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种。学生在认知活动中常常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疑惑的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能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向未知领域作新的探究。而启发积极思维,鼓励质疑解疑,是培养学生創造性思维的重要方法之一。因此,在阅读教学中除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外,教师还应积极引导学生设疑,学会质疑,解疑。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质疑解疑的能力呢?本文就《草船借箭》一课的教学谈点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一、设置问题情境,激发疑问
激疑是问题在学生头脑中的孕育,积聚阶段。问题情境是教师千方百计为学生创设的想问、敢问的课堂氛围和质疑机会。借助问题情境把教师关于教学设计的思考巧妙地转化为学生探索的思考,把课文的教学要求巧妙的转化为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内在需要,有利于学生迅速进入主动学习状态。如上课伊始,我从课题入手进行激疑:①《草船借箭》这个课题的中心词语是什么?(借)“借”什么?用什么去“借”?②从这个课题中,你还会联想到哪些问题?这样的问题设置一下子就激起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学生在热烈地讨论后纷纷发言:看着课题,我们必然会联想到谁向谁借箭?为什么要借箭?用草船能借到箭吗?这一系列问题的思索就启动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带疑入文,增强了学生积极思维的好学精神。
二、引导主动思考,鼓励质疑
质疑是问题的呈现阶段,是学生主动思考和主动探索精神的集中体现。学生主动参与,纷纷尽兴提问,活跃而充满激情,所提问题本身蕴涵着创造的火花,有利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学会提问,学会不唯书,不唯师,不唯人,做课堂的主人。如初读课文时,有位学生提出:“我觉得课题上的‘借’字用得不恰当,因为‘借’的意思是在征得别人同意的情况下,使用别人的物品或金钱,用后再归还。而课文写诸葛亮从曹操哪儿得到的十万支箭,既没有征得曹操的同意更不会归还,所以说这不是“借箭”,而是“骗箭”。听了这番话,我敏感地意识到学生的这一见解体现了不唯书,不唯师,不唯人的精神。于是我顺势利导,及时组织学生细读课文,组织讨论,比较用哪一个字好。结果,有几个学生先后提出,还是“借”好,理由是:①这是一种巧借,突出了诸葛亮足智多谋、神机妙算的。②“借”为《赤壁之战》埋下复笔,诸葛亮不是把借来的箭在赤壁上射“还”给曹操了吗?这叫“有借有还”。这样通过讨论、分析比较,可以看出学生思想上闪烁的“创造火花”。学生在比较、思考中加深了课文内容的理解,形成了良好的认知结构,发展了思维能力。
三、优化问题组合,积极导疑
导疑是对学生所提的琐碎、无序、层次不同的各种问题进行梳理归类、分层次处理阶段。或把学生所提问题不明确、不妥之处修改优化;或把学生的琐碎零乱的问题加以梳理;或将无序的问题按序重新排列组合;或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筛选分层,查找资料或整体讨论解决一部分浅显的问题,留下重点问题在进一步学习中解决。长期坚持,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提问质量,使学生会问。如在研读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后,我鼓励学生质疑:“你对草船借箭成功的哪些内容不理解?”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当时没有天气预报,诸葛亮怎么会知道三天后有大雾?”“有东南风?”“周瑜派鲁肃去探听诸葛亮如何三天造大万支箭,可是诸葛亮见了鲁肃不但毫不提防,还请鲁肃来帮忙,并嘱咐他不能泄露机密。诸葛亮怎么会这么傻?”“诸葛亮凭什么断定曹操不会轻易出兵,只会命令军士朝江面上放箭?”“如果曹操派兵出来草船借箭还能成功吗?”学生的这些提问琐碎零乱,我最终把学生的疑问归纳为两个:①诸葛亮怎么会知道三天后的天气情况?②鲁肃和曹操分别有什么个性特点?经过这样的问题统整,学生对各自所提的琐碎零乱的问题有了统一认识。学生又带着问题去读书去探讨,思维活跃,所提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以后质疑的积极性就更高了。
四、倡导民主合作,协力解疑
解疑是重、难点问题的分析解决阶段。师生要民主合作,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都成为解决问题的志同道合者。凭借多种方法、途径,在真诚热烈的交流中达成共识。统整上述的问题后,我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一番热烈地讨论后,学生对诸葛亮预知天气情况豁然开朗了:有的从看云识天气,有的从渔民看海识天气等身边的见闻畅谈了诸葛亮的才识渊博,能识天文知地理。而对于鲁肃和曹操的个性特点,由于学生阅读面狭窄,未能多层面的进行评析。于是我相机讲了《三国演义》中有关鲁肃和曹操个性特点的故事,让学生对曹操生性多疑,鲁肃忠直、谨慎和希望促成孙刘联合抗曹的政治主张有了认识后,再让学生重新认真阅读鲁肃来到诸葛亮那里和曹操听到东吴派兵进犯的报告后所说的话,让学生体会鲁肃来到诸葛亮那里时所说的话,体会鲁肃说话中透露的为诸葛亮担心,焦虑的心情,使学生明白原来诸葛亮深知鲁肃决不会加害于自己。正是诸葛亮的正确判断,使鲁肃成了他实现草船借箭妙计的好帮手。对曹操在听到报告后所说话,我引导学生抓住“不要轻易”“只管”等词语进行評析,学生在讨论后,对曹操所表现出的慌张、无自信的内心世界有了全面的认识,自然对诸葛亮识人的智慧产生了钦佩之情。这样,学生不仅解决了疑难,对诸葛亮草船借箭的神机妙算有了理性的感悟,而且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探求知识,不断提高解疑能力。
五、沟通课堂内外,相机存疑
存疑是把课堂内由于诸多因素限制暂不能解决的问题留待下一节课或课外更广的社会生活课堂上去解决。学生可以自主的根据问题寻找信息,筛选整理信息,形成自我的探究成果。
教学实践表明,把有指导的课内主动学习和课外独立的主动学习结合、形成“激疑——质疑——导疑——释疑——存疑”的方法,使学生真正以课堂主人的姿态生活在课堂中,创造性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必将不断增强,主动学习的能力也将不断提高。
一、设置问题情境,激发疑问
激疑是问题在学生头脑中的孕育,积聚阶段。问题情境是教师千方百计为学生创设的想问、敢问的课堂氛围和质疑机会。借助问题情境把教师关于教学设计的思考巧妙地转化为学生探索的思考,把课文的教学要求巧妙的转化为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内在需要,有利于学生迅速进入主动学习状态。如上课伊始,我从课题入手进行激疑:①《草船借箭》这个课题的中心词语是什么?(借)“借”什么?用什么去“借”?②从这个课题中,你还会联想到哪些问题?这样的问题设置一下子就激起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学生在热烈地讨论后纷纷发言:看着课题,我们必然会联想到谁向谁借箭?为什么要借箭?用草船能借到箭吗?这一系列问题的思索就启动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带疑入文,增强了学生积极思维的好学精神。
二、引导主动思考,鼓励质疑
质疑是问题的呈现阶段,是学生主动思考和主动探索精神的集中体现。学生主动参与,纷纷尽兴提问,活跃而充满激情,所提问题本身蕴涵着创造的火花,有利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学会提问,学会不唯书,不唯师,不唯人,做课堂的主人。如初读课文时,有位学生提出:“我觉得课题上的‘借’字用得不恰当,因为‘借’的意思是在征得别人同意的情况下,使用别人的物品或金钱,用后再归还。而课文写诸葛亮从曹操哪儿得到的十万支箭,既没有征得曹操的同意更不会归还,所以说这不是“借箭”,而是“骗箭”。听了这番话,我敏感地意识到学生的这一见解体现了不唯书,不唯师,不唯人的精神。于是我顺势利导,及时组织学生细读课文,组织讨论,比较用哪一个字好。结果,有几个学生先后提出,还是“借”好,理由是:①这是一种巧借,突出了诸葛亮足智多谋、神机妙算的。②“借”为《赤壁之战》埋下复笔,诸葛亮不是把借来的箭在赤壁上射“还”给曹操了吗?这叫“有借有还”。这样通过讨论、分析比较,可以看出学生思想上闪烁的“创造火花”。学生在比较、思考中加深了课文内容的理解,形成了良好的认知结构,发展了思维能力。
三、优化问题组合,积极导疑
导疑是对学生所提的琐碎、无序、层次不同的各种问题进行梳理归类、分层次处理阶段。或把学生所提问题不明确、不妥之处修改优化;或把学生的琐碎零乱的问题加以梳理;或将无序的问题按序重新排列组合;或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筛选分层,查找资料或整体讨论解决一部分浅显的问题,留下重点问题在进一步学习中解决。长期坚持,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提问质量,使学生会问。如在研读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后,我鼓励学生质疑:“你对草船借箭成功的哪些内容不理解?”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当时没有天气预报,诸葛亮怎么会知道三天后有大雾?”“有东南风?”“周瑜派鲁肃去探听诸葛亮如何三天造大万支箭,可是诸葛亮见了鲁肃不但毫不提防,还请鲁肃来帮忙,并嘱咐他不能泄露机密。诸葛亮怎么会这么傻?”“诸葛亮凭什么断定曹操不会轻易出兵,只会命令军士朝江面上放箭?”“如果曹操派兵出来草船借箭还能成功吗?”学生的这些提问琐碎零乱,我最终把学生的疑问归纳为两个:①诸葛亮怎么会知道三天后的天气情况?②鲁肃和曹操分别有什么个性特点?经过这样的问题统整,学生对各自所提的琐碎零乱的问题有了统一认识。学生又带着问题去读书去探讨,思维活跃,所提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以后质疑的积极性就更高了。
四、倡导民主合作,协力解疑
解疑是重、难点问题的分析解决阶段。师生要民主合作,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都成为解决问题的志同道合者。凭借多种方法、途径,在真诚热烈的交流中达成共识。统整上述的问题后,我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一番热烈地讨论后,学生对诸葛亮预知天气情况豁然开朗了:有的从看云识天气,有的从渔民看海识天气等身边的见闻畅谈了诸葛亮的才识渊博,能识天文知地理。而对于鲁肃和曹操的个性特点,由于学生阅读面狭窄,未能多层面的进行评析。于是我相机讲了《三国演义》中有关鲁肃和曹操个性特点的故事,让学生对曹操生性多疑,鲁肃忠直、谨慎和希望促成孙刘联合抗曹的政治主张有了认识后,再让学生重新认真阅读鲁肃来到诸葛亮那里和曹操听到东吴派兵进犯的报告后所说的话,让学生体会鲁肃来到诸葛亮那里时所说的话,体会鲁肃说话中透露的为诸葛亮担心,焦虑的心情,使学生明白原来诸葛亮深知鲁肃决不会加害于自己。正是诸葛亮的正确判断,使鲁肃成了他实现草船借箭妙计的好帮手。对曹操在听到报告后所说话,我引导学生抓住“不要轻易”“只管”等词语进行評析,学生在讨论后,对曹操所表现出的慌张、无自信的内心世界有了全面的认识,自然对诸葛亮识人的智慧产生了钦佩之情。这样,学生不仅解决了疑难,对诸葛亮草船借箭的神机妙算有了理性的感悟,而且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探求知识,不断提高解疑能力。
五、沟通课堂内外,相机存疑
存疑是把课堂内由于诸多因素限制暂不能解决的问题留待下一节课或课外更广的社会生活课堂上去解决。学生可以自主的根据问题寻找信息,筛选整理信息,形成自我的探究成果。
教学实践表明,把有指导的课内主动学习和课外独立的主动学习结合、形成“激疑——质疑——导疑——释疑——存疑”的方法,使学生真正以课堂主人的姿态生活在课堂中,创造性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必将不断增强,主动学习的能力也将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