本次活动为以后持续开展QCC活动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幸国.医院品质圈活动实战与技巧.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5.
[2]黄漫容,文向东,郭少云.头脑风暴法在护理质量改善中的应用[J]现代护理,2002.18(9)49.
[3] 吴忠义,虞方,胡厚英,等.采用“品管圈”方法降低中药处方调配差错的探索与体会.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19(7):666-668.
[4] 付文煥,王晓舜,施孝金,等.品管圈活动在药科制剂部门的应用与成效[J].中国药事, 2009,23(10):91-94.
[5] 林逸胜.台湾医院的“品管圈”[J].中国卫生人才,2002(10):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