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凡卡》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的课文,篇幅较长。特级教师林莘老师着眼于细微之处,巧妙引导学生想象、朗读、感悟,让悲惨刺痛人心,让美丽与快乐尽情,两者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学生徜徉在凡卡的精神世界里,和凡卡一起哀求,一起回忆,一起梦想……
【片段一】丰满“打”字,触摸悲惨世界
(屏幕出现凡卡信里“痛苦的学徒生活”这一段落)
师:“打”——似乎很平常的一个字,请一个同学读“挨打”的部分,看看哪些字眼深深刺痛了你的心?(生读)
师:“打”前面有一个字,注意到了吗?
生:毒。
师:“毒”是什么意思?
生:狠狠的,很凶。
师:一个“毒”字拖出好几种打的方式,请找出来。
(生找出“揪、拖、揍、戳”等,屏幕上这几个字变红)
师:设想你就是凡卡,头发被狠狠地揪、使劲地揪的时候,那会是怎样的状况?
生:头痛极了。
生:身体都倾斜了,快要倒了……
师:对呀,太可怕了,请同学们想象描述。
(屏幕出示:老板揪着我的头发,______;把我拖到院子里,______;拿皮带揍了我一顿,______)
生:老板揪着我的头发,我头像针扎一样;把我拖到院子里,我的手臂都快断了;拿皮带揍了我一顿,我当时就失去知觉了。
……
师:九岁的孩子,竟遭如此毒打,这情景惨不忍睹,这画面触目惊心啊!带上情感读读这几句话。(生朗读,不少人眉头紧锁)
师:一个“毒”字派生出这么多词,这么多词围绕一个“毒”字,同样是“毒打”,还能想象其他不同的打的方式吗?不出现“打”这个字。
生:他用穿皮鞋的脚使劲往我身上踢。
生:他用铁锤般的拳头对着我的胸口捶。
生:一巴掌过来,我顿时天旋地转……
师:老板、老板娘的打,何止一次两次,简直就是家常便饭。一个如此天真、可爱、善良的孩子,天天遭此毒打,谁能不心痛?一起再读读这几句话。(生朗读,很多同学声泪俱下)
【赏析】契诃夫被称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他说过“简洁是天才的姊妹”。 “打”,一个平常的动作,契诃夫用极其简洁的语调叙述。林莘老师却巧妙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用语言对词语进行情景描述,把词语的丰富内涵和暗藏的情感像火种一样投入学生的心中。学生在一层又一层的表述中、一次又一次的朗读中,真正读出了词语的内涵——那是何其的“毒”;读出了自己的情感——那是何其的“悲惨”。 由此可见,动词的文本所呈现出的画面往往是鲜活的、灵动的。教师只有适时捕捉这些有灵性的词语,引导学生通过理解准确把握动词传达出的形象,将画面激活,这样的阅读才是有效的。
【片段二】醉在“啦”里,走进美丽乡村。
(屏幕出示“乡村夜景”这一段落)
师:我们想象没有月亮的夜晚一定——
生:很黑。
生:很安静。
师:可没想到的是——是什么?读——
生:可是整个村子——白房顶啦,烟囱里冒出来的一缕缕的烟啦,披着浓霜一身银白的树木啦,雪堆啦,全看得见。
师:可是整个村子——白房顶,烟囱里冒出来的一缕缕的烟,披着浓霜一身银白的树木,雪堆,全看得见。
师:老师读得和你们一样吗?
生:老师少读了“啦”字。
师:多这个“啦”字有什么用?我们再读再体会。这一次你们读没带“啦”的,我读带“啦”的,比较比较。(屏幕上“啦”字迹变红)
师:怎么样?多了“啦”字感觉如何?
生:感觉特别亲切。
生:觉得景色特别美。
生:体现出凡卡激动的心情。
生:多个“啦”字,感觉凡卡陶醉在美景里。
师:把自己想象成凡卡,读出当时的感受。(学生在“啦”处陶醉,读出了凡卡激动、兴奋的心情)
师:看似简单的、平凡的词却传达出了凡卡的情感,多有意思啊,咱们对读怎么样?(师生配乐对读这一段话)
【赏析】“啦”在这里写出了凡卡回忆的甜蜜和乡村的美好,写出了故乡在凡卡心中的那一份亲切之感,与繁华然而冷酷的莫斯科形成鲜明的对比。但这一语气助词往往被大部分教师和学生忽略。越是让学生看到那一份美丽,就越能让他们感受凡卡现实的黑暗。林莘老师巧妙地隐去“啦”字,又还原“啦”字,不做过多的解读,只是让学生尝试读、用心听、细比较,其感受呼之欲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若能对文本某个关键词进行深度开发、掂量比较,不知不觉,你的课堂就会形成鲜明的节奏——时而急风骤雨,时而舒缓悠扬。学生饶有兴致地品味语言时便不至于感到疲倦和乏味。
【片段三】一起“喳喳、吭吭”,享受快乐砍树
(屏幕出示课文插图——“砍圣诞树”)
师:仔细看图,联系课文内容,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生:“喳喳”。
生:“吭吭”。
师:“喳喳”是什么的声音?“吭吭”是什么的声音?
生:“喳喳”是冻了的山林的声音, “吭吭”是爷爷和凡卡的咳嗽声。
师:喳喳,这边的山林在——
生(少数):“喳喳”
师:那边的山林也在——
生(多数):“喳喳”“喳喳”……
师:一阵风吹过,整个山林都在——
生(全部):“喳喳”“喳喳”“喳喳”……
师:再仔细听,那“吭吭”的咳嗽声是谁的?
生:一个是爷爷的,一个是凡卡的。
师:爷爷(对着学生呼唤),咳一下。凡卡呢(再对着学生呼唤)?也咳一下。
(生自由模仿爷爷和凡卡的咳嗽声,咳嗽声、笑声响成一片)
师:爷爷和凡卡的咳嗽声怎么不一样呢?
生:爷爷是真的咳,小凡卡是学着咳,淘气鬼!装腔作势!
师:在这空旷的山野间,是冻了的山林“喳喳”的响声,爷孙俩“吭吭”的咳嗽声和他们欢乐的笑声,多有趣呀!简简单单的两个象声词,却呈现出极其快乐的场面。
【赏析】文章中恰到好处地运用象声词,能生动形象地表现事物的特点、人物的心情、动作的状态。师者,如何引导学生走进象声词所营造的意境,与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呢?林莘老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这边的山林——”“那边的山林——”“整个山林——”,林莘老师如同一个乐队的指挥,和“号手”的配合是那么的默契。“整个山林”“喳喳”响起时,听课教师的掌声也淹没了会场。随着爷爷和凡卡咳嗽声此起彼伏时,听课教师也不由咳了起来,接着是开怀的笑声,会场又成了空旷的山林……那是一份无法言喻的快乐!林莘老师不是单纯地让学生模仿声音,而是创设情境,让学生用感官和心灵去触摸语言文字,用情感与经验去观照语言文字,如此简单的象声词就这样构建起一个使心灵震颤的、快乐飞扬的学习过程。(作者单位: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县岩溪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徐纯军
E-mail:[email protected]
【片段一】丰满“打”字,触摸悲惨世界
(屏幕出现凡卡信里“痛苦的学徒生活”这一段落)
师:“打”——似乎很平常的一个字,请一个同学读“挨打”的部分,看看哪些字眼深深刺痛了你的心?(生读)
师:“打”前面有一个字,注意到了吗?
生:毒。
师:“毒”是什么意思?
生:狠狠的,很凶。
师:一个“毒”字拖出好几种打的方式,请找出来。
(生找出“揪、拖、揍、戳”等,屏幕上这几个字变红)
师:设想你就是凡卡,头发被狠狠地揪、使劲地揪的时候,那会是怎样的状况?
生:头痛极了。
生:身体都倾斜了,快要倒了……
师:对呀,太可怕了,请同学们想象描述。
(屏幕出示:老板揪着我的头发,______;把我拖到院子里,______;拿皮带揍了我一顿,______)
生:老板揪着我的头发,我头像针扎一样;把我拖到院子里,我的手臂都快断了;拿皮带揍了我一顿,我当时就失去知觉了。
……
师:九岁的孩子,竟遭如此毒打,这情景惨不忍睹,这画面触目惊心啊!带上情感读读这几句话。(生朗读,不少人眉头紧锁)
师:一个“毒”字派生出这么多词,这么多词围绕一个“毒”字,同样是“毒打”,还能想象其他不同的打的方式吗?不出现“打”这个字。
生:他用穿皮鞋的脚使劲往我身上踢。
生:他用铁锤般的拳头对着我的胸口捶。
生:一巴掌过来,我顿时天旋地转……
师:老板、老板娘的打,何止一次两次,简直就是家常便饭。一个如此天真、可爱、善良的孩子,天天遭此毒打,谁能不心痛?一起再读读这几句话。(生朗读,很多同学声泪俱下)
【赏析】契诃夫被称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他说过“简洁是天才的姊妹”。 “打”,一个平常的动作,契诃夫用极其简洁的语调叙述。林莘老师却巧妙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用语言对词语进行情景描述,把词语的丰富内涵和暗藏的情感像火种一样投入学生的心中。学生在一层又一层的表述中、一次又一次的朗读中,真正读出了词语的内涵——那是何其的“毒”;读出了自己的情感——那是何其的“悲惨”。 由此可见,动词的文本所呈现出的画面往往是鲜活的、灵动的。教师只有适时捕捉这些有灵性的词语,引导学生通过理解准确把握动词传达出的形象,将画面激活,这样的阅读才是有效的。
【片段二】醉在“啦”里,走进美丽乡村。
(屏幕出示“乡村夜景”这一段落)
师:我们想象没有月亮的夜晚一定——
生:很黑。
生:很安静。
师:可没想到的是——是什么?读——
生:可是整个村子——白房顶啦,烟囱里冒出来的一缕缕的烟啦,披着浓霜一身银白的树木啦,雪堆啦,全看得见。
师:可是整个村子——白房顶,烟囱里冒出来的一缕缕的烟,披着浓霜一身银白的树木,雪堆,全看得见。
师:老师读得和你们一样吗?
生:老师少读了“啦”字。
师:多这个“啦”字有什么用?我们再读再体会。这一次你们读没带“啦”的,我读带“啦”的,比较比较。(屏幕上“啦”字迹变红)
师:怎么样?多了“啦”字感觉如何?
生:感觉特别亲切。
生:觉得景色特别美。
生:体现出凡卡激动的心情。
生:多个“啦”字,感觉凡卡陶醉在美景里。
师:把自己想象成凡卡,读出当时的感受。(学生在“啦”处陶醉,读出了凡卡激动、兴奋的心情)
师:看似简单的、平凡的词却传达出了凡卡的情感,多有意思啊,咱们对读怎么样?(师生配乐对读这一段话)
【赏析】“啦”在这里写出了凡卡回忆的甜蜜和乡村的美好,写出了故乡在凡卡心中的那一份亲切之感,与繁华然而冷酷的莫斯科形成鲜明的对比。但这一语气助词往往被大部分教师和学生忽略。越是让学生看到那一份美丽,就越能让他们感受凡卡现实的黑暗。林莘老师巧妙地隐去“啦”字,又还原“啦”字,不做过多的解读,只是让学生尝试读、用心听、细比较,其感受呼之欲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若能对文本某个关键词进行深度开发、掂量比较,不知不觉,你的课堂就会形成鲜明的节奏——时而急风骤雨,时而舒缓悠扬。学生饶有兴致地品味语言时便不至于感到疲倦和乏味。
【片段三】一起“喳喳、吭吭”,享受快乐砍树
(屏幕出示课文插图——“砍圣诞树”)
师:仔细看图,联系课文内容,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生:“喳喳”。
生:“吭吭”。
师:“喳喳”是什么的声音?“吭吭”是什么的声音?
生:“喳喳”是冻了的山林的声音, “吭吭”是爷爷和凡卡的咳嗽声。
师:喳喳,这边的山林在——
生(少数):“喳喳”
师:那边的山林也在——
生(多数):“喳喳”“喳喳”……
师:一阵风吹过,整个山林都在——
生(全部):“喳喳”“喳喳”“喳喳”……
师:再仔细听,那“吭吭”的咳嗽声是谁的?
生:一个是爷爷的,一个是凡卡的。
师:爷爷(对着学生呼唤),咳一下。凡卡呢(再对着学生呼唤)?也咳一下。
(生自由模仿爷爷和凡卡的咳嗽声,咳嗽声、笑声响成一片)
师:爷爷和凡卡的咳嗽声怎么不一样呢?
生:爷爷是真的咳,小凡卡是学着咳,淘气鬼!装腔作势!
师:在这空旷的山野间,是冻了的山林“喳喳”的响声,爷孙俩“吭吭”的咳嗽声和他们欢乐的笑声,多有趣呀!简简单单的两个象声词,却呈现出极其快乐的场面。
【赏析】文章中恰到好处地运用象声词,能生动形象地表现事物的特点、人物的心情、动作的状态。师者,如何引导学生走进象声词所营造的意境,与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呢?林莘老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这边的山林——”“那边的山林——”“整个山林——”,林莘老师如同一个乐队的指挥,和“号手”的配合是那么的默契。“整个山林”“喳喳”响起时,听课教师的掌声也淹没了会场。随着爷爷和凡卡咳嗽声此起彼伏时,听课教师也不由咳了起来,接着是开怀的笑声,会场又成了空旷的山林……那是一份无法言喻的快乐!林莘老师不是单纯地让学生模仿声音,而是创设情境,让学生用感官和心灵去触摸语言文字,用情感与经验去观照语言文字,如此简单的象声词就这样构建起一个使心灵震颤的、快乐飞扬的学习过程。(作者单位: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县岩溪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徐纯军
E-mail:[email protected]