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言语实践活动 有效落实语文要素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tasdfg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可见,学生的语文能力是要在言语实践的活动中形成的。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在言语实践活动中有效地落实语文要素呢?下面笔者以统编版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为例,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做法和思考。
  一、联结经验,解码文本特点
  所谓“联结经验”,就是引导学生充分利用阅读文本这个原点,挖掘文本中的语文要素,让师生作为与文本联结的主体,在阅读文本相关内容的同时,联结已有的生活经验或阅读经验,共同体验、证实、演绎文本阅读材料当中所包含的文化,落实语文要素。如《精卫填海》是统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单元的语文要素之一是:感受神话故事的特点——想象的神奇。于是,教学时,在课堂导入阶段,笔者这样进行联结经验,解码神话故事的特点:先出示《夸父追日》《女娲造人》《后羿射日》《八仙过海》《哪吒闹海》等几张图片,让学生联结阅读经验,说说故事的题目,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说说这些故事的特点。最后再让学生联结阅读经验,说说这都是些什么故事,这些故事都有些什么特点呢。
  这样,引导学生联结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解码神话故事的特点,初步落实了本单元课文的语文要素之一“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
  二、练习概括,培养整合能力
  提取信息和整合概括能力,是国际阅读素养测试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指向高阶思维的阅读能力之一。同时,概括的过程是对学生进行提取和整合信息的训练过程,也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过程。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概括呢?笔者认为,应该为学生提供言语实践的机会,引导学生围绕人物进行概括、围绕题目进行概括,以及抓住故事中的主要事件进行概括、抓住文本中的关键词语进行概括等。如教学《精卫填海》时,筆者引导学生进行了几次概括的练习实践。第一次,引导学生介绍“精卫为何许人也”时,要求学生结合查到的资料、文中的注释等,用简要的一两句话介绍“精卫”,让学生学习提取信息并练习概括。第二次,当学生读懂了故事的内容后,让学生借助故事的主要事件进行概括练习: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文本中描述的画面,并练习用四个字概括。在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中,“溺水身亡—化为精卫—衔石填海”被概括了出来。第三次,在学生读懂故事后,练习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这样,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把内容读薄,同时也为后面落实语文要素之一“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做好铺垫。
  三、适当补白,感悟人物形象
  所谓“补白”,就是教师要充分挖掘文本中可以放飞读者思维的空白点,引导学生与文本中的空白之处进行对话,感悟文本中所蕴含的言外之意,更深刻地理解与感悟文本的弦外之音。《精卫填海》是一篇文言文式的神话故事,文本言简意赅。教学时,笔者认为,要落实第四单元的语文要素之一“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就要充分利用文本,抓住文本中的空白之处引导学生进行适当地补白,这是感悟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的重要策略。教学时,笔者为了引导学生感悟“精卫”的伟大形象,抓住了“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引导学生进行想象:烈日炎炎的夏日,精卫(?摇?摇?摇?摇);秋风习习的秋日,精卫(?摇?摇?摇?摇);寒风凛冽的寒冬,精卫(?摇?摇?摇?摇);电闪雷鸣的雨日,精卫(?摇?摇?摇?摇)。接着,引导学生讨论:此时,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精卫?
  这样,具有百折不回的毅力、锲而不舍的精神的精卫形象就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学生感受到神话故事神奇的想象和个性鲜明的特点,本单元课文的语文要素便得到了有效落实。
  四、借助注释,提高复述能力
  借助注释理解文本意思是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之一。《精卫填海》是统编版教材中出现的第三篇文言文,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之一是引导学生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从而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可见,学习简要复述是本组课文训练的重点之一。复述的训练在统编版教材中已经是第二次出现,在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时要求学生能借助表格进行详细复述,而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对于复述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学《精卫填海》时,笔者是这样处理的:首先,引导学生利用三年级学过的“一字一义”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借助注释、图片等要素理解重点字“溺”和“堙”等,读懂故事的内容。接着,让学生再读读这个故事,说说故事的神奇体现在哪里,用横线画出来,并说说自己的看法。然后,引导学生讨论:作者是怎样把它的神奇写出来的?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明白了作者是按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把故事的神奇写出来的。最后,再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把这个故事讲给同学听。可以同桌互相复述或独自复述,可以借助文本的语言或用自己的语言复述。
  这样,学生借助注释,理解了故事的内容,同时也提高了复述故事的能力,落实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
  五、拓展阅读,提升阅读能力
  所谓“拓展阅读”,就是以文本为中心,拓展阅读其他相关的文章,可以是同一题材作品的拓展,也可以是同一作者作品的拓展,还可以是相同或相近表达顺序作品的拓展。拓展阅读对于学习掌握运用文言文的方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学《精卫填海》时,笔者认为,应该引导学生这样学习:第一步,先引导学生读准字音;第二步,引领学生注意读出文本的正确停顿;第三步,让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等方法读懂意思;第四步,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文本中所描述的画面;第五步,引导学生利用文本的空白之处感悟人物的形象;第六步,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总结出“读出节奏—读懂意思—读出画面—感悟形象”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第七步,选择同主题、同主人公的文言文《读山海经·其十》,运用学习过的文言文的方法自学;第八步,结合课内外提取的信息来评价精卫。
  这样,不仅在拓展阅读中丰盈了精卫的形象,落实了本组课文中的语文要素之一“感受神话故事中人物鲜明的个性”,还习得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从而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整合评鉴能力。
  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进行言语实践活动,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习得阅读的方法,获得语文知识;让学生不断地积极思维,促进学生解释、运用、分析、整合、审辨等能力的发展,从而有效地落实语文要素。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庄严)
其他文献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李渔把大自然称为“古今第一才人”,旋即对李渔此人产生浓厚兴趣,找到他的《闲情偶寄》一看,它真的让我沉迷。“居室、声容、饮馔……”人随文字渐行渐远。  “因予性嗜禽鸟,而又最恶樊笼,二事难全,终年搜索枯肠,一悟遂成良法。乃于厅旁四壁,倩四名手,尽写着色花树,而绕以云烟,即以所爱禽鸟,蓄于虬枝老干之上……先于所画松枝之上,穴一小小壁孔,后以架鹦鹉者插入其中……枝头鸟动,叶底翎张…
期刊
在第七届“新课堂·新教师”海峡两岸基础教育交流研讨活动中,来自江苏的特级教师吴勇执教了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的《桂花雨》一课。这一篇课文在人教版、苏教版教材中都曾出现过,可谓是老课文。老课文如何教出新味来,本来就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而在统编版五年级上册中,它排在第一单元的第3课。活动是在10月19日至20日举行,这一篇课文如果不是特意留下不教,显然是已经教过的课文。课后查询,此班学生的确已经学过这篇
期刊
第一次与桂贤娣相见,是在2012年3月15日,我应约去她所任教的武汉市汉阳区钟家村小学采访。尽管校长向我介绍说桂老师是一位非常优秀的班主任,可是,当时并没有引起我对她的特别注意。她是那么自然,平淡,话语不多,也鲜有惊奇之言,所以,此后相当一段时间里,她在我的记忆长河里,连微波荡漾的小小涟漪都没有泛起过。  不过,在2017年8月举办的“首届全国小学名班主任人文素养高峰论坛”上,桂老师从走上讲台的那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课外阅读总量的要求是不少于5万字。那么,如何在达成《课程标准》的同时,既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又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呢?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阅读教学的策略性研究,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阅读思维,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本文从教材的编写意图入手,分析了小学低年级“1+X”
期刊
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四个维度的建设全面系统发展,为学校树立起完整的育人文化形象。校园文化建设要求四个维度有序、优化整体建设。厦门市集美区双塔小学自2014年创办以来,坚持以书法教育为办学特色,以“书道文化”为内涵的校园文化建设,已形成有机整体。  一、建设“正字正行正心”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学校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是全体师生在工作和学习中
期刊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插入了许多的图片,这些插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画面精美、图文关系和谐,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采取多种方式研读插图、解析图文关系,充分利用插图组织教学,能够较好地增进和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同时彰显语文课堂趣味。  一、图文对照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的插图是课文文本内容的忠实反映和重要补充,充分利用课文插图的形象性与直观性特點,巧妙运用图文对照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
期刊
学生怕写作文,讨厌写作文,没有兴趣写作文;语文教师怕上作文课,常为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而犯愁。这些都是事实。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学生在没有一定的写作能力之前,自然怕写作文。那么,如何破解写作教学这一难点呢?笔者认为,教师在课堂上要鼓励并引导学生自由地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同时要加强语文课堂的随文训练,培养学生写作的能力,提升他们写作的自信心,促使他们把心中所想的、口中要说的用文字写下来。笔者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性质中就提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一课程性质的界定确定了语文课程的主要任务: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写作正如人说话一样,胸中有所感受,不吐不快。但怎样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情感,让作者有倾吐心声的快感,让读者与作者有情感相通的妙趣,却是需要一定的技术。正如歌德所说:内容人人看得见,形式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一个秘密。  语文教师都深谙以
期刊
在保证教学有序有效的进展中,如何促进教材内容与学生能力素养的有效融合,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钻研。数学的思考不能仅仅只是浅表的辨析,教师要挖掘教材知识点背后的数学思想,从而改进教学方式,这样教学才能更有广度、更有价值。  一、对比研读,洞察教材的深度  1. 教师思考需全面。教师课前阅读教材、了解学生的知识起点是有效教学的基本要求,但笔者认为思维点碰撞的头脑风暴可以更好地培养数学素养。导课环节是采用日
期刊
活泼可爱,好玩好动,注意力不集中,这是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如何集中他们的注意力进行有效的学习,是每一个低段教师所要面对的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十几年的低段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学生对课堂口令兴趣浓厚,能够在与教师的口令互动中集中注意力。  课堂口令来源于军事口令,句式短小,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在内容形式上和儿歌很相似,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