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情感因素引入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情感是连接教师与学生的纽带,良好的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上的共鸣,充满情感的教学过程是学生的一种享受。培养学生,在重视认识因素,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同时,要注重对情感因素的培养。体现教学科学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结合。将情感因素渗透到教学中,用情感教学陶冶学生的性情,完善他们的道德品行,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并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教学;情感;体会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5-00-01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落实课程标准所要求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目标已逐步深入人心。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认识到教师将情感因素渗透到教学中,用情感教学陶冶学生的性情,完善他们的道德品行,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并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情感是教育活动的非智力因素,与学生的智力活动、道德品质、心理健康等有密切的联系。情感教育从最根本的涵义上说,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注意对学生进行课堂智力因素引导外,还应注意对学生进行课堂非智力因素的引导。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育。
  教师的情感对职业和知识接受对象都有表现和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情感这一非智力因素在师生知识交流中是双方共同动力因素之一。教师心情好,热爱自己的工作,对学生充满真挚感情走入课堂,他的知识输出场强度就大。反之,他的知识输出场强度要小。所以教师情感这个因素在教育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动力因素。
  学生的情感因素,即学校教育和社会家庭教育中的情感。就学校教育中的情感而言,重要的是与教师之间的情感,所谓“亲师重道”。学生对某位教师有良好印象,听讲专注,教学效果就好。反之,学生对教师没有好的印象,并有厌恶感,教学效果自然不佳。不是吗,有的学生偏激,很多地方不是智力因素所致,而是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在教学中努力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是非常必要的。
  课堂教学不仅是师生间知识输出输入的认知过程,也是师生间人际情感交流的过程,故把情感引入教学的作用不可小视。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所教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把情感因素引入教学当中,真挚、平等地与学生对话,与学生沟通感情、交流思想。
  一、教师要以情感从事教学过程
  教学是一种信息的相互传递。教师是信息的输出者,学生是信息的接受者,而教师在信息交流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教师的情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它可以使学生产生同样的或与之相联系的情感。教师无激情的讲课,无真情的表达,必然会得到无真情的反映。教师若以真挚的热情进行教学,做到言为心声,声情并茂,以情感人,以情育人,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求知欲,是师生关系融洽,达到指导方向,增添活力的作用。
  二、教师要创造师生相互交流情感的课堂教学环境
  一个教师若能以真诚的自我对待学生,坦率的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情感,真诚的承认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学生便会向你敞开心灵的大门,坦露自己的真实情怀和感受。师生间这种真诚相待,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也是教学生动活泼开展的前提。同时,教师应充分的尊重每一个同学,因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潜能,都有一颗向善的心。当一个学生感到自己被老师尊重接纳时,他就会一心一意的与教师配合,并以百倍的努力报答老师,也是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三、注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意因素
  情意因素不仅决定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水平,促进知识的掌握和智能的发展,还对形成学生以学为乐,乐此不疲的良好学习态度起着一定作用。现代教学注重激发、调动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其突出表现在强调教学的目标上,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本身是一种能动的积极的力量,是教学实践活动的基因和动力。教师在授课中可以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同时又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确定不同的层次的目标,使他们各得其所,体会到成功的欢乐。
  情感性教学应存在本教学活动的始终。它体现在教师的一言一行,体现在备课、讲课、评价及师生交往与教学活动的诸多环节之中,他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想挥洒自如的运用情感型教学,除具备一定的知识修养外,还要对教育事业和学生满腔热忱,以及其学生的自信心和求知欲。
  情感是连接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教材的纽带。良好的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间在情感上的共鸣,充满情感的教学过程是学生的一种享受。对学生的培养教育应从整体上着眼,在重视认识因素,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同时,切不要忽视对情感因素的培养。它体现了教学科学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结合。
  教师在教学中恰当的运用情感教育,有意识地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营造良好的教学情感氛围,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进一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向前发展。
其他文献
【摘 要】 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转化后进生,是教师天职的一部分。只有研究后进生的形成原因,才能更好地转化后进生;只有更多地转化了后生,才能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虽说转化后进生的工作路漫漫而修远,但我会上下而求索。我相信,用心付出,必会收获一个硕果累累的秋天。  【关键词】 后进生;成因;转化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5-00-01  学
【摘 要】 目前,生命教育已经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许多地区和学校已经开始了生命教育的探索,但是如何在语文课堂上实施生命教育,依然处在起步阶段,实践中也遇到了许多“桎梏”。在语文课堂上,开展生命教育时需要明确以下几点:以专门生命教育课为主体,在语文课中渗透生命教育;启发教师的生命关怀和生命智慧,实施生命化的教育;遵循青少年学生的天性,关注他们的生活。  【关键词】 生命教育实践;桎梏;破解之道  
【摘 要】 老师们都知道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难,可大家不知道培智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比普通学生难上千万倍。培智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良行为,如流口水、吐口水、多动、重复、敲打东西、乱丢、乱画、随地大小便、情绪难控制、打人等。面对这些培智学生,这些不良行为习惯,我们该如何进行教育呢?行为习惯的养成有哪些好的方法吗?根据经验和深入分析研究,我将培智生的行为习惯分成了生活习惯文明礼仪、学习习惯三个方面
【摘 要】 快乐就是无尽的力量。国外心理学家认为,快乐既是一种心境,也是一种性格。快乐的心境来得快,去得也快;而快乐的性格则是比较稳定,它表现为一种良好的情感倾向。快乐的性格铺就孩子快乐的人生之路。快乐的性格是可以培养的,所以,孩子的未来,成也性格,败也性格,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性格,家长千万要给预高度重视,让自己的孩子拥有一个开朗快乐向上的性格,也就为孩子幸福的明天奠定了一块坚实的基石。  【关键
【摘 要】 在语文教学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很直接的重要途径,因为语文课中语言的训练、字词句篇章的教学、作文的教学无不蕴含着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承载着思想品德的育人任务,因此,在对聋生进行语文教学时,可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让每位聋生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影响,逐步成为身心健康的社会劳动者。  【关键词】 语文教学;渗透;思想品德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
【摘 要】 传统的观念往往认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学专职部门的职能,与学科的教学关系不大,其实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在传授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渗透对学生的品德思想进行教育。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强,学生乐于学习的科目,随着互联网的发展,Internet上有大量有助于青少年成长的有益信息,也泛滥着不科学、不健康的信息,给学生带来消极的后果。信
【摘 要】 德育课程实施的低效已成为新疆中职各学校共同的难题。其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素养、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新疆中职学校德育课程实施低效的原因有:方法和途径单一、内容陈旧、教学忽视学生的心理规律、课程评价片面、教师职业倦怠,工作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等等。而任务引领教学法在新疆中职学校德育课程中实施具有:转变德育课程理念,有利于教师课程理念及德育内容的更新;以任务解决为目标,有效解决方法、途径和评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5-00-01  我们的教育方针已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对全体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使学生树立科学的、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自己的见解:一、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二、重视和加强差生和劣迹生的教育工作;三、利用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摘 要】 心理健康教育在中职英语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利用英语学科内容的特点和优势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课堂教学之中。利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发掘教材中能够利用的素材,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迎接挑战,提高心理素质;主动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及心理状态在日常的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在获得英语知识的同时发展个人能力,形成良好品质,塑造性格。结合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