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推进,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研究日益成为教育经济研究的热点和重点,众多研究者在这方面不断探索。但要将研究引向深入离不开指标体系的科学构建,可从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和经济发展总量、经济发展结构、经济发展质量等方面对指标体系进行构建,此外,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指标的选择与分析模型的选择同样重要、不可偏废。
关键词:高等教育;区域经济;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F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4-0224-02
一、关于实证研究中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
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教育基本规律的体现。随着现代人力资本理论、新经济增长理论、可持续发展等理论的发展以及知识经济的提出,对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注日益增多。按研究对象大体可分为三个层次:宏观上,将国内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率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崔玉平(2001)采用丹尼森和麦迪逊的算法,计算了中国1982—1990年间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并把计算结果同西方六国的数据做了对比,发现中国的高等教育贡献率非常低;孙绍荣等(2001)对世界173个国家和地区二十二年的高等教育水平与其国民生产总值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中观上以区域或省份为对象进行研究。贾彦东、张红星(2006)通过1996—2003年分地区的面板数据,分析了东、中、西部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研究结果表明三个地区情况各有不同,差别较大;高耀、刘志民(2010)对长三角城市群的高等教育与经济水平之间的协调度进行了实证研究。
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性研究既包括定性研究,也包括定量研究。总的来说,早期以定性研究为主,注重从理论上论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花亚纯、王志宏等(2006)从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强调以科学发展观统筹高等教育创新与经济协调发展。随着进一步的研究,部分学者将视角转向了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实证研究方面。中国学者在研究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作用时,得出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或大或小两种不同的结论。纵观各研究发现早期研究高等教育与经济的互动关系时,多选用地区GDP和地区人均GDP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和发达程度,用地区万人占有高等学校在校生数、地区万人占有大专以上人口和地区劳动就业人口中大专以上比率,以此作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
二、关于完善指标体系的几点思考
(一)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指标体系仍需完善
通过研读国内外关于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及协调度方面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其一,目前国内关于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方面的宏观性理论研究偏多,微观性实证研究偏少;其二,对于区域的高等教育与经济之间协调发展的研究还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仅有的研究也较多的停留在高等教育与经济的互动关系方面,对于协调性研究不足。界定和度量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水平协调性方法的文献资料较少,理论和方法还不是很成熟(高耀,2010)。实证研究中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简洁性、代表性、客观性、系统性、差异性以及数据可获性等基本原则,但已有的各类指标体系或缺乏科学性或缺乏客观性、差异性。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在实证研究中,指标的选择与分析模型的选择同样重要
在实证研究中,指标的选择、体系的建立固然重要,但选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对指标进行分析也是非常重要的。舒尔茨把资本分解为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两部分,通过计算一定时期内因教育水平提高而增加的教育资本存量和教育资本收益率来测量教育的经济效益。中国学者崔玉平(2001)采用丹尼森的算法即教育综合指数法计量出中国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樊华(2006)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和模糊数学的隶属度概念,建立了复合系统协调度评价模型,对中国1990—2003年高等教育与经济复合系统的协调度进行了实证分析。其中协整分析理论是近年来处理非平稳经济时间序列之间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波动的有力工具,但协整关系是一种长期均衡稳定关系,这种关系是否构成因果关系,需要用格兰杰因果关系进行检验。此外误差修正模型不仅能弥补长期静态模型的不足,反映不同时间序列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又能反映短期偏离向长期均衡修正的机制。通过三种分析方法的相互补充、分析结果更科学。综上,笔者主张可通过建立协整方程、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的检验、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对区域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性指标数据进行分析。
(三)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阶段协调发展指标体系建立的设想
基于以上研究,笔者从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和经济发展总量、经济发展结构、经济发展质量等方面对指标体系的构建做了尝试。具体(见下图):
参考文献:
[1] 崔玉平.中国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J].教育与经济,2001,(1):31-37.
[2] 孙绍荣,等.高等教育与经济水平关系的国际统计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1,(4):30-31.
[3] 傅征.高等教育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190.
[4] 晏成步,高金岭.大众化进程中中国高等教育结构与经济发展的空间特征探析[J].现代大学教育,2009,(6):43.
[5] 刘丽,欧向军.苏北高教服务苏北经济的相关思考[J].煤炭高等教育,2008,(6):53.
[6] 李新荣.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1):64.
[7] 王萍.基于人力资本视角的甘肃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8,(2):140.
[8] 张丽峰.河北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4):105.
[9] 贾彦东,张红星.区域性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J].财经科学,2006,(3):94.
[10] 高耀,刘志民.长三角城市群高等教育与经济水平协调度实证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10,(3):58.
[11] 孙希波.黑龙江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1-4.
[责任编辑 安世友]
关键词:高等教育;区域经济;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F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4-0224-02
一、关于实证研究中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
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教育基本规律的体现。随着现代人力资本理论、新经济增长理论、可持续发展等理论的发展以及知识经济的提出,对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注日益增多。按研究对象大体可分为三个层次:宏观上,将国内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率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崔玉平(2001)采用丹尼森和麦迪逊的算法,计算了中国1982—1990年间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并把计算结果同西方六国的数据做了对比,发现中国的高等教育贡献率非常低;孙绍荣等(2001)对世界173个国家和地区二十二年的高等教育水平与其国民生产总值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中观上以区域或省份为对象进行研究。贾彦东、张红星(2006)通过1996—2003年分地区的面板数据,分析了东、中、西部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研究结果表明三个地区情况各有不同,差别较大;高耀、刘志民(2010)对长三角城市群的高等教育与经济水平之间的协调度进行了实证研究。
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性研究既包括定性研究,也包括定量研究。总的来说,早期以定性研究为主,注重从理论上论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花亚纯、王志宏等(2006)从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强调以科学发展观统筹高等教育创新与经济协调发展。随着进一步的研究,部分学者将视角转向了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实证研究方面。中国学者在研究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作用时,得出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或大或小两种不同的结论。纵观各研究发现早期研究高等教育与经济的互动关系时,多选用地区GDP和地区人均GDP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和发达程度,用地区万人占有高等学校在校生数、地区万人占有大专以上人口和地区劳动就业人口中大专以上比率,以此作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
二、关于完善指标体系的几点思考
(一)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指标体系仍需完善
通过研读国内外关于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及协调度方面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其一,目前国内关于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方面的宏观性理论研究偏多,微观性实证研究偏少;其二,对于区域的高等教育与经济之间协调发展的研究还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仅有的研究也较多的停留在高等教育与经济的互动关系方面,对于协调性研究不足。界定和度量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水平协调性方法的文献资料较少,理论和方法还不是很成熟(高耀,2010)。实证研究中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简洁性、代表性、客观性、系统性、差异性以及数据可获性等基本原则,但已有的各类指标体系或缺乏科学性或缺乏客观性、差异性。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在实证研究中,指标的选择与分析模型的选择同样重要
在实证研究中,指标的选择、体系的建立固然重要,但选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对指标进行分析也是非常重要的。舒尔茨把资本分解为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两部分,通过计算一定时期内因教育水平提高而增加的教育资本存量和教育资本收益率来测量教育的经济效益。中国学者崔玉平(2001)采用丹尼森的算法即教育综合指数法计量出中国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樊华(2006)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和模糊数学的隶属度概念,建立了复合系统协调度评价模型,对中国1990—2003年高等教育与经济复合系统的协调度进行了实证分析。其中协整分析理论是近年来处理非平稳经济时间序列之间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波动的有力工具,但协整关系是一种长期均衡稳定关系,这种关系是否构成因果关系,需要用格兰杰因果关系进行检验。此外误差修正模型不仅能弥补长期静态模型的不足,反映不同时间序列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又能反映短期偏离向长期均衡修正的机制。通过三种分析方法的相互补充、分析结果更科学。综上,笔者主张可通过建立协整方程、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的检验、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对区域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性指标数据进行分析。
(三)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阶段协调发展指标体系建立的设想
基于以上研究,笔者从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和经济发展总量、经济发展结构、经济发展质量等方面对指标体系的构建做了尝试。具体(见下图):
参考文献:
[1] 崔玉平.中国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J].教育与经济,2001,(1):31-37.
[2] 孙绍荣,等.高等教育与经济水平关系的国际统计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1,(4):30-31.
[3] 傅征.高等教育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190.
[4] 晏成步,高金岭.大众化进程中中国高等教育结构与经济发展的空间特征探析[J].现代大学教育,2009,(6):43.
[5] 刘丽,欧向军.苏北高教服务苏北经济的相关思考[J].煤炭高等教育,2008,(6):53.
[6] 李新荣.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1):64.
[7] 王萍.基于人力资本视角的甘肃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8,(2):140.
[8] 张丽峰.河北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4):105.
[9] 贾彦东,张红星.区域性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J].财经科学,2006,(3):94.
[10] 高耀,刘志民.长三角城市群高等教育与经济水平协调度实证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10,(3):58.
[11] 孙希波.黑龙江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1-4.
[责任编辑 安世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