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很多的教学方法。如自主探究、小组讨论、交流、合作、讲授、提问。但是提问法从古至今最具有代表 性的教学方法,各科教学都要运用它,要正确理解和运用它,是至关重要。
【关键词】提问法的意义;正确运用
提问法,也称作问答法,它是以师生的对话形式进行教学的方法。谈话法有其古老历史,古代的孔子,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都曾用提问法进行教学。从现代教育观点看,它是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有效方法之一,是一种最基本、最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方法。不论是各科教学,还是课堂教学的各环节,都要运用它。正确理解及运用提问教学法,对提高教学效率有着重要作用。
一提问教学法的特质
提问法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回答,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获取知识的方法。它具有广泛的使用价值,有其它方法不能替代的独特作用。具体表现在:
1它能充分激发学生思维活动,唤起学生的注意,保持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和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敏捷思考、迅速回答问题的习惯。这是它的主要价值所在。
2运用提问法,能及时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及时检验教学效果,发现问题及时补救,随即改变教学内容、方法或调整教学进度。
3从学生角度来讲,学生本身有亲身体验的机会,有分辨余地,对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当然,提问法有一定的局限性,比较适用于从已知到未知,或对旧知识的检验,很难面向全体学生,在课堂上易形成少数学生积极,多数处于消极的状态。另外,提问法不利于系统传授知识,不利于保持知识的完整性。这就需要同其它方法配合使用,以弥补其不足。
二现行教学中运用提问法的现状。
提问法,作为最基本的教学方法,本教学过程中,每位教师虽然都能运用,但不一定运用的正确合理。这突出表现在:
1所设计提问的问题未扣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面面俱到,抓了芝麻,丢了西瓜,大大降低了教学效率。
2所提问的问题没有梯度,或过于简易肤浅,学生未能处于积极思维状态,造成表面热热闹闹的现象;或难度过大,使学生很难摘到桃子。
3受教师自身素质影响,所提问的问题笼统含糊,模棱两可,使学生无法回答。
4教师提问未能面向全体,只侧重于少数优等生,没按照上、中、下三种水平学生设计问题,不善于侧面听差等生的看法。
三运用提问法应遵循的基本要求。
一位美国教学法专家说:“教师教学效率的高下,大部分可以从他们所发的问题的性质和发问的方法考查出来。中小学教师若不熟谙发问技术,他的教学工作是不易收效的”。这就是说,教师问什么,怎样问,是运用这方法的关键所在,应遵循一定的要求。
(一)教师所提问的问题应具有价值性
所谓问题的价值性,是指教师所提问的问题应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思想上受益,实践中感到有用。在课文教学中教师所提问的问题大体有以下几类:或偏重字词理解运用,或偏重课文内容理解,或偏专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或偏重形式表达方面。教师辨识问题的价值,关键在于充分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编排体系,掌握课文特点及中心。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每一单元都有各自的训练重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抓住这个重点提出富有价值的启发性问题。
例如:教学《伟大的友谊》一课,可以提出三个中心问题:
1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表现在哪些方面?
2为什么说他们的友谊是伟大的?
3作者是怎样写他们的伟大友谊的?这三个问题是有价值的,因为只要弄懂这三个问题,学生便很容易把握文章的中心。当然中心问题一般容量较大,教学时还要根据需要再提出若干个小问题引导启发。
(二)教师所提问的问题应具有适度性。
所谓问题的适度性,是指教师提问的问题应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符合学生的思想水平和实际能力,问题应大小得当,多少适量,难易适中。所设计的问题既要让学生回答,又要让学生有思考余地。
在教学过程中,提问常见的毛病主要有两种:一是大而无当,二是琐细不堪。像什么“说说你读后的体会?”、“你要从本文中学习什么?”、“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这些问题就是显得大而无当。就拿概括文章的中心来说,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限,就需要教师设计一系列的问题进行因势利导,让学生自然而然的归纳出来。如教学《少年闰土》,可提示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记叙闰土讲的那些稀奇事;反映了作者对闰土什么样的感情?学生便通过分析人物、评定任务,自然概括出文章的中心。至于琐细不堪的问题,像教师说出一句话的前半句,让学生说出后半句。学生只要眼睛盯着课本就行,丝毫用不着动脑。这样的问题,对学生知识的把握及能力的培养丝毫不起作用。
(三)教师所提问的问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的提问,有记忆性提问,也有思考性提问。教学中应以后一种为主,因为它能培养学生的判断和推理能力,把握事物的特征,发现事物间的联系,进而做出比较和评价。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例如教材《桂林上水》一文,提出的问题可以培养沉重多种能力,像“结合围绕图画,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为什么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引导学生进行因果思考),“桂林山水同大海、西湖有何不同?”(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思考),“桂林的山和水有哪些特点?”(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进行评价思考)等等。只要在教学中善于挖掘教材,学生的各种能力是能得到培养的。
(四)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应具有一惯性。
所谓问题的一贯性,是指教师设计的问题应有严格的逻辑顺序,彼此递承。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把所提问的问题看作是孤立的,这是教学失败的原因之一。
例如: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一课,可以提出这样几个问题:
1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主要人物是谁?
2五壮士是怎样完成掩护任务的?
3完成掩护任务后,他们是怎样转移的?
4把敌人引上绝路后,他们又是怎样痛击敌人、英勇跳崖的?这一系列问题,符合事情发展顺序,逻辑性较强,学生在学习过程思想既不凌乱,又不中断,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此外,运用提问法,教师的语言要简明,态度要亲切。为使学生注意倾听,教师不宜过多复述问题,提问和评价应表现出亲切信任的态度。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要尽量满足各自的求知欲望。对学生的回答,应给予全面评价。特别对那些言之成理,有创见的回答要给予鼓励,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学方法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作为提问教学法,它有它一定的适用范围和独特作用。教师只有从实际出发,善于选择并创造性地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法,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提问法的意义;正确运用
提问法,也称作问答法,它是以师生的对话形式进行教学的方法。谈话法有其古老历史,古代的孔子,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都曾用提问法进行教学。从现代教育观点看,它是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有效方法之一,是一种最基本、最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方法。不论是各科教学,还是课堂教学的各环节,都要运用它。正确理解及运用提问教学法,对提高教学效率有着重要作用。
一提问教学法的特质
提问法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回答,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获取知识的方法。它具有广泛的使用价值,有其它方法不能替代的独特作用。具体表现在:
1它能充分激发学生思维活动,唤起学生的注意,保持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和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敏捷思考、迅速回答问题的习惯。这是它的主要价值所在。
2运用提问法,能及时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及时检验教学效果,发现问题及时补救,随即改变教学内容、方法或调整教学进度。
3从学生角度来讲,学生本身有亲身体验的机会,有分辨余地,对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当然,提问法有一定的局限性,比较适用于从已知到未知,或对旧知识的检验,很难面向全体学生,在课堂上易形成少数学生积极,多数处于消极的状态。另外,提问法不利于系统传授知识,不利于保持知识的完整性。这就需要同其它方法配合使用,以弥补其不足。
二现行教学中运用提问法的现状。
提问法,作为最基本的教学方法,本教学过程中,每位教师虽然都能运用,但不一定运用的正确合理。这突出表现在:
1所设计提问的问题未扣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面面俱到,抓了芝麻,丢了西瓜,大大降低了教学效率。
2所提问的问题没有梯度,或过于简易肤浅,学生未能处于积极思维状态,造成表面热热闹闹的现象;或难度过大,使学生很难摘到桃子。
3受教师自身素质影响,所提问的问题笼统含糊,模棱两可,使学生无法回答。
4教师提问未能面向全体,只侧重于少数优等生,没按照上、中、下三种水平学生设计问题,不善于侧面听差等生的看法。
三运用提问法应遵循的基本要求。
一位美国教学法专家说:“教师教学效率的高下,大部分可以从他们所发的问题的性质和发问的方法考查出来。中小学教师若不熟谙发问技术,他的教学工作是不易收效的”。这就是说,教师问什么,怎样问,是运用这方法的关键所在,应遵循一定的要求。
(一)教师所提问的问题应具有价值性
所谓问题的价值性,是指教师所提问的问题应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思想上受益,实践中感到有用。在课文教学中教师所提问的问题大体有以下几类:或偏重字词理解运用,或偏重课文内容理解,或偏专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或偏重形式表达方面。教师辨识问题的价值,关键在于充分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编排体系,掌握课文特点及中心。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每一单元都有各自的训练重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抓住这个重点提出富有价值的启发性问题。
例如:教学《伟大的友谊》一课,可以提出三个中心问题:
1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表现在哪些方面?
2为什么说他们的友谊是伟大的?
3作者是怎样写他们的伟大友谊的?这三个问题是有价值的,因为只要弄懂这三个问题,学生便很容易把握文章的中心。当然中心问题一般容量较大,教学时还要根据需要再提出若干个小问题引导启发。
(二)教师所提问的问题应具有适度性。
所谓问题的适度性,是指教师提问的问题应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符合学生的思想水平和实际能力,问题应大小得当,多少适量,难易适中。所设计的问题既要让学生回答,又要让学生有思考余地。
在教学过程中,提问常见的毛病主要有两种:一是大而无当,二是琐细不堪。像什么“说说你读后的体会?”、“你要从本文中学习什么?”、“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这些问题就是显得大而无当。就拿概括文章的中心来说,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限,就需要教师设计一系列的问题进行因势利导,让学生自然而然的归纳出来。如教学《少年闰土》,可提示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记叙闰土讲的那些稀奇事;反映了作者对闰土什么样的感情?学生便通过分析人物、评定任务,自然概括出文章的中心。至于琐细不堪的问题,像教师说出一句话的前半句,让学生说出后半句。学生只要眼睛盯着课本就行,丝毫用不着动脑。这样的问题,对学生知识的把握及能力的培养丝毫不起作用。
(三)教师所提问的问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的提问,有记忆性提问,也有思考性提问。教学中应以后一种为主,因为它能培养学生的判断和推理能力,把握事物的特征,发现事物间的联系,进而做出比较和评价。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例如教材《桂林上水》一文,提出的问题可以培养沉重多种能力,像“结合围绕图画,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为什么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引导学生进行因果思考),“桂林山水同大海、西湖有何不同?”(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思考),“桂林的山和水有哪些特点?”(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进行评价思考)等等。只要在教学中善于挖掘教材,学生的各种能力是能得到培养的。
(四)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应具有一惯性。
所谓问题的一贯性,是指教师设计的问题应有严格的逻辑顺序,彼此递承。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把所提问的问题看作是孤立的,这是教学失败的原因之一。
例如: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一课,可以提出这样几个问题:
1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主要人物是谁?
2五壮士是怎样完成掩护任务的?
3完成掩护任务后,他们是怎样转移的?
4把敌人引上绝路后,他们又是怎样痛击敌人、英勇跳崖的?这一系列问题,符合事情发展顺序,逻辑性较强,学生在学习过程思想既不凌乱,又不中断,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此外,运用提问法,教师的语言要简明,态度要亲切。为使学生注意倾听,教师不宜过多复述问题,提问和评价应表现出亲切信任的态度。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要尽量满足各自的求知欲望。对学生的回答,应给予全面评价。特别对那些言之成理,有创见的回答要给予鼓励,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学方法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作为提问教学法,它有它一定的适用范围和独特作用。教师只有从实际出发,善于选择并创造性地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法,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