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学习了碰撞、动量守恒定律,了解了弹性碰撞、完全非弹性碰撞的特点后,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优化知识结构,针对学生的普遍疑问,我组织了关于机械能与动量综合应用的习题课。
一、设置问题
习题课怎样组织呢?我决定从解决“为什么说完全非弹性碰撞动能损失最大”的问题开始。为什么要研究这一问题?有两个原因:其一,学生很感兴趣,课本上给出了结论,但却没有进行定性或定量的分析。很多同学提出了疑问,很想知道这个结论是怎样来的,有理论探究的动力。其二,这一问题的解决要应用动量守恒及能量守恒的原理,涉及到各种碰撞的基本模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促进学生掌握物理学的思想方法,优化知识结构。
我引导学生分析物理过程,画出状态图示。由学生分析:哪个状态等效于哪种碰撞的末态?
学生进行正确的等效分析后,列出方程。然后,我要求学生针对这一情境展开分组讨论,从不同的角度或改变条件提出新的问题,把新问题列出来,作为研究课题交由其他同学思考。这时学生兴趣很浓,很快,课堂上解决了两个问题,学生意犹未尽,还有一些问题没时间在课堂上解决,留在课后研究。
最后,教师结合刚才的内容与学生一起总结物理方法:(1)过程分析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关键;(2)我们运用的物理思维方法有:类比、模型、等效;(3)系统的观点:守恒定律。
这节课只是解决了学生的一个疑问,看起来也没有增加新知识,但却让学生经历了“碰撞”几种模型的形成过程,在建立物理模型的过程中掌握了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使物理学成为学生认识的一部分。这就是为什么在根据动量守恒定律用数学方法能解决问题后,我还要引导学生探究其物理本质的原因。
一堂课不在于教师讲多少,而在于学生思想参与的程度如何。这节课的效果非常好,学生不但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还学会了分析物理过程和运用动量、能量的观点来判断物体的状态,自觉地运用了物理思想与物理方法。一旦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作用,他们会从多角度来思考所学内容,提出更多的问题,其创造力也就发挥出来了。课后,针对这次的课题有很多同学写了“学术”论文。其中一篇《关于碰撞问题的探讨》的文章很有价值。这种自由与开放表现在物理的学习过程从课堂延伸至学生的课外,延伸至学生的生活,物理学习将不再是学习的任务,而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是其内在的一种需要。
(作者单位:广东惠州市第一中学)
责任编辑邹韵文
一、设置问题
习题课怎样组织呢?我决定从解决“为什么说完全非弹性碰撞动能损失最大”的问题开始。为什么要研究这一问题?有两个原因:其一,学生很感兴趣,课本上给出了结论,但却没有进行定性或定量的分析。很多同学提出了疑问,很想知道这个结论是怎样来的,有理论探究的动力。其二,这一问题的解决要应用动量守恒及能量守恒的原理,涉及到各种碰撞的基本模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促进学生掌握物理学的思想方法,优化知识结构。
我引导学生分析物理过程,画出状态图示。由学生分析:哪个状态等效于哪种碰撞的末态?
学生进行正确的等效分析后,列出方程。然后,我要求学生针对这一情境展开分组讨论,从不同的角度或改变条件提出新的问题,把新问题列出来,作为研究课题交由其他同学思考。这时学生兴趣很浓,很快,课堂上解决了两个问题,学生意犹未尽,还有一些问题没时间在课堂上解决,留在课后研究。
最后,教师结合刚才的内容与学生一起总结物理方法:(1)过程分析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关键;(2)我们运用的物理思维方法有:类比、模型、等效;(3)系统的观点:守恒定律。
这节课只是解决了学生的一个疑问,看起来也没有增加新知识,但却让学生经历了“碰撞”几种模型的形成过程,在建立物理模型的过程中掌握了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使物理学成为学生认识的一部分。这就是为什么在根据动量守恒定律用数学方法能解决问题后,我还要引导学生探究其物理本质的原因。
一堂课不在于教师讲多少,而在于学生思想参与的程度如何。这节课的效果非常好,学生不但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还学会了分析物理过程和运用动量、能量的观点来判断物体的状态,自觉地运用了物理思想与物理方法。一旦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作用,他们会从多角度来思考所学内容,提出更多的问题,其创造力也就发挥出来了。课后,针对这次的课题有很多同学写了“学术”论文。其中一篇《关于碰撞问题的探讨》的文章很有价值。这种自由与开放表现在物理的学习过程从课堂延伸至学生的课外,延伸至学生的生活,物理学习将不再是学习的任务,而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是其内在的一种需要。
(作者单位:广东惠州市第一中学)
责任编辑邹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