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外实践中培养中学生社会公德行为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m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课题活动的实施
  (一)中学地理课堂中进行中学生公德意识教育
  让学生在学习区域地理知识的基础上,理解区域各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引导学生找出各区域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环境问题,从而懂得因地制宜,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思想等公德意识。
  (二)课外实践把课堂上中学生公德意识转化为公德行为,并成为自觉习惯。(以“一次春游活动”为例)
  在春游过程中指导学生“垃圾回收及文明出游”的公德行为方案
  活动时间:2018年4月28日
  活动地点:北京欢乐谷
  参与人员:初一、初二年级全体学生
  1.活动目标:把地理课堂教学中公德教育内容落实在平时行为习惯养成上。
  (1)、通过组织学生回收自己的垃圾培养他们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让学生懂得保护环境可以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
  (2)、通过小组活动的方式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及合作能力。
  (3)、通过学生自己活动体会,每班课代表总结本班学生平时所见所闻不文明的陋习,并对此提出文明行为倡议,做人人保护环境的宣传员。
  2.活动准备工作
  (1)、地理教师在课上做本次活动的动员和布置,年级组长在年级会上做动员,说明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2)、地理教师与班主任协商将全班分成5--6个小组,确定每组的组长,由各班地理课代表负责,并打出每班分组人员及负责人的名单。
  (3)、地理教师给课代表开会,布置活动中的要求。课代表根据老师的要求负责给小组长布置活动中的有关事宜。
  (4)、课代表负责活动的评价表等材料的发放和回收。
  (5)、各组组长兼任文明监督员,带相机拍照,监督组内和组间学生良好或不文明的行为。(也可以拍下园内其他游客的文明或不文明行为)
  (6)、每个同学自备垃圾袋,自备饮用水。
  3.活动过程与要求:
  活动前要求:
  (1)按順序上车,组长负责检查本组成员的准备工作。
  (2)课代表分发本班的活动评价表。
  活动中要求:
  (3)到达公园后,听从班主任统一指挥,记住集合时间和地点。
  (4)活动过程中禁止单独行动,要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
  (5)按公园要求文明参观,做文明游客。
  (6)午餐后废弃物按要求由指定同学负责分类回收,其他同学协助回收。
  (7)废弃物的处理:每组同学垃圾分类后,整齐地放在公园的垃圾分类箱中,或垃圾箱旁边。
  活动后要求
  (8)返校途中(汽车上)各组长负责组织同学完成评价附表(一),进行组内互评。
  (9)课代表组织各组组长根据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完成附表(二),进行组间互评。
  (10)活动结束后地理课代表负责收齐同学评价表交给地理教师。
  (11)各班课代表根据各组总结的图片和资料做好本班的展板(电子稿),交到地理老师处。
  4.活动成果总结与展示
  要求:板报、小报、展板形式均可,有照片、有文字说明(活动后的感受及倡议书)。
  二、课题实施后的成果与反思
  (一)活动后的成果展示
  这次春游过程中主要是指导和培养学生“垃圾分类回收及文明出游”的公德行为。在实践活动前,我给各班同学分组、讲明活动目的、提出活动要求及活动后的成果展示。同学们在活动中表现积极,他们在游玩时自觉排队、尊老爱幼、不大声喧哗。中午聚餐时,他们一顿狼吞虎咽之后,很快打扫了自己的战场。我远远地看着他们很自觉地把各种可乐瓶、易拉罐等可回收的垃圾放在一起,把果皮纸屑等不可回收的垃圾放在一起,放在公园的垃圾筒旁,所到之处不留一点痕迹,引起游人赞赏的目光。同时他们还用相机抓拍了一些游人插队、随地吐痰等不文明行为,用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做出的板报和宣传活泼生动,他们在实践后写的环保倡议书贴近生活,写出了在生活中看到的和自己平时的种种陋习,切实感受到“珍惜地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这次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不仅让学生把课堂中领悟的环保意识转化为自觉的行为,也让同学们懂得了什么是生活中的地理、什么是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由于篇幅限制,下面只选部分同学和班级的活动后所思、所想、所做的成果作为展示。
  (二)教师的反思
  1.对实践活动意义的反思
  本次活动是想把学生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渗透的公德意识落实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让同学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次初步尝试。从学生活动后的成果展示看,同学们对这次活动的认识非常深刻,他们意识到环境保护要从自身做起,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并且要把他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向别人宣传。更重要的是他们通过这次社会实践使他们认识到他们是生活的主人、环境的主人,他们现在的学习和生活也是在为国家做贡献,大大增强了同学们的主人翁的意识。
  多次这样有目的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同学们自觉地养成了生活中的文明礼仪、环境保护、团结协作等行为习惯。在教学时,我注意学生智能的发展,通过课内外相结合,他们注意地理知识联系生活实际,联系本地区实际,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打下基础,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到一些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国际事务及学生生活等方面与地理教学内容有关的事例,增加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扩展了学生的视野。
  2.对地理新课程理念的反思
  这次活动效果明显是由于笔者在刘欣杰老师组织的课题引领下,对地理新课程标准的深入理解和领悟的结果。地理学科不仅让学生学到一定的地理知识和地理原理,更要发挥地理学科在学生发展中所承载的学科功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以后要更多的借助于学生实践活动把地理课堂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让地理学科更好的为社会服务,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当然,要想培养未来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公民具备的社会公德还需要各学科、各部门的共同配合,本人只是结合地理学科浅谈一些自己教学中的做法,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需要完善,望大家批评指正!
其他文献
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可以集语言、文字、声音、图像、影像等于一身,不仅可以刺激学生的感官,而且能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直观。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把干燥的知识变成趣味学习,由静化动,由难化简。另外,学习外语需要教师给学生创造一定的英语情景,方便学生更好的体会单词短语或者语句的运用,而多媒体技术很好的满足了这一点。它可以模拟现实中的生活场景,给学生创造一定的英语环境,把英语课堂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更能激起学生
期刊
一、在家长面前,多一点对幼儿肯定的评价  我在每一个家长面前,对幼儿都给予肯定的赞扬多于否定的批评和一些问题的指出。每个幼儿身上都有闪光点,每个幼儿在老师鼓励的目光、激励的话语中都会取得一定的进步。而我们的老师往往跟家长交流更多的是幼儿的表现不如以前了,把谁惹哭了,上课不专心了、讲话了,或者是和谁比起来,还不够出色等等。老师们的出发点是好的,幼儿有了问题一定要和家长及时沟通,家校合作,帮助幼儿改正
期刊
设计理念:  新课程改变了教师与学生的传统角色和教学、学习方式,它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究的精神,使学生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学会学习,不断成熟,不断进步,教师要与新课程同行,就必须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决策者”。所以在设计本节课时,我更多的是让学生在读中去感悟,在读、看、思、议中体会颐和园的美丽风光,经历了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的探
期刊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为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了机会,从而不段涌向城市,同时,农产品的低利润逐渐不能满足农民以及家庭的生活消费、教育发展等开支,促使大部分农村劳动力,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然而,这些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的阶段恰恰与其结婚、生育、教养子女的时期重合,但是由于户籍制度、城市较高的生活消费成本以及流动人口不稳定的工作性质,大部分外出务工的父母只能选择将子女留在家
期刊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进入城市打工,但是在广大农村随之而来的产生一个特殊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在心理问题、教育成长问题上以及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很难得到父母的引导和帮助,在成长过程中缺少父母感情上的关注、呵护和生活上的照顾,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异常。怎样
期刊
差生主要是指学生的智力同学业成绩比较时,智力在标准以上,但学业成绩低劣者。他们有别于其他的特殊教育对象(如弱智、视力残疾、听力残疾、综合残疾等学生),有别于心理疾病学生(抑郁症、焦虑症、恐怖症等),也同我国教育界所指的“道德差生”严格区分开来。在一个差生的形成过程中,有来自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但是,在大多的研究中,却都把重点放在了差生自身的因素,而忽略了教师的影响也是极其重要的。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教
期刊
一、前端分析  (一)课程内容分析  本节微课内容属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第九章的内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该课程是全校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中国高等学校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必修课。本章内容中第一部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也正是本节课程的重点内容。  在线课程期间,结合疫情及相关内容,正是上好这一
期刊
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对于学科教学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弹力”这一重要力学概念,从概念的建构——概念的理解——概念的应用,逐步深入,并在教学环节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本文从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入手,重新制定教学目标,以“科学探究”为主设计教学,通过问题链、课堂实验演示和情景分析等教学活动环节,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并在教学实施中提出建议,以期为落
期刊
摘要: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亏,想改也不容易了。好习惯是助推器,是助人腾飞的动力;坏习惯是枷锁,是难以挣脱的羁绊。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就要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因此,无论是道德习惯还是学习习惯,都应该好好培养,用我所爱,助你成长。笔者在教育实践中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充分重视对儿童行为习惯的培养,用心用
期刊
摘要:“图象识读”是美术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发展学生“图象识读”能力,是体现美术学科教学活动的本位要求。而借助“问题情境”、“基本问题”、“小问题”的设计,组织开展相应的探究活动,对于发展学生图象识读能力具有重要的导向和支撑作用。  关键词:图象识读  一、“图象识读”,关键问题有多少  “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很多内容需要实践的检验与论证。“图像识读”作为五大核心素养之一,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