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瞬息万变,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终身学习已成为每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必需。托勒密曾说:“未来的文盲,将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教会学生学习已成为教师的一项教学任务,学会自主学习成为学生必备的一项技能。
基于此,我市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开始实行“双案导学”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是以导学案、学案为依托,以教师的引导为主导,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这种教学模式一改过去老师上课单纯讲,学生被动接受新知识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发挥最大效益。利用这种模式,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双案,提前了解将要学习的新内容,学生提出观点或见解、困惑或体会等。我认为,“双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之间的良性竞争合作,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有利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
一、双案
(一)认清导学案实质,设计好导学案。
导学案是把教与学结合起来的引导学生,开展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方式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方案。导学案的本质在于“导”,即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导学案对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起关键的引导、组织作用。如何设计好导学案?
1.设计好导学提纲。
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学目标确定学习难度和学习时的思维跨度。让学生通过自学或两人小组的初步研讨大致掌握自学内容,提高学生自学的积极性。我在设计导学案时,注意了以下几点:
(1)将学习内容问题化、生活化、趣味化。把学生在本节课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规律变成一个个问题。让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探究获取新知。本班学生基础较差,学习内容生活化、趣味化,这样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可以生活化和趣味化,但是,每堂课总要设计几个这样的问题,问题设计得好往往能成为一堂课的亮点和高潮。
(2)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不是放任学生自己漫无目的地看教材,而是在教师指导下的有目的、重方法地自主学习。教师要提出学习要求和学习方法,包括学生对知识、技能需要达到的目标的要求,也包括对完成任务所用时间的要求。
学习方法通常有:独立思考、同桌交流、两人小组研讨、小组交流、师生交流等。其中两人小小组研讨是学生自学的主要方式,实践证明,通过两人小小组的合作研究,学生基本能掌握百分之八十学习内容,并且能提出本堂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2.导学案重点在“导”。
导学案是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和探究式学习的方案,重点在引导。不仅要引导学生开展好自学,更要引导学生开展好展示、交流和探讨。在实践中,我发现展示环节有耗时多、展示内容少、浪费时间的现象。究其原因,是老师设计的展示方案不够科学合理。学生自学要全面,但展示可以不必面面俱到,各小组可以在学生自学和小组合作研究的基础上展示不同的内容。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增强了各小组的责任感,因为他们觉得这一内容只有我们小组在展示,就必须展示好,让全班同学掌握本部分内容。展示不同的内容能促进小组相互质疑和交流,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展示方法应该是多种多样的,要避免单调。教师可以在导学案上设计一些富有创意的展示板块。如:明辨是非;一题多解,丰富多彩;设计方案,大显身手;奇思妙想,相约经典;走进生活,请你支招;动手尝试;才艺展示;演讲比赛;小品表演,等等。
(二)“学案教学”,注重“学”与“导”。
1.“学案”应注重“学”。
学案中的“学”在教学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几乎整个活动过程都围绕学生的“学”开展一系列有效的训练活动,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感觉课堂是充实的。因此,在设计学案时应主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的知识结构、知识水平,本节课学生应掌握哪些知识,发展哪方面能力,以及目前的水平与教材之间的差距。注意设计的层次和梯度,让差一点的学生“吃饱”,好一点的学生“吃好”,优秀的学生“跳一跳”,为实现课堂教学的立体交叉互动创造必备的训练条件。
2.“学案”应注意“导”。
教学中时刻提醒自己:教师是学生的得力助手,绝对不能越俎代庖。既然有了学案,教师在课堂上就要注意自己的角色,注意自己对时间的支配权利,这和以前有了天壤之别,不无故干涉学生的活动,要相信学生的能力,他们远远不像你想象的那样“拙”。课堂上,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一旦你给了他们足够的机会和时间,他们的表现就会让你瞠目结舌。在组织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注意教学环节安排的合理性、教育手段的多样性、教育方法的艺术性,使教学有戏剧性的境界。对学生大可不必担心,让他们放开手脚,大胆施展才华。在巡视帮助他们时,学生绝对不会“冷落”你,你开心地参与,忙得不亦乐乎。
由于上课时间有限,课上可能有一部分学生不能解决学案上的所有问题,这就需要小组合作学习加以弥补,通过组内的检查监督,最终达到组内成员落实学案的要求。
二、小组合作学习
(一)合理组建学习小组。
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成绩和综合表现,按照“异质分组”的原则分组,每个小组4人,每组有组长一名,负责小组整体的学习和常规工作。对于组长的选取,先个人自荐,然后组内表决选小组长。接下来就是对于组长的指导,多和各组组长交流,了解各个小组的学习情况和动态;加强组长的责任心,鼓励各个小组创造性地开展合作,对于各小组的情况及时做点评和总结,形成竞争氛围;对于问题较多的小组,及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千万不要等到问题多了再处理。
(二)开展评比。
适当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学习评比活动,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学生对来自同学的鼓励、帮助比来自教师的效果更好。为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更好地合作探究,让小组长按学习的质量、态度等标准给每位同学打分,再按小组总分评比。评比后,小组里的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每天都有同学督促和帮助,学习成绩明显提高。
(三)提供充裕的合作学习时间。
没有一定的时间,合作学习将会流于形式。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操作、探究、讨论、交流的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和相互补充、更正、辩论的时间,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发挥。合作学习前,还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因为只有当学生在解决某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成效才高。
(四)建立一套有序的合作常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组合作学习使课堂气氛活跃了,同时也给教师控制课堂秩序带来了困难,很容易形成“看似热闹实则混乱”的局面。需要建立一套“活而有序”的合作常规,并加以贯彻。
实际上,“双案导学”的学习模式也好,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也好,重点是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总之,“双案导学”下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尝试,我的做法肯定还有不完善或者是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不断反思。“双案导学”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良好学习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要通过不断指导,长期熏陶,通过相互探讨,不断反思,不断校正,才能逐步走向成熟。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他们的一些想法和思路有时候要比我们好,我们应该善于开发利用学生资源。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我们只有不断探索和实践,才能找到适合学生的学习模式。
基于此,我市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开始实行“双案导学”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是以导学案、学案为依托,以教师的引导为主导,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这种教学模式一改过去老师上课单纯讲,学生被动接受新知识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发挥最大效益。利用这种模式,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双案,提前了解将要学习的新内容,学生提出观点或见解、困惑或体会等。我认为,“双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之间的良性竞争合作,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有利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
一、双案
(一)认清导学案实质,设计好导学案。
导学案是把教与学结合起来的引导学生,开展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方式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方案。导学案的本质在于“导”,即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导学案对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起关键的引导、组织作用。如何设计好导学案?
1.设计好导学提纲。
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学目标确定学习难度和学习时的思维跨度。让学生通过自学或两人小组的初步研讨大致掌握自学内容,提高学生自学的积极性。我在设计导学案时,注意了以下几点:
(1)将学习内容问题化、生活化、趣味化。把学生在本节课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规律变成一个个问题。让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探究获取新知。本班学生基础较差,学习内容生活化、趣味化,这样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可以生活化和趣味化,但是,每堂课总要设计几个这样的问题,问题设计得好往往能成为一堂课的亮点和高潮。
(2)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不是放任学生自己漫无目的地看教材,而是在教师指导下的有目的、重方法地自主学习。教师要提出学习要求和学习方法,包括学生对知识、技能需要达到的目标的要求,也包括对完成任务所用时间的要求。
学习方法通常有:独立思考、同桌交流、两人小组研讨、小组交流、师生交流等。其中两人小小组研讨是学生自学的主要方式,实践证明,通过两人小小组的合作研究,学生基本能掌握百分之八十学习内容,并且能提出本堂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2.导学案重点在“导”。
导学案是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和探究式学习的方案,重点在引导。不仅要引导学生开展好自学,更要引导学生开展好展示、交流和探讨。在实践中,我发现展示环节有耗时多、展示内容少、浪费时间的现象。究其原因,是老师设计的展示方案不够科学合理。学生自学要全面,但展示可以不必面面俱到,各小组可以在学生自学和小组合作研究的基础上展示不同的内容。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增强了各小组的责任感,因为他们觉得这一内容只有我们小组在展示,就必须展示好,让全班同学掌握本部分内容。展示不同的内容能促进小组相互质疑和交流,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展示方法应该是多种多样的,要避免单调。教师可以在导学案上设计一些富有创意的展示板块。如:明辨是非;一题多解,丰富多彩;设计方案,大显身手;奇思妙想,相约经典;走进生活,请你支招;动手尝试;才艺展示;演讲比赛;小品表演,等等。
(二)“学案教学”,注重“学”与“导”。
1.“学案”应注重“学”。
学案中的“学”在教学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几乎整个活动过程都围绕学生的“学”开展一系列有效的训练活动,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感觉课堂是充实的。因此,在设计学案时应主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的知识结构、知识水平,本节课学生应掌握哪些知识,发展哪方面能力,以及目前的水平与教材之间的差距。注意设计的层次和梯度,让差一点的学生“吃饱”,好一点的学生“吃好”,优秀的学生“跳一跳”,为实现课堂教学的立体交叉互动创造必备的训练条件。
2.“学案”应注意“导”。
教学中时刻提醒自己:教师是学生的得力助手,绝对不能越俎代庖。既然有了学案,教师在课堂上就要注意自己的角色,注意自己对时间的支配权利,这和以前有了天壤之别,不无故干涉学生的活动,要相信学生的能力,他们远远不像你想象的那样“拙”。课堂上,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一旦你给了他们足够的机会和时间,他们的表现就会让你瞠目结舌。在组织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注意教学环节安排的合理性、教育手段的多样性、教育方法的艺术性,使教学有戏剧性的境界。对学生大可不必担心,让他们放开手脚,大胆施展才华。在巡视帮助他们时,学生绝对不会“冷落”你,你开心地参与,忙得不亦乐乎。
由于上课时间有限,课上可能有一部分学生不能解决学案上的所有问题,这就需要小组合作学习加以弥补,通过组内的检查监督,最终达到组内成员落实学案的要求。
二、小组合作学习
(一)合理组建学习小组。
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成绩和综合表现,按照“异质分组”的原则分组,每个小组4人,每组有组长一名,负责小组整体的学习和常规工作。对于组长的选取,先个人自荐,然后组内表决选小组长。接下来就是对于组长的指导,多和各组组长交流,了解各个小组的学习情况和动态;加强组长的责任心,鼓励各个小组创造性地开展合作,对于各小组的情况及时做点评和总结,形成竞争氛围;对于问题较多的小组,及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千万不要等到问题多了再处理。
(二)开展评比。
适当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学习评比活动,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学生对来自同学的鼓励、帮助比来自教师的效果更好。为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更好地合作探究,让小组长按学习的质量、态度等标准给每位同学打分,再按小组总分评比。评比后,小组里的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每天都有同学督促和帮助,学习成绩明显提高。
(三)提供充裕的合作学习时间。
没有一定的时间,合作学习将会流于形式。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操作、探究、讨论、交流的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和相互补充、更正、辩论的时间,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发挥。合作学习前,还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因为只有当学生在解决某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成效才高。
(四)建立一套有序的合作常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组合作学习使课堂气氛活跃了,同时也给教师控制课堂秩序带来了困难,很容易形成“看似热闹实则混乱”的局面。需要建立一套“活而有序”的合作常规,并加以贯彻。
实际上,“双案导学”的学习模式也好,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也好,重点是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总之,“双案导学”下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尝试,我的做法肯定还有不完善或者是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不断反思。“双案导学”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良好学习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要通过不断指导,长期熏陶,通过相互探讨,不断反思,不断校正,才能逐步走向成熟。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他们的一些想法和思路有时候要比我们好,我们应该善于开发利用学生资源。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我们只有不断探索和实践,才能找到适合学生的学习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